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教授張清溪:與曹長青商榷文言文

2017年10月06日 6:55     評論»

來源:長青論壇,取自網路,旨在為讀者提供多元信息,文章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和觀點。

長青兄:
有關您的文言文大作敬收。不過,這次我有點保留。

一般情況,我都非常支持您的看法,不只是支持,大部分是很讚佩,特別是有關自由經濟方面。我有時還會用別的想法考慮經濟問題,不像您對個人自由的堅定信念。我會跟學生說,很多經濟學家其實是社會學家;但跟您比起來,我就是像我批評的那樣的社會學的思考。

但有關文言文,我以為您說的太絕對了。我有一點想法,提出來也請您指正。但我的背景是,我的語文很不好,小時候沒有環境,長大了也沒有語言天份。所以以下我對文言文的看法,並不是我愛文言文,或我是那方面的專家。

1. 造字

中國古人造字,把字型與讀音分開,增加後人學習困難。這我沒有什麼意見。但它也有好處。

現代人很多都學習兩種語言以上。這可以單純是為了生活、賺錢。但語言本身就有它的價值。也有很多人沒有機會學習兩種語言,那自小就學會與讀音,不算是得天獨厚?我講台語,也講北京話,我認為這比只會一種好。我雖然也寫文章,但不算是文字工作者,算是一般人,但這也有好處。

字本身很漂亮,有些字就是一幅圖案,有些字好像會發出聲音。這與西方的符號,差別很大。您可以說它有缺點,但也有優點。

花了力氣去學中文,會得不償失?應該也不會吧。中國孩子花了時間在這上面,也不損失他的其他方面的能力。也許,學了這兩套,對其他領域的學習,還有呢!?

2. 學習古文

學習古文可以了解古文,不學古文,可以用翻譯了解。這對科學性的內容,例如天工開物,沒問題。但對文學還有更深的思想,其實很難翻譯,而且每個人看都有不同感受或不同理解。有些文言文的文字並不難,但就是很難用白話文寫出來。這可以用我最近看到的蘇軾悼亡妻文為例: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3. 能力

學習文言文,有無增加寫作能力,我不知道。我想有的有,有的沒有。這可以用學習經濟學,對經濟問題或經商能力有無幫助,來比喻:我認為,有的有幫助,有的可能有害,取決得會不會用。我看到有人確實因為學了很多古文,寫作能力很好的。平心而論,我認為,學習文言文,對寫作能力,最少是無害。

4. 讀史變壞

老毛讀史變壞,因為他專們學那些壞的東西。但同樣的內容,有人看到那些治人的手段,會引以為戒。

文言文有毒素,但什麼地方沒有呢?文言文也有好的東西吧,五千年,沒有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嗎?它有太多優美的文化,值得我們把它背下來。

5. 己之所欲

若說己之所欲,不要加於人,那我們拿什麼教小孩呢?在划手機、性開放的時代,讓小孩從小自由選課,他會選什麼課?

我們的祖先留下的文言文,有豐富的遺產,棄之太可惜了。我以為不是比例問題,是內容問題。我認為,國民教育應該有培養國人欣賞文言文的興趣的責任。

速度、技術、變化、GDP等,恐怕不是人的未來。人要有文化,優美的文化,懂得欣賞優美文化,不是少數人,而是人人都要有,至少國民教育要有這個目標。我能夠了解您的用意,但您寫的太絕對了。

敬上

2017.10.5

喜歡、支持,請轉發分享↓

歡迎您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