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鍊文化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瑰寶

2020年03月27日 15:36     評論»

文:高潔
來源:正見網

我小的時候,不排斥修鍊人,村裡有信佛教的,有出家當和尚的,聽他們講了很多佛教故事,當然都是勸人行善,不要作惡的。村裡也有很多老太太信基督教,特別是夏天的晚上,吃罷飯,在外面乘涼,聽老太太講故事,有親身經歷,也有口耳相傳下來的故事,或驗證神佛的存在,或驗證善惡有報的天理。對這些故事不排斥,很喜歡聽。反而父親輩的很排斥這些,認為是封建迷信。母親信基督教,多次親眼見父親訓斥母親,不讓她去聽道。那時不理解父親為何要這樣干涉別人的信仰。

等到自己上了初中、高中,我自己也變成了父親這樣的人,排斥宗教與,甚至認為這樣的人對社會有什麼貢獻呢?大學畢業,仍然對一無所知,更不知道歷史上還有「三武一宗滅佛」事件,報應很慘烈。

迫害法輪功后,我通過翻牆軟體開始接觸傳統文化故事,明慧網、正見網上有很多這樣的故事。閱讀的多了,結合自己的經歷,我一點點明白了傳統對人真正有益,而中共的假、惡、斗是與傳統文化相對立的;修鍊文化不僅不是封建迷信,反而是文化中的瑰寶。歷史上有很多推動著社會的發展,不斷的豐富著傳統文化。

孫思邈是唐朝的醫學家,閱讀了他的修鍊故事才明白:孫思邈行醫的過程就是個修鍊過程,他聽從師父的教導,下山雲遊,用醫術救人,剛開始醫術不精,惹人罵,但他守住心性,不斷的提高自己,等他做到象師父講的穿破多少雙草鞋后,他的醫術才真正展現出來,通過醫術挽救了很多人的生命,為後人留下了很多醫學著作。

還有扁鵲、華佗、李時珍等,這些人首先是修鍊者,然後才有特異功能,能透視人體,所以診斷如神,用藥如神,藥到病除,而且他們給後人留下了很多寶貴的經驗與藥方。今天的人因為排斥修鍊文化,理解不了他們的超常行為,繼承的不過是藥方而已,還是在批判中繼承,真正精華的東西被今人拋棄了。

不僅醫學上如此,治國方面,生活、社會發展等方方面面都有修鍊人的足跡與貢獻在。軒轅黃帝也是修鍊人,為文化奠定了基礎后,圓滿升天。很多修鍊人也出山幫助皇帝打天下或治理國家。大家最熟悉的是《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把古人推崇的仁、義、禮、智、信的表現與內涵,通過各種行為演繹出來,真的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明朝燕王朱棣身邊有個道衍和尚,不斷的把天象變化、天意開示他,勸他順應天意而為。每在危難之際,都出主意幫助他,燕王朱棣能開創堪比漢唐盛世的朝代,道衍和尚功不可沒。很多中國人耳熟能詳的軍師劉伯溫幫助朱元璋打天下的故事,劉伯溫同樣是修鍊人。

封神演義》中的姜子牙,明確的以道家修鍊人的身份出現,主導著興師滅商的戰局。

歷史上也有修鍊人,不敬神佛的教訓。有很多民間故事可以驗證,給僧人一口飯功德無量,侮辱誹謗修鍊人招致報應。密勒日巴佛在山裡修鍊時,遇到兩個商人,一個譏笑辱罵他,一個善待他,結果譏笑辱罵他的商人被判死刑,另一個商人沒有什麼事。但是影響大的,就是「三武一宗滅佛」事件,手段很殘忍,報應也很慘烈。如北魏太武帝拓跋燾,被宦官殺死,年僅44歲,他兩個兒子(太子和恭宗)也相繼死於宦官之手。北周武帝宇文邕揚言不怕下地獄,佛、道齊滅,毀佛道經書、塑像,令和尚道士還俗,結果在35歲時暴病而亡。

修鍊文化推動著神傳文化的發展,不斷豐富著神傳文化的內涵,人迫害修鍊人當然有報應。

中共建政后,為什麼要摧毀修鍊文化?其迫害手段比起古人有過之而無不及。究其根本,因為中共是邪靈,它要的不是社會如何良性發展,而是如何在敗壞后促使人類毀滅。它的目的是,人都帶著傳統文化思想與價值觀,中共的毀人目的不僅落空,它自身的存在都是問題。所以它要通過一場場政治運動摧毀傳統文化,摧毀修鍊文化,顛倒黑白與是非,人在沒有任何傳統文化觀念,對修鍊文化一無所知時,中共迫害法輪功時,人們才會隨從它、附和它。因為沒有傳統文化觀念,中共的加入黨團隊的宣誓,沒有人能意識到這是在對著中共邪靈宣誓效忠,實際上是賣身契約,是個毒誓。中共毀滅人類于無形之中。

修鍊文化是中華的瑰寶,是傳統文化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中共摧毀修鍊文化,就是為了毀滅人類這個罪惡目的。

海外法輪功學員組成的神韻藝術團,每年都有一套全新的節目,在全球巡演。神韻藝術團以復興傳統文化為宗旨,通過歌舞的形式展現出純善純美的中華五千年神傳文化,其中就有修鍊文化的展現,觀看者都讚不絕口,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體會與感受。誰看誰受益。

大陸的中國人沒有條件現場觀看的可以閱讀手中的真相資料,特別是疫情期間明慧網推出的《疫情周刊》,選編的故事可讀性很強,都是真實的事例,裏面也有古代修鍊者如何對待瘟疫的故事,真信者一定會受益無窮。

安卓翻牆-禁聞瀏覽器Windows翻牆:ChromeGo
AD:搬瓦工官方翻牆服務Just My Socks,不怕被牆

正確認識修鍊文化,復興傳統文化,人類一定有希望,中華民族才能在世界重新大放光彩!

喜歡、支持,請轉發分享↓

歡迎您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