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東坡一生傳奇,品嘗人生七苦卻能隨遇而安

2019年05月14日 8:21     評論»

十年後,蘇軾夢中想起亡妻,寫下千古第一悼亡詞。(圖片: 網路)
十年後,夢中想起亡妻,寫下千古第一悼亡詞。(圖片: 網路)

希望之聲記者慧明綜合報導)七苦:生、老、病、死、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大文豪也不例外,同樣也要經歷這七苦。可是誰是歷史上最快樂的人?小編可能選蘇東坡。蘇軾豁達樂觀、百折不撓、幽默詼諧。他曾說:「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兒。眼前見天下無一個不好人。」

蘇軾(1037年1101年),字子瞻,一字和仲,號東坡居士、鐵冠道人。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北宋時著名的、政治家、藝術家、醫學家。嘉佑二年進士,累官至端明殿學士兼翰林學士,禮部尚書。南宋理學方熾時,加賜謚號文忠,復追贈太師。蘇東坡、、韓愈、柳宗元、……他們共同組成了中國散文星空里最亮的星:唐宋八大家。

蘇軾與友人游赤壁的情景。明文徵明《仿趙伯驌后赤壁圖》卷(局部)(圖片:Wikimedia Commons)
蘇軾與友人游赤壁的情景。明文徵明《仿趙伯驌后赤壁圖》卷(局部)(圖片:Wikimedia Commons)

蘇東坡今生

蘇軾學識淵博,才情卓絕,他一生充滿著傳奇色彩,也許正是一段前世今生的因緣。

據《冷齋夜話》的記載,蘇軾的前世曾出家為僧。也有記載三人同夢,證實蘇東坡的生命輪迴。

據說,蘇東坡前世是五戒和尚。五戒和尚一念之差破姦淫之戒,被師兄明悟和尚用神通看破,五戒羞愧難當,便坐化投胎去了。明悟預見五戒來世可能謗佛謗僧,這樣可能就永無出頭之日。於是,他也趕緊坐化,緊追五戒投胎而去。到了這一世,五戒投胎成了蘇東坡,明悟就是蘇東坡的好友佛印和尚。因為蘇東坡前世是一個修行人,所以這一生聰明過人。

他自己已經多次在詩文中提到自己的前世,例如:「我本修行人,三世積精鍊。中間一念失,受此百年譴。」(《南華寺》)「前生我已到杭州,到處長如到舊遊。」(《和張子野見寄三絕句?過舊遊》)

嘉佑二年(1057年),蘇軾才二十歲,與弟弟蘇轍一同進京參加會考,翌年蘇軾中進士第二名。當時主試官是歐陽脩,蘇軾以一篇《刑賞忠厚之至論》的論文得到考官梅堯臣的青睞,並推薦給主試官歐陽修。歐陽修亦十分讚賞,原本欲拔擢為第一,但又怕該文為自己的門生曾鞏所作,為了避嫌,列為第二。放榜后,歐陽修才知道作者是蘇東坡,心裏非常後悔,但蘇東坡絲毫不介意。

歐陽修十分欣賞蘇東坡的才氣,在寫給文學家好友梅堯臣的信中,他非常稱讚蘇東坡的才華,並說自己應該讓路給蘇東坡,不要阻擋他的前程,讓他能超越自己的成就。他曾說,「 三十年後,無人再談論老夫。」後來,歐陽修正式收蘇東坡為弟子,一路提拔他。

眾人圍觀蘇軾寫書法。宋.劉松年《西園雅集》局部,(圖片:Wikimedia Commons)
眾人圍觀蘇軾寫書法。宋劉松年《西園雅集》局部。(圖片:Wikimedia Commons)

品嘗人生七苦

愛別離

腦洞歷史觀寫道,人生得意,莫過於少年成名。人生大幸,莫過於最好的年紀遇上懂自己的知已。可就在他準備學而優則仕時,家鄉傳來消息,母親病逝。再好的詩,也及不上母親的目光耀眼。再好的前程,也不及母親的半尺執手步行。他永遠都記得幼年時,母親教他讀《范滂傳》。

