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歷史真貌:「家天下」的肇始――夏朝(上)

2013年09月06日 3:11     評論»

◎心緣

銅爵 帶流長14.5厘米、高13.5厘米,1984年河南省偃師二里頭出土。這件銅爵是現今發現的中國歷史上最早的青銅容器

【明心網】五帝時期,天下的共主,譬如黃帝、帝嚳、顓頊、堯和舜,都是因為賢德而為各個部落所尊崇、所擁戴。而五帝對天下的治理也都是以德為上,較為鬆散。在挑選繼承人方面,五帝基本遵循「傳賢」的原則,在廣泛徵求大家意見的情況下,將帝位傳給符合這一條件之人,而並不一定將帝位傳給子嗣,除非子嗣符合這一要求,如黃帝和帝嚳就是父子相傳。在舜帝去世后,夏族的首領禹因為治水有功,並且為人賢德謙遜,而繼承了帝位。不過,禹死之後,儘管帝位傳給了別的賢人,但最後還是其子啟繼承了天子之位,從而真正開啟了中國歷史上王位由「父子相傳」的先河,即古人所說的「家天下」的肇始。自此之後的歷代王朝,基本延續了這一繼承法則。啟繼位后,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王朝–夏朝。夏朝的建立,標志著中國原始的、鬆散部族社會的基本結束,他的誕生成為中華文明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不過,從司馬遷開始,史學家們大多將夏代的開始從夏禹算起。自禹至履癸(桀),共十四世、十七王,前後經過了四百余年。

此外,中國的別稱「華夏」,與夏族和夏王朝也有著一定的聯繫: 「華夏」一詞最早見於《尚書•武盛》篇。「華」是指禮之盛,「夏」指國家很大。黃河流域是華夏文化的搖籃,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一直是古代文化的中心。因此,古人把中國稱為「華夏」,其中深藏著為燦爛文化而自豪的情感。古文獻中「夏」有三種主要含義:一是指華夏族人。如東漢許慎《說文解字》稱:「夏,中國之人也。」古文獻中常以「諸夏」或「諸華」(「華」與「夏」二字意可相通)來稱呼華夏族人士。二是華夏族人的文化。西漢揚雄在所著《方言》中指出:”夏,大也。自關而西秦晉之間凡物之壯大而愛偉之,謂之夏。”秦晉之間是夏王族的發源地,故有「(大)禹興于西羌」的說法 。三是指上古三代之首――夏王朝及其前身大禹所封夏國。應該說,三種含義中,第三種含義最為重要,而且是衍生前面兩種含義的基礎。正是出於夏王朝的建設成就,才最終確立了夏族(即華夏族)的中心地位,而夏王朝根基地就是所謂「伊、洛之間」,即今天的豫西地區。此後,任何想要奪取天下統治者的政治勢力,都必須奪取這一核心地區后,才算真正擁有控制天下的實際地位,商、周兩大王朝也不例外,後繼王朝的統治者也毫無例外的承認自己是夏文化的繼承者,是大禹所劃定「九州」的主人。故而,《詩經•小雅》就有這樣的詩句:「豐水東注,纘禹之緒。」

締造者禹的事迹

禹被認為是夏朝的締造者。根據《史記》記載,禹,名叫文命。他的父親是鯀,而鯀的父親是顓頊帝,顓頊的父親是昌意,昌意的父親是黃帝。也就是說,禹是黃帝的玄孫,顓頊帝的孫子。禹的的曾祖父昌意和父親鯀都沒有登臨帝位,而是給天子做大臣。

當堯帝在位的時候,洪水滔天,人們都為此十分憂愁。堯便尋找能治理洪水的人,眾人推舉了鯀。但是九年過去了,洪水仍然泛濫不息,鯀治水沒有取得成效。舜繼承帝位后,決定任用鯀的兒子禹來治理洪水。

關於禹的長相,《尚書緯》中說「禹生來就是異像。他身高九尺,有著老虎樣的鼻子,河馬樣的眼睛,牙齒相駢,且有三個耳洞。」《史記•夏本紀》上說,禹為人聰敏機智,能吃苦耐勞;而且他遵守道德,仁愛可親,言語可信。他勤勤懇懇,莊重嚴肅,堪稱是百官的典範。

