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神秘現象將不再神秘:心靈心理學基礎實驗簡介(三)普通人意識的動力作用(上)

2013年07月03日 9:30     評論»

◎吳淵

【新生10月7日訊】(三)普通人意識的動力作用:事前意圖與隨機雙位元組數據系列的相關

具有一定心理致動功能的人能以意識影響隨機數據發生儀的數據分佈,那麼普通人的意識或多或少也具有能量並能影響儀器呢?近幾十年日趨完善的信息加工技術為研究人的意識提供了便利工具,使這方面的實驗達到了前期心靈心理學難以想象的嚴謹和精確程度。

僅在1956至1987年中,就有68位科學家對普通人的意識和隨機數據發生儀之間的互動進行了832項實驗(Nelson & Radin,1988)。對這832項實驗的綜合性元分析表明,在統計計算上考慮了儀器誤差、實驗者誤差、極端數據、無效應實驗等因素后,所有實驗結果顯示出同樣的數據傾向:雖然普通人的意念作用不如有功能的人強大,但是也能影響儀器,而且實驗數據在統計意義上達到了相當顯著的水平。

這832項實驗所用的工具是由商用信號器(Elgenco#3602A-15124)驅動的微電子隨機數據發生儀。信號器由半導體介面,精度放大器和過濾器組成。信號輸出的頻率在50至20,000赫茲之間,經精度放大器擴大后以每0.5微秒的間隔隨機產生振幅在-10和+10之間的方波。這樣,儀器就能隨機產生不同系列的正負脈衝。脈衝經過濾器排除掉一切有規律的系列,使輸出的系列全呈無規律的隨機排列。即刻產生的以及累積系列通過發生儀轉換為隨機雙位元組數據,在電腦屏幕上畫出圖像,最後通過電子網路輸出到中樞電子管理系統。

在這832項實驗中,科學家們為了確保數據的精度,使用了多種電壓和熱力系統,每項實驗重複使用多個計數器和各種操作軟體。在無人操作的情況下,儀器長時間自行運轉后,所有儀器無一例外地能產生與理論分佈一致的多元二項分佈。分佈的平均數,標準差(所有數據距離平均值的幾何平均數)與理論上計算的參數一致。如果普通人意識也有動力作用,實驗后的數據分佈應當偏離理論分佈。

實驗中,儀器以每秒產生1000個隨機雙位元組的速度運行。一名被試坐在儀器前,但不接觸儀器,在頭腦中想著以某種意圖積累數據。被試可以使用三種意圖:(1)積累多於理論分佈的位元組數;(2)積累少於理論分佈的位元組數;(3)不影響儀器產生的數據。使用每種意圖的順序或由主試隨機而定,或由被試隨意而定。每種意圖作用下的數據由1000-5000個雙位元組數據系列構成。所有數據自動被電腦即刻記錄,並輸入管理系統。同時,數據也被列印出來,作人工統計以核對電腦數據有無誤差,任何有紕漏的數據都從最後統計中剔除。

最初12年的實驗中,91位沒有任何特異功能的成人被試參与了實驗,積累了2497200輪的實驗數據。科學家們將每種意圖下的數據進行了統計,計算了數據分佈的平均數、標準差、標準數(z score)、偏離理論分佈的程度、置信區間、顯著性以及第一種和第二種意圖作用下兩種數據分佈的差異。

計算的結果頗使這些致力於意識研究的科學家興奮了一番。大家得出了相同的結論:普通人事先的意圖與微電子隨機數據發生儀產生的雙位元組數據系列顯著相關,數據分佈朝向被試的意圖偏移。當被試意使儀器產生多於理論分佈的位元組數時,儀器便產生得多;反之則產生得少。在第三種意圖下,實驗數據分佈與理論分佈略有不同,但統計上未達到顯著水平,即這種不同源於不重要的隨機因素。有趣的是,第一種和第二種意圖作用下兩種數據分佈的差異之大,達到了6.99X10-5的顯著水平。綜合分析所有數據后,實驗數據分佈與離理論分佈的差距竟達7個標準差!這意味被測試的意識能毫無疑問地影響數據產生的模式。看來,普通人照樣能以意識作用於物質,只是我們平常不易察覺而已。

(待續)

發稿:2002年10月7日

喜歡、支持,請轉發分享↓

歡迎您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