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至世界尽头,我们还能去哪里

2016年10月09日 20:34     评论»

来源: 旅行与读书 作者: 

旅行与探险之所以吸引我们,是因为它带给我们了一种陌生感,然後让我们在陌生的地方思索自己看似熟悉的人生。

但其实,我们去过的地方,早有探险家去过,也早有游记叙述过,终有一天,我们将意识到:我们无处可去。

何不来一场想像的旅行?

它可以更遥远、也更怪异,与我们自身世界的对比更强烈。

科幻常常会给我们这样的体验。比如凡尔纳的那些作品。如果说他的第一本小说《热气球上五星期》(Five Weeks in a Balloon,1863)与《环游世界八十天》,都还有现实地理的影子的话,他另外的小说所游历的,有的就是完全创作出来的。

比如《地心历险记》(Journey to the Center of the Earth,1864)、《从到月球》(From the Earth to the Moon,1865)和《海底两万里格》(Twenty Thousand Leagues Under the Sea,1869)之类最脍炙人口的作品,也是奠定现代科幻小说创作基础的作品。这些里的地形地貌,或者所谓的????“地志????”(Topography),不管说的是地心世界、海底世界,或者是还未被人类探索过的月球环境,则完全是凭空虚构的。

虽然大诗人但尼生(Lord Alfred Tennyson,1809-1892)有诗句说:????“世界苦多,人生苦短。????”(too many worlds,toolittle time.)然而对探险家而言,恐怕有????“世界苦少????”之叹。特别是经过群雄并起的十八、十九世纪,探险活动已经难以找到有意义的标地,所剩的几个显着目标像北极、南极、和喜玛拉雅山,已经演变成????“国际竞赛????”了,不再是心智与毅力的自我考验。

在凡尔纳的科幻小说出现以前,这个处境已经愈来愈明显了。大体上,世界的基本面貌,已经在人类知识的掌握之中。想想看,如果不是大致上已经知道地球上的地理分布与各国风情,你又怎麽写得出《环游世界八十天》呢?而如果这些知识不是已经普遍为一般人所熟知,你又怎麽能把小说读得津津有味呢?

《环游世界八十天》的故事尽管是虚构的,但地理分布与交通条件全部是有所本、与事实相近的,不然它就失去八十天日程的真实紧迫性,也就失去了让你感到紧张刺激的乐趣。

如果《环游世界八十天》小说的出现,代表了????“世界地理知识????”已经在作者与读者之间成为一种沟通基础,这可以倒过来说明了真实世界探索的终结,旅行是已经来到穷尽之处了。

但旅行穷尽处,正是幻想启程之时。真实的探险游记,对我们这些未曾启程的阅读者,不也是提供了幻想与作梦的灵感吗?

要从哪里开始呢?就让我们先来读一读凡尔纳的《地心历险记》吧……

地心如何旅行?

首先,当然,地面下必须有容身之处,也要有可游历之地。如果只是挖个地道深入地下,我们只是囚在封闭空间之中,那也不叫什麽旅行了。如果旅行所见,只有岩壁,那还不如让一具地钻钻入地面,最多再在钻头上加装镜头,对研究者来说,也就已经是????“惊异奇航????”了。

如果地球是空心的,地球中心别有洞天,那又如何?

那当然多了周游其中的物理空间。但另一个问题,如果地球表面之下充满的是燃烧的岩浆,每下挖七十英尺温度就升高一度,那麽到了地球的中心(四千英里或六千公里的半径),地心的温度就会高达二百万度,就算只是到了薄薄一层的外层地壳(六十公里厚),温度也已经是几千度,不但旅行者很快就会成了烤鸡灰烬,连随身携带的金属用具也都早就融化了,你还能怎样旅行呢?

