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話清明節(二十四節氣)

2024年04月06日 9:07     評論»

來源:明慧網,明慧之窗記者顏朴芳綜合報導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唐代杜牧的這首詩正是清明生動的寫照。

清明是農曆之一,清明一到,雨量增多,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所以有「清明前後,種瓜種豆」、「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

《曆書》中雲:「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為清明,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顯,因此得名。」

「清明」在「春分」后十五天,「穀雨」之前,公曆約在每年四月四至六日之間。如:一九四三年的氣為四月六日,二零二三年為四月五日,二零二四年則為四月四日。

南梁宗懍《荊楚歲時記》中記載:「去冬節一百五日,即有疾風甚雨,謂之寒食,禁火三日,造餳(音糖,táng,麥芽糖)大麥粥。」寒食是民間禁火、的日子,通常是冬至后第一百零五日,與清明日期相近,漸漸的,寒食與清明就合二為一,形成了清明節。

因此,已有二千五百多年歷史的清明節,就包含兩層意思,一是標誌物候變化、時令順序的節氣,二是有固定的風俗內涵和崇尚倫理孝道的節日。

的由來及傳說

寒食節,是清明節的前身。《周禮・夏官司馬》中雲:「季春出火」,寒食節是源於古代的鑽木、求新火之制。古人因季節不同,用不同的樹木鑽火,故有改季改火之俗。而每次改火之後,就要換取新火,新火未至,就禁止人們生火。

寒食禁火,清明一到頒「新火」。寒食之後重生新火是一種辭舊迎新的儀式,透露季節交替的信息,象徵著新季節、新希望、新生命、新循環的開始。

後來寒食節有了「感恩」之意,更強調對「過去」的懷念和感謝。相傳跟春秋時代晉國忠義之臣(又名介之推)有關。

傳說春秋戰國時,晉獻公的妃子驪姬為了讓自己的兒子奚齊繼位,太子申生被逼自殺。申生的弟弟重耳為了避禍被迫流亡,流亡期間重耳受盡屈辱與艱辛,原來跟著他的臣子陸續各奔出路,只剩幾個忠心耿耿的人追隨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

有一次,重耳飢腸轆轆寸步難行,介子推就從自己腿上割下一塊肉,烤熟給重耳充饑,史稱「割股奉君」。十九年後,重耳回國即位,即著名春秋五霸之一的晉文公,隨之封賞跟隨他流亡的臣子,卻忘了返鄉探母的介子推。

后經他人提醒,晉文公感到愧疚,數次派人請介子推上朝受封卻未果,便親自去他家,只見大門緊閉。原來,介子推不願邀功,早已背著老母躲進了綿山(今山西介休縣東南)。

御林軍上山搜索沒找到人,於是有人獻計放火燒山,逼出介子推。孰料大火燒了三天三夜熄滅后,仍不見介之推身影。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倆抱著一棵燒焦的大柳樹已經死了,柳樹樹洞里有一片寫著血詩的衣襟:

Ad:美好不容錯過,和家人朋友一起享受愉快時光,現在就訂票

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
柳下做鬼終不見,強似伴君做諫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憶我之時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無愧,勤政清明復清明。

晉文公傷心地收好血書,命人將介子推母子分別安葬于那棵柳樹下,下令把綿山改為介山,將介子推的忌日定為寒食節,每年這天,全國百姓禁忌生火煮飯,只吃寒食,以示追懷之意。

《晉文公復國圖》。(公有領域)
《晉文公復國圖》。(公有領域)

清明節的由來及習俗

清明節據傳始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後來民間也仿效於此日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此時陽春三月,風光明媚,正是人們春遊踏青的好時節,所以清明節又稱踏青節、行清節、三月節、祭祖節。

清明節的由來另有一說,也是跟介子推有關。

晉文公在介子推去世后的來年寒食節,穿著素服領著群臣前往綿山祭祀介子推,行至墳前,發現那棵燒焦的柳樹竟冒出新芽,就把這棵復活的柳樹命名為「清明柳」,把寒食節隔日定為「清明節」。

晉文公還採柳枝編成圈戴在頭上,就像介子推和自己在一起一樣,後來晉國百姓也用戴柳、插柳來紀念介子推,並成為習俗。

遵循古老的傳統,寒食節全國禁止使用火,以示對先人的追思,於是所有的火種均會被熄滅。隔日清明節時,由天子帶著文武百官舉行隆重的賜火儀式,進行鑽木取新火的活動,祈願國運昌隆、去舊迎新。

寒食禁火冷食祭墓,清明取新火踏青出遊;前者懷舊悼亡,後者求新護生;一陰一陽,一息一生,本是兩個前後相繼但主題不同的節日,現在則合而為一了。

所以清明節就成為既是掃墓祭祖、寒食賜火的日子,又是踏青出遊的時節,既有感懷的淚水,也有快樂的歡笑,可說是一個有豐富內容的節日。

除了最為人熟知的掃墓習俗之外,還包括:植樹、踏青、插柳戴柳、盪、蹴鞠、放,吃潤餅、草仔粿、艾粄、棗餅、糯米糖藕等等。

掃墓

清明節時,後代子孫清理祖墳上的雜草,並獻上牲禮、酒菜、花果和粿類作為供品的祭拜行為,稱為掃墓。

清理雜草后,在墓碑上用石頭或磚塊壓著三張一疊的墓紙,稱為掛紙,又稱壓紙。除了表示子孫已祭拜祖墳,也象徵替祖先修理房子(墳墓),還表示這個墳有後嗣祭奠,不是沒人祭拜的孤墳。傳說掛紙可使祖先靈魂得以安息,還能給家人帶來好運。

