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至世界盡頭,我們還能去哪裡

2016年10月09日 20:34     評論»

來源: 旅行與讀書 作者: 

旅行與探險之所以吸引我們,是因為它帶給我們了一種陌生感,然後讓我們在陌生的地方思索自己看似熟悉的人生。

但其實,我們去過的地方,早有探險家去過,也早有遊記敘述過,終有一天,我們將意識到:我們無處可去。

何不來一場想像的旅行?

它可以更遙遠、也更怪異,與我們自身世界的對比更強烈。

科幻常常會給我們這樣的體驗。比如凡爾納的那些作品。如果說他的第一本小說《熱氣球上五星期》(Five Weeks in a Balloon,1863)與《環遊世界八十天》,都還有現實地理的影子的話,他另外的小說所遊歷的,有的就是完全創作出來的。

比如《地心歷險記》(Journey to the Center of the Earth,1864)、《從到月球》(From the Earth to the Moon,1865)和《海底兩萬里格》(Twenty Thousand Leagues Under the Sea,1869)之類最膾炙人口的作品,也是奠定現代科幻小說創作基礎的作品。這些里的地形地貌,或者所謂的????「地誌????」(Topography),不管說的是地心世界、海底世界,或者是還未被人類探索過的月球環境,則完全是憑空虛構的。

雖然大詩人但尼生(Lord Alfred Tennyson,1809-1892)有詩句說:????「世界苦多,人生苦短。????」(too many worlds,toolittle time.)然而對探險家而言,恐怕有????「世界苦少????」之嘆。特別是經過群雄並起的十八、十九世紀,探險活動已經難以找到有意義的標地,所剩的幾個顯著目標像北極、南極、和喜瑪拉雅山,已經演變成????「國際競賽????」了,不再是心智與毅力的自我考驗。

在凡爾納的科幻小說出現以前,這個處境已經愈來愈明顯了。大體上,世界的基本面貌,已經在人類知識的掌握之中。想想看,如果不是大致上已經知道地球上的地理分佈與各國風情,你又怎麽寫得出《環遊世界八十天》呢?而如果這些知識不是已經普遍為一般人所熟知,你又怎麽能把小說讀得津津有味呢?

《環遊世界八十天》的故事儘管是虛構的,但地理分佈與交通條件全部是有所本、與事實相近的,不然它就失去八十天日程的真實緊迫性,也就失去了讓你感到緊張刺激的樂趣。

如果《環遊世界八十天》小說的出現,代表了????「世界地理知識????」已經在作者與讀者之間成為一種溝通基礎,這可以倒過來說明了真實世界探索的終結,旅行是已經來到窮盡之處了。

但旅行窮盡處,正是幻想啟程之時。真實的探險遊記,對我們這些未曾啟程的閱讀者,不也是提供了幻想與作夢的靈感嗎?

要從哪裡開始呢?就讓我們先來讀一讀凡爾納的《地心歷險記》吧……

地心如何旅行?

首先,當然,地面下必須有容身之處,也要有可遊歷之地。如果只是挖個地道深入地下,我們只是囚在封閉空間之中,那也不叫什麽旅行了。如果旅行所見,只有岩壁,那還不如讓一具地鑽鑽入地面,最多再在鑽頭上加裝鏡頭,對研究者來說,也就已經是????「驚異奇航????」了。

如果地球是空心的,地球中心別有洞天,那又如何?

那當然多了周遊其中的物理空間。但另一個問題,如果地球表面之下充滿的是燃燒的岩漿,每下挖七十英尺溫度就升高一度,那麽到了地球的中心(四千英里或六千公里的半徑),地心的溫度就會高達二百萬度,就算只是到了薄薄一層的外層地殼(六十公里厚),溫度也已經是幾千度,不但旅行者很快就會成了烤雞灰燼,連隨身攜帶的金屬用具也都早就融化了,你還能怎樣旅行呢?

