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話孔子

2023年11月28日 19:03     評論»

文:林禾

在寫輪迴文章時,涉及到儒家,過程中對的一些狀態有所感悟,只是自己的一點淺薄認識,姑且試述。

一、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論語•為政第二》)

此乃孔子自傳,自述其一生。我認為這也是他思想境界逐步提高的過程。

十五歲到三十歲,是一個學習、知識儲備階段。他的方法很值得借鑒,即:「三人行 ,必有吾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 述而》)我的總結是:以別人做鏡子對照自己,來歸正自己的思想與言行。

孔子三十歲時,思想體系初步確立,也是他辦私學的開始,為將來傳播他的思想奠定基礎。

孔子四十歲時,能看透世間表象,跳出人理而不被表相所迷惑;這也是他向老子請教后,說出「朝聞道  夕可死矣」的原因,他已證道。

孔子五十歲時,了悟了什麼是天命和他在這一世的使命:傳出他的思想,給人留下修身做人的道理,規範社會的倫理和道德。因為這是神的安排,為未來的中國制度應該是什麼樣,做思想鋪墊。因此他五十五歲時開始帶領弟子周遊列國十四年,了解世事、雲遊歷練,推行儒家思想。

「麒麟吐玉書」也揭示了他的來歷和使命:「水精子繼衰周為素王」。「水精子」一般解釋為水神之子,我的理解為是「水之精」(如陸壓道人在某層境界曾為「火之精」)這是能讓人知道和理解的來源,他還有更高的來源。「素王」就是無冕之王,雖無封冠加冕,沒有臣民,卻是真正的王,其王位將與歷史和文化同壽。

孔子六十歲時,能夠聽得進去並能正確對待不同的意見,就是已經能做到不執著于自我。六十八歲著書立說,修訂了《詩》、《書》、《禮》、《樂》、《易》、《春秋》,闡述了自己的儒學思想體系。孔子實際上是把他以前的中華文化【小編推薦:探尋復興中華之路,必看章天亮博士《中華文明史》】做了系統的整理,形成一個完整體系,傳給後人,延續中華文脈,使之薪火相傳。

孔子七十歲時,達到隨心所欲而不超越法度的境界,這個「法度」不僅指人間的法度,是指已達到很高層次的宇宙的「法度」,即宇宙一定層次的理。

二、「子不語怪力亂神【小編推薦:子不語怪力亂神 兩千多年來我們都理解錯了】」(《論語・述而第七》)與「敬鬼神而遠之」。(《論語・雍也第六》)

孔子是信神的,也是敬神的,他只是「不語」、「遠之」。孔子知道一些出世的東西,但他的使命不是做這個,他做的是入世的事情,所以他是不能去講「鬼神」之事的。出世的事情是老子要做的事,他們兩個是不能互相干擾的。

孔子五十歲開始研究易經,且終其餘生樂此不疲。易者,上日下月為易。顧名思義,易經所講的就是天地之道。所以孔子五十歲以後所研究和追求的,就是天地之道。的文化,文化的本源是那個天道。天道引領人道,人道則是天道的延續。

三、孔子的修鍊狀態

隨著他層次的提高,很多事情,很多高層的安排,他是自然而然的就知道了,就明白了,但並不是天目看到的。例如,孔子曾跟樂官師襄子學琴,先是學會彈曲,接著掌握嫻熟的技巧手法,隨著琴藝的不斷提升,進一步領會了這首曲子的內涵,他說:「我終於體會出作這首曲子的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了。他面容黝黑而質樸,身材頎長而魁梧,高瞻遠矚,有著統治四方的王者之像,這不是周文王還能有誰呢?」

師襄子也證實了他的判斷:「先生,您可真是聖人呀,我的老師曾經告訴我,此曲的名字是《文王操》!」

孔子是感覺到,不是看到。

這種狀態同修在正見網文章《三言兩語:話深層制約》(來源:正見網)中有所闡述:「我是閉著修的,可能是人體的本能隨著人不斷的認識法,思想不斷的脫離低層觀念和業力的束縛,人體的本能有的就能顯現出來了。有的本能不影響修鍊就保留不鎖。那些信息不是通過天目看到的,是自然就感覺到了,因為長期都習慣了這種狀態,以為別人也是這樣的,其實別人還真不是這樣的。」

同修還說了一個關於假經文的事例:九九年七二零前後,有位女學員拿來一篇經文給他看,他讀後說這篇經文是假的。看著同修不解的表情他就解釋了幾句:「這篇假經文是個女的寫的,身材不高,四十多歲,胖乎乎的!不是師父寫的!」 ——這些信息不是通過天目看到的,是感覺到的。