但????“科幻小说之父????”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在写《地心历险记》时,并不是没有考虑过这些问题的。

首先,他相信(或者有目的地相信)地球是中空的。地球中空理论由来已久,远的神话不说(很多古人相信地底另有世界,不然怎麽会有????“十八层地狱????”这一类的概念?),近代科学家当中最早提出地球中空理论的,是英国的数学家兼天文学家哈雷(Edmond Halley,1656-1742),也就是利用历史数据准确预测????“哈雷慧星????”出现时间的那位哈雷。他提出地球中空的理论,估计外部地壳的厚度约为八百公里,地球内部另有两层同心表层,并有一个核心。地球内部层自有两个磁极,与地表以不同方向运转(这解释了罗盘有时候会异常的原因)。他又认为地球内部的大气层能发光,内部或许能居住,而????“极光????”(Aurora Borealis)可能就是内部发亮大气外泄的现象。

这些背景,反映了凡尔纳写作《地心历险记》时期所能掌握的知识。以我们今天的地球科学知识,当然可以指出这些理论假说都是错的,但那个时代的知识界却不能够。

凡尔纳的小说写作一向试图找到真实的科学基础,在这一点上他是很绝顶认真的。

《地心历险记》以一位博学而急躁的德国李登布罗克(Lidenbrock)为中心主角(好莱坞电影《回到未来》里的疯狂科学家就是用这个角色得来的灵感),通过他的侄子兼助手艾克索(Axel)的叙述。先是科学家在古书中发现一张写着密码的羊皮纸,解开秘密後发现是古代人提到前往地心旅行的信道位置,他们立刻前往冰岛寻找那个可以进入地心的火山口。

冰岛景观,好似外太空

当然,地底温度一事刚才我们还没解决,科学家的侄子也和我们一样担忧,他忍不住问:????“地球里面的物质都是白热化的气体,因为金属、黄金、白金和最硬的岩石都无法抵挡那样的高温。因此我完全有权提出这样的疑问:有可能进入到那种地方去吗?????”

科学家李登布罗克开始使出浑身解数,旁徵博引,从法国数学家兼物理学家波瓦松(Semeon Danis Poisson,1781-1840)讲到英国化学家亨佛利·达威(Humphry Davy,1778-1829),从地球内部何以不可能是二百万度高温讲到何以地球内部不可能全是气体或液体或重矿石。

年轻侄子被他的博学和研究激情感染了,他热切地响应说:????“我们会看到的,如果是在那里真能看到东西的话。????”

科学家叔叔豪情万丈地说:????“为什麽不呢?我们还可以期望在那里有电的现象,给我们照明;甚至在接近地心的时候,还有大气压力,使它发出光亮。????”

而李登布罗克的这段话(或者说凡尔纳的话),现在我们完全明白那是从天文学家哈雷的理论来的。

出发的日子到了,我在这里一方面指的是科学家和他侄子的旅程,一方面要提醒自己我正试图把科幻小说的起源和旅行文学结合起来。是的,如果你读《地心历险记》,你会看见一种熟悉的叙事体例,那是达尔文(Charles Darwin,1809-1882)的《小猎犬号航海记》(The Voyage of the Beagle,1839)或者华莱士(Alfred Russel Wallace,1823-1913)的《马来群岛自然考察记》(Malay Archipelago,1869),或者其他维多利亚时期科学考察游记典型的写作风格。

写作者详细记录沿途所见,包括车次、、日期、天气,并叙述他对景物、自然环境、人文风俗等的观察与感受。

是的,《地心历险记》也是这样启程的,他们从德国汉堡出发,穿越德国北部,进入丹麦,一路直往冰岛的雷克雅未克(Reykjavik),途中所记录的铁路时刻表、航线航班表全部是真的,冰岛的地理、人文的描述也完全是准确的,连经度、纬度、温度都正确无误,作者甚至提供了冰岛的独特风情:冰河、难以下咽的怪食物(放了二十年的酸牛油和鱼乾)、暴风雪、麻疯村和日不落的永昼。

冰岛十大瀑布之一的Kirkjufellsfoss(Church Mountain Falls),从百年多前的冰河时期,经过地壳运动以大自然的力量形成的独特景色,这里同时也是观赏极光的绝佳地点。

