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歷史真貌:天下朝宗的西周(四)

2013年09月06日 3:24     評論»

◎心緣

【明心網】西周的文化

*「五行」與《周易》

西周末年就已出現了對「五行」的認識。《尚書•洪範》把水、火、木、金、土這五種物質稱為「五行」, 並認識到五行中的每一行都有不同的性能, 認為「水曰潤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從革,土爰稼牆;潤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從革作辛,稼牆作甘」。

「水曰潤下」,是水具有滋潤、向下的特性;「火曰炎上」,是火具有發熱、向上的特性;「木曰曲直」,意思是木具有生長、升發的特性; 「金曰從革」,是金具有肅殺、變革的特性;「土爰稼牆」,是指土具有種植莊稼,生化萬物的特性。西周時期的人們基於這種認識,把宇宙間各種事物分別歸屬於五行。

此外,儒家經典五經之首的《周易》就是在西周時出現的,其內容涉及到天文、地理、氣象、曆法、數學、物理、化學、生物、醫學、武術、煉丹、養生、哲學、歷史、文學、藝術、教育、民俗、心理、倫理、軍事、宗教、卜筮、堪輿等諸多方面。《周易》是以八卦構成的,每卦有卦辭,每爻有爻辭。卦辭與爻辭是經文,稱為《易經》,後人對卦辭和爻辭進行說明、解釋,甚至加以發揮,這些文字叫做傳文,稱為《易傳》。現存的《周易》10卷,包括《易經》和《易傳》兩個部分。

據《史記·周本紀》說:西伯被囚羑里,「蓋益《易》之八卦為六十四卦」。《史記正義》解釋說:《乾鑿度》雲:「垂黃策者羲,益卦演德者文,成命者孔也。」《易正義》雲:「伏羲制卦,文王卦辭,周公爻辭,孔十翼也。」因此,文王益卦是一種較早的記載。

司馬遷曾曰:「《易》著天地陰陽、四時五行,故長於變。」(史記·太史公自序》)《識文解字》易部說:「日月為易,象,陰陽也。」八卦由陰爻和陽爻組成,「易」字由上日下月組成象,其象也是陰陽。日為陽,月為陰。是以陰陽的消長、盛衰、變化來闡明宇宙萬事萬物的變化之理。先天八卦圖和後天八卦圖都是如此。

《周易》是中國傳統醫學之源,二者之間密不可分。正如明代名醫張景岳在其著作《醫易義》中所說:「《易》具醫之理,醫得《易》之用」,「醫不可無賜》,《易》不可無醫」。

《周易》對中國乃至世界的影響力彌久而不衰。

*文字與文學

西周流傳下來的甲骨文與青銅銘文,與商代基本相同,但西周時期出土的器物較多,銘文的篇幅也較長,所以成為金文的主要部分。西周金文一般有較長的篇幅,如毛公鼎近500字,記述了有關政治、經濟、社會各方面的史實,有較高的史料價值。臨潼出土的記武王伐商的利簋,岐山董家村出土的裘衛諸器等器,都載有銘文,更加豐富了關於西周社會歷史研究的內容。


散氏盤(西周)通高20.6厘米 清乾隆年陝西省鳳翔縣出土 現藏台北故宮博物院(散氏盤,因銘文中有「散氏」而得名,以其長篇銘文和精美的書法著稱於世,為中華文物之寶。)


虢季子白盤(西周)通高39.5厘米,口長137.2厘米 清道光年陝西省寶雞市虢川司出土現藏中國歷史博物館 (虢季子白盤,鑄于公元前816年,因作器者為虢季子(名白)而得名。它與散氏盤、毛公鼎並稱為西周三大青銅器。以銘文字數而言,虢季子白盤字數稍遜(111字),但就製作之精良與體量之大,則以此盤為最。)


