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正體

【2013年11月】當月文章列表

因果不虛 報應昭彰(上)閱讀全文»

文/靜遠因果規律是宇宙的法則,天經地義。其實人無論做了什麼都有報應,古語云「善因善報,惡因惡報」,天理在制約一切,人的所作所為、一思一念神明都在監察著,每個人都要為自己的言行負責。有的人一聽說因果之事,便會相信且願聽,從而自覺遵守道德。但也有些人,不信也不願聽,總以為自己做的什麼事別人看不見,因不信[……]

Read more

日期:2013年11月13日 | 分類:傳統文化

隸書的淵源閱讀全文»

文/耀文《洪吟》· 緣漢字的書法藝術源遠流長,流傳數千載,具有高度藝術成就。其書體變化豐富多彩,概括起來大體可以分為:篆書(包括大篆和小篆)、隸書、楷書(也叫作真書,包括魏碑和唐碑等)、行書、草書。在這五種書體中,篆書、隸書和楷書都是隨著時代的變遷依次孕育、轉化,逐漸形成的。隸書始創于秦代,普及於漢[……]

Read more

日期:2013年11月12日 | 分類:傳統文化

退一步的智慧(圖)閱讀全文»

文/無思 古人講「退一步海闊天空」,是一種難能可貴,超然洒脫的生命境界與智慧。「身後有餘忘縮手,眼前無路思回頭」,這是《紅樓夢》第二回中,賈雨村在維揚(今揚州)的智通寺門上看到的一副對聯。細想想,這實在是一幅洞察世情深刻的佳對,可現在還有多少人能理解、接受呢?有餘之時不思退步,無路之時再回頭又如何能[……]

Read more

日期:2013年11月11日 | 分類:心靈隨筆

千古奇人——邵雍閱讀全文»

文/明心邵雍(1011—1077),宋代的哲學家、易學家,有內聖外王之譽。字堯夫,謚號康節,自號安樂先生、伊川翁,後人稱百源先生。邵雍少年有志,聰慧過人,隱居並讀書于蘇門山百源之上。宋仁宗及神宗皇帝多次召他授官,都婉拒不受。38歲時他遷居洛陽,與司馬光等人從游甚密。根據《易經》中關於八卦形成的原理以[……]

Read more

日期:2013年11月09日 | 分類:傳統文化

梅樹藏銀閱讀全文»

雲間(華亭縣)韓漱山先生,很富有,講禮義,只要有益於別人的事,他一定熱情去做,鄉親都稱他善人。相傳他致富的經過,倒是很有啟發性。漱山先生的先輩,家世貧寒,他父親韓老先生是位裁縫,在秀野橋西側,開了鋪面,手藝收入雖然微薄,但樂於助善,總是唯恐不及。有一年臨近除夕,下起了大雪,半夜做完活計,準備就寢,忽[……]

Read more

日期:2013年11月08日 | 分類:傳統文化

狗吠主人閱讀全文»

南朝徐勉,東海郯人。徐勉幼年喪父,家境貧寒,很小就自我勉勵,恪守高潔的節操。六歲時,恰逢連綿大雨,家人祈禱放晴,徐勉寫了一篇禱文,竟被有名望有學問的老人稱道。年齡稍大后喜愛學習,同族人徐孝嗣見到他讚歎說:「這就是所說的人中的駿馬,一定能到達千里之外啊。」考試取士時入選甲科,被授予王國侍郎的官職,又補[……]

Read more

日期:2013年11月07日 | 分類:傳統文化

古詩中的雲(圖)閱讀全文»

文/智真古詩中以雲象徵淡泊無爭,表現安貧守道、超然物外的人生態度,滌凈著人們的心塵。 雲是古代詩歌常見意象之一,如同自然界的雲,五彩斑斕,形態萬千,古代詩歌中的雲意象也具有豐富的意蘊與文化內涵。在很多膾炙人口的詠雲詩中,詩人的理想、品質、操守、氣節、感悟等都寄寓其中,從中可以感受到其心靈境界、審美境[……]

Read more

日期:2013年11月06日 | 分類:傳統文化

淺析孔孟之義利觀(三)閱讀全文»

文/靜遠見利思義孔子說「見利思義」、「見得思義」,反對見利忘義。指見到利益,應首先想到義,符合道義,亦可以富亦可以貴;不符合道義,不能據為己有,即「義然後取」。孔子說:「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富與貴,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意思是不義而來的富貴,對我來說就如同浮雲一樣,違背「義」的原則的「利[……]

Read more

日期:2013年11月05日 | 分類:傳統文化

淺析孔孟之義利觀(二)閱讀全文»

文/靜遠重義輕利孔子提出了「重義輕利」思想,並以「義」和「利」區分君子和小人,說「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指出君子和小人的最根本區別,在於君子重道義,小人則重利益。君子於事必辨其是非,對於大是大非的原則問題在任何時候都是不會妥協的,行為光明正直,不搞歪門邪道,「行不由徑,非公事,未嘗至於偃之室也」[……]

Read more

日期:2013年11月04日 | 分類:傳統文化

淺析孔孟之義利觀(一)閱讀全文»

文/靜遠「義」和「利」的問題是中國古代道德理論中的一個重要問題,講的是道德原則和物質利益的關係問題,正確看待和處理義和利的關係是做人、立身的大事。孔子與孟子的「義利觀」都是在對天人關係的理解和把握的基礎上產生的,是為了從根本上回答人生的目的和理想問題。所謂義,是指道義、正義等超越物質利益之上的道德原[……]

Read more

日期:2013年11月03日 | 分類:傳統文化

天堂地獄啟示錄閱讀全文»

主耶穌多次向卡特琳顯現,向她啟示關於地獄、天堂、魔鬼撒旦的詭計、大審判以及世界末日的秘密,並說卡特琳出生的目的就是為了寫成這部真實的記錄,使世人從罪中悔改,拯救靈魂脫離地獄。
作者卡特琳·巴斯德。主耶穌多次向卡特琳顯現,向她啟示關於地獄、天堂、魔鬼撒旦的詭計、大審判以及世界末日的秘密,並說卡特琳出[……]

Read more

日期:2013年11月03日 | 分類:傳統文化, 天堂天國

人死未必如燈滅(圖)閱讀全文»

文/海闊人生苦短,這是歷代文人反覆傾訴的話題。其實我們的生命也有不被一般人所知的永恆一面。當代著名的研究瀕死體驗的學者、荷蘭醫生沛姆·凡·拉曼爾( Pirn van Lommel)博士,與他的同事對在1988-1992年間被成功搶救的334位26-92歲的突發性心肌梗塞患者進行了長達八年的追蹤式研究[……]

Read more

日期:2013年11月02日 | 分類:世界預言

諍臣魏徵(圖)閱讀全文»

魏徵(580-643年),字玄成。漢族,唐巨鹿人。曾任諫議大夫、左光祿大夫,封鄭國公,謚文貞,以直諫敢言著稱,是中國史上最負盛名的諫臣。唐太宗勵精圖治,多次命魏徵進入寢殿,聽取他對施政的批評。魏徵知無不言,太宗都很高興的採納。太宗派人前往各國各地視察徵兵業務,封德彝上奏說:「中男雖不到十八歲,但有些[……]

Read more

日期:2013年11月01日 | 分類:傳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