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廣記 – 卷第二百二十九 器玩一

2014年11月25日 9:35     評論»

書名:太平廣記 作者:李昉

卷第二百二十九 器玩一

周穆王 周靈王 王子喬 方丈山 昆吾山 漢太上皇 漢武帝 輕玉罄 李夫人 吉光裘 西毒國 桂宮 西胡渠王 漢宣帝 劉表

—————————————-

周穆王 周穆王時,西戎獻玉杯,光照一室。置杯于中庭,明日水滿。杯香而甘美,斯仙人之器也。(出《十洲記》)

【譯文】

周穆王時,西戎國進獻一隻玉杯。這隻玉杯發出的光,能將滿室照亮。將玉杯放在庭院中,第二天就能出現滿滿一杯的水。這隻玉杯能發散出甘美的香氣,是一隻仙人的器皿啊!

—————————————-

周靈王

周靈王二十三年起昆陽台。渠胥國來獻玉駱駝高五尺,琥珀鳳凰高六尺,火齊鏡高三尺,暗中視物如晝,向鏡則影應聲。周人見之如神。靈王末,不知所之。(出《王子年拾遺記》)

【譯文】

周靈王二十三年,修造成昆陽台。有渠胥國的使臣來朝賀,進獻一尊玉石駱駝,五尺高。獻一隻琥珀鳳凰。六尺高。還獻一枚火齊鏡,三尺高。在黑暗中看東西象在白天一樣,面對著鏡子,你會聽到鏡子里的人影回應你的聲音。滿朝文武官員都將這面火齊鏡看成神鏡。周靈王死後,這些神物都不知道哪裡去了。

—————————————-

王子喬

王子喬墓在京陵,戰國時,有人盜發之。都無見,惟有一劍懸在壙中。欲取而劍作龍虎之聲,遂不敢近。俄而徑飛上天。《神仙經》雲:真人去世,多以劍代。五百年後,劍亦能靈化。此其驗也。(出《世說》)

【譯文】

周靈王的太子喬的陵墓,在周室皇陵內。戰國時,有盜墓人將它挖開。墓裏面什麼也沒有,只有一柄寶劍懸挂在墓穴中。盜墓人想將寶劍取走,寶劍立即發出龍吟虎嘯的聲音,嚇得盜墓人不敢取。過了一會兒,寶劍自己飛上天去。《神仙經》上說:\」真人仙世以後,多數都用劍來替代他葬入墳墓。過了五百年,代葬的寶劍也能得道升仙。\」王子喬墓中的這柄寶劍,就是一個證明啊。

—————————————-

方丈山

方丈山一名巒稚。東有龍場千里,玉瑤為林。龍常斗此處,膏血如流水。膏色黑者,著地堅凝如漆,而有紫光,可為寶器。(出《王子年拾遺記》)

【譯文】

方丈山,又名巒稚。山東面有龍場千里,龍場上長著玉瑤林。龍經常在這裏爭鬥,膏血流得象水一樣。流在地上呈黑色,凝固后堅硬如漆,泛著紫光,可用它來做寶器。

—————————————-

昆吾山

昆吾山,其下多赤金,色如火。昔黃帝伐蚩尤,陳兵於此地。掘深百丈,猶未及泉,惟見火光如星。地中多丹,鍊石為銅。銅色青而利,泉色赤。山草木皆勁利,土亦剛而精。至越王句踐,使工人以白牛馬祠昆吾之神。採金鑄之,以成八劍。一名掩日,以之指日則光晝暗。金陰物也,陰盛則陽滅。二名斷水,以之划水,開而即不合。三名轉魄,以之指月,則蟾兔為之側轉。四名懸翦,飛鳥游蟲,遇觸其刃,如斬截焉。五名驚鯢,以之泛海,則鯨鯢為之深入。六名滅魂,挾之夜行,不逢魑魅。七名卻邪,有妖魅者,見之則止。八名真剛,以之切玉斷金,如刻削土木矣。以應八方之氣鑄之者。(出《王子年拾遺記》)

