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刷屏的「第八大洲」並不是新發現

2017年03月17日 16:26     評論»

來源:正見新聞網

差不多在一個多月前,11名科學家在美國會上發表了《西蘭洲:地球上隱藏的大陸》的報告,認為將西蘭洲(Zealandia)作為一個地質意義上的大陸能更準確地描述此區域的地質情況。嚴謹的地質學研究報告經過記者的演繹和加工,我們公眾就看到了一個「轟動」的新聞資訊——「發現了第八個大陸」和「發現了第八大洲」,甚至有媒體稱「教科書」要被改寫了。

「第八大洲」是新發現?

其實,「Zealandia」這個名稱並不新鮮,早在1995年,地質學家Bruce Luyendyk就提出了這個叫法,被叫做Zealandia的這塊大陸面積達490萬平方千米,其中有94%的面積都在水下。

當時,它被認為擁有大陸所需滿足的——高於周邊區域、存在不同類型的岩石、界線分明,以及比大洋底部厚得多的表層這四大屬性中的三種。近來,利用衛星技術和海底重力圖,家發現這塊大陸是統一的區域,完全滿足了成為獨立大陸所需的條件。

也就是說,其實媒體所謂的「第八大洲」並不是新發現的,更不是突然發現的。

科學上的大陸和大洲

說到大陸,在我們普通人的理解中,就是高於海平面的大塊的陸地,我們常說的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也是這個意義上說的「大陸」。

地球上,我們熟知的主要大陸有六塊,按面積大小依次為歐亞大陸、大陸、北美大陸、大陸、大陸,以及澳大利亞大陸。

而提到大洲,這是一個地理學上的概念,通常,大陸和它附近的島嶼被總稱為洲。

同樣地,我們熟知的有七大洲,按面積大小依次為亞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極洲、歐洲和大洋洲。但是,上面說的只是普通意義上的理解,在科學上,「大陸」的概念遠比「高出海平面的陸地」要複雜得多。這也體現了人類認知地球的一個過程,從表觀現象到深層次研究其物質、結構、構造。

地球板塊構造簡圖,澳大利亞旁邊灰色的部分就是「西蘭洲」。GSA Today圖

科學上,大陸是一個地質構造學上的概念。

我們都知道,地球固體圈層的最外層是地殼,而大陸和大洋底部的地殼構成是不同的。

洋底的地殼由玄武岩組成,而大陸下面的地殼由兩個岩層組成:下部是鐵鎳物質組成的一個連續岩層,上部是一個花崗岩岩層,且兩層間沒有明顯的分隔面。

此外,大陸下面的地殼要比洋底的地殼厚得多。大陸下面的地殼平均厚40千米,大洋底下的地殼厚平均只有5千米。

因此,嚴格地說,大陸板塊和我們看到的陸地並不完全一致。而且,在一個大陸板塊內,也還可以劃分出一些較小的板塊。

大陸大洲的變遷

在地球漫長的當中,陸地劃分並不是一成不變的。

大約38億年前,地幔對流開始推動地表的早期板塊,就此開啟了現代大陸的演化進程。

在漫長的地質歷史時期,大陸板塊有時分裂,有時聚合,不斷漂移。現今的所有南半球大陸——非洲、南美洲、南極洲和澳大利亞都是由岡瓦納古大陸在1億8千萬年前開始分裂而成的。

西蘭洲所在板塊的變遷。GSA Today圖

早在19世紀初,地理學家就注意到非洲的海岸線與南美洲的海岸線吻合,就好像這兩個大陸曾經緊緊相連似的。

1912年,德國科學家阿爾弗雷德·魏格納發表了他的大陸漂移說,提出了南美洲和非洲連在一起,歐洲和北美洲連在一起的證據。但他沒有能很好地解釋它們為何之後會分開。

20世紀60年代,板塊理論為大陸漂移說提供了較為合理的解釋和更多古、古生物以及地質學的有力證據。

到20世紀80年代后,高精度的空間大地測量技術已經能夠測量出大陸板塊的移動了。

發現新「大陸」,很「正常」

隨著我們對岩石和地質構造研究的不斷深入,科學家們逐步地還原著地質歷史時期的地表面貌,距離我們越近的地質歷史時期,我們對其認知也越清晰。

其實,我們今天已知的地球表面的板塊大大小小就有幾十個,而且從地質歷史發展過程來看,在今後的地質歷史過程中,也許會分化出更多的大陸板塊,也許相鄰的板塊匯聚到一起,從而全球的大陸板塊數減少成5個、4個。

通常來說,地殼運動、氣候變化等都會影響我們看到的露出海平面以上的陸地形態和面積。由於全球氣候變暖,冰川消融,海平面上升,沿海的許多區域或許都會被海水淹沒,浮出水面的「陸地」又將會沉入水下,像印度洋島國馬爾地夫——地球上海拔最低的國家之一,已經面臨著可能因海平面上升不得不放棄自己家園的現實危機。

但是,無論是露出水面還是沉入水下,就地質構造意義上的大陸板塊而言,其性質並沒有改變。此外,即使是今天,在地球表面也還有許許多多我們未知的區域。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我們對地球的認識會不斷地深入和全面,所以說,發現新的「大陸」也是很「正常」的事了。

喜歡、支持,請轉發分享↓

歡迎您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