禹在接受了舜帝的任命后,與益、后稷一起開始治理九州土地。那麼到底何為「九州」?古時,州和洲本系一字,即今天的島字。而州、島二字古時音是相同的。《說文解字》對此的解釋是:「州,水中可居者。昔堯遭洪水,民居水中高土,故曰九州。」 根據中國最古老的地理著作《禹貢》中的記載,「九州」是指:冀州(今山西、河北、遼南一帶),青州(今山東東部),兗州(今山東西部),徐州(今山東南部、江蘇、安徽北部),揚州(今江蘇、安徽南部、浙江、江西北部)、 豫州(今河南),雍州(今陝西、甘肅),荊州(今湖南、湖北),梁州(今四川)。後來又有周禮九州,指揚、荊、豫、青、兗、雍、幽、冀、并州。現在,「九州」可以泛指中國,是中國的古稱之一。

依據《說文》的解釋,不難推測,當時的洪災十分嚴重,而且分佈廣,可以這樣說,那時的人們大約是湖居的。

再說禹,他首先考察了各地的山川地形、地貌。為此,他不辭辛苦,一路上穿山越嶺,樹立木樁作為標誌,以測定高山大川的狀貌。他常常左手拿著准和繩,右手拿著規和矩,身上還裝載著測四時定方向的儀器。隨後,他開始逐步開發九州土地,疏導九條河道,修治九個大湖。而對於自己,則節衣縮食,住在簡陋的地方,把所有的資財都用來治理河川。他治河的十三年中,三過家門而未入。在考察、治河的同時,他還讓益給民眾分發稻種,種植在低洼潮濕的土地上。又讓后稷賑濟吃糧艱難的民眾。糧食匱乏時,就讓一些地區把餘糧調濟給缺糧地區,以便使各諸侯國都能有糧食吃。

禹治理九州北起帝都冀州,治理了衡水、漳水、黃河、淮水等;南至荊州,治理了長江、漢水等;西至三危山地區(今甘肅境內,敦煌縣東),治理了黑水、渭水等;東至揚州,治理了松江、錢塘江、浦陽江等。禹主要採用疏導的方法治理河流,共疏導了九條大河,還在一些地區修築了堤防。上述地區的河流被疏通后,人們開始安居樂業,並在周圍肥沃的土地種植了各種作物,並且心悅誠服的向天子進奉當地特產。此外,禹還開通了九條山脈的道路。並在治水的過程中,平定了南方九黎三苗的侵擾。從此,黎、苗不再北侵,長江中游處於安定時期。

經過禹十三年的努力,所有的山川河流都治理好了,從此九州統一,四海之內都可以居住了。其他部族的首領也都可以來京城會盟和朝覲了。禹還在華夏境內九州之中分封諸侯,賜給土地,賜給姓氏,並說:「要恭敬的把德行放在第一位,不要違背我天子的各種措施。」

禹還制定了貢賦的制度,規定天子國都以外五百里的地區為甸服,即為天子服田役納谷稅的地區:緊靠王城百里以內要交納收割的整棵莊稼,一百里以外到二百里以內要交納禾穗,二百里以外到三百里以內要交納穀粒,三百里以外到四百里以內要交納粗米,四百里以外到五百里以內要交納精米。甸服以外五百里的地區為侯服,即為天子偵察順逆和服侍王命的地區:靠近甸服一百里以內是卿大夫的采邑,往外二百里以內為小的封國,再往外三百里以內為諸侯的封地。侯服以外五百里的地區為綏服,即受天子安撫,推行教化的地區:靠近侯服三百里以內視情況來推行禮樂法度、文章教化,往外二百里以內要振興武威,保衛天子。綏服以外五百里的地區為要(yāo,腰)服,即受天子約束服從天子的地區:靠近綏服三百里以內要遵守教化,和平相處;往外二百里以內要遵守王法。要服以外五百里的地區為荒服,即為天子守衛遠邊的荒遠地區:靠近要服三百里以內荒涼落後,那裡的人來去不受限制;再往外二百里以內可以隨意居處,不受約束。

這樣,東臨大海,西至沙漠,從北方到南方,天子的聲威教化達到了四方荒遠的邊陲。於是舜帝為表彰禹治水有功而賜給他一塊代表水色的黑色圭玉,向天下宣告治水成功。天下從此太平安定。而禹既治平水患,又征服黎苗,功業甚大,因此得到「大禹」的尊稱。

舜帝去世后,大禹被禪位為天子。禹即帝位后,先建都於陽翟(di,今河南禹縣),后又在安邑(今山西安逸)或平陽建都。禹帝立為天子后,舉用皋陶為帝位繼承人,但是皋陶沒有繼任就死逝世了。後來,禹把天下傳給益。服喪三年完畢,益又把帝位讓給禹的兒子啟,自己到箕山之南去躲避。從此,王位的繼承法則改為父子或兄弟相傳而不傳賢,實行世襲制度,開始了古人所說的「家天下」時代。

(正見網)

喜歡、支持,請轉發分享↓

歡迎您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