遨遊世界–太魯閣國家公園

2017年01月07日 12:39     評論»

記者/主持人:蔡潔

遨遊世界 第35集 太魯閣

在上次節目里我們給大家介紹了台灣北海岸上的野柳地質,野柳,由於地質、地形的關係造就了沿岸的奇岩怪石,讓我們見識了的奧妙,今天蔡潔接著要給大家介紹台灣的岸,好多人都說全台灣最有看頭的就是花東海岸,

花東海岸是指台灣東部的花蓮這一帶的海岸線,在這裏欣賞的是山海交錯的美景,還有幾乎是以垂直的角度直接延伸入的陡峭山壁,放眼望去太平洋的 遠方是海天一色,越靠近海岸線海水呈現出多層次的藍色,真的美的讓人陶醉!花東這裏最具代表的景點;就是太魯閣國家公園了,太魯閣這名子是原住民語,這裏的原住民是泰雅族,

太魯閣,是泰雅族語 就是「偉大的山脈」的意思。

太魯閣園區里涵蓋著 海濱和 高山,它也是台灣這裏唯一申請「世界遺產」最具代表的國家公園,公園的面積有92000公頃,太魯閣它三面環山,一面緊挨著太平洋,園區內,超過2000公尺的高山佔全區面積的一半,被列入台灣百岳的高山 在這裏就有27座,立霧溪這條河流貫穿整個太魯閣峽谷,

立霧溪,是花蓮縣的知名河川,千萬年來立霧溪就這麼不停的流著,立霧溪也是泰雅語 就是大河的意思。立霧溪全長不到60公里,它是花蓮一條落差巨大的溪谷,它橫穿台灣中部的中央山脈,在堅硬的大理石中切割出平均高差1000多米的太魯閣地質公園。

立霧溪千萬年來 切割出太魯閣峽谷,ㄟ 這讓我想到美國西南部的大峽谷國家公園,是由科羅拉多河歷經幾百萬年切割出來的,它擁有千姿百態的奇峰異石和峭壁石柱。也是世界聞名的景觀。號稱是世界第一大峽谷。

但是,太魯閣峽谷也是世界之最,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大理石峽谷哦。

記得在科羅拉多大峽谷的起點就有個大理石峽谷,它雖然叫大理石峽谷,其實並不是真正的大理石,那裡的岩層是石灰石岩層,看起來很像大理石。真正的大理石峽谷,太魯閣是世界上最大的。

美國大峽谷景緻很壯觀,但是,聽眾朋友你往下聽我們為您介紹的太魯閣,您肯定會有不同的震撼喔。

地質學家說: 太魯閣大峽谷是雄偉壯麗的青年期的峽谷。地質學家說: 台灣島是年齡六百萬年的年輕島嶼,台灣島南北的長 只有400公里,但是由南至北卻已展示了山脈從 出生、成長以至壯年,然後老化、崩陷 甚至沈毀的一個循環歷程。如果以地質常用的時間單位-「百萬年」來說的話,地球的年齡已經4600歲了,但是台灣只有六歲。

世界上其他的大山脈像的喜瑪拉雅山脈大約是二十歲,歐洲的阿爾卑斯山脈相當於六十歲,北美的落磯山脈和南美的安地斯山脈 這些山脈的年齡就比台灣老很多,它們大約是220歲,雖然是220歲了 但是它們都還處在

壯年期,都還沒有看到它們由生至老 的一個循環周期。可是台灣就在我們眼前展示了山脈的一生。這可以說是世界上難得一見的奇景呢!

太魯閣峽谷的形成,除了立霧溪的切割,也離不開地殼運動的向上抬升作用。在400萬年前,太魯閣還是生物聚集的淺海地帶,古代的生物遺骸以及珊瑚孔蟲的堆積,是峽谷岩層的前世,日積月纍堆積成的石灰岩經過重力變質產生變化,再經過菲律賓板塊與歐亞板塊相互發生碰撞推擠后隆起,位在板塊邊緣的台灣就是這麼形成的,

同時啊,這種推擠隆起的作用是一直持續在進行著的,近百萬年來,中央山脈每年大約是上升0.5~1.0公分,這麼快的「長高」速度在全球也是很罕見的呢 !這也是為什麼台灣東部地震多的原因了。