但????「科幻小說之父????」法國作家儒勒.凡爾納在寫《地心歷險記》時,並不是沒有考慮過這些問題的。

首先,他相信(或者有目的地相信)地球是中空的。地球中空理論由來已久,遠的神話不說(很多古人相信地底另有世界,不然怎麽會有????「十八層地獄????」這一類的概念?),近代科學家當中最早提出地球中空理論的,是英國的數學家兼天文學家哈雷(Edmond Halley,1656-1742),也就是利用歷史數據準確預測????「哈雷慧星????」出現時間的那位哈雷。他提出地球中空的理論,估計外部地殼的厚度約為八百公里,地球內部另有兩層同心表層,並有一個核心。地球內部層自有兩個磁極,與地表以不同方向運轉(這解釋了羅盤有時候會異常的原因)。他又認為地球內部的大氣層能發光,內部或許能居住,而????「極光????」(Aurora Borealis)可能就是內部發亮大氣外泄的現象。

這些背景,反映了凡爾納寫作《地心歷險記》時期所能掌握的知識。以我們今天的地球科學知識,當然可以指出這些理論假說都是錯的,但那個時代的知識界卻不能夠。

凡爾納的小說寫作一向試圖找到真實的科學基礎,在這一點上他是很絕頂認真的。

《地心歷險記》以一位博學而急躁的德國李登布羅克(Lidenbrock)為中心主角(好萊塢電影《回到未來》里的瘋狂科學家就是用這個角色得來的靈感),通過他的侄子兼助手艾克索(Axel)的敘述。先是科學家在古書中發現一張寫著密碼的羊皮紙,解開秘密後發現是古代人提到前往地心旅行的通道位置,他們立刻前往冰島尋找那個可以進入地心的火山口。

冰島景觀,好似外太空

當然,地底溫度一事剛才我們還沒解決,科學家的侄子也和我們一樣擔憂,他忍不住問:????「地球裏面的物質都是白熱化的氣體,因為金屬、黃金、白金和最硬的岩石都無法抵擋那樣的高溫。因此我完全有權提出這樣的疑問:有可能進入到那種地方去嗎?????」

科學家李登布羅克開始使出渾身解數,旁徵博引,從法國數學家兼物理學家波瓦松(Semeon Danis Poisson,1781-1840)講到英國化學家亨佛利·達威(Humphry Davy,1778-1829),從地球內部何以不可能是二百萬度高溫講到何以地球內部不可能全是氣體或液體或重礦石。

年輕侄子被他的博學和研究激情感染了,他熱切地響應說:????「我們會看到的,如果是在那裡真能看到東西的話。????」

科學家叔叔豪情萬丈地說:????「為什麽不呢?我們還可以期望在那裡有電的現象,給我們照明;甚至在接近地心的時候,還有大氣壓力,使它發出光亮。????」

而李登布羅克的這段話(或者說凡爾納的話),現在我們完全明白那是從天文學家哈雷的理論來的。

出發的日子到了,我在這裏一方面指的是科學家和他侄子的旅程,一方面要提醒自己我正試圖把科幻小說的起源和旅行文學結合起來。是的,如果你讀《地心歷險記》,你會看見一種熟悉的敘事體例,那是達爾文(Charles Darwin,1809-1882)的《小獵犬號航海記》(The Voyage of the Beagle,1839)或者華萊士(Alfred Russel Wallace,1823-1913)的《馬來群島自然考察記》(Malay Archipelago,1869),或者其他維多利亞時期科學考察遊記典型的寫作風格。

寫作者詳細記錄沿途所見,包括車次、、日期、天氣,並敘述他對景物、自然環境、人文風俗等的觀察與感受。

是的,《地心歷險記》也是這樣啟程的,他們從德國漢堡出發,穿越德國北部,進入丹麥,一路直往冰島的雷克雅未克(Reykjavik),途中所記錄的鐵路時刻表、航線航班表全部是真的,冰島的地理、人文的描述也完全是準確的,連經度、緯度、溫度都正確無誤,作者甚至提供了冰島的獨特風情:冰河、難以下咽的怪食物(放了二十年的酸牛油和魚乾)、暴風雪、麻瘋村和日不落的永晝。

冰島十大瀑布之一的Kirkjufellsfoss(Church Mountain Falls),從百年多前的冰河時期,經過地殼運動以大自然的力量形成的獨特景色,這裏同時也是觀賞極光的絕佳地點。

