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中醫故事(1)

2013年09月06日 10:50     評論»

【明心網】我們的中醫藥,是幾億人經過五千年的實踐證明了的。著名的醫書《傷寒論》從唐朝到現在也有兩千多年,是經過實踐證明有效的,是經過總結的相當科學的醫書。――金庸

中國古代的名醫眾多,醫學典籍也非常多。但是,在信息極不發達的時代,百姓與名醫的接觸幾率也就少了許多。不管如何,扁鵲、華佗、孫思邈、錢乙、李時珍……這些偉大的名字如皓月般掛在中國文明的重要部位,讓人發出無盡的追思。

下面所記述的是信手拈來的幾個故事,與浩瀚的神奇中醫相比,不過是滄海之一粟。

* 用藥如用兵

對於用兵,許多人認為是軍事家的事情,與平民無關。尤其在如今的太平盛世,這一點越發明顯。然而,在兵荒馬亂的古代社會中,情形就大不一樣了 ——百姓茶餘飯後更多的談資便是戰場上的生殺成敗。這一點在醫學界也有體現。背著藥箱的醫生同時背著被醫者的生命,因此,他儼然戰場上的將軍,可以很自豪地說上一句:「用藥如用兵」。

說來真是形象得緊,身體染了病灶,如同被敵人覬覦已久的領土暫時被敵人佔據,用兵用得好,可以恢復領土主權,用兵用不好,不僅收不回領土,還可能導致更大的損失,甚至,領土盡失。對生命體而言,自然是該壽終正寢了。

清徐大椿《醫學源流論》中對於「用藥如用兵」有著很精彩的闡釋——

聖人之所以全民生也,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榮為充,而毒藥則以攻邪。故雖甘草、人蔘,誤用致害,皆毒藥之類也。古人好服食者,必有奇疾,猶之好戰勝者,必有奇殃。是故兵之設也以除暴,不得已而後興;葯之設也以攻疾,亦不得已而後用。其道同也。

故病之為患也,小則耗精,大則傷命,隱然一敵國也。以草木之偏性,攻藏府之偏勝,必能知彼知己,多方以制之,而後無喪身殞命之憂。是故傅經之邪,而先奪其未至,則所以斷敵之要道也;橫暴之疾,而急保其未病,則所以守我之岩疆也。挾宿食而病者,先除其食,則敵之資糧已焚;合舊疾而發者,必防其並,則敵之內應既絕。辨經絡而無泛用之葯,此之謂向尊之師;因寒熱而有反用之方,此之謂行間之術。一病而分治之,則用憂可以勝眾,使前後不相救,而勢自衰;數病而合治之,則并力搗其中堅,使離散無所統,而眾悉潰。病方進,則不治其太甚,固守元氣,所以老其師;病方衰,則必窮其所之,更益精銳,所以搗其穴。

若夫虛邪之體,攻不可過,本和平之葯,而以峻葯補之;衰敝之日,不可窮民力也。實邪之傷,攻不可緩,用峻厲之葯,而以常葯和之;富強之國,可以振武也。然而,選材必當,器械必良,剋期不愆,布陣有方,此又可更仆數也。孫武子十三篇,治病之法盡之矣。

今天看來,這篇短小的論述依然有著非常強烈的可借鑒意義。甚至可以稱之為中醫用藥的典範。「古人好服食者,必有奇疾,猶之好戰勝者,必有奇殃。」這句話是對魏晉時期服食以求長生者的總結。事實上也是如此,大量靠吃藥乞求長生不老的人最終暴斃。就好像經常無端挑起戰爭的人,最終很難有好的結局。如今的電視廣告上,各種補藥鋪天蓋地襲來,試問,身體如何能夠消受得了?

中醫非常講究因人施藥。「若夫虛邪之體,攻不可過,本和平之葯,而以峻葯補之;衰敝之日,不可窮民力也。實邪之傷,攻不可緩,用峻厲之葯,而以常葯和之。」此原則中體現了中國哲學中最偉大的「和」的精神。逢事不可過,用藥如此,用兵自然也是如此。也只有如此,才可能讓病人得到恰當的治療,才可能保證立於不敗之地。

* 能起死回生的小小銀針

針灸療法如同幾年前流行一時的刮痧療法一樣,為大多數西人所不理解――一根小小的銀針,扎在身上就能治病,這究竟是為什麼?

針灸療法的基礎是中醫經絡學說。按中醫古籍的說法,經絡是經脈和絡脈的總稱,它是人體氣血運行的通道、臟腑聯繫的網路。用一個形象的比喻,經絡好比一棵樹的枝幹,而針灸的穴位,就分佈在這棵樹的各條枝幹上。中國對針灸術的發明,其意義不亞於口耳相傳的四大發明。中醫第一部經典《黃帝內經》中就記載了系統的針灸理論。兩千年前的《八十一難經》中寫著,用針刺「俞」位,即可止痛。古代中醫總結出的四總穴歌,至今被奉若圭臬——「面口合谷收、頭項尋列缺、腰背委中求、肚腹三里留」。意思是說只要扎對合谷、列缺、委中、三里等穴位,相應部位的疼痛即可針到病除。西晉名醫皇甫謐所著《針灸甲乙經》中記載的可行針的穴位就有349個,已經非常完善。

為了使學生掌握針灸穴位經絡循行方向,早在秦漢時期,人們就繪成針灸腧穴圖。南北朝和隋唐時期的針灸穴點陣圖進一步發展,一般繪成正面、背面和側面三種,有的圖還帶有彩色,以標記不同的經絡走向,易於辨認。唐代的太醫官在教學時,基本上就是先在針灸腧穴圖上講解,然後再在人身上實習、具體操作。然而,針灸腧穴畢竟還是繪在紙上的平面圖,估計有時也不容易弄得準確,這是通過唐代十分發達的醫學教育之後,人們得出的一個結論。

直到宋朝,才出現了仿人體塑造而成的針灸銅人。

北宋天聖五年(1027年),宋仁宗詔命翰林醫官王惟一製造了兩具針灸銅人,其高度與正常成年人相近,胸背前後兩面可以開合,體內雕有臟腑器官,銅人表面鏤有穴位,穴旁刻題穴名。同時以黃蠟封塗銅人外表的孔穴,其內注水。如取穴準確,針入而水流出;取穴不準,針不能刺入。

針灸銅人慢慢成了後來經絡腧穴教學不可缺少的教具。明清等朝陸續製作了不少這樣的銅人。清政府令吳謙等人編撰《醫宗金鑒》,為鼓勵主編者,曾鑄若干具小型針灸銅人作為獎品。這批針灸銅人現在上海中醫學院醫史博物館藏有一具,系女性形狀,高46厘米、實心,表面有經絡腧穴,但造型欠勻。中國歷史博物館亦藏有一具針灸銅人,高178厘米,為晚清製造。

中醫針灸療法治療好的病人不計其數,小小的銀針也因此被稱為「起死回生針」。

喜歡、支持,請轉發分享↓

歡迎您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