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之德!《周易》中的十種美德(三)(圖)

2016年08月30日 7:21     評論»

作者: 連劭名


的《德經》是說得先修自身心意;《道經》則是說以身心精進,在體悟道之所傳。(網路圖片)

接續〈君子之德!《》中的十種美德(二)〉一文。

六、居德與育德

「居」指清靜無為。《孝經》雲:「仲尼居。」鄭玄注:「居,靜而思道也。」《老子?德經》第七十二章雲:「無狎其所居。」王弼注:「清凈無為之謂居。」居、止同義,《禮記?大學》雲:「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周易》中有:

(一)《夬》下幹上兌,《象》雲:「君子以施祿及下,居德則忌。」兌為常。《論語?為政》雲:「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論語?述而》雲:「志於道,據于德,依于仁,游于藝。」據同居。《史記?平準書》雲:「廢居居邑。」《索隱》引劉氏雲:「居,停蓄也。」《老子?德經》第五十一章雲:「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爵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長之、育之、亭之、毒之、蓋之、覆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弗宰,是謂玄德。」

《夬》下卦及上下互體皆為干,有自強不息之象,恐懼曰「忌」,《周易?震?象》雲:「君子以恐懼修省。」《禮記?中庸》雲:「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

(二)《漸》下艮上巽,《象》雲:「君子以居賢德善俗。」《莊子?天地》雲:「欲同乎德而心居矣。」

郭象注:「居者,不逐于外也。」艮與下互坎如《蹇》、《彖》雲:「蹇,君子以反身修德。」《呂氏春秋?圜道》雲:「一有所居則入虛。」高誘注:「居,猶壅閉也。」壅閉則密,《周易?繫辭上》雲:「聖人以此洗心,退藏於密,吉凶與民同患,神以知來,智以藏往。」

(三)《未濟》下坎上離,《象》雲:「君子以慎辨物居方。」方猶常,《論語?里仁》雲:「遊必有方。」《集解》引鄭玄注:「方,猶常也。」方、正義同,《素問?病論》雲:「方其盛時必毀。」王注:「方,正也。」《老子?德經》第四十五章雲:「清靜以為天下正。」《?滕文公上》雲:「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所謂「天下之廣居」是「德」,「天下之正位」是「中正」之道。故「居德」與「居方」同義。

(四)《剝》下坤上艮,《象》雲:「君子以厚下安宅。」今按:「安宅」指「仁」,《孟子?離婁上》雲:「仁,人之安宅也。」《孟子?公孫丑上》雲:「夫仁,天之尊爵也,人之安宅也。」又,《莊子?繕性》雲:「德無不容,仁也。」故「仁」即「居德」,《孟子?盡心上》雲:「居惡在,仁是也,路惡在,義是也,居仁由義,大人之事備矣。」

《周易?繫辭上》雲:

是故君子所居而安者,易之序也,所樂而玩者,爻之辭也。是故君子居則觀其象而玩其辭,動則觀其變而玩其占,是以自天佑之,吉無不利。

「象」指易象,如「天行健」、「地勢坤」之類。《禮記?中庸》雲:「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險以繳幸。」「易」指天道,《莊子?德充符》雲:「知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惟有德者能之。」《莊子?人間世》雲:「且夫乘物以游心,托不得已以養中,至矣。」所謂「不可奈何」義同於「不得已」,指天道,與「居易」同義,《大戴禮記?哀公問》雲:「公曰:敢問君何貴乎天道也?孔子對曰:貴其不已。」「至矣」指「至德」,《周禮?師氏》雲:「一曰至德,以為道本。」鄭玄注:「至德,中和之德,覆燾持載,含容者也。」

「安之若命」即「養」是,與「育德」同義。《周易》中有:

(一)《蠱》下巽上艮,《象》雲:「君子以振民育德。」上互震為振,《禮記?月令》雲:「振乏絕。」鄭玄注:「振,猶救也。」《逸周書?克殷》雲:「乃命南官忽振鹿台之財。」孔晁注:「振,散之以施惠也。」《說文》雲:「惠,仁也。」

(二)《蒙》下坎上艮,《象》雲:「君子以果行育德。」坎為終,故曰果。《國語?晉語》雲:「其身果而辭順。」韋昭注:「果謂敢行其志。」《論語?子路》雲:「言必信,行必果。」《墨子?修身》雲:「志不強者智不達,言不信者行不果。」《國語?吳語》雲:「莫如此志行不果。」韋昭注:「果,勇決也。」仁人志士敢於為信仰而獻身,故《論語?憲問》雲:「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七、儉德

