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真正的神創之作

2013年04月05日 13:02     評論»

大家都熟悉的一個名詞叫「娛樂」 ,就是通過人的表面感官,對人進行有效刺激,使人產生美好感受。

例如,舞台表演就通過舞台表演,加上聲、光、電、景的結合,對觀眾的眼、耳、身製造出刺激效果,使人滿足。

但是,因為人的感官因「人」 而異,就有一個局限性。兒童、成人與老人的感官需求是不同的,而且人的文化背景不同,經歷不同,都對感官鑒賞有不同影響。

所以,「娛樂」是分類的,有不同的波段,比如兒童的,成人的,現代的,古典的,東式的,西式的等等,都是針對特定的人群。

這是由人的層次所在的局限性,必然造成的「娛樂」的局限性,這也是為大家所共識的。

那麼,什麼是「神創之作」。

如果真有「神傳之作」 ,那其中最大的特點就必然要打破人間「娛樂」 的這種選擇性的局限性。

比如,歷史上的《聖經》被翻譯了幾十種語言,當下,《轉法輪》也是被翻譯了幾十種語言,這些「天書」 的特點是男女老少都能讀懂。

演出也是,「神創之作」一定是最廣泛的與觀眾產生共鳴,不挑人,那麼就一定是衝著人的最基本的共同內在人性內涵而來。

易見,除了人表面感官外,每個人都有一顆「心」 ,這顆「心」 所能感受的人生的方方面面要比外在的五官豐富得多。即使孩童在「心」 的感受上也覺不亞於成人,更由於孩子純真,對美好的感受更強烈。

「神創之作」 就借用這些外在的視覺與聽覺等專業的形式,而在所有的形式之中加入了震撼「人心」 的動人內涵。

「神韻」 晚會就是這樣的「神創之作」 。人的感官成為真正的接受器,所有的能量都匯聚在「心」 上體味、共鳴。觀眾不是一個簡單的被感官刺激后的條件反射體,而是發自內心的理性的情感表達。觀眾實際上成為了演出的一部份,觀眾與晚會交融一體。因為是內心生出的美好感受,那種真實與長久的回味,都讓人感到找回了真實的自己。

這樣的「神創之作」 就打破了「娛樂」 的局限,不分種族、文化、宗教、性別、年齡,都在同一台晚會上找到「心」 的共振。可以說,神韻與觀眾共同創造了神韻之「神跡」。

看完「神韻」晚會,每個人都能說出他們的最愛。

從深度上看,神韻提供了從淺到深的生命詮釋。小孩子說,學會了幫助別人,大人說,懂得了真善忍的美好,也有人說,我明白了生命的來源。

從廣度上講,從舞蹈、音樂、聲樂;從服裝、色彩、美學、視覺,從歷史、文化、哲學、倫理;從道德、信仰、良知的呼喚;從生命的探索、能量的聚合,甚至到看完演出后的病痛不翼而飛,每個人都能說出自己被震撼到的「心」 曲。

可見,這決不是一場普普通通的晚會,能創作出這樣的超越人類局限的完美作品,一定是神的意志。

波士頓有六位修女,在各自禱告時,聽到了有個聲音告訴她們要來看這場晚會,結果她們就結伴而來,興奮不已,把他們的故事告訴了大眾。

這個真實的故事,說明了一件很大的事:神真的參与了這場晚會。也許這就是在人類危難前夕的特殊時期,天地之間為生命美好未來所做的重大安排。

很多的人越來越相信,在感受「神韻」美好的同時,也把生命永遠註冊了未來無比美好的新紀元。

喜歡、支持,請轉發分享↓

歡迎您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