東漢黨錮之禍起,名士李膺、杜密等人被緝拿,潁川人范滂亦在抓捕之列。范滂不願逃亡,自投獄而死。其母亦不怨不悔,送行兒子,「你能與李膺、杜密齊名,死亦何恨!壽命跟名氣,原本就不可兼得。」年幼的蘇軾滿臉稚氣地對母親說:「長大了,我也要做范滂這樣的人,您願意嗎?」母親笑了,「你能做范滂,難道我就不能做范滂的母親嗎?」他果然做了范滂,母親卻未等到這一天。

從繁華的汴梁抽身,父子回到家園,家裡顯出失去女主人的敗象,籬牆倒了,房頂在漏水,門虛掩著,原本忙前忙后的身影不在了。在汴梁新得的榮耀已經無法同她分享,一路的見聞無法同她傾訴,生命中原本鮮活的一塊,現在,變得沉寂,從五彩變成黑白,最終連灰階也失去,唯留下一處斑駁的空白。這樣的空白,終有一天會越來越多。

八年後,蘇軾三十歲那年,年僅二十七歲的妻子王弗去世。

十八歲娶來的妻子,琴瑟相和共赴巫山的妻子,每當忘詩總能從旁提醒的妻子,為他生下一子的妻子,曾總是在一邊提醒他,「相公啊,這個人說話都是在猜你的意思逢迎你,你何必跟他說那麼多。」「相公啊,這個人跟你的友情不能長久,因為銳意結交你的,離開得也一定迅速。」

蘇軾: 結髮為夫妻,恩愛兩不疑 (圖片來源 網路)
舉案齊眉 (圖片: 網路)

蘇軾依父親蘇洵言「于汝母墳塋旁葬之」。並在埋葬王弗的山頭親手種植了三萬株松樹以寄哀思。十年後,蘇軾為王弗寫下了被譽為悼亡詞千古第一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唯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一年後,同樣名耀文壇的父親去世。三十七歲那年,恩師歐陽修去世。五十八歲那年,陪他身行萬里半天下的繼室王閏之去世。六十一歲那年,侍妾朝雲去世。樂莫樂兮新相知,悲莫悲兮生別離。每一次歡娛的相逢,用笑顏寫下苦離別的伏筆。而生的苦酒,我早將它喝進肚裏。

怨憎會

再大度的人,也有不喜歡的人,再隨和的人,也有憤怒的對象。

他第一個憤怒的是自己的上司,鳳翔的太守,一是陳太守年齡大,常把他視為不太懂事的”毛頭小伙”;二是陳太守不接見他;三是陳太守常刪改他起草的公文,故意讓他在大廳久候。

第二個憤怒的人,是一個為了推行新法,不管一切反對聲,亦敢與一切為敵的理想主義者。偏偏他的一切還那麼不容易指摘。衣服永遠只穿一件,吃飯只吃最近的一道菜,連女人,也永遠只睡一個。這個人,當然是王安石。他說,這個人啊,就是座假山,看上去漂亮,但其實都是假的,奈何皇帝喜歡。從此,他就得罪了王安石,被王安石樸素的巨掌一掃,掃出了汴梁。

王安石 (圖片:Wikimedia Commons)
王安石 (圖片:Wikimedia Commons)

第三個是章惇。蘇東坡與章惇年齡相仿,年輕時曾是好友。章惇能攀絕壁題字,面不改色,蘇軾說他:「子厚必能殺人」。

紹聖元年,宋哲宗啟用章惇為宰相。鑒於自己曾經遭到反對派的攻擊、貶謫,章惇在復行新法的同時,大肆對反對派進行報復。因為蘇東坡曾經明確反對過變法,同樣被章惇劃歸反對序列,毫不手軟。於是,東坡被貶至惠州(今市),為寧遠軍節度副使。東坡習慣了貶謫的日子,他開荒種地、手抄《金剛經》、鑽研烹飪……無論怎樣惡劣的環境,他都優遊自樂。