可以说,一直到火山口之前,凡尔纳的描绘简直就是一流的游记。不,我这样说是不对的,进了火山口之後,也就是我们的主人翁开始他们的地心之旅,他的叙述语调也没变,他一路还要记录更多的景观、新发现的动物、以及旅行的意外与遭遇,我们读到的仍然是一流的????“旅行叙述????”(travel narrative),只是,这些地景地物是真实人生找不到的了……

…一月十五日,他带密勒斯和一支狗队出发去小屋岬,那是在此去南面十五哩处。他们越过冰河舌,在那里发现一袋压缩草料和玉米,是沙克尔顿遗留的。西南的未冻海水几乎漫及冰河舌。

抵达小屋,史考特惊骇地发现屋里全是雪与冰。这很严重,而且後来我们才知道,飘来的雪向下渗漏成冰,屋子里整个变成大冰块。冰中有一排箱子,是????‘发现号?’留下作补给品的。我们知道里面全是饼乾……

熟悉探险史的朋友,读到引文中有????“史考特????”之名,又看到冰封雪冻的场景,应该已经猜到这指的是前往南极探险的悲剧英雄英国探险家罗勃·史考特(Robert Falcon Scott,1868-1912)。没有错,上述引文是从艾普斯雷.薛瑞.吉哈德(Apsley Cherry-Garrard,1886-1959)所写的探险经典《世界最险恶之旅》(The Worst Journey In theWorld,1922)书中摘出的。但我的原意并不是要在这里介绍这场悲壮动人的极地探险故事,也不是介绍这位史考特探险队中年轻队员作家和他的作品,我只是要展示一段常见的????“旅行叙述????”(travel narrative)文体。

因为我们还可以再看看下面的一段文字:

…六月十九日,约有一哩路,一冰岛哩,我们完全走在火山溶岩地面,这种地面在当地被称做????“贺伦????”(hraun)。溶岩上的皱摺像绳索一样,有时舒展,有时卷曲,还有好大一片溶岩就垂挂在附近的山上,见证了这些熄火山昔日的猛烈。即使是现在,我们也还随处看得到地底热泉冒出的蒸汽。

我们没有时间检视这些地理现象,我们必须赶路。不久,我们骑下的牲口又再度踩入沼泽地中,四处散见大大小小的湖泊。我们向西前进,绕过了法克隡(Faxa)大海湾,斯耐弗山披着白雪的顶峰出现在云间,距离已经不到五哩路了……

这段口气、结构、风格都与????“旅行叙述????”相似的文字,实际上是来自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的《地心历险记》,一部所谓的????“科幻小说????”作品,也就是????“纯属虚构????”的意思,但为什麽它的叙述文体和旅行探险文学如此相像?

事实上,这一段文字所记录的景观现象,全部都是事实。我在上次已经说过,《地心历险记》里的故事在主角们进入火山口以前,????“途中所记录的铁路时刻表、航线航班表全部是真的,冰岛的地理、人文的描述也完全是准确的,连经度、纬度、温度都正确无误????”。我们还要再看一段文字,才能完全明白凡尔纳在创作上的某种????“设计????”:

…五百码外,在陡峭的悬崖尽头,一片高大茂盛的树林出现了。树林长满中等高度的树木,树形呈规则伞形,有着清晰的几何轮廓。风势似乎对树叶没有影响,尽管大风劲吹,那些树木仍然如坚硬的杉木一般,屹立不摇。

我快步向前,想要指认这些奇特物体的名称。它们是在世界已知的二十万种植物之外的物种吗?或者它们是属於某种特别的湖沼类植物?不,都不是。等我走到它们的树荫之下,我的惊讶已经转为赞叹。事实上,我发现我其实是面对着一种地球上的作物,只是体形巨大得多,我的叔叔立刻就叫出了它们的名字……

