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爾洞穴:改寫木斯塘史前史

2014年12月16日 6:41     評論»

2013-06-25 13:32

如果不是幾代探險家們的努力,也許沒有人對木斯塘—這個尼泊爾最偏遠的角落感興趣,這裏南面被世界上最高的喜馬拉雅山脈環繞著,北面則面對著

在古代,木斯塘曾是一個獨立的王國,和西藏在語言和文化上都一脈相承。自15世紀以來,這裏大概是世界上藏族文化保存得最傳統的地方。

然而正是木斯塘,這個位於尼泊爾中北部的古代王國,孕育出當今世界上考古學界最為詭秘的未解之謎之一。在那塵土飛揚、狂風肆虐、深藏於喜馬拉雅山脈的隱秘之地,卡利甘達基河如利劍般劈開這片土地,其壯觀程度就連亞利桑那大峽谷都相形見絀。就在陡峭的岩壁上,遍布著數百個人工開鑿的洞穴。

這些洞穴,讓考古學家們既驚奇,又著迷,是怎樣的民族造出了這樣不可思議的洞穴呢?

上萬洞穴證據湮沒

木斯塘懸崖之高無可計量,一眼望不到頭的岩壁好似一片被毒辣烈日熔化了的石蠟,飽受侵蝕的山脊形貌瑰麗,如同形銷骨立的手指緊緊抓著巨型籃球般的岩石,一條條高聳的山峰脊樑四下鋪開,彷佛一台巨大無垠的管風琴。整個地貌上的岩石隨著一天的流逝色彩萬變,從令人心跳的鮮紅,到樸實無華的褐色,再到大地一般的棕灰交織。

有些岩洞形單影隻,就像連綿起伏而風蝕嚴重的峭壁上張開的巨口。其他一些則聚攏成群,彷佛一個開口高歌的合唱團,有時又排成一隊疊起七八層樓高,好似一棟公寓樓的窗口。有一些岩洞是在峭壁水平面上開鑿,另一些是從懸崖頂部向下挖洞。這些木斯塘岩洞總數保守估計有1萬之巨,大多數已歷經千年滄桑

沒人知曉誰是挖掘者,以及開鑿的原因,甚至還有人好奇,在當時地理條件下,人類究竟如何才能攀上峭壁。他們是靠繩索?腳手架?還是石階?幾乎所有的證據都已蕩然無存。

700年前的木斯塘是個繁榮昌盛的地方:既是佛教文化藝術重鎮,又是連接西藏的鹽礦和印度次大陸地區城市的最便捷的通道。當時的食鹽可是世界上最珍貴的日用品之一,而在木斯塘的鼎盛時期,載著成包食鹽的大篷車就在這裏的小徑上崎嶇前行。

其後的17世紀中,木斯塘開始被鄰國統轄,經濟逐漸衰退。印度大量出產更加便宜的食鹽,木斯塘寺廟中宏偉的雕像和精美的壇城壁畫逐漸傾頹剝落,很快,這個文化十分偉大的國度便被歷史遺忘,埋沒於深深的群山之中。

追尋理想中的考古標本

到了20世紀中葉,這裏開始引起了西方探險家們的注意。科隆大學和尼泊爾的考古學家們開始探索一些容易進入的岩洞,在那裡他們發掘出幾十具至少已有2000年歷史的骸骨,整齊排列在木床之上,用玻璃珠、黃銅和珠寶加以裝飾,這些裝飾品均非當地出產,表明了木斯塘當時作為貿易重鎮的地位。

1981年,探險家皮特 阿森斯在一次徒步旅行中經過這些岩洞,便被這裏深深吸引了。很多岩洞看起來無法涉足—除非變身飛鳥才能接近入口。但作為一名曾七次攀頂珠穆朗瑪峰的卓越登山家,阿森斯面對這險阻躍躍欲試。

當然,由於此地是尼泊爾的禁區之地,直到2007年阿森斯才取得相關進入許可。「木斯塘已然變為我冒險生涯中的最大挑戰。」他這樣回憶道。此後,他和他的團隊不斷造訪這些洞穴。到了2011年春季,他們已經來了這裏整整八次了。

