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的淵源

2011年11月15日 13:43     評論»

道教是中國的土生土長漢民族固有的宗教, 具有中國歷史和民族的特點。道教創始於漢代, 形成於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時期得到了充份發展, 達到鼎盛時期, 不僅為廣大民眾所信奉, 而且滲入統治階層, 成為中國的重要精神支柱之一。 任 愈于 <中國道教史> 中論及中國道教的起源, 整體而言, 道教源於古代宗教和民間巫術; 戰國至秦漢的神仙人傳說與方士方術; 先秦老莊哲學和秦漢道家學說; 儒學與陰陽五行思想和古代醫學及體育衛生知識.

道教的起源和思想淵源可上溯古代原始宗教信仰、巫術和秦漢時期的神仙方術。中國的原始宗教,信仰對象繁多, 而大抵不出天、地、人三界; 天神主要包括天、日、月、星辰、風雨和雷電諸神; 地神包括地、社稷、山川諸神; 人鬼就是死去的祖先, 其中是一些古代有功於人民的先王先哲, 如神農、帝堯、帝舜、黃帝及商湯等。在鬼神和人之間互相溝通的是 「巫」。 巫大多是女子, 她們大多代表鬼神發言, 在周以前有著高的地位, 一切祭祀、祝讚、徵兆的事情都由她們管理。巫之法術主要用以祈禳、禁咒, 用桃枝或畫虎形驅鬼等。

自周公以祖先配享于神, 減輕了人們對神超乎人以上的權能信仰; 同時又因禮樂的推廣,使精神生活中的宗教色彩淡薄. 春秋以後, 儒學視為顯學, 重視禮樂的實踐而不重宗教的整體. <論語> 中載孔子語:「 未能事人, 焉能事鬼, 未知生, 焉知死. 」 又記: 「子不語怪力亂神. 」 不過, 儒家的入世精神, 並不能徹底解決心靈上的空虛感覺及生命上的死生無常的憂懼, 而這便有利於神仙方術的興起和各地巫術乃至於淫祀雜祀的盛行.

神仙的信仰起源於古代人們對心靈上的空虛及人生命生死無常的憂懼. 這些思想到戰國時發展及豐富起來. 神仙學說大概是由莊子的寓言發軔而稍後為燕齊的方士引伸擴充, 成為神仙信仰的根據. 方士在戰國時出現, 宣揚神仙的存在, 並謂人服仙藥可以成仙. 戰國末年, 神仙的信仰大盛, 齊威王, 齊宣王, 燕昭王和秦始皇都先後派人到渤海中尋找傳說中的三神山 (蓬萊, 方丈、瀛洲)和那與地同壽的仙人。 其後, 漢武帝亦繼續求仙, 喜與方士接近。

從尋求神仙到自煉丹藥服食成仙, 是神仙信仰進一步發展。 在<戰國策>及<韓非子>中俱有獻不死葯的記載。至漢代更發展成服不死葯之風; 另一方面, 自春秋以後, 隨著原始宗教的祀祖化和禮樂化, 巫的威信逐漸下降, 除楚國尚重巫外, 其他諸侯多輕視巫; 然而民間的信奉仍未衰落。兩漢時, 巫祀的風氣仍不斷發展。 當時很多巫祀, 用以祭祀天地、五帝和山川諸神, 這些巫祀後來成為道教崇拜的對象。

黃老學者與神仙家的結合, 成功地創立了黃老的信仰; 從政治上的黃老學說演變成宗教的黃老信仰。 這一過程從漢武帝時開始, 東漢時完成。 自漢武帝表彰六經, 儒學漸興, 黃老失勢。 此後黃老學者與神仙家密切結合, 朝向宗教發展。 東漢初年, 佛教的明確傳入中國更促成了這一趨勢定向。東漢時, 黃老已成為宗教信仰的名稱。 <後漢書。楚王英傳>言: 「英少時好遊俠,交通賓客, 學為浮戒祭祀。」 <後漢書。王寵傳> 亦言: 「 寵與國相魏□, 共祭黃老君,求長生福。」 由此可見, 當時黃老信仰的含義相當廣泛。大抵而言, 宗教上的黃老信仰大概是道教前身, 具備了一定的宗教規模。

