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里乾坤】明清曉啜

2017年12月25日 18:10     評論»

文/石方行

在明清時期中華走向衰微,西方的科學、文化逐漸湧入,茶文化在這番歷史的激蕩中,在受到衝擊的同時,也更廣泛的走向海外,甚至充當了西方列強叩關的導火索。茶因為在元朝時受到朝廷的冷遇,但其內在的力量在廣大的民眾中集聚,當元王朝統治衰微之時,它一點點又開始把腰板拔的直直的,以致後來的明太祖朱元璋親自設立「茶司馬」專門負責茶,這樣就讓「茶」進入了社會主流流通商品的行列;也許太祖這樣覺得這樣做還不夠,後來又採取「廢團茶,興葉茶」的舉措,大大改善了茶葉的加工環節。從此茶可以很便捷的走入宮廷,潤澤四海。

三寶太監鄭和七下西洋讓東南亞、印度半島以及非洲東海岸諸國在羡慕天朝神威的同時,也擴大了貿易與文化往來,而茶與茶文化在其中自然與陶瓷、絲綢都是交易往來的重要物資。

在十六世紀茶就開始香飄西歐的荷蘭、丹麥等國,俄國也不會例外。

縱觀明清兩朝,對外的戰事還是比較多的,北面的蒙古、俄國、南面的越南以及後來晚清時期與日本、法國英國等的;國內雖然也是承平了一段時間,但因為太監的專權或者王子之間的爭鬥與農民起義的此起彼伏也加重了朝野的混亂。而茶不但讓人們更加于飲用,更成為朝廷稅收和官員邀寵的重要籌碼,可見茶的作用。

茶,因為樸實無華的性格,無論其品種有多高貴或者多麼的普通,它都能找到有緣之士,漢朝司馬相如與它為伴,唐代它結識了那麼多的唐詩大家(李白、杜甫、白居易等等),宋元時期如歐陽修蘇東坡和耶律楚材也離不開它,到了明清時代,有著桀驁不馴般情懷的畫家、才子唐伯虎、文徵明、祝枝山、仇英等,包括後來的吳昌碩、鄭板橋等同樣對它是情有獨鍾。

說到鄭板橋,在他四十三歲那年,有一次出去信步走走,在人家門上發現的對聯,在茶香縷縷中還成就一段美好姻緣。說來也很有意思。

清朝明清時期也是各類題材小說集中創作時期,曹雪芹先生在《紅樓夢》中關於茶的事情寫了很多,足見作者對茶的喜愛與熟悉;蒲松齡先生在街上用大碗茶招待客,以便招攬素材,將其彙編在一起,也就有了《聊齋志異》。

在清朝雖然屬於滿族人所建的王朝,但這也一點也不妨礙皇帝們愛喝茶的習慣,康熙、乾隆均是如此,特別是乾隆不但說出「君不可一日無茶」這等讓人有點感覺「不爭氣」的話來,可見其對茶的「痴迷」程度;而且他對茶和泡茶用的水都很有研究。在下江南微服私訪中也留下了很多典故與詩篇。

時光流轉到十七世紀,這個時候很微妙。西方經過地理大發現與文藝復興之後,科學技術快速發展,而中華文明相對比而言發展的比較緩慢一些。在這樣的情況下,茶傳入了英法等國家。人們對之喜愛自不必說,但時間一長該國就如同兩宋時期的金國一般,覺得這樣下去我國的錢不都讓中國賺去了嗎?於是派代表過來談判。當時的統治者依舊覺得自己生活在唐朝一般,對其他國家根本不放在眼裡,斷然拒絕平等貿易,結果,對方覺得自己的國民與王室、官吏們實在不願改變飲茶的習慣,那隻好對大清來硬的了,用武力轟開中國的大門。茶,不僅引來列強的武力叩關,也與美國獨立戰爭有些關係(詳見:網文《茶與戰爭的故事》)

從表象來說,茶給人們帶來了美好的回味,給統治者帶來了稅收,給中國帶來了好的國際形象;但也正因為如此,茶也給中國帶來了災難。這不能說是茶本身的錯,只不過這份惡緣結在它身上罷了。這正映對那句話「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反過來說,其實好、壞的影響與作用都是結緣的一種方式,這也是相生相剋理的表象。它通過與世界上的人們結緣,為的是了卻它來人間的根本目的——提醒人們保持那份純凈、忠貞、淡漠的心境,等待宇宙大法在人間的傳出,從而走上真正了卻生死,重返家園的回升之路。(待續)

2017年12月17日 來源:看十方博客

喜歡、支持,請轉發分享↓

歡迎您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