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花滅絕了印第安人

2016年03月02日 20:58     評論»


這是在 2009-12-02 07:42:23 檢索到的 http://www.daifumd.com/_daifumd/blog/html/203/article_41862.html 上的快照存檔。本快照僅為方便讀者,提供更多更快的信息,原文請見上述連接。如果您發現有版權問題,請及時通知我們( [email protected] )。

天花(Smallpox,法語為Variola)是惟一已被消滅的重大病。
  
西方濾過性病原體學者們公認有兩種天花:大天花(Variola major)和小天花(Variola minor)。大天花的死亡率是25%~30%,小天花癥狀較溫和,死亡率在1%以下。天花的病毒的特徵有各種各樣,有的介於大天花和小天花之間。歷史上 的天花主要是大天花。
  
國學者則以特徵分類,將天花分為重型天花、輕型天花(乳白痘)和變型天花等三種。重型天花是無疫苗接種史者的典型天花,死亡率高達50%;輕型天花由弱毒力病毒引起,死亡率為10%;變型天花則為接種過疫苗並有部份免疫力而感染病毒所致,發病後癥狀極輕。

天花病毒屬於痘病毒科,呈磚形,尺寸為100nm×200nm×300nm,中心呈啞鈴狀核心由1個雙鏈DNA分子和2個側體構成,外周包有一 層脂蛋白包膜。天花病毒可以在人羊膜細胞、猴腎細胞、牛皮膚組織細胞和雞胚培養基當中生長,並在其生長的細胞內形成嗜酸性包含體。天花病毒在體外生活能力 很強,耐乾燥、抗低溫。常溫下在痂屑內或附著塵土和織物上,可存活達18月之久。低溫環境中可存活數年以上。但天花病毒不耐濕熱,放入60℃液體中10分 鍾便可滅活。此外,其對一般常用消毒劑和紫外線均很敏感。屬於痘類病毒的還有類天花病毒、牛痘病毒、牛痘苗病毒等。它們形態、大小、化學結構、對外界抵抗 力、抗原性和免疫性等都十分相近,然而致病毒力各有強弱,所以才有通過接種牛痘獲得對天花免疫力的可能。

從流行病學的角度看,作為以高燒和皮膚暴出顆粒狀膿腫為特徵的重症傳染病,天花患者是其得以在人群中擴散的惟一傳染源。早年人們對其傳染和發病 機制的認識,主要來自臨床觀察為基礎的病理學研究。

後來通過進行用鼠痘病毒感染小白鼠和用牛痘病毒感染家兔等科學實驗,人們終於弄清天花病毒真正的傳染途 徑,即經口、鼻呼吸道進入人體而感染髮病。天花病毒感染人體的具體過程,首先是附著在呼吸道黏膜上,爾後滲入附近的淋巴結和血管,接著隨血液擴散到脾、 肝、肺等臟器和全身淋巴結系統,此後再擴散到皮膚系統並進入表皮細胞中形成凸起且充滿液體的皰疹。皰疹中的液體被細菌感染而變成膿皰,天花病毒便在隨後的 膿皰破裂、結痂、脫痂過程中散發出病體之外,污染病體接觸過的環境或駕馭著痂屑混入灰塵,繼續去感染其他人。

整個過程中,天花病毒都在迅速而無止境地大量 繁殖,從而致使被感染者經歷了7~17天(平均約12天)的潛伏期,呈現口腔與咽喉潰瘍、高燒不退、頭痛、肌肉痛、腹痛、嘔吐甚至虛脫等病症的急性發作 期,以及皮膚出現點狀皮疹並經皰疹而轉為膿皰的發疹期。

天花病毒主要依靠空氣中的飛沫或粉塵散布,傳播速度極快。感染病毒者起初沒有不適感覺,活動如常。 但潛伏期一過便會突然發作,緊接著2~3天後便會全身發疹。發疹時病人具有高度傳染性,大量病毒從皮膚病損處釋放到空氣中構成傳染源。有意思的是,皮膚與 皮膚直接接觸倒不是主要傳播途徑。天花病毒感染后致死性很高,很多人在皮疹尚未出完前就死去;僥倖生存下來的人,大多皮膚會留下麻斑並主要分佈在臉上,也 有人因此雙目失明。

天花是最早被人類文字記載的病毒性傳染病。由於天花病毒只是在人和人之間傳播,故在人口稀少的舊石器時代不可能有天花,它最早有可能零星地出現在新石器時代結村而居的人中間,而且極有可能同人類歷經漫長歲月去馴化有關。
  
根據美國專門從事演化生物學和生物地理學研究的生理學家賈雷德?戴蒙德教授的研究成果,人類馴化動物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0000年前,地理 位置恰在他稱之為歐亞大陸的”新月沃地”一帶,即西亞的兩河流域及地中海沿岸。在這裏,剛定居下來結成村落不到1000年的人類,開始了對4種大型野生哺 乳動物山羊、綿羊、豬和牛的馴化。而正是在對牛的馴化中,極有可能寄生於牛身上的痘病毒在同人類的漫長接觸中,”突變而衍生”成後來為人類專有的痘病毒科 屬天花病毒。從天花病毒所具有的耐乾燥、厭濕熱這一寄生體外生存習性看,出現人類大規模聚集在一起生活以前,天花病毒不具備通過大流行方式傳播來讓自己代 代延續下去的條件。那麼到發生留有記錄的天花瘟疫大流行以前的數千年裡,天花病毒得以延續就必須依賴適合於自己存在下去的外界條件了。為此,天花病毒 最早發源地應該就是西亞”新月沃地”一帶。新月地區毗鄰埃及,同埃及有著頻繁的人員往來,這也就不難解釋為什麼同樣乾燥的埃及出現天花流行記錄會比別處早 許多。