東漢末年, 天下大亂, 分裂割據, 政變戰爭, 連年不息。 上自帝王, 下至百姓, 地位和生命都缺乏保障, 整個社會比以往更加渴望安慰及精神寄託。社會對宗教的強烈需求, 加上佛教的傳入的示範和刺激作用; 促使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宗教因素重新活躍和發展起來。東漢以後, 便從方士、道術及神仙信仰中產生了具有組織系統宗教, 後世稱為早期的道教。
 
道教創立的經過

早期道教起自民間, 有很大的自發性, 故頗難確定明顯的創教人物和時間, 大抵而言, 在西方的五斗米道和東方的太平道是這時期道教中最大的兩大組織。
張陵, 沛國豐邑人, 早年曾在江蘇、浙江等地講誦<老子>, 晚年於四川活動, 在成都以西的鵠鳴山傳道,「造作道書」, 相傳他在各名山設立二十四治, 廣收徒眾; 凡入道者須納米五斗, 故有「五斗米道」 之稱。 張陵傳道的主要內容即治病, 而治病之法乃使人服飲符水, 或書病者之名三通, 一埋于山上, 一埋于地下, 一投水中, 稱為三官手書; 又令門徒誦念老子<道德經>, 以劍、印和都功□為傳教法寶。
三國時, 五斗米道有頗大的發展, 張陵傳子張衡, 張衡傳子張魯, 盤踞漢中, 自號師君。 張魯不但繼承祖、父之業, 更整理和發展了五斗米道, 增加種種新的措施, 主要有于路旁設義舍, 供行人居住休息, 內置米肉, 行人量腹取足, 不收費用; 施行春夏禁殺; 設祭酒代替官吏管理行政事務, 禁酒, 寬免犯人等, 完全推行政教合一的政策。在思想意識方面, 張魯 「主以五千文, 使都習」, 又提出「誠信不欺詐」的教條。 張魯並沒有率眾起事, 但仍能穩定統治達三十年之久, 這大概由於其能解決群眾生活問題, 故深得下層社會的信仰, 以致 「民夷便樂之」。

建安二十年, 張魯以其地投降曹操。自此「位尊上將, 體極人臣」, 且五子俱為列侯, 而三子張盛則繼承父業。 西晉永嘉中, 張氏從四川中遷居至江西貴溪龍虎山; 自是世世相傳, 歷代稱為天師, 成為道教的正統。

除張陵一系外, 五斗米道另有巴郡張修一系。張修與張衡同時, 于靈帝中平元年率眾起事。張修死後, 五斗米道在巴蜀, 漢中一帶仍很盛行. 其後, 張魯據漢中, 得 「因其民信行修業」.

與五斗米同時或稍晚又有「太平道」 的興起. 太平道的名稱出於東漢中業的 <太平經>. 約與張陵同時, 有道士于吉, 琅琊郡人, 自稱得神書百余卷于曲陽泉水上, 號<太平清領書>. 順帝時, 其徒宮崇上其書于朝廷, 「順帝不從」, 「有司乃收藏之」。
<太平清領書>即後世所稱的<太平經>, 大概是于吉、宮崇于西漢成帝時出現的<包元太平經>基礎上增添補充而成. 今本 <太平經> 內容雜亂, 已經後人的不斷竄改增刪, 只是大致上保留了于吉、宮崇原作的面目. 此書混合神仙方術、陰陽五行和民間巫術等解說和文獻, 並大量吸取了儒家的三綱五常、等級制度等政治思想, 提出一套比較有系統的政治方案, 希望在維護現存社會秩序的前提下, 通過改良的辦法來解決社會危機, 實現太平盛世.

