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的宗教建築(三)

2013年09月07日 4:10     評論»


最早的唐代木結構殿宇-南禪寺大殿(網路圖片)

◎王晶

【明心網】建築實例:

現存的唐代佛塔

· 樓閣式塔

木結構樓閣式塔是唐代塔的主流,但唐代磚造的佛塔逐漸增多,逐漸取代了木塔,木塔容易毀壞,所以現存的兩座唐代樓閣式塔都是磚砌仿木結構的。一座是西安慈恩寺大雁塔,建於高宗永徽三年(652年) ;一座是西安興教寺玄奘塔,建於高宗總章二年(669年)。兩座塔的整體形象皆簡潔、穩定而敦實,塔身沒有複雜的裝飾花樣,是質樸剛健的唐代建築風格。


雄偉莊嚴-西安大雁塔(網路圖片)

中國保存較好的唐代古塔中,有兩座以大小分別,且都以「雁塔」為名的,它們就是西安「大小雁塔」。「大雁塔」是唐高宗在位時修建的,是唐玄奘自印度(天竺)取經回來后,仿印度雁塔樣式修築的,作為藏經之處;而四十多年後在長安薦福寺內修建的一座較小的塔,被稱為「小雁塔」。

大雁塔緣起唐三藏

大雁塔位於西安南郊,城內最著名、最宏麗的佛寺「大慈恩寺」內,全稱「慈恩寺大雁塔」。「大慈恩寺」建於唐貞觀二十二年(公元648年),是皇太子李治(以後的唐高宗)為追思母親文德皇后所建,一直被視為古都西安的象徵建築。赴印度取經的玄奘法師(唐三藏)于貞觀十九年回國,「大慈恩寺」建成后,唐王朝特令在寺內修建了「翻經院」,請玄奘法師擔任大慈恩寺主持寺務,領管佛經譯場,翻譯了很多以前沒有傳入漢地的經書,同時修正了以前經書中翻譯錯誤的地方,佛法得到空前的弘揚。

大雁塔晚于大慈恩寺14年建造。玄奘法師為了保存從印度取回的佛經與佛像,于公元652年向朝廷上表,提出請求在大慈恩寺建一座塔。

「大雁塔」外形的變遷

玄奘法師親自設計並督造的大雁塔初建時,塔的主體為五層建築,塔立面呈三角狀,表面是磚,裏面是土。此塔仿西域窣堵坡形制,塔基成方形,邊長120尺,約現在的42米左右,塔身加塔剎相輪、露盤通高180尺。經歷五十多年後,受風雨嚴重浸蝕,磚縫裂開損毀。武則天與王公們將之改建為七層的樓閣式的中國式佛塔。唐大曆年間再改為十層,據《題慈恩寺塔》中所描述的:「十層突兀在虛空,四十門開面面風。」若干年後,又因兵火之燹,最上面的三層毀壞。於是後人在七層處收頂攢尖,在塔體外又包砌了一層磚,就是今所見大雁塔的形狀。

現在人們所看到的大雁塔是「樓閣式磚塔建築」,塔為七層,底層邊長25米,地面至塔頂64米。用磚結構模仿木結構的斗拱風格。形狀和結構是西域式的。磚牆上顯出「稜柱」,明顯的分出牆壁開間。塔身為青磚砌成,塔的各層壁面做柱枋、欄額等仿木結構,則是中國特有的傳統建築藝術形式。塔身中空,有木梯盤旋而上。每層為方形塔室,四面各有磚券門洞,憑欄遠眺,長安風光盡收眼底。塔身大小由下而上按比例遞減。整個建築氣魄宏大,渾然一體,造型簡潔莊重,比例協調適度,格調莊嚴古樸,凸現出了大唐的盛世風範。