【譯文】

昆吾山,山裡面埋藏著豐富的赤金,顏色如火。從前黃帝征伐蚩尤,在這裏駐紮軍隊,向地下挖了一百多丈深,也沒有找到泉水,只見裏面有東西象火星一樣閃閃發光。昆吾山的地底下多丹礦。將丹礦石采上來,可以煉出銅。銅的顏色是青色的,非常堅利。這裏的泉水都是紅色的,山上的草木都長得有勁而且堅利。山上的土剛硬、精沉。到了戰國時期,越王勾踐派工匠帶著白牛、白馬上山,去祭祀昆吾神。之後,開採山中的礦石,經過冶鍊,鑄成八隻寶劍。第一隻寶劍叫\」掩日\」,用它指著太陽,太陽光立即暗下來。金,是陰物,陰盛則陽滅,第二隻寶劍叫\」斷水\」,用它划水,立即將水劃開,不能合上。第三隻寶劍叫\」轉魄\」,用它指向月亮,月亮上面的金蟾和玉兔隨著它轉動。第四隻寶劍叫\」懸翦\」,飛鳥游蟲碰上它,立即被折成兩斷。第五隻寶劍叫\」驚鯢\」,用它來攪動海水,長鯨巨鯢都恐懼得鑽入海底。第六隻寶劍叫\」滅魂\」,持著它夜間行路,鬼魅躲得你遠遠的。第七隻寶劍叫\」卻邪\」,哪地方出了妖魅鬼怪,將它放在那兒,立刻妖魅就不來了。第八隻寶劍叫\」真剛\」,用它來切玉斷金,如同刻木削土一樣。以上八隻寶劍,在鑄造中,工匠們感應八方的精氣煉鑄而成。

—————————————-

漢太上皇

漢太上皇微時,常佩一刀長三尺。上有銘,其字雖難識,疑是殷高宗伐鬼方時,作此物也。太上皇游豐沛山澤中,窮谷里有人歐冶鑄。上皇息其傍,問曰:\」此鑄何器?\」工人笑而答曰:\」為天子鑄劍,勿泄言。\」上皇謂為戲言,了無疑色。工曰:\」今所鑄鐵,鋼礪難成。若得翁腰間佩刀,雜而冶之,即成神器,可以克定天下。星精為輔佐,以殲三猾。水衰火盛,此為異兆也。\」上皇曰:\」余有此物,名為匕首,其利難儔。水斷虯龍,陸斬虎兕。魑魅魍魎,莫難逢之。削玉鐫金,其刃不卷。\」工人曰:\」若不得此匕首以和鑄,雖歐冶專精,越工砥鍔,終為鄙器。\」上皇即解腰間匕首,以投于爐中。俄而煙焰衝天,日為之晝暗。及乎劍成,殺三牲釁祭之。鑄工問上皇:\」何時得此匕首。\」曰:\」秦昭襄時,余行,逢一野人于路。授余雲:\'殷時靈物,世世相傳。\'上有古書,記其年月。\」及劍成,工人規之,其銘面存,葉前疑也。工人即持劍授上皇,上皇以賜高祖。高祖長佩于身,以殲三猾。及天下已定,授呂后,藏於寶庫之中。守藏者見白氣如雲,出於戶外,如龍蛇,改其庫名曰\」靈金藏\」。及諸呂擅權,白氣亦滅。及惠帝即位,以此庫貯禁兵器,改曰靈金內府。(出《王子年拾遺記》)

又漢帝相傳以秦王(相傳以秦王五字原作□為□奏□。據明抄本改補。)子嬰所奉白玉璽,高祖斬白蛇劍。劍上皆用七採珠(\」上皆用七\」四字及\」珠\」字原空缺,據黃本補。)九華玉以為飾,雜廁五色琉璃為劍匣。劍在室中其光(\」室中其光\」四字原空缺,據黃本補。)景猶照于外,與挺劍不殊(\」殊\」原作\」昧\」,據明抄本改。)十二年一加磨龍,刃上常若霜(\」上常若霜\」四字原空缺,據明抄本補。)雪。開匣板鞘,輒有風氣,光彩射人。(出《酉陽雜俎》)

