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當前熱門領域: 災害人類學

2014年11月22日 5:36     評論»

2014-02-24 16:46

來源: 中國社會科學

2月12日,新疆發生7.3級,國家緊急啟動IV級救災應急響應。近年來,隨著自然災害頻發,災害人類學在我國隨之興起。圍繞災害人類學的產生、特點與未來走向等問題,記者採訪了有關學者。

災害人類學迎來研究熱潮

在西方,災害人類學研究源於20世紀50—70年代。雲南省社會科學院民族文學研究所研究員李永祥表示,災害人類學因其強烈的現實關懷、整體觀、文化多元觀和基層田野視角,被譽為人類學「第五分支」,並日益受到重視。

「20世紀80年代之後,一種新的觀點出現了,將災害看成是自然環境的基本元素和人類系統的結構性特徵,而不再如傳統觀點把災害看成是極端不可預見的事件。」 李永祥認為,災害人類學將災害與社會、文化、、經濟等緊密聯繫起來加以考察,大大拓展了研究視野,增強了研究成果的應用價值。

在我國,2008年汶川地震激發了學界積極應對災害的社會參与精神。華東師範大學社會發展學院教授葵說,汶川地震後,災害人類學迎來了一個研究熱潮。西方相關理論成果相繼引入,對國內災害人類學的發展起到推動作用。

「中國的災害人類學研究既借監國外的研究理論、研究方法,同時又有所擴展,重視災害與社會、文化的相互作用。」中央民族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副教授張曦表示,在災害人類學領域,一批具有豐富田野調查經驗的中青年研究者正在走出自己的新路。

為人類學提供多視角平台

災害人類學研究有其獨到之處。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研究所研究員彭文斌表示,以人類學具有的「整體觀」視角,從文化和社會等層面對災害進行綜合考察,可避免單一的觀察視角;運用「多點民族志」方法,從比較的視野為決策部門和救濟組織提供具體的地方信息,包括各地和各群體對災害的差異反應,可避免救助工作脫離實際;通過田野調查和參与觀察,將對事件的關注轉移到對災害所引起的相關過程的長時段研究。

「對災害進行長期田野調查的方法,是人類學同其他社會學科在災害研究中的重要區別。」李永祥強調,災害研究不僅要集中在救災、物資發放、臨時搬遷等應急方式和手段上,還要對災區的社會和文化所受到的影響進行長時間綜合研究。

在研究方法上,災害人類學與其他社會科學間也有著密切聯繫。李永祥說,災害研究提倡多種方法相結合,從個案研究到跨民族研究,從當代研究到歷史研究,從定性研究到定量研究,互為補充;同時,其也提倡比較研究,重視跨地區、跨文化以及不同災害類型的比較研究。

「災害人類學為整個人類學提供了多視角、整體論的平台。」復旦大學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副院長納日碧力戈概括道,它既涉及理論,也長於應用;既有益於跨族、跨國、跨文化對話,也有益於增進人類的道德自覺。災害人類學對社會、文化和族群的「生死拷問」使人類學處於人文探索的前沿。

關鍵字: 人類

喜歡、支持,請轉發分享↓

歡迎您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