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未來? 行星離奇失蹤疑被紅巨星吞沒

2014年11月06日 11:38     評論»

2014-06-09 11:07

  紅巨星發生膨脹後可吞沒內側軌道的行星

一支由賓夕法尼亞大學科學家牽頭的國際學家小組發現一顆行星被衰老恆星「摧毀」的真實證據,該恆星便是光譜K型或M型的紅巨星,其屬於非主序星,是恆星消耗完自身氫燃料後的演化結果,體積將出現大幅度的膨脹,著也是該團隊發現的內側軌道行星被紅巨星吞沒的原因。本項研究由行星系統演化探索計劃提供資金支持,研究結果已發表在《天體物理學》期刊上。

  根據參与該研究的合著者、賓州大學天文學和天體物理學教授亞歷山大·沃爾茲剛(Alexander Wolszczan)介紹:「類似的命運可能將等待著太陽系內側軌道的行星,大約在50億年之後,太陽將演化成一顆紅巨星,最終將吞沒地球軌道。」來自波蘭、西班牙和的研究人員使用位於美國德州的霍比-埃伯利望遠鏡(Hobby-Eberly)對衰老恆星周圍的行星世界進行調查,結果顯示在BD+48 740紅巨星(半徑為太陽的11倍左右)周圍出現奇怪的化學成分,而且該恆星周圍橢圓公轉軌道上還存在一顆巨大的行星。

  來自哥白尼大學的天文學家莫妮卡·阿達莫娃(Monika Adamow)博士認為在詳細的光譜分析BD+48 740紅巨星後,探測到了異常高含量的鋰元素,該元素最初在140億前的宇宙大爆炸中產生。天文學家認為鋰元素在恆星化學過程中很容易被破壞,因此在衰老的恆星中發現高含量的鋰元素是不尋常的,阿達莫娃博士指出這些鋰元素很可能來自其內側軌道的行星,它們在BD+48 740紅巨星膨脹後便消失了。

  此外,BD+48 740紅巨星周圍出現了高橢圓軌道的行星,來自哥白尼大學的安德烈·涅傑爾斯基(Andrzej Niedzielski)博士認為這樣的軌道很少出現的恆星周圍內側的行星系統中,事實上,BD+48 740紅巨星周圍的高橢圓軌道也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橢圓的軌道之一。天文學家小組認為該紅巨星周圍軌道上的行星之間引力作用使得一些行星形成了不尋常的軌道,額外的能量作用在內側軌道的行星上使其增大了軌道偏心率。

  位於西班牙里國立自治大學馬的研究人員伊娃·維拉瓦爾(Eva Villaver)認為捕捉到恆星吞噬內側軌道上的行星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壯舉,因為這個過程是較為迅速的,科學家認為可以根據恆星化學成分探測技術來推斷元素的分佈。同時,研究小組的科學家也發現高橢圓軌道行星圍繞著被鋰元素「污染」的BD+48 740紅巨星,這一現象也是紅巨星吞噬內側軌道行星的證據,共同說明了這顆紅巨星摧毀了一顆被認為離奇失蹤的行星。

喜歡、支持,請轉發分享↓

歡迎您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