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歷史真貌:信史之開端――商朝(三)

2013年09月06日 3:20     評論»

◎心緣

【明心網】商王朝的文化和科技

(一)科技

*手工業和鑄造業

根據殷墟的發掘以及甲骨文所記載的史實,商朝的青銅器的鑄造技術發展到高峰,成為商代文明的象徵。石器、玉器、骨器、銅器等都成為獨立的生產部門。而且商朝人已經發明了原始的瓷器,潔白細膩的白陶頗具水平,造型逼真、刻工精細的玉石器表現了商代玉工的高超技藝。絲織物有平紋的紈,絞紗組織的紗羅,千紋縐紗的縠,說明商朝已經掌握了提花技術。此外,還有製革、釀酒、舟車等等。孔子就曾經說過,殷人的車子很好。

商朝時的白陶工藝水平最高。白陶是把高嶺土燒制達到1000攝氏度以上高溫製成的,質地潔白細膩,花紋刻鏤精美。

商代的玉器十分美觀,形狀各異,有雙龍相接的圓形,有的呈雙魚相對的半圓,還有的雕成人面、獸頭、虎、象、兔、鳥、蛙、蟬、魚等形狀,姿態生動活潑。在河南安陽商王武丁之妻婦好的墓葬中,考古工作者發掘出了六百余件玉、石器和三件高達三四十厘米的象牙雕刻品,集中反映了商代高超的工藝水平。象牙杯是其中的代表作。這件圓雕玉人,是所有裝飾品中最精美的一件。


跪坐玉人(商代)通高7厘米 76年河南省安陽殷墟婦好墓出土 現藏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

殷墟出土的青銅器,總數有幾千件之多。青銅器種十分複雜,商代的青銅器,主要是禮器。常見的有:鼎、鬲(音歷)、甗(音演)、彝、尊、爵等等,還有樂器、兵器和車馬飾。這些青銅器的形式花紋非常精巧,有許多是精美的藝術品。

出土的商代最大的青銅容器司母戊鼎,是商朝青銅器的代表作。它重達八百七十五公斤,鼎腹長方形,上豎兩隻直耳,下有四根圓柱形鼎足,鼎高1.32米,長1.1米,寬80厘米,器形雄偉,是現存最大的商代青銅器。依當時的生產水平,鑄造這樣一個巨型的青銅器,需要二、三百個熟練工匠分工合作才能鑄成,而且技術十分複雜。它是1939年安陽武官村農民在田中掘獲的,因為在鼎腹內壁上鑄有「司母戊」三個銘文。故而得名,是商王祭祀其母(名戊)的紀念器物。鑄造工藝主要有制范和澆鑄兩道工序。司母戊鼎的鑄造不僅代表了商代冶鑄技術的高度發展,也說明商代青銅鑄造業規模宏大、組織嚴密、分工細緻。


司母戊鼎(商代)通高133厘米,重875公斤 1939年河南省安陽殷墟出土 現藏中國歷史博物館

*天文

商代日曆已經有大小月之分,規定三百六十六天為一個周期,並用年終置閨來調整朔望月和回歸年的長度。依據卜辭所記,殷歷大月30天,小月29天,而把太陽曆與太陰曆相參差的天數合併到一月時,就在這一年的年終增加一個13月,叫做「歸餘於終」,這是中國設置閏月的開端。為中國傳統曆法奠定了基礎。

商代繼承了重視天象觀測的傳統,殷墟卜辭就有不少關於天象的記錄。其中有日月食的記錄,對恆星也有一定認識。特別重要的,是有世界最早的新星觀測記錄。

*數學

商代甲骨文中有大至三萬的數字,明確的十進位制,有奇數、偶數和倍數的概念。

*光學

光學知識在很早就得到應用。商代出土的微凸面鏡,能在較小的鏡面上照出整個人面。

(二)文化和藝術

*文字與文學

文字是人類社會進入文明階段的一個標誌。歷史上有倉頡造字,但因為資料有限,我們無法看到當時的文字如何。今日所見的商代文字最多的是甲骨文,此外,也有金文(刻在金屬器皿上的文字)、陶文和玉石銘文等類型。商代的甲骨文是中國目前能讀懂的最早的文字,距今大概有三、四千年的歷史。

