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神跡二則:中風與頭風(圖)

2016年06月06日 11:16     評論»


神跡二則:中風與頭風。(網路圖片)

針灸術是中國特有的、具有悠久歷史的一種疾病的手段,是中華特有之神技。相傳,針灸起源於三皇五帝時期三皇之一的伏羲,他曾經「嘗百葯而制九針」。

後世的醫者在應用針灸術的長期實踐中,形成了由十四經脈、奇經八脈、十五別絡、十二經別、十二經筋、十二皮部以及孫絡、浮絡等組成的理論,以及361個腧穴以及經外奇穴等腧穴與腧穴主病的知識,發現了人體特定部位之間特定聯繫的規律,創造了經絡學說,並由此產生了一套治療疾病的方法體系。

實際上,針灸療法是針法和灸法的統稱,針法起源於中國南方,灸法起源於中國北方。針灸術是一種「內病外治」的醫術,通過經絡、腧穴的傳導作用,以及應用一定的操作方法,來治療全身疾病的。

針灸術主要有疏通經絡、調和陰陽、扶正祛邪三大治療作用。疏通經絡是使淤阻的經絡通暢而發揮其正常的生理作用,是針灸最基本最直接的治療作用。調和陰陽是使機體從陰陽失衡的狀態向平衡狀態轉化,是針灸術最終要達到的目的。而扶正祛邪就是可以扶助機體正氣及驅除病邪。除了的功效外,古人很早以前也採用針灸方法保健強身。

在針灸術千百年的發展過程中,湧現出了許多家喻戶曉的名醫名家和神奇醫案及故事。

神醫華佗與的頭風病

三國時代的著名醫家華佗,人稱「神醫」。他年輕時曾遊學徐州,兼通數經,通曉養性之術。雖然華佗的醫術十分精湛,但是他淡於功名利祿,只願作一個平凡的民間,以自己的醫術來解除病人的痛苦,故深得百姓的愛戴。他首創用全身麻醉法施行外科手術,被後世尊之為「外科鼻祖」。華佗不但精通方葯,而且在針術和灸法上的造詣也十分令人欽佩。他每次在使用灸法的時候,不過取一兩個,灸上七八壯(按:醫用艾灸,灸一次謂之一壯),病就好了。用針刺治療時,也只針一兩個穴位,告訴病人針感會達到什麼地方,當針感果然到了他說過的地方后,他就拔出針來,病人的病也就立即好了。

當時的漢相曹操早年得了一種頭風病,每次發作均頭痛難忍。請了很多醫生治療,都不見效。聽說華佗醫術高明,曹操就請他醫治。華佗只給他扎了一針,頭痛立止。曹操怕自己的病再發,就強要華佗留在許昌做自己的侍醫。華佗稟性清高,不慕功利,不願做這種形同僕役的侍醫。曹操屢請華佗,華佗都借故推託不至。曹操為此大發雷霆,就把華佗抓到許昌為曹操治病。華佗診斷之後,說:「丞相的病已經很嚴重,不是針灸可以奏效的了。我想還是給你服麻沸散,然後剖開頭顱,施行手術,這才能除去病根。」曹操一聽,勃然大怒,認為華佗要謀害他,就把這位在中國醫學上有著傑出貢獻的醫生殺害了。

「太乙神針」韓貽豐

韓貽豐,字芑齋,浙江慈溪人。他是康熙四十二年(公元1703年)進士。工詩文,善書法,旁通醫學,為清初針灸醫家,尤賞識「雷火針」治病,並對之加以改進,名「太乙神針」,所治多效,乃有醫名。

他曾經為當時的司空徐元正治病,當時徐元正的癥狀很重,滿面浮腫,口角流涎不止,說不出話,雙腿沉重得不能邁步。韓貽豐為之診脈后說:「你這種病非得用針灸治療不可。」

於是就讓徐元正的家人拿來蠟燭,舉手欲在其頂門上用針治療,徐元正及其家人連忙舉手阻止,說:「這裏怎麼可以用針灸來治療呢,一定會很痛苦吧。」儘管韓貽豐堅持再三,但是徐元正和家人終究沒有同意他的意見,韓貽豐不得不很遺憾地離開了徐家。

過了不久,徐元正和家人從其它途徑聞知韓貽豐確實醫術精湛,針術通神,於是就又一次去邀請韓貽豐治療。韓貽豐在徐元正的百會、神庭、腎門、環跳,風市、三里、湧泉等穴位針了二十一針。完全出乎徐元正的意料,等針刺完后,不但沒有痛苦感,而且徐元正還感到身體有一種說不出的舒服感,連聲讚歎,認為是最好的效果了。周身的疾病,好象一下子都突然消失了。

責任編輯: 蘇菲

喜歡、支持,請轉發分享↓

歡迎您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