【譯文】

漢高祖劉邦的父親,當年未顯貴時,身邊經常佩帶一把刀,長三尺,上面刻有銘文。這些銘文雖然很難認識,但是懷疑這把刀很可能是殷商時期高宗征伐鬼方國時鑄造的。一次,劉邦的父親去豐沛山澤中,看到山谷里有人在冶鍊、打造器具。劉邦的父親在旁邊歇息,問道:\」你們在鑄造什麼器具?\」工匠們笑著回答道:\」我們在為天子鑄劍。不要對外面的人說喲!\」劉父認為這是笑談,一點也未感到驚異。工匠們說:\」我們現在用的鑄鐵,怎麼冶鍊打造都很難將它鑄成劍。如果將老漢你身邊佩的這把刀投放到爐中一塊兒冶鍊,鑄造出來的肯定是神劍,可以用它來平定天下。這是用天上的星辰的精氣為輔佐,完全可以殲滅三猾。水衰火盛,這是世兆啊。劉父說:\」我這把刀,叫匕首。它特別鋒利,是任何刀劍不能相比的。在水中可以折斷虯龍,在陸上可以刺殺猛虎與犀牛。妖魔鬼怪都敵擋不了它。而且刻金削玉,它的利刃一點也不卷。\」工匠們說:\」如果得不到你這把匕首跟現在爐中的這些鐵在一塊冶鍊,儘管冶鍊打制得再精緻,讓最好的越工來磨刃,也終歸是件粗鄙的凡品。\」劉父聽到這裏立即從腰間解下匕首,投入熊熊燃燒的爐火中。不一會兒,爐火挾煙衝天而起,天上的太陽也昏暗。待到寶劍冶造成了,工匠們宰殺豬、牛、羊三牲。用三牲的血塗劍祭祀。工匠們問劉父:\」老漢,你什麼時候得到這把利刀?\」劉父說:\」昭襄王時,我有一次出行,途中遇到一個野人,將這把刀送給我。並說\'這是殷商時期的靈物,希望你能將它世代相傳。它上面刻有古銘文,記著這把靈刀鑄造的年月。\'\」說到這裏,工匠們將新鑄造的寶劍拿在手中仔細察看,原來匕首上的銘文還存在,和先前差不多。於是,工匠們當即將這把寶劍授給劉父。後來,劉父將這把寶劍傳授給劉邦。劉邦佩用這把寶劍殲滅三猾,平定了天下,建立漢朝。後來,劉邦又將這把寶劍傳授給呂后。呂后將它藏在寶庫中。守護庫房的士兵發現一道白氣如雲。從庫房裡衝出,直上雲天,狀如龍蛇。因此改庫房的名字為\」靈金藏\」到了諸呂獨攬大權時,白氣也沒有了。到了漢惠帝登極繼位后,用這座庫房貯放宮中御用武器,改名為\」靈金內府\」。

又:相傳漢帝將秦王子嬰奉獻的白玉璽、高祖斬白蛇用的劍這兩件寶物,世代相傳。劍上鑲嵌的都是七彩珠、九華玉,並用五色琉璃雜陳在一起鑲嵌劍匣。這把寶劍放在室內自己會發光,一直射到室外,跟刺劍一樣。這把寶劍十二年磨一次,劍刃上總象布著一層霜雪似的。打開劍匣板鞘,就會產生一股冷風寒氣,而且光彩射人。

—————————————-

漢武帝

孫氏(\」氏\」字原缺,據明抄本補。)《應瑞圖》雲:(\」雲\」原作\」六\」,據明抄本改。)神鼎者文質精也。知吉凶,知存亡。能輕能重,能息能行。不灼自沸,不汲自滿,中生五味。王者興則出,衰則去。《說苑》雲:孝武時,汾陰人得寶鼎,獻之甘泉宮,群臣畢賀。上壽曰:\」陛下得周鼎。\」侍中吾丘壽王曰:\」非周鼎。\」上召問之:\」有說則生,無說則死。\」壽王對曰:\」周德者,始於天授,成於文武,顯于周公。德澤上暢于天,下漏三泉。上天報應,鼎為周出。今漢繼周,德□顯行,六合和同,至陛下之身而逾盛,天瑞並至。昔秦始皇親求鼎于彭城而不得,天昭有德,神寶自至。此天所以遺漢,乃漢鼎,非周鼎也。\」上曰:\」善。\」魏文帝《典論》亦云:\」墨子曰,昔夏后啟使飛廉折金,以精神于昆吾。使翁乙灼自若之龜,鼎成。四定而方,不灼自烹,不舉自滅,不遷自行。\」《拾遺錄》雲:\」周末大亂,九鼎飛入天池。\」《末世書論》雲,入泗水,聲轉謬焉。(出《小說》)

