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時節陽氣升 吉言字字君知曉

2024年02月19日 21:23     評論»

來源:明慧網-明慧之窗

雨水是春天的節氣。立春之後便是雨水,是中的第二個節氣,是表示降水的節氣。每年的雨水位於前後(公曆二月十八至二十日),視太陽到達黃經330度時為雨水。二零二四年的雨水是二月十九日。

元朝吳澄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屬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後繼之雨水。且東風既解凍,則散而為雨矣。」

意思是說,正月的中旬有降水,是因為春屬木,而木的生長需要水,所以立春后就是雨水,東風吹化了冰水,蒸騰而為雨。在《逸周書》中就有雨水節后「鴻鴈來」、「草木萌動」等物候記載。

古人認為,雨水節氣開始,陽氣上升,陰氣下降,二氣祥和孕育春天的生機盎然。

雨水節氣代表著降雨開始。自此之後「一場春雨一場暖」,大地即將換綠衣!一副早春的景象即將來到眼前。

'清
清 鄒一桂《盎春生意·軸》。(台北故宮博物院)

一年之計在於春

春,四季的第一季,習慣指立春到立夏的三個月時間(正月、二月、三月),氣溫逐步回升。《公羊傳·隱公元年》曰:「春者何,歲之始也。」北斗指向東方為春,故有時以春指代東方。

唐人呼酒為春,用春酎指春酒,叫酒杯為春杯,稱飯桌為春台。《爾雅·釋天》曰:「春為青陽,春為發生,春秋繁露。春者,天之和也。又春,喜氣也,故生。」春色常常被用來代指人間最美好的時光和景色。

隨著雨水節氣的到來,天寒地凍、冷氣浸骨、雪花紛飛的天氣漸漸消失,春風拂拂冰雪消融的日子向我們走來,殘留的一絲絲冷意點綴著越來越多的濕潤的空氣、和煦的陽光和瀟瀟的細雨。

元稹的《詠廿四氣詩雨水正月中》這樣描繪「雨水」:「雨水洗春容,平田已見龍。」立春時春回大地,冰凍的天地未能頓醒,經過「雨水」一洗,春天的容貌忽地鮮明起來了!

雨水是滋潤生命、生髮萬物的。杜甫《春夜喜雨》詩云:「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綿綿細雨好像知道時節似的,特意伴隨春風在夜晚悄悄而來,悄然無聲地滋潤著萬物。

一年之計在於春,無論對誰,春天都是耕耘的季節,是種植的季節,是希望的季節。北齊顏之推的《顏氏家訓?勉學》曰:「夫學者,猶種樹也。春玩其華,秋登其實。講論文章,春華也;修身利行,秋實也。」

在農事上雨水正是小春管理和大春備耕的關健時期。農諺說:「雨水節,皆柑橘。」又說:「雨水甘蔗節節長。」很生動地說明,這時節正是萬物欣欣向榮,草木蓬生的景象。

調養好時節

雨水時節,正是養生的好時機,當然調應首當其衝。中醫認為,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脾胃功能健全,則人體營養利用充分,反之則營養缺乏,體質下降。

古代著名醫學家李東垣提出:「脾胃傷則元氣衰,元氣衰則人折壽。」根據「春夏養陽」的養生原則,唐代藥王孫思邈說:「春日宜省酸,增甘,以養脾氣。」強調了這個季節調養脾胃的重要性。

冬去春來,寒氣始退,陽氣升發,此時人們的機體調節功能遠遠跟不上天氣的變化,稍不注意,傷風就會乘虛而入。「春捂」是傳統的養生之道。

一年之計在於春,只有掌握法,才能為新一年的健康打好基礎。

'明
明 居節繪《山水冊之江南新雨》局部。(公有領域)

敬循天時 生長萬物

古代的帝王,莫不敬循天時,勤導百姓。這是有著幾千年的傳統。

在每年春天的第一個月,帝王要頒詔布農事,還要派人勘查丘陵土地之所宜,根據情況決定種植五穀。此外帝王還要親自身體力行、以教道民。在這一年之始,還要廣泛祭祀山林川澤諸神靈,以利百姓眾生。

順應天地人之道才是坦蕩的大道。因為這一個月是生命開始生長的時間,在孟春正月不準傷害母禽、母獸還有幼小的生物,禁止伐木、禁止搗毀鳥巢,不能聚眾踐踏土地植物,不能大興土木,要掩埋那些被遺棄荒野的骨骸。這些在過去每年春天都要由帝王頒詔天下。

春雨貴如油 借風滋萬物

雨水節氣,「春雨貴如油」、「潤物細無聲」,春雨隨風而來,似乎是藉著風力,似甘露般飄落人間,無聲無息間滋養萬物。

不但草木稼禾需要雨水的滋潤,我們人類也需要生命的雨水,需要雨水滋潤我們的心靈,化解心頭的仇恨,釋放被桎梏和扭曲已久的良知。而那生命的雨水,則早已經來臨了,吉言字字君知曉?

最後,與您分享一首原創詩歌,一起步入新春之旅。

村居

(文/晴耕)

村外青山雲水繞,
雞犬相聞,
原野風光俏。
田間谷香枝上棗,
誰家院落人歡笑。
相喚疏籬鄰里道,
真相細說:

善念善行得善報,
吉言字字君知曉?

'清
清 董誥《平安春喜·梅竹雙鵲》。(公有領域)

 

喜歡、支持,請轉發分享↓

歡迎您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