毛公鼎(西周)通高53.8厘米 清道光年陝西省岐山縣周原出土 現藏台北故宮博物院 (毛公鼎是西周宣王時(828~782B.C.)的一件重器,因器為毛公所作而得名。毛公鼎腹內,鑄有銘文32行,計499字,為現存青銅器中銘文最長的一件。鼎銘記述了周宣王的誥誡,是一篇完整的冊命。全文可分五段:1、追述周代文武二王開國時政治清平的盛況,對比作鼎時時局不靖;2、宣王策命毛公治理邦家內外;3、給予毛公以宣示王命的專權;4、告誡鼓勵毛公以善從政;5、賞賜毛公車、兵、命服。毛公為表示感謝和稱頌周天子的美德,作鼎以為紀念。鼎銘表達了周宣王孜孜圖治的決心,對研究西周晚期政治歷史很有參考價值,也是一篇金文(鐘鼎文)書法的典範。 )

容庚《金文編》收錄了20世紀50年代以前出土的銅器銘文近3000個單字,近數十年間又出土了大量的商周銅器,又增加了不少金文新字。這就說明西周時期是中國古文字的一個重要發展時期。世傳周太史籀作大篆,經過長期流傳下來的籀文,在書法上與金文或有某些不同之處,但在當時是一般比較通行的文字,與銘刻在器物上的金文是一致的。

現存《尚書》中的《周書》和《逸周書》等,就是經過後人選編而保存下來的西周文獻典籍的一部分。這些篇章是當時的重要歷史文獻,文章結構複雜,文辭簡練,表現了當時嚴謹的文風。

*禮樂

周代是最早對「禮」(祭祀、朝饗等儀式)和「樂」(伴隨「禮」進行的樂舞)作出規定的時代,這就是所謂「制定禮樂」。周代的禮樂制度有兩條基本內容,一是規定等級,二是規定伴隨禮的樂舞基本是雅樂。

周代禮樂制,等級森嚴,不同場合,不同身份的人,不但禮儀有別,所用的音樂也不一樣,所用樂器也不同。如祀天神,「乃奏黃鐘,歌大呂,舞《雲門》」;祭地示,「乃奏太簇,歌應鐘,舞《咸池》」。祭山川,「奏蕤賓,歌函鍾,舞《大夏》,」(《周禮.春宮》)兩君相見,用大雅《文王 》;諸侯誰宴招待來訪使臣用小雅《鹿鳴》、《四度》、《皇皇者華》(《左傳·襄公四年》)。又如天子祭祖用的《雍頌》,士大夫則不能用。在周雅樂中,器樂、舞蹈、歌唱往往分別進行,並不完全合在一起,舞蹈由與笛相似的管和歌唱配合,歌唱由彈奏樂器瑟或簧管樂器笙伴奏,器樂即所謂「金奏」,是鍾、鼓、磬的合奏。「金奏」規格很高,只有天子、諸侯可用。大夫和士只能單單用鼓。鍾和磬以其宏大的音量和特有的音色交織成肅穆庄麗的音響,加上鼓的配合,確實能造成天子、諸侯「至尊至高」、「威嚴」無比的功效。當時可以看到「六代樂舞」,即黃帝時的《雲門》,堯時的《咸池》,舜時的《韶》,禹時的《大夏》,商時的《大zC》,周時的《大武》。