四、孔子留下「世界」的概念,《推背圖》則預言了世界大同。

「大同」這個概念最早是出自於《禮記》(《禮記·禮運·大同》)。孔子和弟子言偃聊天,說如果社會能實踐「大道」,就能在賢能之士領導下,人人講求信用、追求和睦,互助互愛,也不追求個人財富,社會因此不會出現陰謀詭計,偷竊還有戰亂的現象。孔子說,這樣的理想世界稱為「大同」。

》第59象讖曰:「無城無府 無爾無我  天下一家 治臻大化」
頌曰:「一人為大世界福  手持簽筒拔去竹  紅黃黑白不分明  東南西北盡和睦」

「一人為大」是個「大」字,「手持簽筒拔去竹」是個字謎,「筒」字去「竹」是「同」字。合在一起是「大同」。而且「紅黃黑白」點出四個膚色,「東南西北盡和睦」那就是「天下一家」,世界大同。

個人所悟:《推背圖》第59象預言的景象,就是大法法正人間后的景象,世界上所有要進入新宇宙的民族(「紅黃黑白」),都會在大法中同化,人類道德回升,傳統文化【小編推薦:探尋復興中華之路,必看章天亮博士《中華文明史》】復興,大法在人間進入全盛時期。

此期過後,圓滿的回歸天界,歸位;留下的做人種,人類的歷史從新開始,人類歷史進入

大法師尊帶領大法弟子正法及法正人間的過程,會成為未來人亘古流傳的神話。

五、孔子經常會夢到

周朝是神安排那一體系的天人在人間留下「周禮」, 實際上定的是社會秩序,奠定做人的基本準則,展現的是生命之間的關係。

「仁」是孔子思想學說的核心。在孔子的思想體系中,仁是與義、德、忠恕、禮、樂等相聯繫而構成一個整體倫理結構,是指一切德行的總和。

「禮」是孔子思想學說的另一重要範疇。孔子所謂的「禮」,包含內在精神和外在形式兩方面。其內在精神是維護各種倫理關係。「禮」的外在形式,包括祭祀、儀典、朝聘、冠婚喪葬、會盟等等方面的禮節儀式,對這些禮節儀式,孔子不但認真學習、履行,而且要求弟子們嚴格遵守。他要求人們按照禮的規定行事,「立於禮」、「約之以禮」,說:「不學禮,無以立」。把「禮」的規範內化為思想和行為的自覺性,做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孔子認為和諧的倫理社會為敬天地,位君臣,合父子,明長幼等,強調注重調整天人關係、人際關係和各種意識形態的關係,以建立起圓容的、安定的、和諧的社會秩序。

我個人理解,「周禮」的外在形式很類似佛家的戒律,直接告訴人應有的行為準則,講做人的規矩。

孔子身處的時代正值周室道衰,禮崩樂壞,綱紀散亂的時期,夏商周以來的文化傳統,面臨危機。孔子經常會夢到周公,不是單純的睡覺做夢,是周公在夢中給了孔子一些啟示。孔子出生於魯國,也是神的有意安排,因為魯國是周公旦的兒子伯禽的封地,素有「禮儀之邦」的美稱,是對周朝的文物典籍保存最完好的國家,這是孔子能學習到最多「周禮」的地方,即使如此,也是不完整的,「禮」是神有意傳授給人的,可不是人憑空想象出來的。孔子夢到周公,是周公通過這種方式在傳授點悟孔子,完善孔子的思想,給後人留下應該留下的理論。

孔子一生弘道崇德,倡導以道德規範人的思想和行為,鼓勵人修身、知人、知天、成聖。

「道」是指天道,「德」是人德,即人的行為標準,人的德是建立在天道法則的基礎之上的,人要遵循「道」。 孔子認為行「聖人之道」者,要「敬天知命」,才能達到與天地相通、天人合一的境界。

儒家文化其實也是一種修鍊文化,到高層歸屬為道家,按照儒家思想去做人,就是雖沒明確的去修道,但已在道中了。

本文只是當前修鍊狀態中的個人認識,層次有限。不當之處,敬請同修慈悲指正。合十!

🔥法國猶太老闆:神告訴我們,只有一位中國人能救人類
🔥華人必看:中華文化的颶風 幸福感無法描述
🔥解鎖ChatGPT|全平台高速翻牆:高清視頻秒開,超低延遲
🔥探尋中華復興之路,必看章天亮博士《中華文明史》
免費PC翻牆、安卓VPN翻牆APP

來源:正見網

喜歡、支持,請轉發分享↓

歡迎您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