太魯閣這裏的岩層是大理石岩,大理石岩是台灣已知露出地表最古老的岩層,它形成的年代要追溯到二億五千萬年以前,根據已發現屬於古生代的紡錘蟲、珊瑚等化石 還有中生代的溝鞭藻化石來推斷,當時的太魯閣是地處在熱帶的淺海環境,由海洋生物、陸地沖刷入海的沉積物和海底火山噴出岩漿及灰燼累積成厚度達數千米的沉積物,後來經由變質作用 生成了現在太魯閣峽谷我們所見到的這種岩石。所以太魯閣 它揭開了 台灣是從海底隆起誕生的這個 身世之謎了。

要見證900萬年前…菲律賓板塊與歐亞板塊推擠造山運動的曠世傑作,就是花蓮的太魯閣峽谷。

立霧溪是太魯閣公園的主動脈所以又稱它是 母親河,立霧溪不僅切割出了太魯閣峽谷,她也養育了沿河而居的太魯閣族人。

太魯閣族他們是怎麼來到這裏的呢 ?這說來也有一段故事,大約在三百多年前,也就是西元16世紀前後,台灣東部廣大的高山地帶,是杳無人跡的原始山林。這裏沒有人煙、沒有名字,重重屏障的大山把這裏與世隔絕了。直到有一天,有一群來自西方山後的獵人,太魯閣族他們最早是起源在台灣南投地區。他們由南投,翻山越嶺。

這群獵人他們一路追尋著獵物,爬上了大山的山頂。展現在他們眼前的,是獵人從來沒見過的高山林野;這裡有豐沛的溪泉、茂盛廣闊的森林,還有豐富的獵物奔竄在原始森林里,他們覺得這一切好像是個仙境。這樣的景象,深深地烙印在這群獵人心中,他們返鄉后就傳述著這段經歷,許多族人聽了非常嚮往這片新天地 於是他們就準備了耕種的工具和種籽,帶著家眷,迎著日出的方向,攀山越嶺,他們越過高聳的屏障大山,來到立霧溪上游,在溪水的山坡上,建立起了東遷后的第一個部落,後來絡繹不絕的族人也依循這條遷徙之路,陸續到來;定居在立霧溪溪流沿岸,共有97個部落。

這麼多部落他們也是要互相連繫的。這些部落間的交通要道,也就是現在的合歡越嶺道路。合歡越嶺道路就是合歡山到達花蓮的道路,也就是中橫公路東段的前身。

大峽谷循立霧溪而走,東起太魯閣,西至天祥,長約20公里,峽谷最大深度約1660米,寬度最窄處只有一二十米。山清水秀的太魯閣由於高山、峽谷多,峽谷的落差高達1千多公尺,峽谷崖壁都是由脆硬堅固而且富有紋理

之美的大理岩構成,顯得巍俄壯麗。這段最高的山厓有3742公尺高。因此 園區里 雲海、霧氣、彩霞、雪景等等這些天象的景觀變化多端。這種特殊的景觀讓太魯閣充滿了靈氣和神秘感呢!。它一年四季的景緻變化很大。沿著中橫公路攀升啊 可以在一天之內讓你經歷 亞熱帶到亞寒帶,能感受到春夏秋冬四季的多變氣候,隨著海拔高度的不同,動 的景觀生態面貌就更豐富。所以成了野生的重要棲息地。台灣80%的留鳥、還有半數的陸生哺乳動物、250種蝴蝶,數以萬計的昆蟲種類,都可以在這裏發現。這裡有超過1500種的植物,其中以生長在石灰岩環境的植物最特別,像太魯閣 綉線菊、小米草、小蘗ㄅㄛˋ就是柏樹的一種、清水圓柏等等,都是太魯閣這裏特有的植物。園區每年的雪季很長,一年下雪的時間有4個多月,這種高冷的環境保留了許多特有的、罕見的、物種。從剛剛的介紹我們知道公園的範圍太大了,給大家說說太魯閣里最精華的地段;就是太魯閣至合歡山這一段,這一段也是太魯閣國家公園的交通主脈。太魯閣峽谷的雄偉景觀,在這一段里展現無遺。這條主線的東段起點就是太魯閣閣口,太魯閣閣口也就是太魯閣國家公園的大門口,就是大門口的牌樓,這個大門入口也是中橫公路的入口。也就是中橫公路東邊的起點。

