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惠林:永續經濟發展的關鍵在人心回升(節選)

2013年10月24日 23:23     評論»

◎吳惠林

法正

人無德,天災人禍。地無德,萬物凋落。天無道,地裂天崩,蒼穹盡空。法正,乾坤正,生機勃勃,天地固,法長存。

李洪志
一九九五年十一月十二日

文章摘要

全球逐漸掀起一片「知識經濟」熱潮,台灣也無法免俗。儘管知識經濟的名詞喧天價響,且有政府政策之規畫,但其內涵卻不甚明確,而觀諸政府和專家們的政策和談論,著重知識在科技進步上的角色似很明顯,如此的強調極可能將社會資源導向科技知識和技術進步上。果若如此,是否即能成就物質面的經濟成長?即便可以達成目標,其所隱藏的代價是否值得?或其帶來的後遺症是否有益於「永續發展」?

本文即對這些課題作概括性的扼要檢視,對科技概念和永續發展作本質探索。結論是:「誠信和互信倫理是知識經濟精髓」,如何因勢利導,將此精髓尋回並特予重視,讓沉淪的「善心」往上提升,人人向內自省自製,畢竟「無私才能成就自利的極大」,而讓每一個人逐漸往找回基本的「人的價值」之路邁進,明白「自助而後人助、互助」的自動自發道理並在日常生活中予以落實。不作此圖,妄想再以政府政策方案往追求物質提升,但精神內涵卻愈見腐蝕的另一個方向之創新、科技進步的帶動、激勵前進,如此,「永續發展」終究會是海市蜃樓!

***************************************

「永續發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可說是當前全球的共同語言,儘管有著各種不同定義,但一代傳一代且一代比一代生活得更幸福,應該是大家共同接受的說法吧?在此種體認下,科技的發達是一項重要方法也無疑已被普遍接受。近十年來,「知識經濟」(knowledge-based economy)或「新經濟」(new economy)當道,也往往與「高科技」關係密切。同樣地如同以往冀望藉著現代科技的一日千里,來達成永續發展的終極目標。

儘管在主張高科技日新月異的同時,也有不少人大聲疾呼重視「人文」、重視「生態環境」,但為何言者諄諄,聽者卻藐藐呢?或者表面上也提出類如「心靈改革」的主張,甚且化為運動,但實際上卻成效極差呢?是不是沒有正確的思想和觀念作主導以致於不能由「自我檢討」這種根本之道真誠做起呢?俗雲:「人者心之器。」如果有更多的人、尤其是影響力大的人具有正確觀念,就能做對事,而永續發展也不會是夢想了。那麼,當前流行的科技觀點有何盲點在呢?正確的觀念又是什麼呢?我們就由當前主流的「知識經濟」觀點談起。

轉自「正見網」首屆世界未來科學和文化大會論文選登
http://zhengjian.org/zj/articles/2002/2/28/14114.html

來源:新生網  

喜歡、支持,請轉發分享↓

歡迎您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