周代還有採風制度,收集民歌,以觀風俗、察民情,因此保留了大量的民歌。春秋時經孔子刪定,匯成了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它收有自西周初到春秋中葉五百多年的入樂詩歌一共三百零五篇。《詩經》中最優秀的部分是「風」。它們是流傳於以河南省為中心,包括附近數省的十五國民歌。此外還有文人創作的「大雅」、「小雅」,以及史詩性的祭祀歌曲「頌」這幾種體裁。就其流傳下來的的文字分析,《詩經〉中的歌曲以可概括為十種曲式結構。西周所用雅樂的歌唱部分均屬於《詩經》中的《周頌》和《大雅》《小雅》。至於《國風》,只有時代稍早的《周南》《召南》,可以用於等級較低的「禮」,而且也只是較晚時代才出現的現象,因為二《南》基本上是西周晚期作品。清代學者方玉潤在分析《周南·罘(草頭)苡》一詩時對詩所表現的情形進行了想象性的描述:「讀者試平心靜氣涵詠此詩,恍聽田家婦女,三三五五,于平原曠野、風和日麗中,群歌互答,餘音裊裊,若遠若近,忽斷忽續,不知情之何以移,而神之何以曠。」今天,我們只能從文字中去品察其中的節奏和韻律。

周代還興辦了音樂機構「大司樂」,在音樂方面系統的訓練貴族子弟。《周禮·春官·大司樂》中還記載了大司樂教授樂舞的具體內容:以樂德教國子:中和、祗庸、孝友;以樂語教國子:興道、諷誦、言語;以樂舞教國子:舞《雲門大卷》、《大咸》、《大磬》、《大夏》、《大zC)》、《大武》。「以《六樂》防民之情,而教以和。」《周禮·地宮·大司徒》說明當已注意到音樂對人情志的影響。

《周禮·春官·大司樂》中提到的《大武》,是西周很著名的樂舞,它表現的是周武王伐紂的歷史事件。據《禮記·樂記》記載,《大武》具有很大的規模,它在春秋時期的演出有六成(六段),有歌唱,有樂隊伴奏。它有著結構完整的曲式,在藝術上有相當高的水平。

西周時的樂器有數十種之多,僅一部《詩經》中,就出現了二十九種樂器。不僅有打擊樂器和吹奏樂器,還有了彈弦樂器。根據材料的不同,其時的樂器可分為八類,即:金、石、土、革、絲、木、匏、竹。史書稱為「八音」。(《周禮·春官)》另外,被史書稱為「鐘鼓之樂」的大型管弦樂隊也在西周時興起,這種樂隊的主要樂器是編鐘和建鼓。這時的編鐘以由先前的三隻發展而為五隻、八隻。陝西扶風齊家村出土的柞鍾,總音域已有三個八度,並基本按羽、宮、角、徵、羽、宮的次序排列。

在周代,十二律的理論已經確立。五聲階名(宮、商、角、徵、羽)也已經確立。這時,人們已經知道五聲或七聲音階中以宮音為主,宮音位置改變就叫旋宮,這樣就可以達到轉調的效果。律學上突出的成就見於《管子·地員篇》所記載的「三分損益法」。就是以宮音的弦長為基礎,增加三分之一(益一),得到宮音下方的純四度徵音;徵音的弦長減去三分之一(損一),得到徵音上方的純五度商音;以次繼續推算就得到五聲音階各音的弦長。按照此法算全八度內十二個半音(十二律)的弦長,就構成了「三分損益律制」。這種律制由於是以自然的五度音程相生而成,每一次相生而成的音均較十二平均律的五度微高,這樣相生十二次得不到始發律的高八度音,造成所謂「黃鐘不能還原」,給旋宮轉調造成不便。但這種充分體現單音音樂旋律美感的律制一直延續至今。

服飾

中國服飾制度,在周代逐步完善,帝王貴族都依照場合與身份著服飾。

周代的服飾,主要是上身穿「衣」,衣領開向右邊;下身穿「裳」,裳就是裙;在腰部束著一條寬邊的腰帶,肚圍前再加一條像裙一樣的「?」,用來遮蔽膝蓋,所以又叫做「蔽膝」。

