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志:新世纪的和平呼唤

2013年10月24日 15:44     评论»

◎百志

【新生10月23日讯】今年诺贝尔六个奖项的获奖者都已揭晓,其中和平奖颁发给联合国秘书长安南,首度肯定了联合国对于世界和平做出的贡献。

回顾创始人诺贝尔先生为人类奉献服务的生平,诺贝尔基金会实践他生前希望服务人类的遗愿,每年颁奖给世界各领域有特殊成就的人。其中以和平奖的意义最为广泛且重大,也可说是五个奖项中最令人瞩目的一项。

诺贝尔和平奖的启示

1979年得奖人德蕾莎修女一生在印度实践了基督精神。她曾帮助一名身上充满恶臭、濒临死亡的病人清洗身体,并喂他吃东西。当这名垂死的人激动地问修女为何帮他时,她只回答:「因为我爱你。」

毕业于英国牛津大学,曾服务于联合国的另一位女性和平奖得主翁山苏姬于1991年获奖时,正被软禁于缅甸。她采用非暴力手段对抗以残暴著称的缅甸政权,终于激励缅甸人民支持民主改革的精神,让人感佩。

1999年,诺贝尔和平奖颁发给在全球各地工作的所有「无国界医生」国际医疗救援组织。无国界医生国际议会主席詹姆士·奥宾斯基医生表示,诺贝尔和平奖颁奖给他们,确认了人人均能在必要情况下,获得人道救援的基本权利。他们以专业医疗奉献给需要紧急救援和医疗的无辜人民,获得委员会肯定。

妥协的表面和平

今年,「联合国」获颁诺贝尔和平奖,代表二次大战以来国际社会肯定联合国对世界和平所做的贡献。联合国作为国际间矛盾和纷争的调停者与仲裁者,有一个文化思想上的依据,这个根据就是17世纪的荷兰学者格老秀斯提出的「人道干涉」。

前联合国秘书弹长盖里曾提出:「今天我们需要兴起历史上的另一场格老秀斯运动。这场国际法的文艺复兴,有助于在一切国家已经进入的这个新时期改进世界景观。」

格老秀斯提倡的「爱的万国法律」、通过武力限制战争与主张「人道干涉主义」成为联合国维护世界和平的指导。「敌对双方在第三方的干涉下的妥协,即双方在他人介入下不得不让步休兵」成为联合国处理国际纷争的原则。可是,联合国的政治运作维持的只是区域的均势短暂的和平。所以我们必须超越联合国的国法思考框架,重新认识「战争与和平」的意义。

两次大战后,人心厌战,渴望和睦。联合国扮演的国际仲裁者与调停者的角色,协商缓解了许多纷争,也避免大规模的战争将人类引向灾难。但是人们并未真正放下争斗的心态与自私的作为,而将战场转向经济文化的竞争。

这种所谓的「和平」,只是一种「暂时没有战争」的状,是一种利益妥协所换取的「相安无事」,可是经济文化的竞争却悄悄地重新埋下了战争的火苗。我们担忧,当这些压不住的文化矛盾的火苗爆发时,人类该如何承受积压数十年的怨恨不满而引发的战争?

新世纪的和平精神

911事件提醒我们面对文化与经济冲突,更让我们警醒国际上政治性的协商与妥协不能从根本上获致和平。以武力解决争端毕竟不是太平盛世的常道,而是乱世中不得不为的作法。

百年来,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屈指可数,人类走过几千年的历史,累积不少处理战与和平的智慧。中中国古代「弦高犒师」与二战辛德勒挽救千名犹太人的故事,都是乱世中对于人道精神的实践。这样的人物都是在战争的洪流中坚持了自己对善恶的正义选择。

我们知道冲突矛盾使和平日远。细究矛盾的本质,还是出于人人维护自法的私心贪欲所致。因此,我们表彰的和平人物,是能够根本上改变人心自私的本质,以真理启示人心,让人人向着天真善良的本性提升。

我们呼唤,新世纪的人能融入天真善良的清流,从自己的内心做起,呵护与光大正直的良知,维护天地间的正义公理。而这样的时代,我们相信,就会在当今猖狂的邪恶后到来。

来源:新生网  

喜欢、支持,请转发分享↓

欢迎您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