「雁塔」之名的由來

大雁塔之名由何而來?其實它源自佛教「 瘥雁建塔」的傳說。玄奘大師在他所撰寫的《大唐西域記》卷九中詳細記載了這個典故。

據說在古印度因陀羅勢羅訶山(帝釋窟)的東峰有座寺院,裏面的僧人信奉的是小乘佛教,是允許吃肉的。有一天,一位比丘在散步時看到一群雁從天上飛過,便開玩笑說:「如今肉食不夠,菩薩應該知道啊!」話剛說完,一隻大雁忽然飛回來撞地自殺,似乎是要殉身以獻;比丘將此情景告訴了其他比丘,大家相當悲傷,悟到這是如來命此雁垂誡,於是改奉大乘,從此戒肉。並建窣堵波,即墳墓,也就是塔的原型,將大雁埋在其下,以彰顯如來的教化之德;從此以後雁塔就成為對佛塔的泛稱。在慈恩寺塔建成后,一般便俗稱它為「雁塔」;後來薦福寺的塔也被叫做雁塔,為了區別,就把慈恩寺塔叫做「大雁塔」,薦福寺塔叫做「小雁塔」。

「雁塔題名」的典故

西安的雁塔引出歷史上許多故舊往事,其中「雁塔題名」可謂唐代的一大盛事。由唐中宗神龍年間(705-707)開始,進士科放榜后,同年們先在大慈恩寺附近的曲江舉行宴會,即「曲江宴」;而後到寺中將新科進士的姓名、籍貫和及第的時間用墨筆題在牆壁上,這是文人們最光榮的時刻,稱為「雁塔題名」。這些人中若有人日後做到了卿相,還要將姓名改為硃筆書寫。在雁塔題名的人當中,最出名的要算是白居易了。他27歲一舉中第,按捺不住喜悅的 心情,寫下了「慈恩塔下題名處,十七人中最少年」的詩句。又如另一位新科進十劉滄寫道:「紫毫粉壁題仙籍」,簡直以為自己是天上的文曲星了。但可惜的是,這些題名現在都已經看不到了。其原因,據說是唐武宗時的宰相李德裕不是進士出身,故深忌進士,下令取消了曲江宴飲,並讓人將新科進士的題名也全數除去了。

明清時,「雁塔題名」之風氣又見興盛。當時的題名,文舉在大雁塔,武舉在小雁塔,約定俗成,歷時多年不衰。現今,明清時題名的刻石保存不少,尤以史料價值見長,有以書法傑作為人稱道的,洋洋大觀。

釋迦牟尼足跡石

大雁塔五層上,現陳列著一通釋迦如來足跡碑,該碑是依據玄奘法師晚年于銅川玉華寺請石匠李天詔所刻制的佛足造像複製而成。上有諸多佛教圖案,內涵十分豐實,素有「見足如見佛,拜足如拜佛」之說法。

當年玄奘法師西行佛國印度求法時,分別在屈支國、烏仗那國和摩揭陀國等處,先後觀禮過幾處佛足造像遺迹。《法師傳》中記載在摩揭陀國,「一精舍中有如來所履石,石上有佛雙跡,長一尺八寸,廣六寸,兩足下有千輻輪相,十指端有萬字華紋及瓶魚等,皎然明著。是如來將入涅脖發吠舍厘至此,于河南岸大方石上立,顧謂阿難:此是吾最後望金剛座及王舍城所留之跡也」。佛寂滅后,在其站立的石上就留下了足跡。

傳說釋迦牟尼寂滅后,佛教徒們爭先前往禮拜其留下的足跡石。其它邪教非常忌恨,為了消除佛的影響,他們前去用斧子、鑿子把足印石破壞掉。可是第二天,足印石又恢複原樣。邪教徒又去把佛足跡石搬到河裡,可第二天,足跡石又神奇般地回到原處,自此以後佛教影響更大。據《觀佛三昧海經》載,如果人們畫佛腳印跡,會給人們帶來喜悅和福氣,可以消除劫難等等。據有關資料,佛足雕造約始於公元前二世紀,在佛教早期藝術中,佛足印的雕刻繪製作為獨立題材和表現形式出現。

