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聖王唐太宗】 第2集 少年公子 天生偉器

2017年06月12日 14:35     評論»

大唐聖王李世民
大唐聖王李世民

記者/主持人:靜汝

聽眾朋友:這裡是希望之聲國際廣播電台《千古英雄人物》專欄。我是路平。今天播出的是:【大唐聖王唐太宗】第2集 少年公子 天生偉器

上一集我講的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家族,以及李世民出世的。現在我要講的是李世民青少年時代的故事。

李淵、李世民父子在發動起義,最得力的謀划者,晉陽府令劉文靜,對年輕的李世民這樣描述:「這位唐公的二公子,可不是一般的凡庸之輩,看他那豁達的樣子像漢高祖,而神武的樣子像曹操,真該歸之於漢高、魏祖這一流人物,年紀雖少,卻是天生的偉器!」就是說,李世民有一種天生的偉人的氣質。

李世民究竟有什麼非凡的表現呢?他有父親的勇武精神,只需看他的弓箭就能讓人震驚。他的弓比常規的弓長兩倍,他的弓箭叫大羽箭,一箭能射 川七塊木板,一弓的拉力足有180斤,他善於左右開弓。以至於人得到他的箭,視為神物。藏在武庫里作為鎮庫之寶,每當祭祀之時當作武功的象徵,拿出來陳列。

但是,他不是憑匹夫之勇取勝,而是深沉持重,胸有韜略。更加兼有母親的優良品德。第一集中我講過,他的母親竇氏有優秀的文化,非凡的政治見識,高尚的品德情操。李世民在母親的影響下,勤于讀書,遠見卓識,足智多謀,胸懷大志,心地善良,以天下為己任。

接下來我就講講他的故事。

解雁門之圍 嶄露頭角

隋朝大業11年(公元615)年秋,隋煬帝楊廣親自巡視北部邊塞,突厥始畢可汗得到消息后,準備率領 幾十萬兵馬攻擊楊廣。楊廣知道事情不妙,急忙躲進雁門郡城,突厥的騎兵首先衝到雁門,雁門郡有41個城池,突厥軍隊攻佔了39座。形勢危急。城中軍民只有15萬,而且糧食不足,僅夠吃20 天。隋煬帝寫了詔書捆在 木頭上,投入汾水,要求各地派援軍救雁門之圍。

當時,李淵任河東慰撫大使,16歲的李世民毅然應徵前往雁門,投到雲定興將軍麾下。在敵強我弱的形勢下,雲定興不敢貿然與突厥交戰。

李世民找到屯衛將軍雲定興,對雲定興說:「始畢可汗之所以敢把皇上包圍起來,是因為他認為中原一時之間不可能有救駕的援兵。而我們現在與突厥的兵力相比,也的確顯得太單薄,要是對起陣來,敵眾我寡,我們不但救不了駕,反而要被他們吃掉。所以,我們只有虛張聲勢,在軍中多多增加旗號和鼓角,把部隊的行列拉得長長的,白天軍旗揮舞,幾十里不斷,夜晚也鼓角相應。這樣來布以疑兵,使突厥認為我們援救的大軍已到,必然會望風而逃。」

雲定興採納了李世民的謀略,讓戰士舉著軍旗,吹號角打軍鼓,把隊伍拉得長長的,白天軍旗飄揚,夜晚鼓角相聞。隊伍剛到崞【音郭】縣,被突厥的偵察兵發現了。他們看到前後幾十里不斷的旗鼓,果然飛報始畢可汗,說隋帝的救援大軍正向這邊進發,前鋒已至崞縣。始畢可汗大驚,知道中原大軍是不好惹的,立即下令全軍撤退。

雖然突厥退兵,還有其他因素。但是,首次登上戰場的李世民,提出這樣的疑兵之計,顯出了傑出的軍事才華。

雲定興將軍獎勵李世民一匹白馬。 此後,青年李世民常常穿一襲銀狐領的鹿皮武士服裝,掛一柄古色 寶劍,背一張雕弓,騎一匹白色駿馬。眼裡透出睿智的神光。人們看到李世民,都會以讚歎的口氣說:那是唐公家的二郎哎!

第二個故事是:李世民救父

隋大業12年(公元616年)李淵任太原道大使。李淵把長子李建成、四子元吉,及一家老少安置在河東(今山西永濟縣)。李淵喜歡這個武藝不凡,喜談兵書的二郎,把他帶在身邊。李世民隨父來到太原。

當時,農民起義軍甄翟兒,擁有十幾萬士兵。氣勢很大。其中高陽地方的魏刀兒,自稱歷山飛,是這支起義軍中最強悍的將領。他率領手下兵丁來攻打太原。李淵根本沒把他看在眼裡,只帶了五六千兵士出擊魏刀兒。魏刀兒假意一戰即敗,李淵便乘勝追擊,一下子孤軍深入,已近魏刀兒的老巢,魏刀兒有兩萬余兵力,李淵與魏刀兒戰于西河郡雀鼠谷(今山西介休與霍縣之間),竟被魏刀兒反過來團團圍住。李淵一看不妙,馬上派一二精騎敢回太原報信。