可以說,一直到火山口之前,凡爾納的描繪簡直就是一流的遊記。不,我這樣說是不對的,進了火山口之後,也就是我們的主人翁開始他們的地心之旅,他的敘述語調也沒變,他一路還要記錄更多的景觀、新發現的動物、以及旅行的意外與遭遇,我們讀到的仍然是一流的????「旅行敘述????」(travel narrative),只是,這些地景地物是真實人生找不到的了……

…一月十五日,他帶密勒斯和一支狗隊出發去小屋岬,那是在此去南面十五哩處。他們越過冰河舌,在那裡發現一袋壓縮草料和玉米,是沙克爾頓遺留的。西南的未凍海水幾乎漫及冰河舌。

抵達小屋,史考特驚駭地發現屋裡全是雪與冰。這很嚴重,而且後來我們才知道,飄來的雪向下滲漏成冰,屋子裡整個變成大冰塊。冰中有一排箱子,是????『發現號?』留下作補給品的。我們知道裏面全是餅乾……

熟悉探險史的朋友,讀到引文中有????「史考特????」之名,又看到冰封雪凍的場景,應該已經猜到這指的是前往南極探險的悲劇英雄英國探險家羅勃·史考特(Robert Falcon Scott,1868-1912)。沒有錯,上述引文是從艾普斯雷.薛瑞.吉哈德(Apsley Cherry-Garrard,1886-1959)所寫的探險經典《世界最險惡之旅》(The Worst Journey In theWorld,1922)書中摘出的。但我的原意並不是要在這裏介紹這場悲壯動人的極地探險故事,也不是介紹這位史考特探險隊中年輕隊員作家和他的作品,我只是要展示一段常見的????「旅行敘述????」(travel narrative)文體。

因為我們還可以再看看下面的一段文字:

…六月十九日,約有一哩路,一冰島哩,我們完全走在火山溶岩地面,這種地面在當地被稱做????「賀倫????」(hraun)。溶岩上的皺摺像繩索一樣,有時舒展,有時捲曲,還有好大一片溶岩就垂掛在附近的山上,見證了這些熄火山昔日的猛烈。即使是現在,我們也還隨處看得到地底熱泉冒出的蒸汽。

我們沒有時間檢視這些地理現象,我們必須趕路。不久,我們騎下的牲口又再度踩入沼澤地中,四處散見大大小小的湖泊。我們向西前進,繞過了法克隡(Faxa)大海灣,斯耐弗山披著白雪的頂峰出現在雲間,距離已經不到五哩路了……

這段口氣、結構、風格都與????「旅行敘述????」相似的文字,實際上是來自法國作家儒勒·凡爾納的《地心歷險記》,一部所謂的????「科幻小說????」作品,也就是????「純屬虛構????」的意思,但為什麽它的敘述文體和旅行探險文學如此相像?

事實上,這一段文字所記錄的景觀現象,全部都是事實。我在上次已經說過,《地心歷險記》里的故事在主角們進入火山口以前,????「途中所記錄的鐵路時刻表、航線航班表全部是真的,冰島的地理、人文的描述也完全是準確的,連經度、緯度、溫度都正確無誤????」。我們還要再看一段文字,才能完全明白凡爾納在創作上的某種????「設計????」:

…五百碼外,在陡峭的懸崖盡頭,一片高大茂盛的樹林出現了。樹林長滿中等高度的樹木,樹形呈規則傘形,有著清晰的幾何輪廓。風勢似乎對樹葉沒有影響,儘管大風勁吹,那些樹木仍然如堅硬的杉木一般,屹立不搖。

我快步向前,想要指認這些奇特物體的名稱。它們是在世界已知的二十萬種植物之外的物種嗎?或者它們是屬於某種特別的湖沼類植物?不,都不是。等我走到它們的樹蔭之下,我的驚訝已經轉為讚歎。事實上,我發現我其實是面對著一種地球上的作物,只是體形巨大得多,我的叔叔立刻就叫出了它們的名字……

