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大哉問

2016年05月13日 22:12     評論»

來源: 科學

■許多自然現象發生的時間比人類的生命長很多,因此難以
■本文作者訪問了數位頂尖學者,如果生命能延續數千年,他們會想進行哪些實驗。
■這些實驗必須使用目前的科技,而且必須用來解決短時間內難以解答的基本問題

兩個原子形成一個分子,需要數皮秒(10-12秒)的時間,相較之下,人的相當漫長,不過,與造山運動或是星系碰撞等許多自然現象相比,人的一生又像一眨眼那樣短暫。解答某些問題所需要的時間,比人類的一生還要長,因此,科學家把研究工作代代相傳。例如,在醫學研究領域,長期進行的研究必須持續追蹤受試者,即使最初的研究人員已經過世,有些遠自1920年代就開始的研究,至今仍在持續進行。歷史上,連續蒐集資料時間最長的紀錄,應該是古代巴比倫人的觀測日誌,這部日誌從公元前1000年開始記載,觀測結果至少涵蓋了600年之久,這些記載也呈現了某些天文事件的重複模式,像是日食和月食。

然而,在大多數的科學研究領域中,有些最、最基本的問題,至今還沒有解答,原因只是科學家沒有足夠的時間來解決它們。不過,如果時間不是問題,會有什麽結果?最近我訪問了不同領域的頂尖研究人員,詢問他們如果擁有千年、萬年甚至百萬年的時間可以進行觀測或實驗,他們最想研究哪些問題(為了把重點集中在科學而非未來學,我要求他們假設自己只能運用現今存在的尖端科技)。他們的答案十分有趣,摘錄整理如下。

一萬年 生命如何出現?
赫森(Robert Hazen),喬治梅森地球科學家。

1950年代初,美國芝加哥大學的米勒(Stanley Miller)和游理(Harold Urey)發現,胺基酸等構成生命的基礎材料,在適當條件下會自己出現。當時看來,似乎只要將適當的化學物質組合起來,等待足夠的時間,就能解開生命起源的奧秘。答案顯然沒有那麽簡單,但如果有一萬年的時間,新一代的游理–米勒實驗或許能產生某些基本分子,除了可以自我複製,還能透過天擇演化——簡而言之,就是生命。

模擬生命起源的實驗必須在具備適當地球化學條件的環境下進行,而且必須從零開始。生命原湯可能含有數百萬個不同種類的小分子,這些分子結合與進行反應的可能方式可以說是天文數字。不過這些分子在海洋中的濃度相當低,所以任意兩個分子偶然相遇的機率相當低,更不用說要發生化學反應。最可能的解釋是,能自我複製的分子最初是在岩石表面組裝。原始地球表面相當潮濕,形成龐大的天然實驗室,隨時可能有多達1030種實驗在進行,而且持續了1~5億年。

要重新創造這種環境,可以設計一個長達一萬年的實驗室,同時進行許多小規模實驗。從外表看來,這個分子搖籃就像塞滿了電腦伺服器的機房,不過機房裡其實是許多化學實驗室晶片,晶片內含數百個極小的凹槽,每個凹槽各有不同的化合物組合,在不同的礦物表面進行反應。這些晶片可持續自動監控其中的化學反應,尋找分子出現控制之外的自我複製跡象。

這些實驗可以集中在最有可能產生有趣結果的化學物質組合上,把實驗時間從數百萬年縮減到數千年。幸運的話,未來我們還可以進一步了解大自然的運作方式,把實驗時間縮短到數十年。

一萬年 自然界的常數真的永遠不變嗎?
蓋布理爾(Gerald Gabrielse),美國哈佛大學物理學家。

物理基本定律似乎放諸四海皆準又恆久不變,例如就我們目前所知,所有質子擁有的靜電荷都相同、光永遠以相同的速度行進等。但是某些學者提出的模型容許改變這些基本定律,有些天文研究甚至宣稱確實觀察到小幅度變化,引人爭議。然而在此同時,所有實驗數據仍然沒有出現改變。舉例來說,我的實驗室就曾經測量過電子的磁性——就我所知,這是基本粒子各種特性中最精確的測量結果。如果反覆測量數千年,這類實驗或許會觀察到變化。