玄奘法師將其圖案攜帶回國,進呈給唐太宗,遂奉旨按圖刻石供奉。佛足遺迹在山西五台山、陝西宜君玉華宮、耀縣文化館、西安卧龍寺都有遺存。當前陳列于大雁塔上的佛足跡石,其史料依據完全來源於玄奘法師的傳記著作及所刻制供奉的實物資料,其圖案較國內其它幾處的佛足印造型更原始、更生動、更珍貴,佛足五趾微張,方頤圓滿,具有典型的異國風格。只可惜因歷史遠久,原刻佛足印石已殘缺不全,漫漶不清,難識廬山真面目,終成憾事。

關於佛足的具體資料,佛經中描寫:「如來手足,諸指廣大圓滿,並皆柔軟,足下平滿,不容一毛」,等等。在如來足跡上分佈有體現奮不顧身寶佛相的圖案:大趾刻有蓮花紋,其餘四趾刻「躥」字紋,每趾第二趾骨部位刻眼狀紋,大趾下刻三鈷,二趾下刻雙魚,四趾下刻寶瓶,五趾下刻寶螺,足掌心刻千輻輪紋,千輻輪上方刻月牙紋,下方刻象牙紋,輪下刻三株並蒂蓮及小千輻輪組成的「梵王頂」相圖案。

佛足掌心的大千輻輪之輻數為50條,外圍輪柄為30個,象徵法輪常轉。整個佛足豐腴圓滿,構圖豐富,含義深刻,其尺寸碩大,非常人所能及,佛足長一尺八寸,寬約七寸,摺合為長50厘米,寬20厘米,與玄奘所記載的摩揭國佛足印長寬相似。

成為歷史珍品的雁塔石刻

除題名刻石之外,兩座雁塔還保存了許多碑刻,尤以大雁塔的石碑最為著名。唐末以後,寺院屢遭兵災,殿宇焚毀,只有大雁塔巍然獨存。大雁塔底層南門兩側的磚龕內,鑲嵌著唐初著名四大書法家之一的褚遂良書寫的兩塊石碑。一塊是唐太宗李世民撰文的《大唐三藏聖教序》;另一塊是唐高宗撰的《大唐三藏聖教序記》,都是為玄奘所譯佛經寫的。石碑側雕刻有蔓草花紋,圖案優美生動。是研究唐代書法、繪畫、雕刻藝術的重要文物。

唐代畫家吳道子、王維等曾經為慈恩寺創作過許多壁畫,可惜早已湮沒。但在大雁塔底層四面的四門洞的石門楣、門框上,保留著精美的唐代線刻畫,有佛像、建築、圖案等。尤以西石門楣上的佛殿圖,線刻工藝精湛,尤為珍貴,傳為唐代大畫家閻立本的手筆,在中國古建史上有很重要的參考價值。

大雁塔塔身高大堅固,造型簡潔莊嚴,樸實大方,氣勢雄偉,充分體現了中國古人的智慧和才能,是中國佛教建築藝術的傑作。

· 密檐式塔

密檐式塔是另一大塔的類型,現存的唐代密檐式塔有西安小雁塔、河南法王寺塔、大理千尋塔和蛇骨塔。


玲瓏秀美-西安小雁塔(網路圖片)

小雁塔位於西安城南一公里處的薦福寺內,與大雁塔東西相向,是唐代古都長安保留至今的兩處重要的標誌建築物,因為規模小於大雁塔,並且修建時間偏晚一些,故而稱作小雁塔。正式叫法應為「薦福寺佛塔」。唐睿宗文明元年(公元684年),武則天以睿宗的名義,為去世百日的唐高宗建「大獻福寺」,武則天天授元年(公元690年)改稱大薦福寺。

