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間為什麼要相敬如賓?

2016年01月30日 10:50     評論»

相敬如賓是形容夫妻關係融洽的一個成語。意思是夫妻相互尊敬,像對待賓客一樣。有人也許大惑不解,夫妻應該是水乳交融,不分你我了,怎麼還相敬如賓,搞得這麼「見外」,這話恐怕是說錯了吧。

我的理解,此話非但無錯,而且甚為精要。有很多矛盾重重,「內戰」不斷,關鍵就是不明白夫妻之間要「相敬如賓」這個道理。

人與人之間總是有差異的。在現實生活中,很多夫妻之間對於彼此的不同總是相互指責、互相攻擊,覺得難以理解,導致摩擦不斷,最後分道揚鑣。也有的家庭中明顯強勢的一方總是覺得對方處處不對,並要求完全按照自己的方式。豈不知這樣做看似達成「統一」,事實上口是心非,對方心裏並不認同。結果是貌合神離,在心理上越走越遠了。

有的人總認為就是要找個對自己好、處處體貼自己、關心自己的人,否則還要)有什麼用,還結婚幹什麼?結婚不就是為了自己要過得嗎?

這樣想無可厚非,但並不理智。我個人的理解是,權當把這種想法當成是自己的「痴心妄想」,而不要把它當成一個事實。因為你的另一半通常也會這麼想。雙方都在想著對方應該為自己付出的時候,到底誰應該去付出?或者誰應該付出更多?

這個問題富有爭議。可以說雙方都應該為對方付出,但也可以說雙方都沒有無條件為對方付出的義務。全在於夫妻雙方的把握和運作。

我認為夫妻雙方自然應當是相互關心、相互付出的,否則也沒有結婚的必要。但有一點,心態要端正。不能「無節制」要求,凡事都有度,提要求要考慮對方的現實處境。現代社會的夫妻大多都是「獨立」的,因此千萬不要把對方當成無條件為自己服務的「奴僕」,而應當成人格平等的朋友,既獨立、又互助。這其實就是相敬如賓。

相敬如賓就要尊重對方的職業、出身、生活習慣等等,這是處理好夫妻關係的前提。其實只要兩個人相互鍾情,在彼此忠誠、遵守孝道等這些大的方面能達成一致,雞毛蒜皮的一些細節問題是可以慢慢磨合,或者可以忽略的。切忌在這些細節方面吹毛求疵,而一定要有一種豁達的心態。否則你會感覺處處不滿足,事事不如意,整日不順心,爭吵不休、永無寧日。

有的人總是喜歡把自己的老公(老婆)跟自己的好朋友作比較,結果是自己的好朋友優點多,因此經常抱怨自己的另一半。事實情況是老公(老婆)沒變,是你自己的角度變了,非要以老公(老婆)的角色去要求對方,處處嚴苛。一般情況下,夫妻都是由好朋友發展過來的,為什麼沒結婚之前無話不談、親密無間,結婚後就矛盾頻發,感情日漸冰冷,難道婚姻真是愛情的墳墓?非也!若婚後能保持婚前的「朋友」心態,很多家庭悲劇大可避免。端正心態,降低對對方的要求。不要給對方製造太大壓力,不要讓對方左右為難,不要太在乎自己的感受,不要將對方看成一個「救星」,更多的當成一個好朋友,保持一定的「空間」。這樣自然會心境平和,不會在一些「小事」上大動肝火。懂得這個道理,很多家庭矛盾就不算是矛盾了。倘若只是夫妻中的一方明白,那就先做好自己吧,時間長了對方會醒悟。

喜歡、支持,請轉發分享↓

歡迎您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