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博物館】帝堯時期的兩次大劫難

2017年05月01日 13:46     評論»

【文化博物館】帝堯時期的兩次大劫難
】帝堯時期的兩次大劫難

記者/主持人:憶湘

【文化博物館】帝堯時期的兩次大劫難

您正在收聽的是:文化博物館。這裏珍藏了藝術、歷史和科學的重要物件,讓我們一起探索這些有形和無形的文化遺產,讓生活充滿靈感、學習和享受。

歡迎來到文化博物館,我是博物館 導覽員 憶湘。

這座綜合性的文化博物館里 珍藏了 藝術、、科學三大領域的歷史遺迹。
在藝術領域的常態展出中包含了美術、音樂等主題。
在文學領域的常態展出則包含了詩、詞、曲、歷史人物等典籍。
在科學領域的常態展出主要有醫學、天文、預言等內容。

現在讓我們一起走進文學展出大廳,回顧帝堯時期的兩次大劫難。

在遠古時代的三皇五帝中,有一位傑出的帝王,後世稱他為帝堯。他的名字叫放勛。帝堯把天下人的幸福都視作自己的責任,心系百姓,生活極其儉樸,以身作則,為百姓樹立孝、慈、仁、愛的榜樣,愛民如子,聲名遠播。

帝堯時期,出現過兩次大的劫難,中華文明奇蹟般的延續下來,是上蒼富有深意的安排,也是帝堯的大德行,對天下造福的結果。

古本《山海經》記載:帝堯時,出現十個,羿射九日,掉落在沃焦這個地方。漢代的《淮南子》記載:帝堯時,天空突然出現十個太陽,將草木莊稼都烤枯了,還有妖魔怪獸出現在各地,殘害百姓。帝堯派神射手羿,去各地為民除害,並用神箭去射下空中那九個禍害人間的太陽。天帝賜給羿紅色的神弓與白色的神箭,讓他降生人間,幫助人間除去各種兇險。可見羿是負天命而來,在帝堯時完成了他的使命,協助帝堯排除妖孽。
樂曲:天象 作曲/配器/編曲:徐培莉 演奏:劉紹珊【2004年】

帝堯時期,發生了另一次關乎天下興亡的巨大劫難。《尚書?堯典》記載:帝堯時,天降大,水與天相接,浩浩蕩蕩,淹沒了高山和丘陵。《》中記載了諾亞大洪水,大雨四十晝夜。天下的高山都淹沒了。

為什麼會天降大洪水毀滅人類文明呢?《尚書?大禹謨》記載:洚水儆予,說的就是帝堯之時,上天用洪水來警戒人類。《聖經?創世記》記載說:耶和華見人在地上罪惡極大,就後悔造人在地上。耶和華要將所有的人和走獸,昆蟲和天空中的飛鳥,都從地上除滅。要使洪水泛濫在地上,毀滅地上有血肉有氣息的活物。

希臘神話也記載說:天帝宙斯看到人類愈來愈殘忍無道,正義和禮節全無,決定用洪水把人類淹死。瑪雅人的聖書《波波武經》中也記載:神在開天闢地之初創造了人類,後來人們忘記了造物主的存在,對神不敬,於是天神決定發起一場洪水,毀滅人類。

從世界各民族的記載和傳說來看,是由於人類道德普遍敗壞了,不敬天信神,所以天降大洪水,來毀滅沒有道德和正信的人類,只有極少數善良信神的人才得以倖存下來。《聖經》中記載:只有上帝判定的義人諾亞一家人倖存了下來。大洪水在第一百五十天時,退了下來,諾亞一家人從方舟中下到陸地上生活。

上古的文明中心,在一帶,那裡海拔非常高。昆崙山被稱為萬山之祖,又稱崑崙虛、崑崙丘,是亞洲中部大山系,全長約2500公里,平均海拔5500至6000米。大洪水時,居住于昆崙山一帶的人倖存了下來,渡過了這場大劫難,留下了大量史前文明,如河圖、洛書、周易、八卦等等,這些是上天通過帝堯的聖德,使古文明渡過這次劫難。