十七歲的李世民聽到父親被圍,當即率輕騎精兵趕去營救。

趕到歷山飛的包圍圈,李世民一馬當先,連連射箭,百發百中,頓時殺出一條血路,破圍而入。這一下,可是歷山飛始料未及的。他手下的圍兵更是丈二和尚還沒摸著頭腦,卻已有不少兵丁倒于箭穿刀砍之下。

李淵一見二郎世民已衝到身邊,喜從心生,沮喪的情緒立即煙消雲散,馬上與兒子並肩向外衝殺。

此時後續的大部隊也已趕到,倒過來,來了個裡應外合,一下子轉危為安,而且打破歷山飛部,取得了重大勝利。

這是李淵以親身脫險的經歷,首次品味到了二郎世民的勇武和剛毅。

李世民不但勇武,而且非常豪爽,令 士族子弟仰慕,紛紛與他交往。有一位叫長孫無忌的年輕朋友請他到家裡作客。

長孫無忌的舅舅一看這位青年人的氣度,就刮目相看。當他得知這位公子是唐國公李淵次子時,毅然決定要將許配給李世民。

年方17歲的李世民,與13歲的長孫氏小姐成婚。

現在我要講講這位長孫小姐的故事。

這位長孫小姐的祖上長孫氏,是河南洛陽人,祖先是北魏皇族拓跋氏,因為擔任過這個宗族的長房,所以改姓長孫氏。從北魏到北周,長孫氏家族世代為貴族之家,「門傳鐘鼎,家誓山河」。祖父長孫兕,曾任北周左將軍;父親長孫晟任隋朝後驍[音肖]衛將軍。長孫晟射技高超,能一箭雙鵰。曾多次出使突厥,曾向隋文帝建議對突厥實行「遠交而近攻,離強而和弱」的分化政策,取得很好的效果。他也是隋文帝、煬帝時期著名將領。

母親是揚州刺史高敬德的千金,高敬德的兒子高士廉,是隋朝治禮郎。高家的曾祖從北魏到隋朝,一直都是擔任高級官職,是渤海的名門貴族。高氏與長孫晟之後,生有一男一女,長子就是長孫無忌。從長孫小姐的父輩、母輩來看,同李世民的家庭出身一樣,都是為軍事貴族的高門,李世民與長孫氏的婚姻堪稱門當戶對。

世上的事,真是有因緣關係。聽眾朋友記得嗎?我在講述李世民母親的故事時,曾經講過,有一位北周的高官長孫晟,得知少女竇氏的非凡見識,曾經表示以後應該與竇氏結為姻親。可是不幸,長孫晟早亡。留下孤兒寡母。

長孫小姐的舅舅高士廉,看妹妹和兩個孩子境遇孤單,便把他們接到自己家中,對兩個孩子承擔起教養的義務。高士廉與長孫家不同,他是屬於文官,素有才望,精通文史。長孫無忌和長孫小姐在舅父的家裡,得到良好的教育。長孫無忌「好學,該博文史」;妹妹長孫小姐「少好讀書,造次必循禮則」,非常尊重上流社會的禮節、道德規範。

因為長孫小姐的父親亡故,所以舅舅高士廉就為外甥女做主,決定將外甥女許配給李世民,這正合長孫晟生前的願望。

說起來,長孫小姐也是命中注定高貴之人。據記載,她很感激舅舅給她的養育之恩,結婚後常常回去看望舅舅,住在永興里。舅舅高士廉的小妾 “媵人音螢” 張氏在長孫小姐住宿的屋宇之外,見到有匹特大的馬,高竟有二丈,渾身的鞍俱都非常豪華高貴,這種現象,忽隱忽現,似真似幻,覺得很驚奇,便把此事告訴了高士廉。高士廉聽了非常驚奇,請了一位算命的人來卜卦,正碰上是「乾」之「泰」卦,這位算命人解釋卦象說:「此女貴不可言。」這是女子的吉兆。這位女子以後地位尊貴,一生髮達通順。

高士廉聽得這番演算,不覺轉驚為喜,遙想親外甥女將來會如此貴幸,焉能不為之高興呢?自然更想到了李世民的未來

果然,後來李世民登上王位,立長孫夫人為,長孫氏的文化修養和品德修養,使她日後成了唐太宗的賢內助,對於後來的「貞觀之治」,長孫氏盡了她作為皇后所能做出的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貢獻。她也被後世尊為皇后之楷模。

可是,遺憾的是,就在李世民與長孫小姐結婚的這一年,李世民的母親,因病逝世。失去母親,使李世民悲痛不已。直到李淵當上皇帝之後,李世民回憶起母親,還禁不住在大臣們面前放聲痛哭。

聽眾朋友,今天播出的《大唐聖王李世民》第二集到此結束,請繼續收聽第3集【結交豪傑劉文靜 設奇計促父起兵】

喜歡、支持,請轉發分享↓

歡迎您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