考古傳奇:失落在海底的大西國(4)

2015年02月12日 8:40     評論»

2013-01-10 09:22

第一次提出亞速爾群島和加那利群島是大西國遺蹟這個理論的,是一位名叫阿塔那斯.柯切爾的神父,那是1665年的事。這位聖職人員的看法是正確的,後來幾個世紀的發現都一一證實了他的設想。

1898年夏,有一條船在布雷斯特同科德角之間敷設電纜,突然間海底電纜發生斷裂,船上的工人馬上投入了緊張的搶修工作。出事地點是北緯47°,巴黎以西西經29°40′,在亞速爾群島之前900公里處,那裡的水深達3100米。

在打撈的時候,人們奇怪地看到海底具有陸地山脈的特點,其表面除谷底外沒有淤泥,岩石頂端呈鋒利的尖狀。船員們帶回了一塊岩石,這塊「玄武玻璃」一直保存在礦業學院。

「玄武玻璃」引起了一位地質學家的極大興趣,這位學者就是皮埃爾.泰爾米埃。這塊玄武岩石在水中一直沒有能變硬,而拿到岸上在空氣中它卻堅硬起來了。

因此泰爾米埃得出結論:從3100米深水中采來的這塊石頭曾受到過大氣的壓力,因為在這個地方,過去曾同周圍地區一樣一度露出水面。顯然,不久以前發生的地殼激變(這裏的「不久以前」,應該從地質學角度來理解)使這裏下陷了3000米;同美洲之間有過一塊陸地,這塊陸地在激烈的地質變動時不見了。

泰爾米埃對大西洋諸島—特別是亞速爾群島進行了深入的考察和研究,結果發現,這些島嶼的特點恰好同柏拉圖所描寫的完全相符。

此外,泰爾米埃還發現有兩條縱向海溝:一條沿歐非大陸,另一條則沿著新大陸。這說明,如果這裡是陸地的話,它極有可能是連接歐洲和美洲的「橋樑」。

實際上,泰爾米埃的地質假設在沒有提出之前似乎就早已為人們證實了。

早在16世紀,西班牙人就十分吃驚地在墨西哥發現了希伯萊和埃及式的建築物,墨西哥的土著人講的是希伯萊立法者摩西的同胞所操的語言。這似乎說明,這些同胞中有些人沒有跟隨其他人向紅海遷移,而是穿過非洲,向西走上了柏拉圖所說的那塊土地,最後來到了阿茲特克人的國度里,即墨西哥。

1952年,一位專門研究寄生物的學者喬克,十分吃驚地發現鴕鳥同非洲鴕鳥極為相似。它們不僅形態相似,而且鴕鳥身上的寄生蟲也一樣,這是其他動物所沒有的現象。因此,只有一種可能性才能使兩岸出現同一現象,即鴕鳥曾經從非洲「遷移」到美洲,或從美洲「遷移」到非洲。

另一位學者馬雷茲教授,研究了新舊大陸間某些昆蟲的遷徙,特別是研究了葉蜂的遷徙活動。可是要知道,這些昆蟲是沒有那麽大的力氣飛越浩瀚的大西洋的。因此,它們似乎確實藉助過今天已經沉沒的一塊大陸。

應當看到,能證明大西國位於大西洋的不僅僅是地質學和生物學。在這方面,人類學和人種學也有其發言權。

法國地質學家泰爾米埃發現:在大西洋海底有兩條縱向海溝,在兩條深溝之間,有一個中央火山區。其陸地痕迹為南北走向。其中明顯可見的是楊瑪廷島、冰島、維德角群島、阿森松島、特羅斯坦達庫尼亞群島。這些都是消失了的大陸火山的遺蹟。這個發現證明了在歐洲和美洲之間曾有一塊陸地的說法。我們的祖先來自宇宙?

在《我們的祖先來自宇宙》一書中,夏特蘭寫過這樣一段話:

「最近,人們發現約2900年前墨西哥東海岸,就有一批種植麻和棉花的印度和腓尼基的農業移民,同時還發現了開採銅和錫的蘇美爾和腓尼基的礦業移民。這些移民也許還開採金和銀,不過年代要早一些,大約在4300多年以前,地點也不是墨西哥,而是秘魯和玻利維亞的山區。另外,在亞馬遜河流域的石崖上,人們還找到了古希臘克里特人的線狀文字,這表明那些移民越過大西洋,順亞馬遜河逆流而上。」

伯利茨是著名的國際語言學院創辦者的孫子,因此他最有條件研究新舊大陸居民之間所存在的語言共性。他在有關大西國的專著中寫道:

「極其明顯……在美洲印第安人的語言中很多詞彙的宗教含義,同大西洋另一岸古代語言中的一些詞彙十分相似。」

此外,生物學、人類學和人種學也不斷提供新的證據,證明從前在舊大陸同新大陸之間確實存在著一座「橋樑」。今天,許多地質學家和史前史學者認為,大西國曾經存在是個歷史事實。

地球物理學也從自己的角度告訴人們,很久以前曾發生過一系列冰川襲擊,結果造成了大西洋中一連串的下陷。這個下陷過程貫穿了整個冰川消退時期,也就是說,從公元前6500年一直持續到公元前1950年,這一年代同柏拉圖書中的年代是完全一致的。

然而,直至最近幾年,我們還缺乏一種科學的證據來確證大西國的曾經存在,而整個科學界都希望找到這樣的證據。現在我們可以說,當人們在1967年至 1968年發現了比米尼大牆之後,考古學在大西國的問題上已經擺脫了從前默默無聞的狀態了。

南美洲的一些偏僻山區里生活著一些純粹的長相的人,有人說他們來自蒙古,然而在幾乎沒有交通工具的情況下繞半個地球,從蒙古來到南美洲這可能嗎?

關鍵字: 考古傳奇海底大西國

喜歡、支持,請轉發分享↓

歡迎您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