據<後漢書.襄揩傳>載, 宮崇所上于吉神書, 「號太平清領書, 張角頗有其書」. 張角遂採用 <太平清領書> 為道名而創立太平道. 張角, 河北鉅鹿人, 自稱「大賢良師」, 廣收徒眾, 並遣弟子四齣傳道. 其活動方式, 主要是用符水咒語以療病. 東漢朝廷以張角「奉事黃老道, 以善道教化天下」, 沒有阻止太平道的活動. 張角勢力由是愈盛, 十余年間, 青、徐、幽、冀、荊、揚、兗、豫八州徒眾多達數十萬。

張角將徒眾分為三十六方, 大方萬餘人, 小方六、七千人, 各設將領統率; 自稱「天公將軍」, 其弟張寶和張梁分稱「地公將軍」和 「人公將軍」. 中平元年, 張角以太平道起事, 以頭戴黃布為標幟, 稱為「黃巾軍」 , 各地紛紛響應, 聲勢浩大, 僅青州一地, 參加起事者即有三十萬人. 東漢王朝大為震動, 鎮壓頗力. 不到一年, 張角死, 起事部漸趨瓦解, 太平道的活動也隨之終止.

太平道與五斗米道之異同

太平道與五斗米道雖同為東漢晚期道教的兩大宗派,但彼此各有異同。大概來說,太平道一名出於東漢中葉之太平經,五斗米道則由受道者出米五斗而得名。太平道之領袖有張角、張寶、張梁兄弟三人;五斗米道之領袖有張陵、張衡及張魯祖孫三人。太平道發展于東,方,其活動區域以青、徐、幽、冀、荊、揚、兗、豫八州(即今山東、河南、河北、江蘇、安徽、湖北)為主,而五斗米道則發展于漢中及巴蜀一帶。

至於二者所據之經書,太平道以琅琊人于吉所得神書百卷,稱為太平青領書(即太平經)為主;五斗米道則因張陵自稱受老子秘□而著成道論二十四卷,而以老子五千言為主。太平青領書乃混合神仙方士、陰陽五行、民間巫術等文獻而成;而道論則依據巴蜀地區少數的宗教信仰,以及融合神仙、法術、陰陽五行之說,參以易理而成。

傳教方式方面,兩者都借為人治病來傳教,且同以符水咒語為人治病。于治病時,太平道「師持九節杖為符祝,教病人叩頭思過,因以符水飲之。」而五斗米道遇民有病,便使病者飲符水,或將病者姓名,作三通,揭其中一份于山上,埋其中一份于地下,又沉其中一份於水中,稱為三官手書,祈禱於三官(即天帝、地祗和水神),病愈之後,病者須出米五斗為酬。至其病不愈,則二者皆稱病者通道未深。 于傳教時,五斗米道由祭酒負責,並於各地設置免費旅舍及米肉,任由旅客自由取之,但不能過多,否則會忽染疾病。至於太平道方面,並無記載。同時,五斗米道信徒須念老子道德經,並以劍、印及都功□為其傳教法寶。又依月令,每春夏禁殺生釀酒,太平道亦無此規例,可見五斗米道較太平道為嚴密。 太平道傳教以符水禁咒為主。五斗米道之傳教方法除以符水咒語外,並以金丹、扶乩、捉鬼、治邪等手段吸收徒眾。

組織方面,太平道由於信徒眾多,便將徒眾分為三十六方,大方萬餘人,小方六七千人,各立渠師,設置將帥統率。五斗米道則在各地設立道場,作為道教地方中心,稱為「治」,共二十四治,后增至廿八治。張自稱師君,其下設有祭酒、奸令、鬼吏等官職,祭酒專管信徒學習道德經,奸令等專管用咒術治病。初學道者則稱鬼卒。