那是一片蘑菇林,只是這些白蘑菇都像樹木那麽高大,高到十幾公尺。這當然是虛構想像的奇觀,但作者還在書中引經據典說,根據布雅德(Bulliard)的研究,有一種學名叫Lycopodon giganteum 的大型菇類,菇傘圓周可達三、四公尺,好像要證明更大的菇類並非不可能。書中提到的布雅德也真有其人,全名是皮耶·布雅德(Pierre Bulliard,1742-1793),是有點冷門的法國植物學家,專長就是菇類。

但是,這就是凡爾納創作上精巧之處了。小說大部分用旅行敘述的文體寫成(除了開場發現古老羊皮紙秘密的部分,那是用類似推理小說的敘述方法寫成),並且加註了日期,雖然通過某一位主角的主觀觀點寫成,口氣卻傾向於科學觀察般的冷靜客觀。

旅行的前半段(從德國漢堡經丹麥到冰島,一直到了位於北緯六十五度、高度一千五百公尺的斯耐弗火山),完全是????「真的????」(都有真實的依據);但從火山口往下,前往地心的路上,想像的成份逐步增加(一開始關於地層的描述,也都是有地質學依據的),直到穿過岩層,來到完全想像的地域……

從火山口前往地心的路程,也真的是????「初極狹,才通人????」,走了一段時間,就????「豁然開朗????」。博學而急躁的德國科學家李登布羅克和侄子助手艾克索、嚮導漢斯深入到了地心世界,那裡不但空間廣大,上有天空(或者一種天花板式的圓頂蓋,畢竟他們是在地底呀),下有芳草地,還有各種稀珍動物和植物。他們還撞見一片一望無際的大海(這真是名符實的????「地中海????」了),做了一艘木筏之後,他們就????「乘桴浮於海????」了……

他們當然還要歷經許多冒險,看見許多不可思議的景觀,才要以奇特的方式回到地球表面,我在這裏不能細說了。但也許我們已經都看出來,凡爾納使????「幻想????」變得可信的方法,是讓它????「真幻交揉????」。前面的描述都是真的,像個科學考察者的日記一樣,在某月某日之後,小說就走出真實地理的邊境,走進幻想的偉大世界。那一條邊境線隱而不顯,讀者是不易察覺的,由真入幻的過程自然流暢,或者我可以說,你是在真實的????「催眠????」之下緩緩進入幻想的甜美????「夢鄉????」。利用真實細節堆砌起信賴感,最後要你不知不覺相信摻入的虛構成份,這種寫作技巧從《魯賓遜漂流記》以來,就是很多作家擅長的了。

《火星救援》被譽為是外太空版的《魯濱遜漂流記》

這種????「假的旅行文學????」延續了????「旅行文學????」的閱讀興趣與熱情,也正是因為真實的旅行探險已經來到????「山窮水盡疑無路????」的地步,作家筆鋒一轉,把你帶進????「初極狹,才通人????」的地底通道,你才發現原來地底下????「柳暗花明又一村????」,真實世界苦少,幻想世界的探索卻還沒真正開始呢。

我想,也正因為作家是在尋找????「另一種旅行????」,想尋找新的旅行來替代已經青黃不接的????「旅行文學????」,作家才會把他一系列想像小說訂名為????「不尋常的旅行????」。

凡爾納本來想延伸旅行文學的生命,想延續探險家的冒險精神,想為世人繼續尋找更多我們還未知悉的世界,但旅行窮盡的世界畢竟是窮盡了,作家只好向更空曠的地方追尋,他為我們找到地心,他為我們找到海底,他為我們找到月球……

後來的作者接續下去,他們就會找到外層空間,找到意識世界或者計算機的數碼世界,這些新開發的世界之旅,後來我們熟知的型式就是所謂的????「科幻小說????」了……

旅行就是想像,想像就是旅行。

旅行與探險敘述之所以迷人,正因為它所敘及的地理面貌與風土人情是如此的遙遠、怪異、不像真實;或者應該說,它太不像聆聽者自己熟悉的世界,閱讀經驗本身就洋溢著想像(或不可想像)的色彩,更能激發閱讀者對自身世界無限可能的想像。