商代甲骨文已超越原始圖畫文字階段,而能以極簡單的線條符號創作文字。書刻方向的多變,使字形結構異常活躍。同時,自上而下章法的縱勢化開啟了中國書法的章法程式,兼有象形、會意、形聲、假借、指事等多種造字方法,已經是成熟的文字。在出土的甲骨卜辭中,總共發現有四千六百七十二字,學者認識的已有一千零七十二字,其內容涉及政治,經濟,哲學,歷史,軍事,天文曆法,地理氣候,禮儀民俗,醫學,文法等。甲骨文因刻寫材料堅硬,故字體為方形,而同時的金文,因系鑄造,故字體為圓形。

金文的文字內容比甲骨文更豐富。從殷商器上的一兩字到西周春秋器上的數百字,記錄了祭典訓誥,征伐功勛,賞賜策命,盟契誓約,婚嫁家用等史事。跟青銅器一起鑄成的銘文,其形式要求莊嚴,穩重,端肅,有序,精美,以符合「藏禮于器」的禮儀文化的特點。

在章法上,除了保持自上而下,自右至左的列方法外,十分注重整體的方整性:即天地頭的齊平,很少有參差的行腳,首行與末行也幾乎控制在同一天地水平線上。西周金文形體演變的主要趨勢是線條化,一直化。早期金文象形特點在後期金文中得到了改變,這為篆文粗細均勻的書寫方式的產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商代已有豐富的文獻典籍。大量的甲骨卜辭是當時文獻記錄的一部分。有專職的史官「作冊」,收藏典籍。現存《尚書》中的《商書》是殷商史官所記的誓、命、訓、誥。其中可靠的有《盤庚》、《高宗肜日》、《西伯戡黎》等篇。據周初文獻說,殷先人有冊有典,上述諸篇就是包括在這些典冊之內而被保存下來的。《盤庚》(三篇)是殷王盤庚遷都前後對世族百官、百姓和庶民的講話。此三篇共有1200多字,語言生動,文字簡練,是古代文學中的上品。

*音樂

商代社會一個最突出的特點是尊事鬼神。凡祭祀等「禮」,舉行時要伴以歌舞。商人以音樂與神鬼對話,是唱給神鬼聽的。樂舞成為人們進獻、事奉、娛樂神鬼,以使人神溝通的重要手段。

-樂器


商代的鼓很有特色。現存僅兩件,都是以青銅鑄的仿木鼓。

商代音樂發展水平之高,從樂器上也可窺知一二。當時已出現了大量精美豪華的樂器。商代已有成組的樂器,現已發現的有陶塤、石磬、銅鈴、銅鐃、鼓等,反映當時的音樂已具有相當高的水平。

商代的樂器,對後世影響深遠的當數鍾和磬。河南安陽武官村大墓出土的大石磬,浮雕成瞪目張牙的虎形,紋飾與器物渾成一體。伏虎紋石磬,長84厘米,高42厘米,厚2.5厘米,是用白而帶青的大理石經精雕細磨而成的,外觀莊重端雅。磬的一面以細雙線刻一伏虎圖案,姿態優美,設計巧妙,與器形渾然融為一體。即使以現代的審美眼光看,整個磬也不失為一件上等的工藝品。經測音,它的音高比#c1略高。發音渾厚洪亮,音色近似青銅,並有較長的延續音。這枚伏虎紋大石磬是單件,不成組,這樣的磬又稱特磬。是迄今發現最早的一件大型樂器,也是一件具有高度藝術價值的雕塑品。


商虎紋石磬,出土于婦好墓中。這件虎紋石磬可稱為商代磬中之王,正面刻有雄健虎紋,據測定此磬有5個間階,可演奏不同樂曲。

-樂舞

商代樂舞,可考證的有《桑林》和《劐》(「劐」去「刂」加「氵」)。「桑林」本是一種大型的、國家級的祭祀活動,性質與祭「社」(土地神)同。直到春秋的墨子時代(約公元前5世紀),「桑林」仍是萬人矚目的盛大祭祀活動。「桑林」之祭所用的樂舞,也就沿用其祭名,稱為《桑林》了。

《劐》(「劐」去「刂」加「氵」)在周代被用來祭祀周的先母姜,其內容應與其祭祀性質有關。

除傳世文獻外,甲骨文中也記錄有一些祭祀樂舞,但過於簡略,很難詳考。

商朝王系表(1766B.C.–1122B.C.)

太乙->太丁->外丙->中壬->太甲->沃丁->太庚->小甲->雍己->太戊->中丁->外壬->河亶甲->祖乙->祖辛->沃甲->祖丁->南庚->陽甲->盤庚->小辛->小乙->武丁->祖庚->祖甲->廩辛->武乙->太丁->帝乙->帝辛(紂王)

(全文完)

(正見網)

喜歡、支持,請轉發分享↓

歡迎您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