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麻沸散到「含笑半步顛」

2015年01月21日 20:08     評論»

來源:  民族醫藥報

麻沸散是神醫華佗創製的用於外科手術的麻醉藥。麻沸散是世界上最早出現的麻醉劑,比西方早1600多年。據《後漢書 華佗傳》記載:「若疾髮結於內,針葯所不能及者,乃令先以酒服麻沸散,既醉無所覺,因刳破腹背,抽割積聚。」就是說,體內的疾病,針葯無癒的,可以先用麻沸散將患者麻醉,再將肌膚剖開,進行「抽割」等進一步的治療。史書的記載,看起來著實讓人興奮,要知道,將麻醉劑用於外科手術,在西方最早出現,也是幾百年之內的事兒了。而麻醉劑對於外科的重要意義,恐怕是每一個承受過疼痛的人,都能真切體會到的。如果沒有麻醉劑,不知道會有多少人因為手術的劇痛而悲慘死去……一非常遺憾的事情是,華佗因為「醫患糾紛」被曹操殺害,他所創麻沸散的處方也隨之失傳,中國的外科醫學遭受到致命打擊。此後的一於多年內,中國的外科醫學幾乎是裹足不前,直到西方醫學蜂擁而入,才重現生機。

關於麻沸散的最初研製,一些傳說更是活靈活現。傳說華佗的兒子沸兒誤食了一些草藥的果實不幸迷醉身亡,華佗悲痛萬分,在這一藥物的基礎上加了其他的幾味中草藥,研製出了世界上最早的麻醉藥,為了紀念他的兒子將這種葯命名為麻沸散。華佗曾經試圖利用麻沸散給武聖關羽刮骨療毒。大抵是害怕麻醉藥的副作用,再加上英雄氣概所使,關羽拒絕了這一提議。最後,華佗在關羽沒有接受麻醉的情況下進行了手術。儘管關羽承受了刮骨劇痛,卻也成就了一段千古美談。中國的麻醉藥在正道上走得很是曲折,卻在一些武俠小說、演義小說中大顯神威,大行其道。《水滸》中「智取生辰綱」的精妙之處,就在於下毒的手段高明,而蒙汗藥的「療效」,比麻沸散有過之而無不及。而在周星馳的著名電影《唐伯虎點秋香》中,天下第一奇毒「含笑半步顛」,無疑是麻醉藥作用發揮的極品了。

關鍵字: 神醫

喜歡、支持,請轉發分享↓

歡迎您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