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神州五千年:得道則四海歸心 失道則天下大亂(下)

2013年09月05日 20:03     評論»

◎章天亮

【明心網】稱帝以後,秦始皇並未偃武修文,刀槍入庫,馬放南山。與此相反,他頻繁用兵,開疆拓土,徵發數十萬人三攻嶺南,佔領百越之地(今廣東、廣西及越南北部);又派蒙恬率領三十萬大軍北擊匈奴,「卻匈奴七百余里」,收復內蒙古河套一帶,令胡人再不敢南下牧馬。當時秦朝的疆土東到朝鮮、西到蘭州、北至遼東、南至百越,四海之內,江山一統[18]。

為方便出兵和出巡,秦始皇又以咸陽為中心,拆掉沿路的關隘壁壘,修築了通往全國各地的馳道:北至遼東,東至膠東半島,西南至巴蜀之地,南到江浙和廣東一帶。馳道寬七十米,路面平整,可允許五十輛馬車并行,每隔六米種植一棵大松樹,「東窮燕、齊,南極吳、楚,江湖之上,瀕海之觀畢至」[18][21]。

為抵禦匈奴,始皇徵發軍隊民夫共百萬之眾,于草原、沙漠、絕壁、河流及崇山峻岭之間修築萬里長城。又從咸陽向北,挖山填谷,修築700公里直道。他還派人疏浚鴻溝(河南汴河),通濟、汝、淮、泗諸水。又令監尉史錄修靈渠,溝通湘江和灕江[18][22]。

為防止百姓反抗,秦始皇將國土分為三十六個郡縣;將天下所有的兵器收集起來,在咸陽銷毀,鑄成十二個重達十二萬斤的銅人。並下詔改年始,易服色,書同文,車同軌,統一貨幣,統一度量衡[18]。鉗制思想言論,「廢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23]。

漢初的儒生賈誼說,始皇以華山為城,以黃河為護城河,「據億丈之城,臨不測之溪以為固,良將勁弩守要害之處,信臣精卒陳利兵而誰何?天下以定,秦王之心,自以為關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孫帝王萬世之業也。」[23]
秦始皇的丞相李斯是法家的代表人物。法家治國純靠權謀、殺戮和酷刑。一部《韓非子》,其詐術陰謀波譎雲詭,只見威而不見德,只知利而不知義[24]。秦始皇採納了法家的嚴法酷刑治理萬民,一人犯法,株連九族,一家犯法,鄰居連坐。絕無道德教化,「事皆決於法」,「以吏為師」。酷刑的濫施和刑獄的無限擴大帶來無盡惡果,秦朝人口一共兩千萬,囚徒卻有兩百萬之多[18]。

箕子是殷紂王的親屬,紂王最初製作象牙筷子的時候,箕子就悲嘆道:「他現在用象牙筷子,以後就一定會用玉杯喝酒;等有了玉杯,他就會想穿華麗的衣服,住輝煌的宮殿了。奢侈豪華從此開始,國家再也無法振興了。」[25]箕子不會想到,紂王的淫侈無度與秦始皇相比,不過是九牛一毛而已。

「六王畢,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壓三百余里,隔離天日。」始皇稱帝以前,每滅掉一個諸侯,就按照該國宮室的樣子,在咸陽北面的山坡上進行仿造,並把虜來的美人和鐘鼓樂器放在裏面。稱帝九年以後,始皇嫌宮殿狹小,就徵發七十萬囚徒修築阿房宮,木料皆取自四川,轉運數千里。在關內建了三百座宮殿,關外建了四百座,之間都以天橋甬道相連,極盡奢華之能事。杜牧在《阿房宮賦》中說,「燕、趙之收藏,韓、魏之經營,齊、楚之精英,幾世幾年,”柯悠淙耍械縞健R壞┎荒苡校淅雌浼洹6︻跤袷鸝櫓槔厘五疲厝聳又嗖簧蹕А!盵18][26]

除了修築宮殿外,秦始皇又徵發七十萬囚徒,挖通驪山修築寢陵,其中以水銀做成百川和江河湖海,以珍珠寶石做成滿天星斗,用娃娃魚的油脂做成火炬,並密布機關。極盡人間巧思[18]。

老子曰:「故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孰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況於人乎?」 威名赫赫,不可一世的秦始皇終於病死在沙丘[18][27]。

