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鳳文苑】龍從虎聚興大宋 文明之治開太平(圖)

2016年03月06日 21:35     評論»

作者: 宋紫鳳


乘風雲之際會,若飛龍之騰達。(網路圖片)

亂世往往以兵爭結束,治世卻是以文明開始。

新邦初造,宋太祖刻碑立誓:不殺士大夫與上書言事人。誓碑蔽以黃幔,藏於太廟,立為家法。宋太宗登基,改年號為太平興國,將修文德以致治作為新政之重,上承太祖未竟之志,下開有宋太平氣象。而普天下的讀書人,更是生逢其時,得遇了一個屬於士大夫的時代。

太平興國二年的正月,春寒猶厲,而各地的舉子們已然匯聚東京城,雖然時逢上元日,而此時他們卻無暇留連於此人間之繁華,省試開考在即,數載寒窗,在此一試,何況這又是太宗朝首次開科,是為龍飛榜。而新朝,新元,新年,無不給人以新的希望——乘風雲之際會,若飛龍之騰達。

開考的這一天,數百應試的舉子進入貢院,他們中有意氣風發的新進學子,有科場失意的落拓老生。放榜之日,共取進士一百零九人,此外又有諸科,特奏名等,凡五百餘人,皆賜袍笏,太宗親于開寶寺賜宴。而尤為優待的是這一榜進士悉數為朝廷委以京官之職。原來,應舉的人中有位叫張齊賢的,頗有賢名,據說他曾為太祖獻策,卻未得採納。而此次應舉,張齊賢的名次卻排在數十位后。然而結果卻是皆大歡喜,宋太宗為了擢任張齊賢,也為了獎勵文學,延攬人才,不拘於一時之得失,索性將一榜進士全部錄用,庶幾可為一段賢不遺野的佳話。其後,張齊賢,與這一榜進士之首呂蒙正,都官至大宋宰相。朝庭對人才之重視,極大鼓勵了天下學子,一改五代以來人不悅學的風氣。

太平興國五年,朝庭再次開科取士。由於朝庭對讀書人之尊重,竟使官員皆以進士出身為榮,於是一些以蔭補任官的現任官員也紛紛應舉。這一榜進士另有其名曰:龍虎榜。龍虎榜果然龍從虎聚,網羅天下之英才。他們中有日後被稱為柱石之臣的名相李沆。有日後被賜號「全德元老」的名相王旦,有日後澶淵退敵,救國危難的名相寇準,有日後化賊為民,治蜀平亂的名臣張詠……他們有的來自白屋寒門,有的來自世宦之家,大宋朝的太平歲月里,這些刻苦力學,襟懷天下的學子們,「一舉首登龍虎榜,十年身到鳳凰池。」

太平興國八年,太宗下詔,于瓊林苑賜宴及第進士,於是打馬御街前,一赴瓊林宴成為每一位天子門生的最大殊榮,亦成為宋朝士大夫們日後俯仰于朝堂之上與天子共治天下的第一步。

宋初大興科舉,拔擢人才之時,又同時收集天下圖書,健全館閣之制。太祖登基時,宋室有書萬余卷,後來太祖東征西討,削平強藩,每破一國即收其官府藏書,儲之於昭文館,史館,集賢館。十余年後至太宗朝,宋室藏書竟至八萬卷,而三館規模愈顯局促。於是宋太宗下令重建三館,及成,賜名崇文院,院內雕梁棟宇,宏敞壯麗,花木深遂,曲逕通幽,又引金水之河,繼鑿金明之池。三館之外又建秘閣,為太宗藏書之處。一時文學之士,鴻儒大宿往往薈萃館閣之中,當朝文官亦皆以附帶館閣之職為榮耀。

然而館閣之建,人才之聚也必然運化出一翻煥乎燦然的文明成就。三館重建的工程尚未結束,兩部巨著的編篡已經開始。太平興國二年,翰林學士李昉,翰林學士扈蒙,直學士徐鉉,直學士院湯悅等十餘人奉敕編篡《太平御覽》與《太平廣記》兩部大書。《太平廣記》五百卷,廣集神仙故事,奇聞異事,稗官野史,一年成書。《太平御覽》一千卷,則以天、地、人、事、物為序,包羅古今,薈萃萬象,八年始成,宋太宗日覽三卷,愛不釋手。就在《太平御覽》即將定稿之時,宋太宗又命李昉﹑徐鉉﹑宋白等二十餘人編纂《文苑英華》,上起蕭梁,下迄五代,選錄古今文章2萬余篇,卷帙浩繁,前古所無。

太宗朝時的三館之中,除了當朝學士,又有降王子弟臣屬,其中不乏海內名士,譬如直學士徐鉉即是來自南唐的降臣。而此刻,他們卻在閱盡浮雲之後,一起深隱於棟宇幽深的館閣之中,將胸中萬頃滄桑傾注於一部一部的鴻文巨制,一同昭示著普天下讀書人的共同願望——文明致治,太平興國。

來源: 專欄

喜歡、支持,請轉發分享↓

歡迎您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