因為,閱讀者一面對新奇事物嘖嘖稱奇,一面也不免陷入思索,世上如果真有奇特的人種、文化或文明如斯者,那就意味著我們人生的另一種可能也就像這樣。

科幻小說就是一種這樣類似行走到更遠地方的????「情感重演????」,科幻創作者顯然也是從旅行文學里得到啟發,進而????「複製????」了一場旅行。

從旅行文學得到啟發的創作不限於????「科幻小說????」,另一些無意於????「科????」、只在意????「幻????」的作品,也值得一提。

譬如就拿每個小孩都愛讀的《魯賓遜漂流記》(The Life and Adventures of Robinson Crusoe,1719)來說吧,這是英國作家迪福(Daniel Defoe,1661-1731)初試小說創作的經典之作(他寫第一部小說時已經五十八歲了),這當然也是????「想像的旅行????」的代表作。

迪福的寫作策略是使故事儘可能像是真的,甚至初次出版時書本上的作者也署名????「由魯賓遜.克魯梭本人所撰寫????」(written by Robinson Crusoe himself);書中所述是第一人稱口吻,句子淺白曉易,加上許多描繪細節真實無比,是史上第一部發展出????「寫實????」技巧的小說。小說家吳爾芙(Virginia Wolfe,1882-1941)有一次說,長大後發現原來《魯賓遜漂流記》有一個????「作者????」(而不是魯賓遜本人),這件事讓她悵然若失了好久,可見小說????「以假亂真????」的高明程度。

《魯賓遜漂流記》小說里的荒島,地理、地形、地物均有細節描述,魯賓遜如何渡河、攀山、造屋、撿拾海龜蛋,乃至於發現島上海鳥不怕人,都有栩栩如生的描繪,無一不似真實的地理敘述。比起來,莎劇《暴風雨》(The Tempest ,1611)當中普洛斯斐洛(Prospero)所居的荒島,雖然也是一座????「幻想之島????」,但島上有仙有妖,無意於????「寫實????」,你也只能當它是故事的布景,沒人會誤以為它真實存在。

一個人如何在荒島上孤獨地????「重建文明????」(從一無所有到衣食無虞),這個由《魯賓遜漂流記》率先提出的主題,深深吸引後來的作家,紛紛創作出一系列可以統稱為????「魯賓遜式文學????」(Robinsonnade)的作品,這些追隨者的作家中,就包括了科幻小說之父儒勒·凡爾納,他的《十五少年漂流記》就是魯賓遜漂流記的青少年版,原來的書名是《兩年假期》(Deux ans de vacances,1888),但日本將它譯做更直接的《十五少年漂流記》,連帶台灣也受影響了。

想像的地理,從《魯賓遜漂流記》開始,想像者被期待必須????「寫實地????」(也就是以假亂真地)描繪想像之地的地形、地貌、地物,甚至包括動植物生態、人文、建築、與風土人情,也就是說,你必須????「憑空建造????」關於一個地方全面而完整的描述,你的描寫能力不能再是平面的,而必須是????「空間的????」。

對一個地方的????「全方位敘述????」,那幾乎就是古時候????「地誌學????」(topography)的概念了,創作者因而必須有一整套????「想像的地誌學????」的能力,才能夠可信地????「建造????」一個????「虛構的地理????」以及它的相對情境,再把某一個人物放入其中去旅行,這樣就造就了後來的科幻小說。科幻小說先從????「地理的旅行????」,一路走到????「更遙遠的地方????」,這些地方從地底、海底開始,然後再到月球、火星,最後才走到外層空間、太陽系外,當然也包括我們還不曾知悉的星系。

小說家後來又想到????「空間軸????」之外的另一軸:????「時間軸????」,把角色送到????「另一個時間????」去旅行,這個概念從韋爾斯的〈時光機器〉開始,到了法蘭克.赫伯(Frank Herbert ,1920-1986)的《沙丘魔堡》系列小說(Dune Saga)里,為小說中建造的世界描寫出????「全史????」,連時間軸也用盡了,不過這是後話了。

關鍵詞: 地心時空地球

喜歡、支持,請轉發分享↓

歡迎您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