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學《貞觀政要》筆談(35):弘文館直接指導國政

2019年05月20日 16:00     評論»

文:劉如 來源:正見網

貞觀之治,帶來的文明,取決於對,這個重視程度,達到了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地步。原因在於,太宗深明儒學經史,實乃「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因此儒學和孔子的地位,在唐朝太宗時期,達到頂峰。對儒學的正解與活用,也達到頂峰。因此那時的儒者,見識通達,極有智慧,為人正氣而豁達,與太宗一起開創了盛世奇觀。我們先看《》「崇儒學」一章,對唐太宗大興儒學的歷史記載。

弘文館儒生日日伴君 以經論政

「崇儒學」第一段原文:太宗初踐阼,即于正殿之左置弘文館,精選天下文儒,令以本官兼署學士,給以五品珍膳,更日宿直,以聽朝之隙引入內殿,討論墳典,商略政事,或至夜分乃罷。又詔勛賢三品以上子孫為弘文學生。

大意:唐太宗剛剛即位不久,就在正殿左側設置了弘文館,精心挑選天下通曉儒學的人士,下令他們以現任的官職,兼任弘文館學士,供給他們五品官員才能享用的高檔膳食,排定當值的日子,並讓他們在宮內歇息留宿。這樣一來,唐太宗就方便利用在正殿上朝聽政的間隙時間,把正殿左邊的弘文館學士引進內殿,討論古代經典,以此為據,商議政事,有時到半夜才停歇。後來,太宗又下詔讓三品以上的皇親貴族、賢臣良將的子孫入弘文館學習,成為學生。

解讀:帝王大興儒學 親身實踐

這段話,講的是太宗剛登帝位,就身體力行,重視儒學教育。他不但在宮裡置辦貴族最高學府弘文館,還把學府的位置,放在宮中最重要最核心的位置——皇帝每天上朝與大臣聽政議政,處理國家大事的正殿的左側。目的就是要抬高儒學教育的地位。讓儒學備受矚目,得到前所未有的尊敬。

還不止如此,如果太宗僅僅將弘文館設在核心位置,給予的僅僅是儒學地位高的虛名,並不真正明白儒學的實質和智慧,就不會好學,也不會真正重視,更無法做到天天都堅持在上朝議政的空隙,招來這些儒生教官,討論經典文史,實際運用儒學來治國了。

可見太宗是真心明白儒學的本質,是先祖傳下的的大學問,非常重要,而非走形式,僅僅把重視儒學當作獲得重視教育的虛名來對待。他重視儒學教育,完全是發自內心的,這樣一來,他自己就可以日日與天下大儒在一起,精進治國的學問,不斷從這些有見識的儒生身上,學到大家的獨到智慧,把學問靈活掌握,直接就可以實際運用於每天的政事上,解決治國難題。

太宗越學越用,就越知道儒學是經國大業,自然就意識到,越是貴族皇親,高官的子弟,就越是要領悟儒學的教誨,他們大多將接替父輩,成為將來的國家管理者,沒有智慧見識,為人的要領,是無法擔當大任的,漸漸的,國家必亂。

從這段話,我們就會明白,唐朝的官員,大都受過儒學教育,我們之前讀過的太宗與魏徵等大臣,只要商議國政,無論涉及到哪個方面,必然引經據典來討論和決斷,原因就在這裏。引經據典這句話,並非貶義,後人因有部分學者漸漸學的教條,無法領悟經典的本質,因此才把這句成語,尤其是在今天,變成了嘲諷之語。原本不該有的。

「墳典」 儒學源頭

「墳典」就是《三墳》、《五典》。這個「墳」字,並非墳墓的意思,古代用做墳墓的意思時,用的是今天所謂的繁體字「墳」,這原本就是兩個不同意義的字。我們重點不是討論漢字各家各代的解釋,沒有必要在此進行學術的考證,我要說的是,古人造字,是有內涵的,這個字原本就存在,並非簡化而來,但古代儒生,最崇敬的最古老的書籍,就是《三墳》《五典》,是記錄遠古三皇和五帝的史書,是儒學的源頭。因此「墳」必然與文化有關,與文明有關,怎能與墳墓混為一談呢?

墳,左邊為土,右邊為文,當然代表傳給人類的文化。什麼文化呢,修道、做人與治國的文化。最核心的就是人類該有的價值觀。土,代表土地,代表人類生存的境界,同時,古代沒有文字前,依靠傳說講了女媧用土造人的人類起源,而中國叫做神州,又叫中原,含有人類文明的中心和起源之意,代表古代學者對人類文化來自神傳,以中原為核心傳給人類周邊的認識。所以,土地的文明,就是人的文明,構成了「墳」字,這才是該字原本真正的含義。造字時定下的。因此,三墳五典,是人類文明的經典,不懂這些書的真正含義,就不會懂得儒學的來歷和本質,就會變得教條。所以,古代大儒,首先要讀這些書。即使很多內容已經失傳,依舊被孔子整理出不少。

比如孔子整理的《尚書》,就保留了很多。因此把這本書叫做上古史書。成為儒學經典,尚就是上,同音同義,是記錄上古帝王的史書,是最值得崇尚和遵循的道理,因此成為治國和做人的典範。比如大家熟知的堯典,舜典,就是記錄堯帝和舜帝事迹的部分。

《三墳》按漢朝孔安國《尚書序》:「伏羲、神農、黃帝之書,謂之《三墳》,言大道也。少昊、顓頊、高辛(嚳)、唐(堯)、虞(舜)之書,謂之《五典》,言常道也;八卦之說,謂之《八索》,求其義也。九州之志,謂之《九丘》;丘,聚也,言九州所有,土地所生,風氣所宜,皆聚此書也。」

這個見解,來自孔子,是對三墳五典與其它古老書籍的本質認識。孔子既然整理這本史書,並開創出以德為政,仁義處世的教育,必然來自整理《尚書》時,對相關的最古老的史料的解讀。並傳給了子孫。

也就是說,三墳,講的是超出了一般人能理解的高境界的大道,所以,只有少數人能掌握,真正的修鍊人也可以看懂,黃帝不就因修道而白日飛天,得道成神了嗎?所以,這個學問,是修道的學問,介於人神之間,屬於人中最高的最接近神的大道。也因此,不能留下實質的東西。很多都失傳了。而五典,就多一些,因為講的,人容易理解掌握,屬於常道,是人中主要能效仿的文化和價值觀。比如孝道治國,人倫道德的教化,就來自舜帝的實踐。

自古上行下效,太宗身體力行的尚儒學,把握一個德字用儒學,首先把自身歸正,把高官顯貴歸正,也就自然百姓效仿,國家正氣十足。從此帶來儒學教育古昔未有的鼎盛時代。我們接著看下一段:孔子被太宗尊為聖人,史上地位最高。

喜歡、支持,請轉發分享↓

歡迎您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