人啊,在無量無際的宇宙時空中,你原本如此的渺小和脆弱,但卻為什麼要竭力表現自己的偉大和聰明?《道德經》上說「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28],秦始皇卻偏要窮兵黷武;《道德經》上說「見素抱樸,少思寡慾」[29],秦始皇卻偏要窮極奢華、浪費無度;《道德經》上說「自是者不彰」[30],秦始皇卻偏偏剛愎自用;《道德經》上說「自伐者無功」[30],秦始皇巡行天下時,卻偏要每到一處,就封山刻石以宣揚自己的功德;《道德經》上說「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31],秦始皇卻偏要濫用民力,完成一個又一個移山填海的大工程;《道德經》上說「太上,不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32]秦始皇卻一定要讓黎民百姓「畏之、侮之」;《道德經》上說「法令滋彰,盜賊多有」[31]「夫樂殺人者,則不可得志於天下矣」[28],秦始皇卻偏偏制定嚴酷的法令,視人命如草芥。

秦始皇啊,這個將人的力量和意志發揮到了極致的秦始皇,不依天道而行,怎能不碰得頭破血流呢?在他死了三年後,那個他想傳給子孫,萬世不替的王朝就土崩瓦解了,這難道不是對他最大的諷刺嗎?

秦始皇死了,龐大的帝國轉眼間分崩離析,接著就是又一場諸侯國之間你死我活的廝殺。看看中國的歷史吧,從楚漢相爭、七王之亂到王莽改制、三國攻伐;從西晉八王混戰、五胡亂華到東晉偏安、南北朝對峙;從唐朝安史之亂、黃巢起義到五代十國;從宋朝契丹、女真入侵到忽必烈的鐵騎;從明朝靖難之役、宦官為禍到土木堡之變;從鴉片戰爭、抗日戰爭到國共內戰,自從大道沒落以後,漫漫2500年歷史,中華大地上黎民安居樂業,草木沾春的時間不到200年,其餘的不是戰爭,就是各種天災人禍。

「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3]難道離道越來越遠的人,就只能在兵火、天災和疫病中苦苦掙扎嗎?
幸好,老子臨行前留下了一部《道德經》;孔子采善貶惡,筆削《春秋》,大道在這些偉大的著作中還保留了最後一絲餘輝,也成為後世君王開創盛世的最後一點保障。老子曰:「不欲以靜,天下將自正。」[33]「……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朴。」[31]

漢初的文景之治,唐朝的貞觀之治,清朝的康乾之治,無不順應了老子的思想。

漢文帝在位二十三年,宮室、園林、狗馬、服飾和車駕,一點也沒有增加。凡是對百姓不便的事情就予以廢止。有一次漢文帝想建造一座高台,找來工匠一計算,需要上百斤黃金。漢文帝說:「這相當於十戶人家的產業,實在是太貴了」,就沒有動工修建。每當有天災人禍,邊境不寧的時候,文帝就反思自己的道德。他廢止了肉刑和誹謗朝廷的罪名,招賢納諫。修建陵墓,殉葬品不用金、銀、銅、錫,只用瓦器;沒有高大墳塋,保持山川原貌。文帝的遺詔說:百姓只要服喪三天,不得禁止婚嫁、酒肉、祭祀諸事,後宮夫人以下的宮女全都放回家[34]。

唐太宗貞觀二年,有公卿啟奏說:「今夏暑未退,秋霖方始,宮中卑濕,請陛下為自己建一樓閣以居之。」太宗回答說:「朕的身體確實不宜居住在卑濕之地,但是若是答應了你們的請求,花費又太大了。當年漢文帝要起露台之時,因珍惜物力而沒有動工,朕的德行不如漢文帝,而花費卻比他還多,我看還是算了吧。」 公卿啟奏再三,唐太宗最終還是沒有答應。 [35]貞觀初年,太宗謂侍臣曰:「婦人幽閉深宮,情實可愍。我除了需要一些人幫我做些洒掃之事,要那麼多婦女有什麼用呢?」於是將後宮及掖庭前後三千餘人放出宮外,為他們擇偶。[36]貞觀二年,關中遇到旱災。太宗對侍臣說:「水旱不調,皆為人君失德。朕德之不修,天當責朕,百姓何罪,而多遭困窮!我聽說有賣兒女的,朕很憐憫他們。」於是派遣御史大夫用皇宮內的金寶贖回所賣的兒女,還其父母[36]。