男服服飾冕服:禮服中最專貴的一種,冕服均在祭典中穿著,是主要的祭服。其服式主要由冠、衣、裳、蔽膝等要件所組成。冕服的主體是玄衣、衣裳上面繪綉有章紋,而在最隆重的典禮時,穿九章紋冕服。衣裳之下,襯以白紗中單,即白色的襯衣,古代襯衣通常是白色。下身前有蔽膝,天子的蔽膝為硃色,諸侯為黃硃色。鞋是雙底的,以皮革和木做底,鞋底較高,周代天子,在隆重典禮時穿赤色的。弁服:其隆重性僅次於冕服,衣裳的形式與冕服相似,最大不同是不加章。弁服可分為爵弁,韋弁、冠弁等幾種,它們主要的區別在於所戴的冠和衣裳的顏色。玄端: 為天子的常服,諸侯及其臣的朝服。深衣:古代凡是服禮都是上衣下裳不相連,惟此種衣裳是上下相連,分開裁但是上下縫合,因為「被體深邃」,所以稱為「深衣」。

女服服飾禕衣:為王后從王祭先王的俸祭服。裗翟:為王后從王祭先公和侯伯夫人助君祭服。是青色衣,畫裗翟紋十二章紋,裗翟羽色亦為五采。闕翟:為王后助天子祭群小神和子男夫人從君祭宗廟祭服。是赤色衣,刻赤色繒的翟紋。鞠衣:為王后率領命婦祭蠶神告桑的禮服,亦為諸候之妻從夫助君祭宗廟的祭服。展衣:又稱襢衣為王后禮見王及宴賓客的禮服,亦是卿大夫之妻從夫助君祭宗廟的祭服。祿衣:為王後燕居時的常服,亦為士之妻從夫助祭的祭服。純衣:為貴族之女的嫁衣。

可以說,古代的服飾制度與人們的社會禮教是息息相關的。它不僅具有裝飾的意義,而且還是當時人們身分和言行舉止的指標。

西周的科技

天文學

西周時,天文學家觀測恆星,在黃道帶和赤道帶的兩側,確定了28個星座作為標誌,稱為二十八宿。依據這些星座,來確定天體的位置和許多天象,如日、月食等發生的位置。由太陽在二十八宿中的位置,便可知道一年的季節,這比觀測昏旦星象以觀察太陽所在位置而定季節的方法要精確。

關於日食的觀測,《詩經·小雅·十月之交》有明確的記載。這次日食發生在周幽王六年十月初一日,即公元前776年9月6日。這是我國最早的以日月合朔為一月開端的記錄。

中國最早的天文觀測儀器是用以觀測日影的土圭,而最早裝置圭表的觀測台是周初在陽城建立的周公測景(影)台(遺迹在今河南登封告成鎮)。表高八尺,圭是與表相連的座子。太陽照射表的影子落在圭上,夏至之日正午投影最短,冬至的日影則最長。利用土圭觀測日影,就能比較正確的測定出太陽年的長度。

地理學

由於軍事、政治和經濟等方面的需要,地圖在西周時期已經廣泛應用。如周公在選定洛邑城址時,就事先繪製地圖。《周禮》大司馬的屬官有職方氏,「掌天下之圖,以掌天下之地」;司險「掌九州之圖,以周知其山林川澤之阻」,大司徒的屬官有土訓「掌道(解釋)地圖以詔地事」,等等。這些專職官吏各有專用的地圖,說明地圖的繪製已經相當發達。

醫學

*對疾病的認識與診治

根據甲骨文,可知早在商代就有對人體體表部位的記載,如:首、面、目、口、鼻、眉、耳、手、肘、肱、臂、足、脛、膝、趾、項、脊、腹、臀等;也有根據人體不同部位產生的生理功能而定名的,如孕、娩、乳、尿、血等。但對人體內部的臟腑組織記載不多,只有「心」字。