最後,于政治方面,太平道利用讖語「蒼天已死,黃天當立」作為推翻政府的口號,張角兄弟惑眾作亂,頭裹黃巾,時人稱為黃巾賊。其後黃巾之亂為政府所平,而太平道便逐漸消聲匿跡。至於五斗米道張魯初依附劉焉,焉死後,張割據漢中達三十年之久,后投降曹操,拜為鎮南將軍,其子張盛遷居於江西龍虎山,自為教主,繼續傳教。以上為二者之異同。

道教對東漢政治、社會的影響

道教自東漢末創立以後,信者日多,因而對當時之政治、社會,均有非常深遠之影響。
首先在政治方面:東漢晚年,由於政治黑暗,綱紀敗壞,戰爭連年,社會紛亂,民生苦痛,於是自張陵創立五斗米道后,信者日眾,勢力極大,至其孫張魯,傳教漢中,便憑藉道教力量,割據漢中稱雄,影響中央政府的實力。其後,張修利用五斗米道,組織信徒,反抗中央,擾亂社會,寇掠州郡,形成社會之混亂,由此可見道教對東漢政治之影響。

當時影響最深者,莫如東漢靈帝時,張角所創之太平道。當時於十余年間,廣收門徒,達數十萬人。自青、徐、幽、冀、揚、袞、豫八州之人,莫不響應。張角將徒眾分為三十六方,設置將帥統率各方,並利用讖語:「蒼天已死,黃天當立。」為號召,於184年到處擾亂。當時張角自稱天公將軍,其弟張寶稱地公將軍,張梁稱人公將軍,率領民眾,頭裹黃巾,起兵作亂,史稱黃巾之亂。所到之處,殺人放火,燔燒官府,劫掠城邑,擾攘多年,終為靈帝所派之皇甫嵩、盧植等所平。由此可見道教對東漢政治影響之大。

在社會方面:由於道教特別著重修鍊、禳災、祈福等環節,與中國上古及秦漢方士之方術相若,所以自道教成立后,把中國傳統各種信仰和儀式,除禮樂化和祀祖化的祭祀典禮外,其餘多數混合於道教之內,繼續在中國流行。而道教混合神仙方士、陰陽五行、讖諱學說及民間巫術而成,又以符水咒語為人治病驅魔,教人煉丹服藥,使當時社會的迷信色彩更為濃厚。

道教所敬奉之神,極為混雜,兼有天神、人鬼、地祗、仙人等。又以為人身中也有神祗存在,若能善自持養,則可得長壽,否則神離人去,人便死亡。而中國各地,多為神仙治所,即洞天福地,處於各地名山之中,使漢代社會充滿神仙之說。其實不獨漢代如此,即以後的中國社會亦如此。

魏晉南北朝道教發展的經過

黃巾起事失敗后, 太平道的組織被打散, 從此銷聲匿跡. 與此同時, 因為五斗米道因為只是局部起事, 沒有遭受重大的打擊, 而張魯一系的五斗米道不但在漢中建立了二十多年的穩定的割據政權, 而且投降曹操后更受到禮遇. 因此,五斗米道得以保存, 並乘太平道遭鎮壓之機, 吸收其殘餘信徒, 逐漸成為整個道教的統稱.

張魯投降曹操后, 曹操一方面對張魯及其子、臣僚等均拜官封候, 利用他們的影響來籠絡群眾; 另一方面, 曹操卻把他們及漢中的人民大量北遷, 對五斗米道的根據地進行瓦解. 張魯遷鄴次年卒, 而五斗米道自此失去統一領導. 北遷后的主者祭酒各自設「治」傳教, 陷入組織渙散, 紀律鬆弛的狀態. 因而五斗米道的發展頓趨不振.