【譯文】

孫氏《應瑞圖》上說:\」神鼎的文理質的製作得非常精緻。它能夠預兆吉凶、存亡,能夠變輕也能變重,能停住不動,能自行移走。它能不燒烤裏面的水自己沸起來,不住里放水,裏面就有滿滿一下水。它還能自行生出酸、甜、苦、辣、咸五種氣味。當有道明君產生時,就出現在世上;當這個王國衰敗的時候,它又自行離去隱匿起來。\」《說苑》上說:\」漢武帝時,汾陰人得到這隻寶鼎,進獻甘泉宮。文武百官都來祝賀。上壽說:\'皇上得到的是周鼎。\'侍中吾丘說:\'這不是周鼎。\」壽王說:\'你能說出為什麼不是周鼎的道理就讓你活著,否則,說不出道理來,我就處死你。\'壽王回答說:\'周朝的德政由上天授給它開始,由文、武二王將這項偉業干成了,而周公又將它發展了。周朝的德政,上可以暢達至天,下可通流三泉。這是上天的意旨,因此寶鼎在周朝時就自行出現在世間。現在,我漢朝高祖皇帝繼周朝之後,德政昭明,天下六合歸一。皇上您繼位后國運日盛,各種祥瑞一同出現。從前,秦始皇親自到彭城去尋找寶鼎而沒有得到,現在上天將它昭示給有德的君王,寶鼎自行出現讓皇上得到它。這是上天饋贈給我漢朝的,因此是漢鼎,而不是周鼎。\'武帝聽了說:\'講的好!\'\」魏文帝《典論》上說:\」墨子說:\'從前,夏后啟派大臣飛廉到昆吾山掘採金礦石,這種精神感動了昆吾神,讓他採到了礦石。夏后啟又讓翁乙用神龜為柴,將這些礦石冶鍊鑄成寶鼎。這隻寶鼎呈方形,下面有四足站地。不用燒火可以自行烹煮東西;不用將它從火上移開,火自行息滅;不搬挪它可以自行移動\'\」《拾遺錄》上說:\」周朝末年,天下大亂,九隻寶鼎自行飛走沒入天池。\」《末世書論》上說:\」寶鼎落入泗水中,落時寶鼎發出哭泣聲。\」

—————————————-

輕玉磬

漢武帝起招仙閣于甘泉宮西,其上懸浮金輕玉之磬。浮金者,自浮水上。輕玉者,其質貞明而輕也。(出《洞冥記》)

【譯文】

漢武帝在甘泉宮西側建造了一座招仙閣,閣上面懸挂著浮金輕玉磬。所謂\」浮金\」,是說它能自浮水上;所謂\」輕玉\」,是說它的質的透明而又比一般的玉石輕。

—————————————-

李夫人

漢武帝(漢武帝原作□□辛,據明抄本改補。)過李夫人,就取玉簪拴頭。(明抄本\」拴\」作\」搔\」)自此宮(\」自此宮\」原作\」白比言\」,據明抄本改。)人搔(\」搔\」原作\」檢\」,據明抄本改。)頭皆用玉,為之(\」為之\」二字處原空缺三字,據明抄本補。)貴焉。夫以象牙為篦,賜李夫人。(出《小說》)

【譯文】

漢武帝喜歡李夫人,就用玉簪給她簪頭髮。從此,後宮中的嬪妃們梳理頭髮都用玉飾,認為這是高貴身份的一種標誌。漢武帝又拿象牙讓工匠製成篦梳,賞賜給李夫人。

—————————————-

吉光裘

漢武帝(武帝原作,據明抄本改補。)時,西成獻吉光裘。入水數日不濡,入火不焦。元鳳(元鳳二字原空缺,據黃本補。)不道之(明抄本無\」元鳳不道\」四字,\」之\」作\」上\」)時服此裘,以視朝焉。(出《十洲記》,明抄本作出《西京雜記》)