甲骨文記載的疾病約有二十多種,其中大多是按照人體的體表部位來區分的,如疾首(頭病)、疾目(眼病)、疾耳(耳病)、疾口(口病)、疾齒(齒病),疾舌(舌病)、疾自(鼻病)、疾項(項病)、疾手(手病)、疾肘(肘病)、疾肱(肱病)、疾身(腹病)、疾尿(尿病)、疾足(足病)、疾膝(膝病)、疾脛(脛病)、疾止(趾病)、疾育(產科病)、疾子(小兒病)等。甲骨文中記載的疾病也有一些是根據疾病的主要特徵得名的,如「疾言」,即說話困難或發音嘶啞;「疥」,是因易於結痂而得名;「蠱」,表示腹中有寄生蟲;「齲」,為蟲蛀牙齒。這說明當時人們對疾病的認識已涉及到五官科疾病、內科疾病、外科疾病、婦產科疾病、小兒科疾病。此外,甲骨文中還有「疾年」、「雨疾」、「降疾」的記載,疾年指多病之年,雨疾、降疾指疾病的發生多如降雨,這些是關於流行性傳染病的最早記錄。根據對甲骨文的研究,發現商朝已出現針刺、按摩、接骨、拔牙以及藥物治療等治病方法。

到了西周,雖然還沒有出現專門的醫學書籍,但有關人們對疾病的認識已散見於《周易》、《尚書》、《詩經》、《周禮》、《山海經》等當時的文獻之中。此時人們對疾病的認識較商代已有了明顯的進步,已認識到熱病、昏迷、浮腫、逆產和不孕等疾病,並有了固定的病名。《詩經》中記載了古代疾病的病名和證候,如:?(癲狂)、閔(傷癰)、狂(疑)、首疾(頭痛)、噎(氣息不利)、疚(心憂憊之病)、朦(失明)、震(有娠)、身(懷孕)瞽(盲人)等。《周禮》中也有腫瘍、潰瘍、金瘍、瘧疾、疥、癉疽、足腫病、佝僂病、禿頭、胼脅等疾病內容。

對疾病的診斷,《周禮·天官》記載:「以五氣、五聲、五色視其生死,兩之以九竅之變,參之以九藏之動。」。

在治療方面,有人提出了「先味而後葯」的治療主張,即先用食療,再用藥治。同時還提出飲食要與四時季節的變化相適應。周代甚至出現了專管王室膳食的官職棗食醫,這說明當時關於飲食療法的經驗已有相當的積累。

此外,針灸、按摩、導引等各種治療方法在這個時期也已有所應用。

*藥物知識

商代的甲骨文中尚未發現關於藥物的明確表述,但其中已有用魚來散瘀血和用棗治瘧疾的記載。

到了西周、春秋時期,藥物品種增加,人們的用藥經驗也日益豐富。此時雖還沒有出現藥物學專著,但在很多文獻中都有關於藥物的記載。如《周禮·天官》中述的「五葯」,可能是對藥物的初步分類;書中還有對膽礬、丹砂、雄黃、礐石、磁石這「五毒」煉製的外用腐蝕葯,這可能成為中國古代使用化學藥物的最早記錄。《詩經》中也有關於藥物的豐富記載,書中記錄了大量的動植物,雖然沒有明確指明這些動植物的藥用作用,但是許多都是後世所使用的藥物,如芣苢(車前)、?(澤瀉)、葛(葛根)、薇(白薇)、芩(黃芩)、虻(貝母)、荑(白茅)、壺(葫蘆)、木瓜、棗等。《詩經》中對一些植物的採集、采地及食用的效果也有一些記載。

*病因學

西周時期的人們認識到,季節氣候的變化與人體健康有一定的關係。當時傳染病被稱為癘疾。《周禮·天官·疾醫》中記載:「四時皆有癘疾,春時有痟首疾,夏時有癢疥疾,秋時有瘧寒疾,冬時有嗽上氣疾。」講述了四時的常見病、多發病。