那是一片蘑菇林,只是这些白蘑菇都像树木那麽高大,高到十几公尺。这当然是虚构想像的奇观,但作者还在书中引经据典说,根据布雅德(Bulliard)的研究,有一种学名叫Lycopodon giganteum 的大型菇类,菇伞圆周可达三、四公尺,好像要证明更大的菇类并非不可能。书中提到的布雅德也真有其人,全名是皮耶·布雅德(Pierre Bulliard,1742-1793),是有点冷门的法国植物学家,专长就是菇类。

但是,这就是凡尔纳创作上精巧之处了。小说大部分用旅行叙述的文体写成(除了开场发现古老羊皮纸秘密的部分,那是用类似推理小说的叙述方法写成),并且加注了日期,虽然通过某一位主角的主观观点写成,口气却倾向於科学观察般的冷静客观。

旅行的前半段(从德国汉堡经丹麦到冰岛,一直到了位於北纬六十五度、高度一千五百公尺的斯耐弗火山),完全是????“真的????”(都有真实的依据);但从火山口往下,前往地心的路上,想像的成份逐步增加(一开始关於地层的描述,也都是有地质学依据的),直到穿过岩层,来到完全想像的地域……

从火山口前往地心的路程,也真的是????“初极狭,才通人????”,走了一段时间,就????“豁然开朗????”。博学而急躁的德国科学家李登布罗克和侄子助手艾克索、向导汉斯深入到了地心世界,那里不但空间广大,上有天空(或者一种天花板式的圆顶盖,毕竟他们是在地底呀),下有芳草地,还有各种稀珍动物和植物。他们还撞见一片一望无际的大海(这真是名符实的????“地中海????”了),做了一艘木筏之後,他们就????“乘桴浮於海????”了……

他们当然还要历经许多冒险,看见许多不可思议的景观,才要以奇特的方式回到地球表面,我在这里不能细说了。但也许我们已经都看出来,凡尔纳使????“幻想????”变得可信的方法,是让它????“真幻交揉????”。前面的描述都是真的,像个科学考察者的日记一样,在某月某日之後,小说就走出真实地理的边境,走进幻想的伟大世界。那一条边境线隐而不显,读者是不易察觉的,由真入幻的过程自然流畅,或者我可以说,你是在真实的????“催眠????”之下缓缓进入幻想的甜美????“梦乡????”。利用真实细节堆砌起信赖感,最後要你不知不觉相信掺入的虚构成份,这种写作技巧从《鲁宾逊漂流记》以来,就是很多作家擅长的了。

《火星救援》被誉为是外太空版的《鲁滨逊漂流记》

这种????“假的旅行文学????”延续了????“旅行文学????”的阅读兴趣与热情,也正是因为真实的旅行探险已经来到????“山穷水尽疑无路????”的地步,作家笔锋一转,把你带进????“初极狭,才通人????”的地底通道,你才发现原来地底下????“柳暗花明又一村????”,真实世界苦少,幻想世界的探索却还没真正开始呢。

我想,也正因为作家是在寻找????“另一种旅行????”,想寻找新的旅行来替代已经青黄不接的????“旅行文学????”,作家才会把他一系列想像小说订名为????“不寻常的旅行????”。

凡尔纳本来想延伸旅行文学的生命,想延续探险家的冒险精神,想为世人继续寻找更多我们还未知悉的世界,但旅行穷尽的世界毕竟是穷尽了,作家只好向更空旷的地方追寻,他为我们找到地心,他为我们找到海底,他为我们找到月球……

後来的作者接续下去,他们就会找到外层空间,找到意识世界或者计算机的数码世界,这些新开发的世界之旅,後来我们熟知的型式就是所谓的????“科幻小说????”了……

旅行就是想像,想像就是旅行。

旅行与探险叙述之所以迷人,正因为它所叙及的地理面貌与风土人情是如此的遥远、怪异、不像真实;或者应该说,它太不像聆听者自己熟悉的世界,阅读经验本身就洋溢着想像(或不可想像)的色彩,更能激发阅读者对自身世界无限可能的想像。