大抵而言, 於三國時期, 五斗米道的活動雖不太活躍, 但仍未中斷傳播. 在北方的曹魏, 五斗米道的統一紀律和號令已 無法維持, 散處各地的小頭目各行其是. 在西蜀, 由於諸葛亮執政務盡人事, 不尚天命鬼神, 故五斗米道較難活動. 在東吳, 有李寬「到東吳而蜀籍 , 能祝水, 治病頗愈, 於是遠近翕然….., 寬弟子轉相傳授, 布滿江表, 動有千計.」

兩晉時期, 五斗米道出現了分化的趨勢, 一部份道派仍採用符水治病等宗教形式在民間廣泛傳播; 另一部份道徒則向上層發展, 或參与統治階層內部的政治活動, 或站在仕族的立場對豐期民間道教進行改造; 還有一些道徒繼承神仙家的傳統, 偏重個人的養身修仙, 而不重視符□齋醮之類群眾性宗教活動, 葛洪則可說是這一派的突出代表和集大成的理論家.

葛洪(283-343), 西晉武帝人, 自號「抱朴子」, 出身江南士族. 十三歲喪父家道中落; 十六歲起, 博覽經史百家, 以儒學知名, 后又從鄭隱學道, 著有 < 抱朴子> , 分內、外二篇. 內篇凡二十卷, 「 言神仙方鬼怪, 養生延年, 禳邪卻禍之事, 屬道家」, 並系統總結戰國以來神仙信仰和方術, 建立一套修鍊成仙的理論體系和方法, 大大豐富了道教思想的神仙內容. 葛洪提出「玄道一」 的思想, 認為「玄」 與 「道」 、 「一」 相通, 同是產生萬有的神秘本體; 修仙的人須以「守一」 的方法, 才可通於「玄道」, 從而使人餓不死、殺不傷、猛獸毒蟲及凶鬼均不敢為害. 這種思想發揮了<老子> 「道生一, 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萬物」的說法, 使神仙道教的教義更富於理論色彩, 也可說是為道教建立了一套宗教思想體系. 此外葛洪又集魏晉時代煉丹術的人成而創立一套詳密的煉丹的方法, 這對後來的丹鼎派有很大的影響.

葛洪亦站在士族的立場攻訐早期民間道教, 謂為 「妖道」, 主張把符水治病的巫祝「刑之無赦, 肆之市路」. 再者, 葛洪儒道雙修的主張, 將道教的神仙方術和儒家的綱常名教相結合, 「以神仙養生為內, 儒術應世為外」, 並宣揚 「欲求仙者, 要當以忠孝和順、仁信為本; 若德行不修, 而但務方術, 皆不得長生也」.

東晉哀帝時,楊羲等人率先製造了大批道經,創上清派。 上清派不尊五斗米道太上老君為最高神, 而另創一批新神, 如元始天王、太上大道君等。在修行方術上, 上清派等重孝神服氣; 同時也重誦經及修功德. 宋人陶弘景生平勤求道法, 校正並整理了不少道經. 年四十余, 隱居於句容茅山, 自號「華陽居士」, 開創茅山宗. 梁武帝蕭衍即位后, 曾派人禮請陶弘景入京, 陶弘景屢請不出, 但梁武帝仍經常派人向其諮詣朝庭政事, 時人稱為「山中宰相」. 陶弘景對道教的發展實有大著重大的貢獻. 他廣泛搜集、整理上清經書, 並在這些原始材料基礎上編撰了帶有道教性質的 <真誥>, 對上清經的產生及其傳授歷史作了有系統的敘述, 保存了很多道教史的重要資料, 又撰有 <真靈位業圖>一書, 將家等級制度思想引入道教理論中; 在理論方面, 陶弘景繼承老莊思想和葛洪的方術理論, 認為 「道」 是宇宙萬物的本質. 此外, 陶弘景又企圖融和佛,道兩教理論. <真誥> 內容即有類似佛教戒律和地獄托生地說教, 如說「人自生至老, 自老至病, 護身至死, 其苦無量」 這與佛教所說的人生充滿苦難十分相似, 而 <真誥>的地獄托生之說, 即竊取佛教 <四十二章經>之意而為之. 再者, 對道教的修鍊理論如養生學, 醫藥學和煉丹學等作了很多補充, 著有 <養生延命錄>、<煉化雜術> 四卷等.