康熙大帝,天縱聰明,聖文神武。八歲稱帝,十六歲智擒鰲拜,二十歲開始平定三藩叛亂。后又收復台灣,三次親征蒙古噶爾丹叛亂,北抗沙俄入侵,在拉薩設置住藏大臣,近代中華版圖賴以粗定。《清史稿》上說康熙大帝「仁孝性成,智勇天錫。早承大業,勤政愛民。經文緯武,寰宇一統,雖曰守成,實同開創焉。」更難得他「聖學高深,崇儒重道」,深知「帝王之治,必以敬天法祖為本。合天下之心以為心,公四海之利以為利。」康熙在詔書中說「朕自幼讀書,尋求治理。年力勝時,挽強決拾。削平三籓,綏輯漠北,悉由一心運籌,未嘗妄殺一人。府庫帑金,非出師賑饑,未敢妄費。巡狩行宮,不施采繢。少時即知聲色之當戒,佞,?之宜遠,幸得粗致謐安。」[37]「從來與民休息,道在不擾。與其多一事,不如省一事」[38]。這一切深合道家思想的治國方法開創了中國歷史上的最後一個盛世。

老子曰:「事物不符合道就會很快夭折」[39]。縱觀中華二十四史,難道不是驗證了順於道,則四海歸心;逆于道,則天下大亂的至理嗎?