因为,阅读者一面对新奇事物啧啧称奇,一面也不免陷入思索,世上如果真有奇特的人种、文化或文明如斯者,那就意味着我们人生的另一种可能也就像这样。

科幻小说就是一种这样类似行走到更远地方的????“情感重演????”,科幻创作者显然也是从旅行文学里得到启发,进而????“复制????”了一场旅行。

从旅行文学得到启发的创作不限於????“科幻小说????”,另一些无意於????“科????”、只在意????“幻????”的作品,也值得一提。

譬如就拿每个小孩都爱读的《鲁宾逊漂流记》(The Life and Adventures of Robinson Crusoe,1719)来说吧,这是英国作家迪福(Daniel Defoe,1661-1731)初试小说创作的经典之作(他写第一部小说时已经五十八岁了),这当然也是????“想像的旅行????”的代表作。

迪福的写作策略是使故事尽可能像是真的,甚至初次出版时书本上的作者也署名????“由鲁宾逊.克鲁梭本人所撰写????”(written by Robinson Crusoe himself);书中所述是第一人称口吻,句子浅白晓易,加上许多描绘细节真实无比,是史上第一部发展出????“写实????”技巧的小说。小说家吴尔芙(Virginia Wolfe,1882-1941)有一次说,长大後发现原来《鲁宾逊漂流记》有一个????“作者????”(而不是鲁宾逊本人),这件事让她怅然若失了好久,可见小说????“以假乱真????”的高明程度。

《鲁宾逊漂流记》小说里的荒岛,地理、地形、地物均有细节描述,鲁宾逊如何渡河、攀山、造屋、捡拾海龟蛋,乃至於发现岛上海鸟不怕人,都有栩栩如生的描绘,无一不似真实的地理叙述。比起来,莎剧《暴风雨》(The Tempest ,1611)当中普洛斯斐洛(Prospero)所居的荒岛,虽然也是一座????“幻想之岛????”,但岛上有仙有妖,无意於????“写实????”,你也只能当它是故事的布景,没人会误以为它真实存在。

一个人如何在荒岛上孤独地????“重建文明????”(从一无所有到衣食无虞),这个由《鲁宾逊漂流记》率先提出的主题,深深吸引後来的作家,纷纷创作出一系列可以统称为????“鲁宾逊式文学????”(Robinsonnade)的作品,这些追随者的作家中,就包括了科幻小说之父儒勒·凡尔纳,他的《十五少年漂流记》就是鲁宾逊漂流记的青少年版,原来的书名是《两年假期》(Deux ans de vacances,1888),但日本将它译做更直接的《十五少年漂流记》,连带台湾也受影响了。

想像的地理,从《鲁宾逊漂流记》开始,想像者被期待必须????“写实地????”(也就是以假乱真地)描绘想像之地的地形、地貌、地物,甚至包括动植物生态、人文、建筑、与风土人情,也就是说,你必须????“凭空建造????”关於一个地方全面而完整的描述,你的描写能力不能再是平面的,而必须是????“空间的????”。

对一个地方的????“全方位叙述????”,那几乎就是古时候????“地志学????”(topography)的概念了,创作者因而必须有一整套????“想像的地志学????”的能力,才能够可信地????“建造????”一个????“虚构的地理????”以及它的相对情境,再把某一个人物放入其中去旅行,这样就造就了後来的科幻小说。科幻小说先从????“地理的旅行????”,一路走到????“更遥远的地方????”,这些地方从地底、海底开始,然後再到月球、火星,最後才走到外层空间、太阳系外,当然也包括我们还不曾知悉的星系。

小说家後来又想到????“空间轴????”之外的另一轴:????“时间轴????”,把角色送到????“另一个时间????”去旅行,这个概念从韦尔斯的〈时光机器〉开始,到了法兰克.赫伯(Frank Herbert ,1920-1986)的《沙丘魔堡》系列小说(Dune Saga)里,为小说中建造的世界描写出????“全史????”,连时间轴也用尽了,不过这是後话了。

关键词: 地心时空地球

喜欢、支持,请转发分享↓

欢迎您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