上清派開創三十多年後. 在江南地區又出現了以 <靈寶經> 為主的「靈寶派」 . 在修行方法上, 靈寶道士除講存神, 誦經, 修功德外, 特別重視齋醮科儀, 通過禮拜, 誦經, 思神等活動來束身, 心, 口 「三業」., 加強身心的修養, 當靈寶經問世后, 迅即風教大行. 至南朝劉宋時, 陸修靜「更加增修, 立成軌儀, 於是靈寶之教, 大行於世.」陸修靜幼習儒學. 及長, 棄絕妻子, 歷游名山大川, 尋訪仙蹤. 以修靈寶為主, 在南方仙道長期發展的基礎上, 創建了統一的新道教. 陸修靜廣泛搜集及整理道經, 對當時大量出現的靈寶經書的真偽進行考訂辨別, 並將道教經戒、方葯和符圖等書加以整理, 編成 「三洞」經書一千一百二十八卷. 此外, 陸修靜又編製了<三洞經書目錄>, 對整個道教經書進行分類編目, 成為中國最早的道經目錄專著. 自陸修靜創「三洞」 之名, 並確立了這三類經書在道教的正統, 核心地位之後, 歷代相傳不變.
依據傳統宗法思想和制度, 並吸收佛教修持儀式, 陸修靜編纂了齋戒儀範方面的道書百余卷. 「意在王者遵奉」 使道教的齋更加完備, 成為創造道教齋醮儀範的第一位大師. 陸修靜對齋戒的意義極為強調, 提出「齋直是求道之本」 的思想, 主張用禮拜來防上止人們殺生, 偷盜, 淫亂的活動, 通過誦經來防止口出惡言, 胡言以騙人之言, 運用神思來制止各種貪慾, 報復, 發怒等念頭.

再者, 陸修靜在組織上意圖改革天師道, 曾著 <道門科略> 一文, 論述了天師道的一整套制度, 主要是: 立治置職, 使道民編戶著籍, 各有所統, 並須一年三會, 民各投集本治, 宅錄製度即把各家人口登記為「命籍」, 每年各教團交納 「命信」, 以便天曹派守宅之官以保護, 佩□和任職都有很多等級, 教徒可以逐步升遷.
大抵而言, 陸靜修創建新道教的組織方針是以靈寶經為核心, 以三洞為主體, 以天師道為附庸, 總括一切道教,而後人則一般稱其新道教為「南天師道」.

北魏寇謙之亦出而改革五斗米道. 寇謙之「 少修張魯之術, 服食藥餌, 歷年無效」; 后遇道人成公興, 先後在華山、崇山隨之修道七年, 名聲漸著. 北魏太武帝始光元年(424), 寇謙之至魏都平城, 獻道書于太武帝, 並在左光祿大夫崔浩的大力幫助下, 取得太武帝的崇信. 次年, 太武帝于平城東南立天師道場, 以供寇謙之及其弟子作宗教活動之用.

在太武帝的支持下, 寇謙之改造了天師道, 使之大行於世. 根據形勢發展的要求和統治階層的需要, 寇謙之改革了五斗米道, 其改方針是「除去三張法, 租米錢稅及男女□氣之術」, 從<道藏>的記載, 寇謙之所謂「禮度」, 大概是指「臣忠, 子孝, 夫信, 婦貞, 兄敬, 弟順, 內無二心」, 即傳統儒家的禮教內容. 換言之,寇謙之的改革是要去除五斗米道那些可能犯上作亂者利用的思想、制度及粗鄙不雅的作風, 而以禮教為主, 輔以個人修鍊.