【譯文】

漢武帝時,西成國進獻一件吉光裘,放在水中處理政事幾天不濕,放在火中燒烤不焦。漢武帝有時穿著吉光裘上朝。(按:譯者取明抄本譯。)

—————————————-

西毒國

漢武帝時,西毒國獻連環羈。皆以白玉作之,瑪瑙石為勒,白光琉璃為鞍。安在暗室中,嘗照十余丈,其光如晝。(出《西京雜記》)

【譯文】

漢武帝時,西毒國進獻連環馬絡頭。整個絡頭都用白玉石製做的,用瑪瑙做的勒嚼,用白光琉璃做的馬鞍。將它放在暗室中,可以照亮十多丈遠,它發出的光照得室內如同白日。

—————————————-

桂宮

漢武帝為七寶床、雜寶案、雜寶屏風、雜寶帳,設於桂宮。時人謂之四寶宮。(出《西京雜記》)

【譯文】

漢武帝讓人給他製做一張七寶床,還有用各種珠寶鑲嵌的寶案、寶屏風、寶帳,將它們陳設在桂宮。當時人稱桂宮為\」四寶宮\」。

—————————————-

西胡渠王

漢武帝冢裹,先有玉箱瑤杖各一,是西胡渠王所獻。帝平素常玩之。後有人扶風郿市買得二物,帝左右識而認之。說賣者形狀,乃帝也。(出《異苑》)

【譯文】

漢武帝的陵墓中,當初的隨葬物品有玉箱與瑤石手杖各一件。這兩件東西,原是西胡渠王進獻來的,武帝很是喜愛,平素常在手中把玩。後來,有人在扶風郿市上買到這兩件寶物。過去曾在武帝身邊的大臣、侍從,認出這兩件寶物是武帝的隨葬品。根據買主講述的賣主的形象,這些大臣、侍從異常驚訝,認為賣主就是漢武帝啊!

—————————————-

漢宣帝

漢采女常以七月七日夜,穿七針于開襟樓,俱以習之。宣帝被收,系郡邸獄。臂上猶帶史良娣合採婉轉絲繩,系身毒國寶鏡一枚,大如八銖錢。舊傳此鏡照見妖魅,得佩之者,為天神所福,故宣帝從危獲濟。及即大位,每持此鏡,感咽移辰。常以琥珀笥盛之,緘以戚里織成。一曰斜紋織成。宣帝崩,不知所在。(出《西京雜記》)

【譯文】

漢時宮女常常在七月七日這天的夜晚,在開襟樓穿七針,以後就沿習下來成為一種儀式。漢宣帝被捕,關押在郡中王府的私獄里。這時,他的胳臂上還帶著女史良娣和采婉為他纏制的絲繩,繩上系著一面身毒國進獻的寶鏡,八銖錢那麼大。從前傳說這面鏡子可以照見妖魅,佩帶它的人能得以天神的庇佑。因此,漢宣帝後來終於危難中得救。待到漢宣帝登極繼承皇位后,每當他手持這面寶鏡時,便感觸萬端,幾乎流淚,好長時間不能自持。漢宣帝經常將這面寶鏡裝在一個方形的琥珀匣中,用戚里織成的絲繩系好。還有人說是用絲織的斜紋繩系好。漢宣帝死後,這面寶鏡下落不明。

—————————————-

劉表

劉表跨有南土,子弟驕貴,並好酒。為三爵:大曰伯雅受七升,次曰仲雅受六升,次曰季雅受五升。(出《魏文典論》)

【譯文】

劉錶盤踞荊州時,還管轄長江以南的好多地方。劉表的兒子們都非常驕橫奢侈,而且喜愛飲酒。劉表有三隻貴重的酒杯。一隻叫\」伯雅\」,盛七升酒;一隻叫\」仲雅\」,盛六升酒;一隻叫\」季雅\」,盛五升酒。

喜歡、支持,請轉發分享↓

歡迎您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