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朝古都洛陽 悠悠歲月演大戲(上)

2013年09月07日 0:02     評論»

《新紀元周刊》第45期【城市的瞬間】欄目

◎蔡大雅

【明心網】鄭欣外表上是個平凡的上班族,和大多數人一樣有份固定的工作,每天朝九晚五的上下班,偶爾公司派他到各地出差,就像你我他一樣,平淡的生活在現代忙碌的社會裡。

鄭欣只有一點與其他人不一樣的地方——他擁有宿命通的特異功能,就是能看到一個地方過去發生過的的歷史。他從小就具備這種能力,只是無法自由掌握,有時不請自來,有時想看卻看不到。小時候,他以為大家都是如此,便也不當回事,長大后慢慢懂事,同時知道要修口,所以也不張揚顯示,只在閑聊時,跟少數幾個知己提起。

也由於他有這種本事,到各地出差就成了鄭欣的一大享受。因為他在公事之餘,幸運的話可以穿越時空,看看該地曾經發生過的歷史,這比看連續劇時,用現代人的眼光杜撰古人的喜怒哀樂與悲歡離合,還要真實且精采多了。不過通過宿命通功能去看歷史的真實時,也有一項美中不足之處,就是影像在呈現之前,不會像看連續劇那樣,先打字幕告訴鄭欣哪一幕的主角是誰、發生在哪個朝代。

鄭欣自幼在共產黨根據唯物論「重造」出來的中國歷史的灌輸下,往往在影像剛開始出現時,無法將他通過功能看到的,和以前所讀的教科書中所描述的事件聯想在一起,都得經過事後查找古籍、史書,才能獲得比較符合史實的應證。也因此,有些在歷史上大大有名的事件或人物,極可能會在有眼無珠的情況下被誤認或忽視。為彌補這個缺憾,他在閑暇時經常閱讀古史,充實自己,希望能在影像出現時,可以儘快辨識出時代背景與出場人物。


(新紀元)

史前河圖洛書 河洛文化開端

這次,公司派鄭欣到洛陽去出差,他雀躍不已,想到九朝古都悠久的歲月里,上演膾炙人口的故事比比皆是,即便看不全整場歷史大戲,零星的片斷也足以令人期待萬分了。

他搭乘飛機到洛陽,當飛機飛越黃河上空,準備降落在市區北方的洛陽機場前,突然遇到一股亂流。鄭欣依照指示扣好安全帶,閉上眼睛,忍受因顛簸造成的不適。

忽然,他看到底下的黃河波濤洶湧,在千丈浪里浮現一個物件,有個人拿起了它。過了一陣子,在黃河的支流洛水邊,又發生同樣的情形,這次是另一個人拿起了另一個圖。鄭欣看著後來那個人身上掛著工具,跋山涉水的辛勤工作,花費長久的時間整治水利,才恍然大悟。原來,他看到的前一個人是伏羲氏,后一個則是治水的大禹,而他們從河裡取得的,就是歷來被視為河洛文化濫觴的「河圖」及「洛書」。

鄭欣看過這二幅圖,知道根據古書記載,伏羲氏依河圖而演八卦;大禹因洛書治水成功,將神州分為九州,又依此定九章大法以治天下。各家學者對於河圖、洛書的解釋眾說紛紜,莫衷一是,也讓他如墮雲霧。

直到後來聽一位高人說,河圖及洛書,甚至連《易經》、八卦,都是史前文明遺留下來的東西,才恍然大悟,難怪現代人再怎麼研究,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


河圖。(新紀元)


洛書。(新紀元)

周公以禮治國 以樂移風易俗


洛陽歷史文化街區。(新紀元)

作為國都,洛陽的歷史可能比長安還久。不論是古籍記載,還是現代考古學界的推測,都認為,夏朝首都斟?就位於今日的洛陽一帶。

周武王建立周朝後,雖仍以鎬(今西安西北附近)為都城,但由於鎬京遠離作為商朝中心的黃河下游地區,為了方便管理商朝遺民,武王視察各地后,認為洛依地區,也就是夏朝故都斟?一帶,「居易毋固」(平坦居易無險阻)、「毋遠天室」(離天帝的居室不遠),可以作為都城所在,遂命周公旦在洛水附近擇地,計劃興建周朝的新都城。

周武王大業未竟即已辭世,成王(約西元前一零四二至一零二一年在位)即位時尚年幼,由叔父周公輔政。周公繼續武王遺志,史書稱「使召公光相宅」,再多次占卜后確定城址,與召公一起營建新都,稱為「雒邑」,又名「成周」。這個名字一直沿用至三國時期,後來,曹魏因地處古洛水之陽而將之改為「洛陽」。