蘇東坡佳作不斷,詩如泉涌。他曾作詩:「為報詩人春睡足,道人輕打五更鍾。」章惇見東坡遭貶謫的日子也如此洒脫,很不是滋味,馬上又將六十多歲的東坡再貶至茫茫海外的昌化(今海南昌江黎族自治縣)。

求不得

別人眼中的蘇軾,高官做過,佳人有過、朋友滿天下,知音遍海內。可是,他亦有求不得。

六十歲那年,他躺在床上,側身面壁,低聲硬咽抽搐。連前來拜訪的客人都不能接待。這一天,他收到了堂妹病逝的消息。無法詳細得知這個讓他痛哭的女人,只在他的詩間,依稀可見一個綽約的影子。

他說:厭從年少追新賞,閑對宮花識舊香。

他說:羞歸應為負花期,已是成蔭結子時,與物寡情憐我老,遣春無限賴君詩。玉台不見朝酣酒,金縷猶歌空折枝,從此年年定相見,欲師老圃問樊遲。

他去拜訪結婚的堂妹,固執的不肯提堂妹丈夫的名字。終其一生,他都在遠處欣賞那一縷暗香,而不敢越池一步,直到老去。

蘇軾:人間有味是清歡。(圖片:授權圖片/希望之聲合成)
蘇軾:人間有味是清歡。(圖片:希望之聲合成)

老病死

四十三歲那年,在湖州的蘇軾正為新逝的畫家朋友文與可悲傷,朝中的官差上了門。二十余天後,他從湖州的新家搬到了御史台的監獄里,罪名是妄議朝政,誹謗朝廷。這一關就是一百多天,很多時候,他以為自己會被砍下腦袋。他跟兒子約好沒事送蔬菜和肉,有事送魚。結果送飯的兒子有事,託付他人卻忘了交代,對方精心製作送了一條熏魚進來。

他真的是想死的心都有了,遺書都寫好了。好不容易逃了死罪,官是沒辦法當了,被貶到苦水咸風的黃州副團練。收入頓減的他不得不在東邊的坡上開起了荒種起了田。日炙風吹面如墨,他完全不像名滿天下的士人,而是一個普通的農夫。五十七歲,他被貶至穎州。不過一年,再逐至廣東惠州,六十三歲那年,貶海南雷州,終於貶到了極致。

在不惑的年紀,他已經感到歲月的惡意。兩鬢早早斑白,牙齒開始脫落……。病痛也不知不覺找上他:百年三萬日,老病常居半。他消化系統不好,給米芾寫信訴苦:「昨夜通旦不交睫,端坐飽蚊子爾。不知今夕如何度。」死亡,意味著最徹底的放棄,死去,意味著最後寄望的斷絕。他一直還想見見相依為命卻分離太久的兄弟子由。他在常州等子由。眼下,沒有機會了,他等不到了。

常州,一個房間里,病人躺在床上,氣息越來越弱,要不是置於鼻尖的一縷錦花還在微微擺動,很難相信這具瘦弱的身軀還保有著這天地的浩然之氣。

宋徽宗建中靖國元年(公元1101年)六月,蘇軾卧病常州,七月蘇軾辭世,千古文豪就此隕落,享年六十六歲。蘇東坡去世之前,對守在床邊的三個兒子說:「我平生沒做什麼壞事,相信不會墜入地獄的,你們不要太傷心了。」又告誡人們神的世界是真實存在的,但是他遺憾自己已經回升無力了,他說道:「看來西方極樂世界是有的,但我現在已經用不上力了。」

(本篇文章和圖片經希望之聲編輯製作,轉載請註明希望之聲並包含原文標題及鏈接。)

原文鏈接:蘇東坡一生傳奇,品嘗人生七苦卻能隨遇而安

喜歡、支持,請轉發分享↓

歡迎您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