參考資料

[1]. 見三家注《史記 五帝本紀》(宋•裴駰集解, 唐•司馬貞索隱, 唐•張守節正義):「正義龍魚河圖雲:「黃帝攝政,有蚩尤兄弟八十一人,並獸身人語,銅頭鐵額,食沙石子,造立兵仗刀戟大弩,威振天下,誅殺無道,不慈仁。萬民欲令黃帝行天子事,黃帝以仁義不能禁止蚩尤,乃仰天而嘆。天遣玄女下授黃帝兵信神符,制伏蚩尤,帝因使之主兵,以制八方。」山海經雲:「黃帝令應龍攻蚩尤。蚩尤請風伯、雨師以從,大風雨。黃帝乃下天女曰『魃』,以止雨。雨止,遂殺蚩尤。」孔安國曰「九黎君號蚩尤」是也」
[2]. 見三家注《史記 五帝本紀》
[3]. 見《離騷》
[4]. 括地誌又雲:「笄頭山一名崆峒山,在原州平高縣西百里,禹貢涇水所出。輿地誌雲或即雞頭山也。酈元雲蓋大隴山異名也。莊子雲廣成子學道崆峒山,黃帝問道於廣成子,蓋在此。」
[5]. 道家稱自己為「黃老之學」,其中「黃」指黃帝,「老」指老子。在漢朝初年,竇太后、文帝和景帝都崇尚道家治國方法,所以有「黃老於漢」的說法。
[6]. 見《論語 衛靈公第十五》。
[7]. 見《陸賈新語 無為》 「舜治天下也,彈五弦之琴,歌南風之詩,寂若無治國之意,漠若無憂天下之心,然而天下大治。」南風的歌詞是「南風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慍兮。南風之時兮,可以阜吾民之財兮。」
[8]. 見《論語•季氏篇第十六》「故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既來之,則安之。」
[9]. 見《史記 太史公自序》「春秋之中,弒君三十六、亡國五十二,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勝數。」
[10]. 見《史記 孔子世家》
[11]. 見《太平廣記 卷第一 老子》孔子既見老子,老子告曰:「良賈深藏若虛,君子盛德若愚。去子之驕氣與多欲淫志,是皆無益於子也。」孔子讀書,老子見而問之曰:「何書?」曰:「易也。聖人亦讀之。」老子曰:「聖人讀之可也,汝曷為讀之?其要何說?」孔子曰:「要在仁義。」老子曰:「……夫鵠不日浴而白,烏不日染而黑,天之自高矣,地之自厚矣,日月自照矣,星辰固自列矣,草木固有區矣。夫子修道而趨,則以至矣,又何用仁義!若擊鼓以求亡子乎?」老子問孔子曰:「亦得道乎?」孔子曰:「求二十七年而不得也。」
[12]. 見《史記 老子韓非列傳》:孔子去,謂弟子曰:「鳥,吾知其能飛;魚,吾知其能游;獸,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為罔,游者可以為綸,飛者可以為矰。至於龍,吾不能知,其乘風雲而上天。吾今日見老子,其猶龍邪!」
[13]. 見《論語 為政》:「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
[14]. 見三家注《史記 老子韓非列傳》:老子修道德,其學以自隱無名為務。居周久之,見周之衰,乃遂去。至關,關令尹喜曰:「子將隱矣,強為我著書。」於是老子乃著書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餘言而去,莫知其所終。◇集解列仙傳曰:「關令尹喜者,周大夫也。善內學星宿,服精華,隱德行仁,時人莫知。老子西遊,喜先見其氣,知真人當過,候物色而跡之,果得老子。老子亦知其奇,為著書。○按:列仙傳「老子西遊,關令尹喜望見有紫氣浮關,而老子果乘青牛而過也」。
[15].見《史記 殷本紀》「湯曰:「格女眾庶,來,女悉聽朕言。匪台小子敢行舉亂,有夏多罪,予維聞女眾言,夏氏有罪。予畏上帝,不敢不正。今夏多罪,天命殛之。」
[16].見《史記 周本紀》武王乃作太誓,告于眾庶:「今殷王紂乃用其婦人之言,自絕於天,毀壞其三正,離逷其王父母弟,乃斷棄其先祖之樂,乃為淫聲,用變亂正聲,怡說婦人。故今予發維共行天罰。」
[17].見《東周列國志》
[18].見《史記 秦始皇本紀》
[19]. 見《尚書 堯典》
[20]. 見《道德經》第八十章:「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狗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21]. 見《漢書 卷五十一》:為馳道于天下,東窮燕、齊,南極吳、楚,江湖之上,瀕海之觀畢至。道廣五十步,三丈而樹,厚築其外,隱以金椎,樹以青松。為馳道之麗至於此,使其後世曾不得邪徑而托足焉。
[22]. 見《秦漢建築》
[23]. 見賈誼《過秦論》
[24]. 《史記 老子韓非列傳》中引用了《韓非子》中的「說難」篇。裏面有個故事說,以前鄭武公要征伐胡國,就先把女兒嫁給胡國國君。然後問群臣:「我想出兵打仗,應該攻打誰?」大臣關其思說:「可以打胡國。」 鄭武公就殺了關其思,還說:「胡國是兄弟之國也,你說要攻打胡國,豈有此理!」胡國國君聽說了這件事,認為鄭國可以信任,就不做防備。結果鄭人偷襲胡國,把他滅了。(原文為:昔者鄭武公欲伐胡,乃以其子妻之。因問群臣曰:「吾欲用兵,誰可伐者?」關其思曰:「胡可伐。」乃戮關其思,曰:「胡,兄弟之國也,子言伐之,何也?」胡君聞之,以鄭為親己而不備鄭。鄭人襲胡,取之。)在《韓非子》一書中,如「二柄」「說林」等篇,這樣的權謀比比皆是。
[25]. 見《史記 宋微子世家》:箕子者,紂親戚也。紂始為象箸,箕子嘆曰:「彼為象箸,必為玉-G;為-G,則必思遠方珍怪之物而御之矣。輿馬宮室之漸自此始,不可振也。」
[26]. 見杜牧《阿房宮賦》
[27]. 見《道德經》第二十三章
[28]. 見《道德經》第三十一章
[29]. 見《道德經》第十九章
[30]. 見《道德經》第二十四章
[31]. 見《道德經》第五十七章
[32]. 見《道德經》第十七章。這句話的大意是:最好的治國方法是老百姓根本就不知道有人在治理國家,其次的方法是老百姓讚美君王治國有方,再次是老百姓畏懼君王,最差的是百姓輕侮他。
[33]. 見《道德經》第三十七章
[34]. 見《史記 孝文本紀》
[35]. 見《貞觀政要》儉約第十八
[36]. 見《貞觀政要》仁惻第二十
[37]. 見《清史稿 聖祖本紀三》
[38]. 見《聖祖實錄》卷四十
[39]. 見《道德經》第三十章「物壯則老,謂之不道,不道早已。」

(正見網)

喜歡、支持,請轉發分享↓

歡迎您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