掃墓結束后,有將祭拜的粿食分給附近貧困小孩的習俗,稱為「揖墓粿」,又稱乞墓粿,象徵「祖德流芳」。

掃墓后回家前,將供品中的熟蛋在墓碑上敲碎剝殼,並將蛋殼拋覆(諧音「復」)在自家祖墳上,象徵「由剝而復」,代表脫除噩運及開運新生。

清明時節氣候條件很適合樹木生長,因此有人把清明節叫作「植樹節」,把掃墓祭祖與植樹結合在一起,流傳至今成了清明習俗之一。(清黃鉞《壽世征祥・冊・喬松比壽》,台北故宮博物院)
清明時節氣候條件很適合樹木生長,因此有人把清明節叫作「植樹節」,把掃墓祭祖與植樹結合在一起,流傳至今成了清明習俗之一。(清黃鉞《壽世征祥・冊・喬松比壽》,台北故宮博物院)

植樹

植樹,據說與古代祭祖、喪葬習俗,以及蔭庇後代意義有關。西周時期的統治者會在墳墓植樹以顯示身份地位,當時平民百姓不被允許這樣做,一直到春秋時期,這一習俗才傳入民間,當時種樹的意義只是為了標示祖墳位置。

《禮記》中講孔子在雲遊列國前,在父母墳前種植松柏,以便辨認祖墳。古時的陵墓和山墳大都在野外,每年祭祖時才會去掃墓。每到祭祖時,人們發現墳墓被雜草覆蓋,不容易尋找,於是有人在墳頭種植四季常青的松柏,讓墳墓變得顯眼,下一年掃墓時就容易找到了。之後就在清明節這天掃墓祭祖,墳頭種樹。

清明時節氣候條件很適合樹木生長,因此有人把清明節叫作「植樹節」,把掃墓祭祖與植樹結合在一起,流傳至今成了清明習俗之一。

踏青

微微熏風、煦煦春陽清明時節,正是郊遊的大好時光,不僅是大人、小孩、男子,連平日難得邁出家門的女子都能穿上新鞋,出行到郊外「踏青」,又叫春遊、行青、探春、尋春等。感恩敬祖的清明節,也就充滿了輕鬆遊憩的氣息。

插柳戴柳

《歲時記》記載:「五代時江淮間,寒食日家家折柳插門。」後人為了表示懷念介子推,就用麵粉和著棗泥,捏成燕子的模樣,用楊柳條串起來,插在門上,召喚他的靈魂,叫「之推燕」(介子推亦作介之推)。

人們認為插柳戴柳能順陽氣、迎吉祥、辟邪驅瘟,有把柳條編成圈兒戴在頭上,把柳條枝插在房前屋后的習俗。

盪鞦韆

鞦韆(音鞦韆,qiū qiān)最初叫「千秋」,意即揪著皮繩而遷移。古時的鞦韆多用樹枝為架,再栓上綵帶做成,為結實起見,其繩索多用獸皮製成。後來逐步發展為用兩根繩索加上踏板的鞦韆。

唐人高無際《漢武帝後庭鞦韆賦》序:「鞦韆者,千秋也,漢武祈千秋之壽,故後宮多鞦韆之樂。」千秋是漢武帝時,後宮為皇帝祝千秋之壽的一項遊戲,後來為了避諱就用「鞦韆」來稱呼。到了唐代,盪鞦韆成為寒食節及清明節的一項重要活動,因在半空擺盪,翩翩若仙,被唐玄宗稱為「半仙之戲」。

蹴鞠

蹴鞠(音促局,cù jú,踢球)是古代清明時節人們喜愛的一種遊戲,類似現今的踢足球。

據宋朝高承《事物紀原》記載,起源於黃帝時代,相傳最初目的是用來訓練武士。漢代時普及於民間。唐代時軍中也流行,詩人韋應物《寒食后北樓作》雲:「遙聞擊鼓聲,蹴鞠軍中樂。」

宋代時發展到巔峰,連宮中也愛玩,清代黃慎《蹴鞠圖》畫中就描繪了宋太祖與宋太宗、趙普以及大臣內侍玩蹴鞠的場面。

到了明清逐漸衰微。現在的踢毽子還留有蹴鞠的影子。

放風箏

古人發明風箏主要是懷念故人,每逢清明時節,將問故人的情意寄托在風箏上,傳送給逝去的親友,白天、夜裡都有人放風箏。夜裡在風箏下或風箏拉線上掛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燈籠,像閃爍的明星,被稱為「神燈」。

清朝有「清明斷鷂放災」的俗諺,紙鷂就是紙鳶、風箏。人們把想禳除的災禍、病情寫在風箏上,等到風箏隨風飛高飛遠后,就剪斷絲線,意謂讓災病隨著風箏在風中消逝。

暮春三月,天地清明春風柔和,正是放風箏的好時節。(明慧網)

結語

中國傳統文化【小編推薦:探尋復興中華之路,必看章天亮博士《中華文明史》】里,清明節是一個紀念祖先及離世親人的節日,在祭奠與追思中,感謝祖先的奉獻,緬懷先人的道德風範,代代相傳慎終追遠的孝親傳統和感恩文化。

清明時節,對於生命穿梭在生死的演遞之中,感受格外深刻,生命的真諦僅在從生到死走一遭、落得白灰一片嗎?耐人細細品味!

最後,以一首原創詩歌《平安是福》作為本文的結尾,祝大家遠離邪惡、幸福平安。

《平安是福》

世人都在求幸福,
不知平安就是福。
遠離邪黨避災禍,
明白真相是真福。

【關聯文章】

漫話二十四節氣

【延伸閱讀】

小滿節氣送祝福 天降透雨這一方
從「穀雨」談文字起源與文明的飛躍
水兔年閏二月 艱辛之年如何過?

喜歡、支持,請轉發分享↓

歡迎您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