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學與台灣法輪功

2013年10月24日 15:58     評論»

◎百志

看一個社會現象,如果可以由不同角度來看,從不同的學科來看或由不同的人來看,不但可避免自以為是澄清的盲點,還會得到更多了解,提升認識。由專業的角度看法輪功是一個可能的嘗試,本文用社會學分析看過去一年多所觀察到的台灣法輪功。

社會學包括些什麼角度?也許是一個太大而不易回答的問題,可是因為社會學家超過三萬人,有不同的流派,所有科學都有描述、解釋、發現,比較。同時有一些基本概念,社會學書上會以五個概念為入門〔團體、角色、規範、社會化、偏差行為〕然後討論制度〔醫療、教育、宗教、經濟、政治、家庭〕再來階層化,最後是社會變遷。這是個簡便的介紹,進一步的說法是:社會學討論社會學問題,對事情是提出社會學解釋。

如果把法輪功當成一個團體看待,社會學家會先問:法輪功的興起,與其他團體有何不同?何以成長如此快速?華人社會中,何以唯有中共打壓?被視為偏差行為、罪犯、邪教呢?這個團體對台灣有什麼貢獻?不妨由簡單的問題為切入點,提供一些觀察方向。

以宗教社會學來說吧,不太進入探究信仰的層面,它只研究一些可觀察的現象,人民聚在一起以信仰為中心結合成團體。法輪功與其他團體不同的是,他不承認自己是一個宗教團體,一個有教主,有聚會,有固定點〔練功所〕,有經文〔轉法輪〕,有傳道的團體,自己卻不認為是一個宗教團體,當然這是一種自我定位方式,自己決定自己的角色本是一件好事,這個團體即使不是宗教團體,也是一個有信仰的團體,有一套活動模式,五套功法,心得交流,法會,刊物,聚集了老中青,海內外回來的學員,自成一個系統。

一年來,光是在台灣,練功點由200不到增加到400多,成長十分快速,深入民間。一個團體在某一社會成長或衰亡,必有理由,有社會條件,我沒有辦法很明白指出什麼社會條件幫助法輪功興起,但是我確信一定有正麵條件,如同長老會,慈濟在台灣70年代80年代興起,法輪功在20世紀末的台灣盛行,將會吸引人做研究〔如同長老會在民主運動的角色,吸引近20篇碩士論文,成為顯學,探索政府與宗教之間的互動〕,這是一個預測。

華人社會除了中國大陸,港台以外還有海外華人三大部分,台灣是自由社會,你要去那個教會,那個社團都可以自由自在,而且法輪功采鬆散管理,如來自在,能去就去,想走就走,不收費,也不募款奉獻,美國的紐約、歐洲瑞士皆有法輪功活動,為什麼大陸泱泱大國容不得法輪功活動。我在武漢街上,親眼看到反法輪功的類似文革的紅袖標,也在火車上聽到民眾討論法輪功,共產黨為甚麼要反對呢?曾有位朋友在網路上登了一篇文章,聲援大陸法輪功,他說中共將會記住他,以後不要想再進出大陸,有點像似民國70年前後的台灣,人人心中有個小警總,多講幾句話,就會擔心隔牆有耳,自己小心謹慎。台灣的發展走向社會開放,言論沒有禁忌了,甚至太自由了。我預測大陸的政經發展到某一階段,比如說,國民所得3千美元,或十年之內,官方將不再會反對法輪功。這個預估是根據國民黨與長老會的關係來推估共產黨與法輪功。當年國民黨最大,長老會是第一大人民團體,慈濟後來居上,而國民黨下台,長老會也不再是第一大人民團體了,雙方對立關係緩和了,我不是在預測共產黨的下台,也不是說有另一個勢力會與他抗衡,我要表示的是二者的矛盾,可能會因形勢而轉化,將會變弱。

法輪功不同於長老會,長老會對民主化有貢獻,法輪功有何貢獻?據我個人觀察,有下列三點:

第一、減緩健保支付。對醫療體制中全民健保,老百姓拿葯卻不吃,相信是台灣人的共同經驗,不信任醫生,去不同的醫院遊走,甚至有人每天跑公保當成社交樂事,一年耗掉三千六百億,平均一天十億元,我看至少可以省下一半的費用,如果台灣有一半人練功,可再省一半開銷,因為法輪功對病的理解與西醫不同,甚至不鼓勵動不動就去醫院看病,不吃藥的想法是用自身拉體,增加自身的力量,而練功本身就健康,有動功,有靜功,使身體和心理健康,可以省下一筆醫藥費用。

第二、對成人社會化有實際的功效。曾經看過天主教內部的一份文件,要增強成人福音傳送,法輪功有大人,有小孩,有青少年,可是我看是對成人幫助最大,提供一套價值觀〔與錢不同的價值,不重世俗功名利益〕而且不斷增強它,使人清心,有個地方聚會練功,不是四個人一起打麻將,也不評論政治是非,有群體生活之益,而無其害。人是社會動物,不太可能離群,能屬於一個團體可練功又不必費用,何樂不為!

教育本來有不少傳統價值在傳承,台灣忽視了宗教教育,法輪功涵蓋儒、釋、道的根基,兼具傳統道德與宗教價值傳授。台灣資本主義走向中有欠缺了一點人文主義,法輪功發揮作用,能讓人在常人社會修鍊,所以不遁世,重心性又維護傳統文化,向內修心性,可以平衡資本主義物質主義向外求的偏差。教功本身就是學習活動,聚會練功本身就有良性互動,藉團體之力使人成長。

第三、幫助社區發展有助平等,佛教思想中,人人平等,基督教也是。可是在第三世界,參加宗教團體有族群之別,也有社會階級分化的傾向,以前有研究指出第三世界基督徒上教堂禮拜,工人階級有疏離傾向,以為他們穿的漂亮去教會好像是在展示什麼,很難說是好或不好。區域的整合,對建立社區意識,當地人不分貧富老少,本省或外省人聚在一起,是一件好事。

講究給予、辭讓、坦白溝通的聚會,進出之間有平和,群集練功,正心修口,是非自然會減少,變成一個社區中的清凈之所。社區發展不只是活動,做建設,法輪功對心的發展有它獨特的社區貢獻。

法輪功是華人社會的新興現象,受到政府關注的多,學術關注的少。曾有社會學家專門研究Amish〔一個基督教宗派穿黑衣、黑馬車、點蠟燭〕。台灣是不是會有社會學家專門研究法輪功呢?社會學家會為法輪功提出什麼有趣的研究問題呢?

社會學與法輪功沒有多少交集,將來呢?還有政府,這是第三者,三者有沒有共同的未來?他們要共同面對什麼未來?面對未來他們如何自我定位?要把自己標定在那個地方?想走向何方?甚至可以再問,他們希望這個社會怎麼樣?社會學家面對法輪功也要面對未來;法輪功、中共、社會學有沒有共同的未來呢?這是個新問題。

來源:新生網  

喜歡、支持,請轉發分享↓

歡迎您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