召公的「相宅」,即是古代風水學的由來。據《逸周書.作雒解》記述,新城「堀(內城)方千七百二丈,郛(外城)方七七里,以為天下之大湊」,「設丘兆于南郊,建大社於國中」(在南邊城郊設祭壇,在城中建宗廟)。主要建築有太廟、宗廟(文王廟)、考宮(武王廟)、路寢、明堂等「五宮」。

周公經過一年左右的時間,才將洛陽建成。完成後,將九個象徵天下的大鼎放在這裏,因為雒邑是「此天下之中,四方入貢道里均」(位於天下的中心,各地前來納稅的路途約同樣長)。後來周公歸政,成王派他常駐洛陽。周公在此制禮作樂,奠定了周朝以禮治國的體制。


(新紀元)

「禮,謂制度品節也」,為天子、諸侯、卿、大夫、士等必須遵循的社會規範。內容主要包括建城、官制、封侯、宗法、五服、爵位、謚法刑法等,儀式則分為「五禮(吉、凶、軍、賓、嘉)」。進行禮制儀式時須有「樂」(音樂及樂舞)來伴奏,故合稱禮樂制度。「禮所以經國家、定社稷、利人民;樂所以移風易俗,盪人之邪,存人之正性」。

周公通過禮樂來治理國家,建立社會秩序。在他的治理下,成周雒邑繁榮安定,加上其先天優越的地理位置及後天的不斷加強建設,逐漸形成集政治、經濟與軍事於一體的大型城市,也奠定中國歷史上以長安地區及洛陽地區為兩京並立的局面。周公制禮作樂成為後世儒學之源,影響中國數千年,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份。

由於西周時期的洛陽早已淹沒在久遠的歷史之中,加上鄭欣前前後後也看到了多個不同朝代時的洛陽,實在無法判斷哪個是三千年前的都城形象。他只好在出差回來后,翻閱古代文獻,在專門記載周朝禮制的《周禮》中,找到〈考工記.匠人〉篇里關於城市建設的段落,與他通過宿命通所看到的規模與布局頗為吻合。

考工記匠人篇 指導城鎮設計

在〈考工記.匠人〉篇里提到城市的規模:「匠人營國.方九里.旁三門.國中九經.九緯.經塗九軌」。這裏的「國」是指一國之都的意思,當時由於封邦建國,在神州大地上可說是萬邦並立,各處建立起新的城鎮,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城市蓬勃發展的時期,出現許多有名的古城如曲阜、臨淄等。這整句話的意思是,都市設計師建設王朝的都城,正方形的城每邊寬九里(約等於三千七百四十二點二米),每邊各開三城門,城中有九條東西向、九條南北向道路,路寬九軌(約等於十六點六米,也就是可容納三輛馬車同時行駛的寬度)。

至於內部的布局,則是「左祖右社.面朝後市.市朝一夫」。也就是宮室設在全城的中央,坐北朝南,宮廷的左側設祖廟,右側立社稷壇,前面是朝廷(一說是廣場),後面是市場,市場與朝廷的面積長寬各百步。


其他針對門戶的大小、道路的寬窄等等,都有一定的規格,基本上是依照諸侯的等級依次按比例縮減。超過這個定製,便被視為不遵守禮制,而逾制非禮在當時社會裡那種講究道德禮節的環境下,是件很嚴重的事情,人們都會自覺地在約束著自己不逾矩。

例如《左傳》里記載了大小四級的城市規模:「王城方九里,長五百四十雉,公城方七里,長四百三十雉,侯伯城方五里,長三百雉,子男城方三里,長一百八十雉。」雉是專門度量城牆的單位,一雉長三丈高一丈。天子之都的王城方九里,約等於今日的一零點四平方公里;最小的子男城約一點五平方公里,若住滿人的話大約可以容納二萬人口。

綜觀匠人營國之篇旨,簡言之就是要求在營建前需先經過構思規劃,城的規模大小應考慮未來的發展及人口容納量;布局要講究中正規矩的平衡與協調;以標準化的度量單位作為營建基礎,而每種標準尺度又都力求符合模數,比較常用的是三。如此的數字便具有象徵性,例如三代表天地人三才、三的倍數九為數字的極限,象徵極致;此外還用圓頂以象「天圓」、用四方地基以象「地方」等。


建於明朝,已有四百年歷史的老城東大街鐘鼓樓。(新紀元)

鄭欣知道,〈考工記〉對中國傳統的城鎮設計產生了深遠巨大的影響,其中記載都城的布局原則,例如「前朝後寢」、「左祖右社」等,皆成為後代城鎮規劃的準則。(待續)X


(新紀元)

本文轉載自《新紀元周刊》第45期【城市的瞬間】欄目

喜歡、支持,請轉發分享↓

歡迎您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