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斷章取義

2013年09月06日 14:43     評論»

【明心網】有子、曾子、子游都是孔子的學生。有一次,有子問曾子:「你向老師問過失去官職后就怎麼辦這方面的事?」曾子說:「聽老師說過:『失去官職后要趕快貧窮,死了后要趕快腐爛』。」

有子說:「這不是君子說的話。」曾子說:「我的確是從老師那聽來的。」有子又說:「這不是君子說的話。」曾子說:「我是和子游一起聽見這話的。」有子說:「可能真說過吧!但老師一定是針對什麼事情而說這話的。」

曾子將這番話告訴了子游。子遊說:「有子說話太象老師啊!那時老師住在宋國,看見桓司馬為自己做石槨,三年還沒完成。老師說:『像這樣奢靡,還不如死了趕快腐爛掉好啊。』人死了趕快腐爛,這是針對桓司馬而說的。南宮敬叔先前失去官職,離開了魯國,後來回國后,他必定帶上寶物朝見國君。老師說:『像這樣用賄賂求取官位,失去官職后不如趕緊貧窮好啊。』希望失去官職后迅速貧窮,這是針對敬叔說的啊。」

曾子將子游的話告訴有子。有子說:「是啊。我本來就說了這不是老師的話嗎。」曾子說:「您怎麼知道的呢?」

有子說:「先生給中都制定禮法,棺厚四寸,槨厚五寸,依據這知道老師不希望人死後迅速腐爛啊。從前老師失去魯國司寇的官職時,打算前往楚國,就先讓子夏去表明自己的意思,又讓冉有去聯繫接洽,依據這就知道老師不希望失去官職后迅速貧窮。」

從這個故事我們可以看到,言談之中的話語很多都是有針對性的,與當時的時間、地點、環境、和對象密切相關。作為聽眾,我們不能斷章取義、四處宣揚,以免造成誤會。

喜歡、支持,請轉發分享↓

歡迎您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