《說文》雲:「儉,約也。」《賈子?道術》雲:「廣較自斂謂之儉。」自我約束,克己復禮,《禮記?樂記》雲:「恭儉而好禮。」《顏氏家訓?治家》雲:「儉者,省約為禮之謂也。」《周易》中有:(一)《否》下坤下干,《象》雲:「天地不交,否,君子以儉德避難,不可榮以祿。」今按:《荀子?非十二子》雲:「儉然。」楊注:「儉然,自卑謙之貌。」《左傳?庄公廿四年》雲:「儉,德之共也。」

(二)《小過》下艮上震,《象》雲:「君子以行過乎恭,表過乎哀,用過乎儉。」儉德要克制物質享樂的慾望。《國語?周語》雲:「宮室不崇,器無彤鏤,儉也。」又雲:「季文子、孟獻子皆儉。」韋昭注:「居處節儉。」

(三)《既濟》下離上坎,九五雲:「東鄰殺牛,不如西鄰之禴祭,實受其福。」《象》雲:「東鄰殺牛,不如西鄰之時也。實受其福,吉大來也。」簿祭為禴,《論語?八佾》雲:「禮,與其奢也,寧儉。」皇疏:「儉,約也。」

八、龍德

「龍德」是神聖之德,馬王堆帛書《易傳?二三子問》雲:孔子曰:龍大矣。龍刑遷遐,賓于帝,見神聖之德也。高尚齊乎星辰日月而不眺,能陽也,下綸窮深淵之淵而不沫,能陰也。上則風雨奉之,下綸則有天□□方,窮乎深淵則魚蛟先後之,水流之物莫不隨從,陵處則雷神養之,風雨辟鄉,鳥守弗干。據《周易?說卦》,干、震皆為龍。「能陰能陽」是「中和」之德,亦即《尚書?堯典》所云「格於下下」。

《二三子問》又雲:曰:龍大矣。龍既能雲變,又能蛇變,又能魚變,飛鳥昆蟲,唯所欲化而不失本形,神能之至也。……焉,又弗能察也。知者不能察其變,辯者不能察其義,至巧不能贏其文,□□不能察□也,□□焉,化昆蟲,神貴之容也,天下之貴物也。此言變化之德,亦稱「神能之至」,《周易?繫辭下》雲:「天地設位,聖人成能,人謀鬼謀,百姓與能。」言聖人與時俱院,唯變所適,《釋名?釋言語》雲:「能,該也,無物不兼該也。」該、備同義,《逸周書?本典》雲:「明能見物,高能備物,物備咸至曰帝。」龍變無常,故為「神」,《賈子?容經》雲:「龍之神也,其惟飛龍乎?能與細細,能與巨巨,能與高高,能與下下。吾故曰:龍變無常,能幽能章。」《說文》雲:「龍,鱗蟲之長,能幽能明,能細能巨,能短能長,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潛淵。」龍與道同體,故聖人如龍,《淮南子?人間》雲:「得道之士,外化而內不化。外化,所以入人也,內不化,所以全其身也,故內有一定之操,而外能屈伸、嬴縮,卷舒,與物推移,故萬舉而不陷,所以貴聖人者,以其能龍變也。」

《二三子問》又雲:曰:龍大矣。龍之剛德也。曰……,爵之曰君子。戒事敬合,精白柔和,而不諱賢,爵之曰夫子。或大或小,其方一也,至用也,而名之曰君子,兼黃裳近之矣。尊威精白堅強,行之不可撓也,不習近之矣。剛德即乾德,自強之義,《逸周書?諡法》雲:「強毅果敢曰剛。」《詩經?烝民》雲:「剛則吐之。」鄭玄箋:「剛,堅強也。」無欲則剛,《論語?公冶長》雲:「子曰:吾未見剛者。或對曰:申棖。子曰:棖也欲,焉得剛。」「至用」如「無用」,亦即「無為」,《荀子?富國》雲:「仁人之用國。」楊倞注:「用,為也。」至用則無言,《荀子?大略》雲:「文貌情用相為內外表裡。」楊倞注:「用謂語言。」《老子?德經》第四十一章雲:「大音稀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賈子?大政下》雲:「能行道而弗能言者謂之用。」《莊子?齊物論》雲:「用也者通也,通也者得也。」得同德,故「至用」即「至德」。「龍德」又指隱者,《周易?干?文言》雲:初九,潛龍勿用,何謂也?子曰:龍德而隱者也。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遁世無悶,不見是而無悶,樂則行之,憂則違之,確乎其不可拔,潛龍也。今按:《大過?象》雲:「君子以獨立不懼,遁世無悶。」所謂「獨立」指得道,《老子?道經》第廿五章雲:「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莫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管子?心術上》雲:「唯聖人得虛道,……去欲則宣,宣則靜,靜則精,精則獨立矣。獨則明,明則神矣。」「確乎其不可拔」與「獨立」同義,《老子?德經》第五十四章雲:「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脫,子孫劍祀不輟。」建、立同義。

