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志:新世紀的和平呼喚

2013年10月24日 15:44     評論»

◎百志

【新生10月23日訊】今年諾貝爾六個獎項的獲獎者都已揭曉,其中和平獎頒發給聯合國秘書長安南,首度肯定了聯合國對於世界和平做出的貢獻。

回顧創始人諾貝爾先生為人類奉獻服務的生平,諾貝爾基金會實踐他生前希望服務人類的遺願,每年頒獎給世界各領域有特殊成就的人。其中以和平獎的意義最為廣泛且重大,也可說是五個獎項中最令人矚目的一項。

諾貝爾和平獎的啟示

1979年得獎人德蕾莎修女一生在印度實踐了基督精神。她曾幫助一名身上充滿惡臭、瀕臨死亡的病人清洗身體,並喂他吃東西。當這名垂死的人激動地問修女為何幫他時,她只回答:「因為我愛你。」

畢業於英國牛津大學,曾服務於聯合國的另一位女性和平獎得主翁山蘇姬於1991年獲獎時,正被軟禁于緬甸。她採用非暴力手段對抗以殘暴著稱的緬甸政權,終於激勵緬甸人民支持民主改革的精神,讓人感佩。

1999年,諾貝爾和平獎頒發給在全球各地工作的所有「無國界醫生」國際醫療救援組織。無國界醫生國際議會主席詹姆士·奧賓斯基醫生表示,諾貝爾和平獎頒獎給他們,確認了人人均能在必要情況下,獲得人道救援的基本權利。他們以專業醫療奉獻給需要緊急救援和醫療的無辜人民,獲得委員會肯定。

妥協的表面和平

今年,「聯合國」獲頒諾貝爾和平獎,代表二次大戰以來國際社會肯定聯合國對世界和平所做的貢獻。聯合國作為國際間矛盾和紛爭的調停者與仲裁者,有一個文化思想上的依據,這個根據就是17世紀的荷蘭學者格老秀斯提出的「人道干涉」。

前聯合國秘書彈長蓋里曾提出:「今天我們需要興起歷史上的另一場格老秀斯運動。這場國際法的文藝復興,有助於在一切國家已經進入的這個新時期改進世界景觀。」

格老秀斯提倡的「愛的萬國法律」、通過武力限制戰爭與主張「人道干涉主義」成為聯合國維護世界和平的指導。「敵對雙方在第三方的干涉下的妥協,即雙方在他人介入下不得不讓步休兵」成為聯合國處理國際紛爭的原則。可是,聯合國的政治運作維持的只是區域的均勢短暫的和平。所以我們必須超越聯合國的國法思考框架,重新認識「戰爭與和平」的意義。

兩次大戰後,人心厭戰,渴望和睦。聯合國扮演的國際仲裁者與調停者的角色,協商緩解了許多紛爭,也避免大規模的戰爭將人類引向災難。但是人們並未真正放下爭鬥的心態與自私的作為,而將戰場轉向經濟文化的競爭。

這種所謂的「和平」,只是一種「暫時沒有戰爭」的狀,是一種利益妥協所換取的「相安無事」,可是經濟文化的競爭卻悄悄地重新埋下了戰爭的火苗。我們擔憂,當這些壓不住的文化矛盾的火苗爆發時,人類該如何承受積壓數十年的怨恨不滿而引發的戰爭?

新世紀的和平精神

911事件提醒我們面對文化與經濟衝突,更讓我們警醒國際上政治性的協商與妥協不能從根本上獲致和平。以武力解決爭端畢竟不是太平盛世的常道,而是亂世中不得不為的作法。

百年來,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屈指可數,人類走過幾千年的歷史,累積不少處理戰與和平的智慧。中中國古代「弦高犒師」與二戰辛德勒挽救千名猶太人的故事,都是亂世中對於人道精神的實踐。這樣的人物都是在戰爭的洪流中堅持了自己對善惡的正義選擇。

我們知道衝突矛盾使和平日遠。細究矛盾的本質,還是出於人人維護自法的私心貪慾所致。因此,我們表彰的和平人物,是能夠根本上改變人心自私的本質,以真理啟示人心,讓人人向著天真善良的本性提升。

我們呼喚,新世紀的人能融入天真善良的清流,從自己的內心做起,呵護與光大正直的良知,維護天地間的正義公理。而這樣的時代,我們相信,就會在當今猖狂的邪惡後到來。

來源:新生網  

喜歡、支持,請轉發分享↓

歡迎您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