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中華文化 美華裔移民後代由抗拒到接受

2016年02月05日 7:34     評論»


《華盛頓郵報》2月3日登載自由專欄作家的專文,敘述她身為華裔第一代生長過程中,對中國的排斥,以及如何教導對中國文化的認同。圖為一對華裔移民夫妻在美國公民及移民服務局(USCIS)面談后帶著小孩步出USCIS。(John Moore/Getty Images)

今年2月,對西方人來說,有個重要的情人節,但對全球,2月最重要的日子是2月7日的除夕以及8日的中國新年,送走羊年迎來猴年。此時,海外華裔社區都會舉辦各類慶祝活動包括舞龍舞獅,除了促進聯誼,最重要的是,延續中國傳統文化,讓華裔世代不忘自己的根。

《華盛頓郵報》(Washington Post)2月3日登載紐約華裔自由專欄作家的專文,敘述她身為華裔移民第一代生長過程中,對中國文化的排斥,以及如何教導孩子對中國文化的認同。

作者說,她的二個兒子,只知道2月的情人節,不知道中國新年。在兒子的奶奶向孫子描述華人如何過中國新年時,作者思緒回到小時候過年的情景。


紐約法拉盛中國新年的遊行。(Samira Bouaou/Epoch Times)

作者的父母是來自香港的移民,來美後為生活奮鬥,最後定居康涅狄格州。如傳統的華裔家庭,在屋內,所有人都只講華語,屋中充滿紅燒和烤肉的味道。

在中國的重要節日,除了滿屋子的家族成員,少不了滿漢全席式的大餐;如果是中國新年,還有紅包、放鞭炮、象徵吉利財富的橘子及蘋果、以及要掃去不吉利的灰塵等等習俗。


孩子們中國新年放鞭炮(Fotolia)

身為華裔移民的後代,作者有著兩種涇渭分明的生活,一個是在家庭,另一個是在學校。

在學校,作者擺脫她的華人身份,從外表看,和她的毫無二致,包括服裝、背包、髮型,做一樣的運動,讀相同的書籍。

她說,內心深處雖然明白自己是中國人,但有一部分的她,並沒有完全意識到她與周遭同學的不同,不知道自己是多數白人中的少數族裔,因為她看不到自己的差異,以致以為自己與周遭的同學完全一樣。

高中和大學時,她討厭和其他來自中國、日本和韓國的學生為伍,沒有加入亞裔的社團活動。

當時的她,只想擺脫她的黃色皮膚以及背負的華裔文化。但是等到她成家,有了自己的小孩后,她再次感受到身為華裔的責任,這次她明白,再也無法選擇逃避,而是要肩負傳承文化的責任,要讓她的孩子了解自己的來源。

由於過去文化認同的不足,被她拋棄太多的中國文化,以致現在她無從教起,孩子們離中國文化越來越遠。

她已體認到不能再與中國文化切割,那是她的責任,要讓孩子們了解中國文化。雖然她很擔心她能教導多少,但至少可以與孩子們一起學習中國文化。

來源:大紀元 責任編輯:林妍

喜歡、支持,請轉發分享↓

歡迎您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