小雁塔是典型的「密檐式磚構建築」,原為十五層,現餘十三層,塔高高43.38米。其平面呈正方形,底邊各長11.56米,每層迭澀出檐,南北兩面各開一門。底層南北各有券門,上部各層南北有券窗。門框上布滿精美的唐代線刻,尤其門媚上的天人供養圖像,藝術價值很高。塔身從下面而上,每一層都依次收縮,愈上則愈細,塔形秀麗。塔內中空,可由磚木結構的樓梯登臨。

高僧上表修小雁塔

小雁塔建於唐中宗景龍年間(707-709)。如同唐初玄奘為了保存從印度帶來的佛經而上表請求唐朝皇帝出資修建位於大慈恩寺的大雁塔一樣,小雁塔也是一位高僧為了保存從印度帶回的佛經,而上表請求朝廷出資修建的。這位僧人就是義凈法師,他也曾遊學印度多年,不過,他由海路自廣州離開中國,少了當年玄奘西行遇到的幾多風險。公元671年,義凈隻身搭乘波斯商船出國,先到印尼蘇門答臘,後轉抵印度,也在佛學中心那爛陀寺留學11年,又遊學印度各地,經歷3O余國,于武則天證聖元年(695年)回到祖國,帶回梵文經典4O0餘部。

義凈回到長安后,在薦福寺主持佛經譯場,共譯經56部,230卷,是玄奘之後在佛經翻譯上取得成就最大者。他還將途經海道諸國和所聞赴印度求法高僧的情況,撰成《南海寄歸內法傳》和《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傳》,是研究中印文化交流史的珍貴資料。

史籍《長安志》卷七中明確記載小雁塔是「景龍中宮人率錢所立」。「景龍」是唐中宗年號。薦福寺本是唐中宗李顯的在藩舊宅,二次登帝位后,又重新令工部將寺大修了一番。皇帝李顯生性懦弱,凡事要問皇后的主意。皇后得知義凈法師上表請求朝廷出資修建「薦福寺塔」之後,令後宮嬪妃及宮娥、彩女都捐錢來修建塔,宮人們無不慷慨解囊,捐的錢建成了塔后還有剩餘。

小雁塔「神合」

小雁塔還有一段「神合」的神奇歷史!公元1487年,陝西發生了六級大地震,將小雁塔中間部分,從上到下震裂了一條一尺多寬的縫隙。而時隔34年,1521年的一次大地震中,此裂縫在一夜之間又合攏了。人們百思不得其解,便將此現象稱為「神合」。1555年9月,一位小京官名叫王鶴,在回鄉途中夜宿小雁塔,聽聞了親自目睹這「神合」的「堪廣和尚」講這一奇事後,驚異萬分,便將這段史料刻在小雁塔的北門楣上。刻石上記敘:「明成化末,長安地震,塔自頂至足,中裂尺許,明澈如窗牖,行人往往見之。正德末,地再震,塔一夕如故,若有神比合之者。」

後來,修復小雁塔時,才發現它不是「神合」,而是「人合」。原來,古代工匠根據西安地質特性情況,特地將塔基用夯土築成半圓球體,夯土層深而廣,如同一個實心鍋,受地震時,壓力能平均分散,就像一個「不倒翁」一樣。上世紀60年代,文物工作者對其周邊進行過勘探,發現小雁塔塔基四周直徑60米左右的地下,由外至塔基中心處的夯土層逐漸加深,中心部位是數層青石,上面用磚砌出塔基,同時地面壘了三米高的台基,其正上方才是塔身。

雖然小雁塔在一千三百年內歷經七十余次地震,史載大地震曾使其三次開裂又三次複合,尤其是1556年的一次地震將其由56米的完整高度震為43米的現存高度。但是至今其塔身不傾斜,巍然屹立,不能不令人嘆服中國古代先民能工巧匠們高超的建築技藝!

遠看大雁塔和小雁塔,兩座塔一大一小,很相像。大雁塔在挺拔中顯得更有雄偉英姿,而小雁塔卻在挺拔中露出幾分秀美的風采。皆是唐代精美的建築藝術。

(本文轉載自正見網)

喜歡、支持,請轉發分享↓

歡迎您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