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問題:知識分子還需要「儒家」嗎? (圖)

2016年11月26日 11:58     評論»

作者: 傅佩榮


、為大家展演了他深奧的生活內涵。(網路圖片)

「知識分子」,是指可以運用知識,取得生存條件,充實生活內涵,推敲生命意義的人。所謂取得生存條件,是指可以藉著專業的知識、技能,得到工作,能夠生存下去;充實生活內涵,是指因為受過,可以看書、聽音樂,可以了解許多事,豐富生活內容;推敲生命意義,是最難的,因為生命到底有沒有意義、真正的意義為何,我們一輩子都要去推敲。所以,「知識分子」的基本特色是「知識」,而這種知識是開放的,不斷向著未來、向著無限可能性開放的。

這樣的知識分子到底需不需要呢?又需要什麼樣的儒家?儒家應該是一套知識系統,而這個系統應該合乎哲學的標準,以至於可以讓知識分子在了解之後,對他的生命有幫助,也就是「安身立命」。一個人活在世界上,所關懷的事情有四個層面,所以我們也就分由四個段落來談。

自覺與幽暗

這是談到人與自己的關係。任何一種哲學的開始,一定起於自覺。一個人覺悟到自己是一個主體,可以從事思考。經由自覺發現到自我與別人不一樣時,這個自我有什麼內涵,該如何去理解、表達這個內涵?

一、人性之負向因素

所以我提到幽暗。西方人(如基督徒)講原罪,可是不認為人一生下來就有惡的傾向,或者背負著由祖先而來的一種罪過,因為這樣講似乎太牽強了。中國人喜歡講「人性本善」,可是這樣又有點不符合事實,就是中國人在歷史上並沒有因人性本善,或者因為了解儒家,所造的罪惡就比西方人少。一種正確的人性理論,不應說是中國的或西方的,而應具有普遍的解釋效果。這時,我們就要提及「幽暗」的觀念,就是人性有其負面的因素。

我們談起《論語》時,喜歡提到正面情況,好像《論語》中充滿人生各種光明的想法,其實不然。孔子說過一段話:「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從,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7.3;以編號代表《論語》之篇章,以下同此。有關其內容之解說,請參考本文作者解讀之版本。)一聽之下,我們就可以知道,除了「學之不講」是與「老師」的身分所負擔的責任有關外,其他三項都是跟他本身的狀況有關。

也就是說,孔子常覺得自己處於一種可能錯誤的狀態下,這是孔子啊!他從不覺得他處在一種光明正大的狀態、具有偉大卓越的人格。他的曾子也有名言:「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1.4)都是由反面來看,所以中國人說「反省」很有道理,就是從反面思考自己。從反面來看,才能對照出自己做到的程度,這也就是自我要求。

二、省思自身缺陷

所以自覺,是要從負面來審視自己有什麼缺陷,也就是肯定了生命有幽暗的一面。我們講「人性本善」好像很難從《論語》中找到依據,孔子最好的學生是顏淵,孔子說他「其心三月不違仁」,其他的學生只有「日月至焉而已矣」(6.7),這說明「心」和「仁」是兩回事,像顏淵那麼好的學生,也只是可以比較長一段時間不背離仁道而已。

所以《論語》中講到「惡」的是比較多的,譬如孔子說「六言六蔽」(17.8)也就是六種美德和六種弊端,說明任何一種美德,如果缺乏正確的認知,就很容易得到相反的效果,所以他很強調立志向學。「學習」一詞在儒家中是很重要的概念,也就是說,他肯定人有理性可以學習不足的、不知的事物,經過學習,得到一個脫胎換骨、改頭換面的機會,使人到達一個新的狀況,而這新的狀況,又可以使生命不斷提升。

所以人生不是一個平面的過程,是一個立體的過程。不是說從生到死,一步步走下去,而是每隔一段時間就要問問自己,走在哪一個階段。孔子「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2.4)一步步上去,不斷在學習、反省和自我鞭策的路上前進,於是「日知其所無,月無忘其所能」(19.5)。儒家沒有什麼秘訣,就是每天學一點新東西,隨著時間的進展,讓自己的知性能力也不斷地成長。

孔子很怕兩種人,一種是「群居終日,言不及義,好行小慧」(15.17)孔子說這種人「難矣哉」;另外一種人是「飽食終日,無所用心」(17.22),他很擔心人只是活著,生命不應只合乎必要條件地活著,活著還需要充分條件,使人的特性凸顯出來,充分成為一個人。

自覺與幽暗,就是每個人都應有自覺,可是我們更要小心人性中幽暗的一面,也就是我們的惰性。所以從宋明以來所宣揚的「人性本善」的學說需要重新思考,以我研究儒家的心得來說,應該是「人性向善」。「向」這個字就顯出生命有自由、成長、自我要求、不斷提升的動力。

自我與群體

這是儒家說得最多的,也正是儒家的菁華所在。關於知識分子需不需要儒家,這裏就可以得到肯定的答案。

一、孔子的金、銀律

一九八二年在巴黎舉行了一場會議,參加的人都是諾貝爾獎得主,他們討論即將來到的二十一世紀,需要什麼樣的思想,當有人提出「孔子的思想」時,沒有任何人反對。很可能他們所認識的孔子,只是教科書上的八個字「己所不欲,勿施於人」(15.24),這句話被視為銀律,而金律是「己所欲,施於人」。金律是比較積極的,可是用在人與人之間,有時會造成壓力,教人吃不消。

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用在人與人的相處上反而好,這是不把自己主觀的想法、作法強迫地加到別人身上。與會的學者都認為孔子的思想應該最適合將來的社會,因為他提到了「自己」和「人群」的關係,講得非常好。

二、儒家三大特色

同時我們知道,儒家講到自我與別人的關係時,是有分等差的,也就是從血緣關係到與人群的關係,從近到遠一步步推出去。我研究哲學二十幾年了,一直覺得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儒家是說得最恰當的;而就人性論來說,儒家也是說得最妥當的。

因為它從人的生命切入這個社會開始,先把宗教、藝術放在一旁,直接就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來討論。由此可以歸結出儒家有三個特色:第一、重視傳統。而傳統一定要與教育配合,才能傳承,所以重視教育。第二、關懷社會,以前儒家的學者一定要做官的,因為除了參政,沒有機會發揮他們關懷社會的抱負,所以強調政治。第三、透過道德修養,追求人生完美。儒家認為,完美的人生必須具備道德修養,所以重視德行。

三、儒傢具入世特點

從這三個特色,我們可以看到,儒家非常入世,它釐清了人際關係中許多的混淆與複雜。換句話說,何謂「善」?善就是人與人之間適當關係的實現。每一個人碰到別人的時候,他都要想到,怎麼對待才完美,而這個「別人」是沒有限制的,也就是可以推廣到天下人。

儒家認為,一個人不管如何有品德;如果不能入世關懷人群,使整個世界、人類因為他而更美好,那麼這種品德畢竟只是空中閣樓而已。道家中有很多隱居起來的聖人,獨與天地精神往來,可是儒家中沒有關起門的聖人,所以儒家講個人與群體時,是坦坦蕩蕩,把自己放到人群裏面的。

(待續)

責任編輯:雲淡風輕

喜歡、支持,請轉發分享↓

歡迎您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