帝堯在位晚期時,天下被治理得非常好,太平、諧和,百姓生活悠閑自在、無憂無慮,怡然自樂,到處一派人間仙境的景象。有一位八十多歲的老人,在田野路邊擊壤而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路人看到老人快樂無憂的樣子,感嘆的說:這些都是帝堯的盛德所賜!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擊壤歌》,它描述出帝堯時,那一幅世外桃源般的絕美景象,意境悠遠深長,畫面安祥質樸,千年之後,依然令人神往。

除了《擊壤歌》,帝堯時還有著名的童謠,大意是:老百姓都豐衣足食,生活得快樂自在、無憂無慮,這些都是因為帝王澤被萬物、恩德所賜,老百姓只知道順從帝王的法則而行。純真的百姓,淳樸的民風,在歌謠中體現得淋漓盡致,與相合為一,共同營造了優美寧靜的桃源之境。帝王引導天下順合於自然大道,不知不覺而行於道中,為後世留下一幅幅備受景仰的畫卷。這就是傳說中帝王治世所追求的無為而治。帝堯治國有道,人與天地自然和諧相生,以致天人感應,天降祥瑞不斷,一天內曾出現十次祥瑞之象。
春暖花開(笛、鋼琴)【2007年】作曲:陳國華 笛:蔡榮文 鋼琴:周俐岑 編曲:水晶

隨著帝堯漸漸年老,便開始擔憂起帝位繼承的問題:天下經歷了兩次大劫難,帝王的德行顯得尤其重要,決定著天下人的安危。帝堯便考慮著誰來繼承帝位。堯有十個兒子,丹朱為嫡子,德行才幹都遠遠不足以承擔君臨天下的重任。帝堯曾說,如果將帝位傳給虞舜,只對丹朱一人不利,如果傳給丹朱,那就對天下人不利,這體現出帝堯以天下為念、一心為民的博大胸懷與無私。

帝堯問群臣說:你們誰能承載天命,接替帝王的位置。群臣都說:沒有德行,有辱帝位。帝堯就讓群臣在貴族與平民中,舉薦能承擔帝位的人,必須德行高尚,才能卓著。大家都一致舉薦虞舜。

帝堯曾經聽說過虞舜,就問眾人虞舜有哪些德行。群臣說:虞舜的父親頑固、不辨是非,后媽心狠毒辣,弟弟狂傲不善,一心要謀害虞舜,而虞舜卻能始終恪盡孝道、兄道,以寬容化解仇恨兇險,使家庭和睦相處。

虞舜謹慎的推崇並躬行著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這五種德行。帝堯讓虞舜總理百官,百官事務都被管理得井井有條;又讓虞舜在明堂四門迎接四方賓客,四方賓客都對虞舜肅然起敬;即使將虞舜派入深山大林之中,在狂風暴雨的惡劣天氣下,虞舜都不會迷失,從不誤事。經過三年的考驗,帝堯認為,從稟賦的天命、展現的德行和傑出的才能來看,虞舜堪稱承載天子之命的不二人選,便讓位於虞舜,而虞舜認為自己德行不夠,不肯接受帝位。

歷史上所有聖賢能有所成就,所具備的三大要素就是:天命、德行、才能,這也是成就一代聖王所必需具備的三大條件,帝堯便以此,開啟了中華歷史上的禪讓制度。帝堯經過幾年時間,分別從這三個方面考核著虞舜,而虞舜都具備了,於是帝堯放心的將帝位禪讓給虞舜。這就是傳頌千古的禪讓過程。

帝堯被認為是儒家道統的鼻祖,成為後世帝王治世的榜樣,可見帝堯之德行及其對後世的影響之大。帝堯禪讓帝位二十八年後駕崩,百姓聽聞后,都像失去父母一樣悲傷,三年之內,聽不到音樂聲,都在思念著帝堯。

在這首<春暖花開>的演奏曲中,也接近尾聲,下集節目中,和您相約在文學展出大廳,回顧帝舜。謝謝您的收聽,與您相約在文化博物館,期待下次節目的再次相聚。

喜歡、支持,請轉發分享↓

歡迎您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