你從入口一進入太魯閣,看到遠近四周都是峻峭高聳的斷崖,自己被群山包圍住,頓時感到自己是多麼的渺小,內心不覺得生起對大自然的敬畏,驚嘆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繼續往前走,讓你更驚訝的是;您能從峭壁的大理岩石上看見刻畫精彩的紋路,大理岩石上的紋路那不就像樹的年輪一樣,那是岩石歲月的痕迹ㄝ。

從入口牌樓到天祥這一段可以說是 太魯閣精華中的精華地段,這一段景緻一定要親自慢步細細用心的去感受體驗,你才能欣賞到太魯閣的壯麗美景。這一段有24公里長,這段路線一共設置了 七條不同類型的步道,就是砂卡當、錐麓、燕子口、九曲洞、綠水合流、白楊及蓮池等七條步道,透過各類型步道 縱向、橫向的 穿梭來體驗太魯閣峽谷的地質和生態,同時還結合人文來感受整個國家公園深度的內涵。規畫的很完善,讓遊客藉由不同的面向更認識聊解太魯閣的壯麗。人家都說來到花蓮沒去過「太魯閣」等於沒來過花蓮,到了「太魯閣」沒走過七大步道的其中一條,也等於沒來過「太魯閣」。想要親近峽谷、讚歎峽谷,除了看之外,得親身體會感受 峽谷里的,河川、板塊和大理岩的特色。大理岩是太魯閣最大的特色。

除了大理岩還有 綠色片岩、片麻岩,這種岩石的質地比較不容易風化、崩落,所以才造就出高聳的山嶺。據說,太魯閣這兒有許多史前遺迹、還有跟恐龍同時代的山椒魚? 對山椒魚這個古老生物 很好奇也!

關於山椒魚,這要說到冰河時期了,那時候台灣跟亞洲大陸是相連的,四百萬年前,台灣島開始從海底隆起;到了兩百萬年前才整個浮出海面。百萬年來,島上的生物歷經多次的冰河覆蓋與消退、逐漸演化,當最後一次冰河褪去后,許多生物開始往高山遷徙存活至今,其中以「山椒魚」最具代表性,成為台灣特有生物。

據說最近一次的冰河消退大約在一萬多年以前,台灣島目前的地形地貌和動 植 物相的分佈,都是受最近一次冰河的覆蓋和消退的影響,山椒魚就是在冰河時代南移到台灣來的,當冰河消退、氣溫隨之升高后,牠們便往高海拔的山區避難,它們是這樣殘留下來的。歷經了那麼漫長的歲月。

山椒魚原本主要分佈在亞洲北部的西伯利亞、還有中國的東北、韓國、日本和台灣等地。山椒魚最早是出現在侏羅紀時期,侏羅紀是一個地質年代,就是大約在一億八仟萬年前嘍!從這麼久遠年代「孑遺」下來存活到21世紀,實在是難能可貴。

因為山椒魚喜歡在水邊活動而被誤稱為「魚」,事實上牠們不是魚,它們是瀕臨絕種的有尾巴有眼精的兩棲類動物。它的幼體在水中是用鰓呼吸,成體上陸后就改用肺呼吸。

山椒魚對於環境的變化非常敏感,全球暖化使山椒魚面臨生存上的重大危機,加上物種稀少,保育工作變得更加困難。

這些自冰河時期就生存在地球上的古老生命,看起來好像離我們很遙遠,其實,牠們的命運,也正反映著人類生存的未來呢。

我們再回來談太魯閣的風景點吧,順著入口往裡走就看到長春祠,長春祠里供奉著中橫公路興建工程殉職的225位築路英雄的靈位,這棟唐式風格的建築是依地勢嵌入山壁間,清新的泉水自山壁湧出,形成一道飛瀑,好像一幅秀麗的國畫。在此居高臨下,曲流、飛瀑一覽無遺。在蒼翠的山谷中,青山綠水的美景永伴著開路英雄們的英靈,是具有特殊指標意義的。