*衛生保健

夏商時期,人們已有洗臉、洗手、洗腳的習慣,甲骨文中已有這方面的記載,殷墟的出土文物中也已有一些盥洗用具。

西周時,人們對飲食衛生日益重視。《周禮·天官》中曾記載:「凡用禽獸,春行羔豚,膳膏香(牛脂);夏行腒(乾雉)鱐(乾魚),膳膏臊(豕膏);秋行犢?,膳膏腥(雞膏);冬行?羽,膳膏膻(羊脂)。」《食醫》中也有「凡和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咸」的記載,說明人的飲食口味必須隨四時氣候的變化而變換。

殷商時期,人們已開始注意環境衛生,並實行了人畜分離。甲骨文中已有關於牛欄、豬圈和室內除蟲的記載。《周禮》、《易禮》、《詩經》中都記有除蟲滅鼠的方法,如抹牆、堵洞、葯熏、灑灰、掃房屋及用「焚石」投水中消滅水中病蟲害等。

相傳黃帝時代已有水井,夏代更有「伯益作井」的傳說,早期的水井都是穿地而鑿的土井,至商周時期,人們逐漸發明了井□、井裙、井蓋、井亭等水源衛生保護設施。殷墟發現當時已有地下排水管道,在周代城廓遺址也發現有較商代更為先進的地下水道。

早在夏商時代,人們已經知道冬季貯藏天然冰以供夏日使用。周代在防暑降溫方面已有具體措施,人們普遍試圖在夏季用冰來調節溫度,達到「癘疾不降」的目的,而且設有專門分管用冰的官職「凌人」。《詩經》、《周禮》中都有藏冰的記載,考古挖掘中也曾發現這一時期修建的冰窖和貯存食物的冷藏井。

*醫療制度

周代開始出現專職醫生,並且有了最初的醫學分科。當時的宮廷醫生分為食醫、疾醫、瘍醫、獸醫四科,各有其編製和職責範圍。食醫負責王室的飲食與配膳,類似於營養醫生;疾醫相當於現在的內科醫生,其職責是負責邦內群眾疾病的治療;瘍醫相當於今天的外、傷科醫生;獸醫主管獸病的治療。

周朝設立了較為完備的醫療制度,其醫政組織是:醫師1人,上士2人,下士4人,府2人,史2人,徒20人。醫師是「眾醫之長」,掌管國家的醫藥政令,負責王室和邦內疾疫的預防和治療;士是治病的醫生;府掌管藥物、醫療器具和會計事務等;史負責文書和醫案,徒專供役使,並看護病人。周朝還設有完整的醫療考核制度和考核標準。據《周禮》記載:「歲終則稽其醫事,以制其食。十全為上,十失一次之,十失二次之,十失三次之,十失四為下。」也就是說,每到年終,醫師要根據醫生們的醫療成績的優劣,制定其級別和俸祿。

病歷記錄和死亡報告制度在這一時期已經出現。正如《周禮》記載:「凡民之有疾病者,分而治之,死終則各書其所以而入于醫師。」說明當時已能對病人分別處理,並建立了治病的記錄。對於死亡者,還要求作出死亡原因的報告,呈送醫師,作為評定級別的依據。

數學

周代很重視貴族子弟的教育,從幼童開始,就要教以禮、樂、射、御、書、數等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號稱為「六藝」。

數學是其中的一門,可見有關數學的知識已廣泛應用於社會生活的各方面,並發展成為一門獨立的科學。《周髀算經》開頭所舉的「勾三股四弦五」的勾股定理,傳說是周公提出的。

西周世系

1、武王(姬姓、名發)——2、成王(誦)——3、康王(釗)——
4、昭王(瑕)——5、穆王(滿)——6、共王——7、懿王——
8、孝王——9、夷王——10、厲王(胡)——共和行政
11、宣王——12、幽王(宮涅)

參考書目

1、《史記》,司馬遷, 西漢
2、《呂著中國通史》,呂思勉(1884-1957),華東師大出版社
3、大紀元和正見網上的相關文章

(正見網)

喜歡、支持,請轉發分享↓

歡迎您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