所謂「獨立不改」即持之以恆,守道不回,《論語?里仁》雲:「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君子遁世,不為人知,《論語?學而》雲:「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又雲:「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論語?里仁》雲:「子曰: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無悶」則無憂,《論語?述而》雲:「子曰:飯蔬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論語?雍也》雲:「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九、君德

龍德即君德,《呂氏春秋?介立》雲:「有龍於飛。」高誘注:「龍,君也。」《賈子?容經》雲:「龍也者,人主之辟也。」

《周易?干》九二雲:「見龍在田,利見大人。」《象》雲:「見龍在田,德施普也。」普、溥古通,《老子?德經》第五十四章雲:「修之天下,其德乃溥。」又如《周易?干?文言》雲:

九二,見龍在田,利見大人。何謂也?子曰:龍德而正中者也。庸言之信,庸行之謹,閑邪存其誠,善世而不伐,德博而化。《易》曰:見龍在田,利見大人,君德也。

博、溥古通,《呂氏春秋?報更》雲:「士其難知,唯博之為可,博則無所遁矣。」高誘注:「博,廣也。」故普施之德即廣德,亦即公德,《老子?德經》第四十一章雲:「廣德若不足。」《釋名?釋言語》雲:「公,廣也,可廣施也。」國君執政,應公正賢明,《白虎通?三綱六紀》雲:「君者群也,君下之所歸心也。」

廣德即常德,《逸周書?命訓》雲:「曰大命有常,小命日成,有常則廣,廣以敬命,則度至於極。」《老子?道經》第廿八章雲:「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為天下溪,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為天下式,常德不忒,復歸於無極。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谷。為天下谷,常德乃足,復歸於朴。」《周易?坎?象》雲:「君子以常德行,習教事。」今按:《禮記?中庸》雲:「修道之謂教。」坎為水,馬王堆帛書《老子》甲本雲:「上善似水,水善利萬物而有靜,居眾之所惡,故幾於道矣。」

《周易?干?文言》又雲:

君子學以聚之,問以辨之,寬以居之,仁以行之。《易》曰:見龍在田,利見大人。君德也。

學與問相關,寬與仁相近。《禮記?中庸》雲:「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又雲:「是故君子尊德行而道問學。」《論語?公冶長》雲:「子貢問曰: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學以聚之」是積善之道。積、聚義同。《周易?坤?文言》雲:「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周易?繫辭下》雲:「善不積不足以成名,惡不積不足以滅身。小人以小善為無益而弗為也,以小惡為無傷而弗去也,故惡積而不可掩,罪大而不可解。《易》曰:何校滅耳,凶。」《荀子?勸學》雲:「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矣。」

寬容屬仁義之道,《禮記?中庸》雲:「寬柔以教,不報無道,南方之強也,君子居之。」《禮記?表記》雲:「以德報怨則寬,身之仁也。」鄭玄注:「寬猶愛也。」《詩經?淇奧》雲:「寬兮綽兮。」毛傳:「寬能容眾。」

十、天德

《周易?干》用九雲:「見群龍無首,吉。」《象》雲:「用九,天德不可為首也。」天德乃變化之德,《荀子?不苟》雲:「變化代興,謂之天德。」故「龍德」亦如天德,《干?文言》雲:「飛龍在天,乃位乎天德。」

聖人之德如天德,郭店楚簡《成之聞之》雲:「昔者君子有言曰:聖人天德何?言慎求之於己而可以至順天之常矣。《康誥》曰:不還大戛,文王作罰,刑茲無赦何?此言也,言不逆大常者,文王之型莫厚焉,是故君子慎六位,以祀天常。」是知「厚德」亦如「天德」。《禮記?中庸》雲:「唯天下至誠,為能經綸天下之大經,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夫焉有所倚?肫肫其仁!淵淵其淵,浩浩其天,苟不聰明聖知達天德者,其孰能知之。」馬王堆帛書《五行》雲:「能為一然後能為君子。能為一者,言能以多為一,以多為一也者,言能以夫五為一也。君子慎其獨,慎其獨也者,言舍夫五而慎其心之謂也。獨然後一,一也者,夫五為一也,然後得之。一也,乃德己,德猶天也。天乃德己。」天德即至德,《說文》雲:「天,顛也。至高無上,從一、大。」

責任編輯: 雲淡風輕

喜歡、支持,請轉發分享↓

歡迎您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