再往裡走就是燕子口,燕子口是太魯閣最美的地方,這個景點是以 峽谷、洞穴、湧泉 這些自然景觀,引人入勝的。

燕子口是以「百燕鳴谷」的奇特景觀而聞名的,這裏每到春夏交替的時候,常常有燕子成群穿梭,不過隨著中橫的開通,越來越多的遊客干擾,把這些燕子給嚇走了,現在偶爾會出現幾隻燕子在附近穿梭,雖然少了百燕鳴谷的奇觀,燕子口這兒還是遍地美景,你走著走著轉個彎,過個隧道就好像又到了另一個世界,每個峭壁景觀景都會讓妳忍不住停下來多看幾眼,多拍幾張照片。峭壁上有許多洞穴,早期燕子就利用這些天然形成的洞穴,築巢而居。

臨著溪流的側邊開闢了人行步道供遊客漫步欣賞。燕子口步道有多長? 大約1.37公里,沿途漫步來回一小時。因為立霧溪流經燕子口這段,溪床很深,又特別狹窄,所以有「一線天」之稱。

當溪流通過狹窄的一線天時,水受到擠壓,速度加快,侵蝕增強,這麼經年累月把這裏的大理石岩層雕鑿出優美壯麗的奇景。好奇特噢!一線天這個風景點要來見識一下。

再走下去就是九曲洞,九曲洞也是太魯閣很讓人心動的自然奇觀,它是在1955年建中橫公路時 建造的,因為造路要穿山鑿洞,要在曲折迂迴的山洞中前進著 好像有繞不完的彎路,所以把這裏取名為「九曲洞」,九曲洞是太魯閣峽谷景緻最美的一段,進入了九曲洞,山光水色就都被隔絕在外了,彎曲的公路只能看見堅硬的岩層,所以在九曲的這條灣路上開了好幾處洞穴,遊客從洞穴口才能看到對面峽谷的風光。這一段峽谷的大理岩,是從深灰到純白,形成各種不同的圖樣;讓人看了有很大的想像空間。

九曲洞步道就在這兒。步道全長大約1.3公里,單程要走40分鐘。步道的走道平緩寬闊,但是道路卻蜿蜒曲折,慢步在步道上,遠望是山峰雲影,近看是處處林立著的巨大峭壁,湍急的立霧溪流水聲回蕩于耳際,讓你感受到太魯閣自然的美。蜿蜒曲折的九曲洞步道 穿梭其間可以感受各異其趣的山水風情。

再往上走就是 綠水合流這個景點了,綠水是一處河階台地,這裏林茵茂盛、山幽鳥鳴,很適合親子共游,旁邊也有步道,步道入口處設有地質景觀展示館,提供遊客免費參觀,同時也協助遊客認識太魯閣的地質地形。

綠水合流步道大約2公里,它是平緩的泥土路面,走一趟大約1小時。

再下去就是天祥這個景點,天祥,在早期太魯閣人稱為「塔比多」,意思是指「山棕」,早年這裏長滿了大量的山棕。日據時代這裡是佐久間神社,中橫公路開通以後,在此設立文天祥塑像,並改名為「天祥」。天祥這裏放眼望去是山光水色,堆疊的岩層,曲流、壺穴景觀是天祥特殊的地形樣貌。天祥這個區域是太魯閣國家公園峽谷中非常重要的遊憩據點,這裏不但腹地廣闊,餐飲店、飯店、公車站、停車場、郵局等都一應俱全。

打算在太魯閣多玩幾天就可以在天祥過夜了。

聽了介紹,覺得走遍了全台灣的名勝風景,如果沒到花蓮的太魯閣,可是一大遺憾呢!現在就給自己規劃來個太魯閣之旅吧! 聽眾朋友蔡潔和古樂感謝您今天的收聽,在節目結束前我們還是照慣例預告一下下次要給大家介紹那兒呢?

游完了花東下次要帶大家去南台灣的墾丁國家公園喔!

墾丁是中華民國第一座國家公園,墾丁國家公園特殊絕美的風貌已經台灣熱門的觀光勝地之一了。我們共同期待下周同一時間遨遊世界見嘍!

喜歡、支持,請轉發分享↓

歡迎您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