天花最早流行於人類社會,距今至少有3000年以上的歷史。這一點已被考古學家所證實。他們從公元前1157年去世的古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五世 (Ramesses V)木乃伊的臉部、脖子和肩膀上,都找到了患過天花所造成的外形醜陋、皮疹發作過的印跡。經考古學家和古代病理學家研究,認為這就是人類歷史上現在所找到 的最早的一個天花病例。他們據此推斷,可能早在公元前1161年的時候,天花就開始襲擊埃及了。公元前430年雅典的那一場由埃及傳入的瘟疫,有人猜測就 是天花。”在紀元前的古代世界,”美國醫學史專家霍華德?馬凱爾(Howard Michael)認為:”大約60%的人口受到了天花的威脅,1/4的感染者會死亡,大多數倖存者會失明或留下疤痕。”

大約公元前1000年,從事貿易的人把天花從埃及帶入印度。而天花何時再由印度傳入中國?有人提出大約是公元1世紀。這種觀點源自於對中國古醫 書所載內容的推測。在中國,最早有關天花的記載出現於晉代葛洪(281~342年)所著的醫書《肘後備急方》。該書描寫了天花癥狀及其流行情況。後來不少 研究者根據葛洪在《肘後備急方》中記載的”以建武中於南陽擊虜所得,乃呼為虜瘡”這句話,推斷天花大約是在公元1世紀左右傳入中國,因戰爭俘虜帶來,故名 “虜瘡”。此後,中國歷代典籍便以不同病名對天花做了記載。及至唐宋,特別是自明代起,由於交通發達,人員往來頻繁,天花在中國的流行更為廣泛,以致蔓延 深宮禁闈。到了清代,順治和同治都因感染天花而死。據史料記載,康熙幼年時也是為了避免感染,才由保姆看護于紫禁城外,不敢進宮看望他的父皇順治。

就在天花傳入古老中國不久,羅馬帝國在2世紀和3世紀有過兩次瘟疫橫行,其中第一次期間,羅馬皇帝奧里利厄斯(Marcus Aurelius)於180年病死,則被認為可能就是天花所為,而據說當時是由從西里西亞返回的士兵帶入羅馬的。到了4世紀時,中國感染天花的跡象增多。 爾後的6世紀,天花由中國經朝鮮到達了日本。但有人對此提出異議,認為更有力的證據顯示出,天花傳入日本應該是在8世紀30年代。
  
有資料顯示,846年在入侵法國的諾曼人中間,突然暴發了天花流行。諾曼人的首領為阻止其繼續擴散,下令將所有病人和看護病人的人統統殺掉。
  
然而從西方醫學史的角度看,最早提供可靠的天花流行證據的人,則是生活在9世紀的巴格達醫生雷澤斯(Rhazes)。他把天花和麻疹做了區分, 並指出天花是西南亞地區兒童當中一種很普通的疾病。有人從人口學角度考察發現,人類居住中心地帶的人口密度強烈顯示出1000年以前的天花流行其實存在於 整箇舊世界的文明中。當時的天花,不僅在前面提到的古代文明發祥地橫行,甚至可能還侵襲了北歐、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和印度尼西亞等地。不過那時的天花儘管廣 泛傳播,但似乎還不是危及人類生存的主要禍害。僅以中世紀為例,天花的殺傷力還僅排在鼠疫和肺結核之後,惟有到了16和17世紀,才成為導致人口減少 的主要原因之一。

11和12世紀,東征后回國的十字軍騎士們使天花在歐洲傳播,以致令後來的中世紀歐洲成天花蔓延之勢。有人估計,當時天花幾乎造成10%的居民 死亡,1/5的人臉上留下麻點,即使貴為國王或皇帝也難以倖免。天花流行讓聲名顯赫的法王路易十五、英女王瑪麗二世等歐洲的不少皇室成員斃命。
  
最遲是在1519年,天花隨著西班牙人越過大西洋進入”新世界”。首先是西印度群島感染了天花的阿拉瓦克人(Arawaks)成批成批地死去。 當西班牙軍隊入侵時,天花這種致命的疾病登上了美洲大陸。墨西哥的居民從未面對過天花,因而也沒有機會增強對天花的抵抗力。在以後的三年裡,天花傳 遍了墨西哥各地,致使約300萬墨西哥印第安人死亡。接著,西班牙人在攻列印加帝國時又把天花傳入南美。天花對美洲印第安人有著巨大殺傷力。西班牙人曾就 此估計,美洲印第安人第一次感染天花的死亡率約在1/4至1/2之間,相當於歐洲患病兒童的死亡率。歷史學家們對16世紀美洲感染天花的總人口說法不一。 最高估計達8000萬左右。最可信的估計是2000萬至3000萬。無論如何,及至16世紀末,生存下來的人口估計剛剛超過100萬。
  
天花的威力對”舊世界”的歐亞大陸來說也不遜色。有人就此估計,16至18世紀期間,每年死於天花的人數,歐洲約為50萬,亞洲約為80萬。而整個18世紀歐洲人死於天花的總數,則約在1.5億以上。其中1719年,倫敦有3229人死於天花,大部份是兒童。
  
另有人把天花看成是17、18世紀整個世界最嚴重的傳染病,其死亡率因地區不同而顯示出巨大的差別,歐洲為10%,而美洲則是90%。1721 年暴發天花流行,美國波士頓的人們輪番遭受天花傳染,結果當時約為11000人的總人口中,5980人得了天花,844人死亡,病死率為14%。

喜歡、支持,請轉發分享↓

歡迎您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