再者, 寇謙之以假託神授的方式造出 <雲中音誦誡經> 中有關於道官受□, 道官道民求,願道民戒律解度, 為人治病以及為亡人超度等, 給後世道教齋儀奠下穩固的基礎. 關於對天師道教團組織的整理, 寇謙之廢除了道官收取信徒租米錢稅的制度, 並打破了道官世襲的宗法制, 改用「簡賢選明」 的原則, 設置道官. 經過寇謙之的改革后, 天師道在性質上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由原來的民間宗教組織變成為統治階層服務的宗教. 寇謙之所制定的新科律通過北魏王朝而頒行整個北方,後世為了和原天師道和南天師道相區別, 一般稱寇謙之的天師道為「新天師道」 或「北天師道」.

綜而言之, 南北朝時期道徒的改革天師道, 大大推動了道教的發展. 大抵南朝道教較重經法義理, 北朝道教講究禮拜功德. 因,此南方製作的經典遠較北方為多. 在宗教事業發展方面而言, 由於寇謙之多著力于參与政治, 未能專註于從思想上提高道教的質素, 為新天師道奠下長遠發展的基礎. 僅憑政治力量的推動而盛于北魏和東魏; 至於西魏和北周主要仍仍是南朝道教的影響, 南朝道教的改革, 無論在深度和廣度上都較北朝大, 而響影亦深遠得多.

道教盛行的原因

1. 社會動蕩: 魏晉南北朝以來,戰亂頻仍,社會動蕩,民生困苦。道教倡言長生不老,羽化登仙,令當日飽遭戰亂的人民得到心靈慰藉。

2. 深入民心: 道教融合中國民間傳統信仰,所膜拜的神仙皆是民間所熟悉和敬重的,故易為人民信奉。

3. 附會老莊: 道教的教義與老子、莊子的學說十分吻合,因此魏晉名士清談玄學,便間接傳播了道教。

4. 君主提倡: 魏晉南北朝的君主,如北魏太武帝和梁武帝,皆信奉道教,寵通道士;唐高祖為老子立廟,玄宗立崇玄館,上行下效,道教遂盛。

5. 改革更新: 早期道教哲理淺陋,儀式鄙俗,到魏晉南北朝,陶弘景、寇謙之等道士,取佛教的儀式和誡律,制定道教的教儀和教規,並編撰典籍,豐富教義,使道教發展趨於成熟。

道教於隋唐以後的發展

唐代— 唐代君主與道教所奉之老子同姓李,故道教受君主提倡。
宋代—- 北宋真宗、徽宗大力提倡,徽宗自稱「道君皇帝」,道教盛行。
元代—- 元太祖對道教優禮有加,曾召見丘處機並尊之為神仙。
明代 — 明代君主多奉道教。
清代 — 乾隆時壓制道教,道教衰落。

道教對中國社會、思想、文藝、科學的影響

1. 社會方面:道教將傳說故事中的仙人和歷史人物奉為神靈,使民間拜祭玉皇、關帝、土地、天後之風甚盛。另一方面,道教教人煉丹以求益壽延年,不少人盲目追求長生不老葯,不求進取,不事生產,影響社會及經濟的發展。

2. 思想方面:道教以老、庄思想為本,再吸收佛教思想和儒家學說,令三教思想逐漸合流,演變成為宋明的理學。

3. 文藝方面:道教的神仙、鬼魅與法術,豐富了中國詩歌、小說、戲曲的題材。此外,中國的書法、音樂和山水畫也表現了道教的色彩。

4. 科學方面:道教徒喜歡煉製丹藥,逐步掌握了藥物的特性,對中國醫學貢獻甚大;在煉丹的過程中,積累了對礦物的認識,更成為中國研究化學之始。火藥的發明,便是源於道士煉丹之術。

喜歡、支持,請轉發分享↓

歡迎您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