為了測量電子的磁性(更精確的說法是「磁矩」,也就是將它視為次原子尺度棒狀磁鐵的磁性強度),我們利用靜電場把一個電子局限在平面上,並且以磁場迫使電子進行圓周運動。我們讓實驗設備的溫度維持在絕對溫度0.1K以下,使電子運動的能量降到最低。接著以無線電波迫使電子的磁場反轉。電子的反應,尤其是我們能使電子磁場反轉的頻率,取決於其磁矩,後來我們的測量結果是3/1013。

如果磁矩在整個歷史中改變了1/1000,同時一直以恆定步調發生變化,那麽我們的實驗應該會偵測到它的變化。當然,科學永遠不能證明某樣事物絕對不變,只能證明它的變化率極低。不僅如此,現在它的變化率可能比宇宙誕生初期低了許多,所以在實驗室中難以觀察到。

不過,如果重複進行這個實驗一萬年,仍然看不出變化,這樣的穩定性將對「常數會改變」的理論預測,造成相當嚴格的限制。(也將使大眾質疑這說法:由實驗觀測遙遠類星體的光就可以發現,從宇宙誕生初期至今,電磁交互作用強度出現少許變化。)

當然,我們和其他實驗室的技術還有許多地方需要改進。我想,未來更精巧的方法問世之後,我們將會取得更大的進展,而且花費的時間遠比一萬年少得多。

十萬年 材料如何逐漸劣化?
帕森(Kristin Persson),美國勞倫斯柏克萊國家實驗室理論物理學家、材料科學家。

人類隨時都在製造東西,但怎麽知道這些東西能維持多久?如果要建造核廢料儲存庫,我們必須確保在內部物質的危險性消失之前,容器不會損壞。如果不想讓地球表面布滿垃圾,我們也應該知道塑膠和其他材料需要多久才會分解。

獲得答案的唯一方法就是對這些材料進行壓力測試10萬年,並持續觀察。如此我們就可製造出真正永久不壞,或是會以環保方式分解的產品。

例如我們可以測試用於裝核廢料的銅合金和玻璃等材料(儲存庫的設置地點應仔細挑選,並位於地底深處,但地質狀況可能在數千年內出現難以預期的變化)。這類實驗讓材料暴露在會加速耗損的環境,例如酸礆值大幅改變,並讓溫度上升又下降,或模擬晝夜和季節的變化。

就算材料看似能承受數年的嚴苛考驗,也可能出現極細微的劣化,因為目前的特性描述方式仍有不足,無法顯示材料在某些地方減少幾個原子。不過經過數萬年後,將開始出現損壞,協助我們判斷哪些材料最優異。

對於其他科技應用,長時間測試也能提供幫助。例如目前的檢驗及模擬技術都無法確實預測新型電動車電池15年後的效能。電腦模擬將日益精密,可取代長時間測試,但我們製造需要耐久的產品時,仍須格外留意。

一百萬年 宇宙是不對稱的嗎?
史達克曼(Glenn Starkman),美國凱斯西儲大學物理學家。

大霹靂的熱在宇宙各處輻射。太空探測船描繪了天空中的宇宙微波背景輻射(CMB)分佈,發現它十分均勻,少有小幅度隨機變動,一如大霹靂理論的預測。這樣的平滑代表早期宇宙也是均勻的。從研究分析看來,宇宙兩邊似乎過度對稱,而且還有其他異常現象,包括缺少應該在宇宙中延伸60度以上的最大變動等。

要知道這些現象是實際狀況還是巧合,只需持續觀察。CMB已朝我們行進了137億年,因此測量CMB其實是以我們為中心,測繪半徑137億光年的球體表面。如果時間夠長,這個球體會越來越大,最後通過宇宙誕生的區域。異常狀況的規模相當大,CMB球體可能需要10億年才能通過,屆時球體半徑將達147億光年。如果我們「只能」觀察100萬年,大多數異常現象應該依然存在,但有少許變化,就可知道它們是否逐漸消失(代表只是巧合),如果持續不變,則代表有更大的宇宙結構存在。

關鍵詞: 生命宇宙時空

喜歡、支持,請轉發分享↓

歡迎您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