在這些勘察中,阿森斯及其團隊取得過令人矚目的成績。在其中一個岩洞中他們發掘出一幅8米長的壁畫,上面繪有42位佛教聖賢的肖像。另外還發現8000餘份手抄古卷,大多已有600年歷史,裏面記載著從哲學思辨到對爭端調解的論述,各種內容應有盡有。

阿森斯探索過的岩洞大多空無一物,儘管人類居住的痕迹證據確鑿:壁爐、儲糧倉和床具隨處可見。

和其他考古學家一樣,阿森斯最想找到的是那些藏有史前遺蹟的岩洞,以便揭開最為深邃的歷史謎題:最早居住在這些岩洞中的是什麽人?他們來自何處?其信仰又是什麽?

他理想中的考古標本是這樣一個岩洞:不是日常居所而是墓葬之地,洞中散落著佛教時代前文明的陶器碎片,開鑿於盜墓者無法涉足的懸崖頂端,而且當地木斯塘居民不介意外來者打擾其先民的遺蹟。

27具骸骨有刀刻痕迹

直到2010年,這支探險隊才在南部一個名為Samdzong的小村莊附近,發現了目前最具價值的遺址—一系列的群體墓葬岩洞。

其中一個後來被標記為5號墓穴的木斯塘岩洞只有壁櫃大小,但阿森斯在這裏發掘出一些木製品:用上好黑硬木製成的板條和木釘,形狀各異。團隊一起將板條拼湊起來,最後拼出一個大約一米高的木箱子—這是一口棺材。棺材被巧妙地分散開來,每一片板材都完美地合乎岩洞入口大小,運進墓穴後就可以很快進行組裝。

棺材外觀漆著橙白相間的圖樣,筆法粗糙但簡明易懂,是一個騎馬的場景。「也許是墓穴主人生前最喜歡的馬。」考古學家們這樣推測。隨後的岩洞發掘中,一塊馬的頭骨印證了死者是騎馬愛好者的身份。

考古學家們推斷5號墓穴的主人很可能是一位當地領袖。最後的發掘表明這個墓穴中有兩具遺體,一位成年人和一名大約十歲的兒童。從兒童年齡上考古學家可以推測出一些東西。「因為缺乏證據,我不能妄下結論認為這名兒童是被獻祭的奴隸,」一名專家說,「但兒童的存在的確表明了這是一場複雜的下葬儀式。」

隨後,他們在附近的兩個岩洞中發掘出27具骸骨,包括男性、女性以及一名兒童。他們身下有簡易的床具,或者躺在簡單的棺材中,但材質卻是普通的木材,工藝也很簡單,上面沒有圖畫。

骨學家英格仔細研究遺體後,得出一個令人吃驚的結論:成年人遺體中76%的骨骼上都帶有明顯刀刻的痕迹,並且她認為這些刀痕是死後刻上的。「它們不是來自砍殺和摔打,」她說,「所有遺體相對完整,沒有故意破壞和焚燒的跡象。因此證據表明,當時住民沒有食人習俗。」

這些遺骨可追溯到3-8世紀,遠在佛教傳入木斯塘之前,但戮屍的舉措也可能是佛教徒對天葬儀式的練習。直至今天,天葬依然用於木斯塘居民的死亡儀式,死者遺體被切為帶骨小塊,很快被禿鷲盡數分食。

按照推測,對遺體的處理是將肉從骨架上剝離,就像對待萬聖節骷髏那樣,剩下的完整骨架被運到岩洞中,摺疊起來以便放入棺材。「一切停當後,運屍人再慢慢爬出來。」

在穴葬儀式開始前,古代殯葬人員會確保遺體被妥當裝點,得到帝王般的崇敬。陪伴著他們的,還有一些令人讚歎的精美的殉葬品。

阿森斯將縫著成串玻璃珠、已經爛成碎片的織物小心翼翼地放進塑料樣品袋中,辛格喇嘛則費盡心機將其整理分類。遺物中大約有上千顆玻璃珠,有些就像罌粟籽那樣小,被染成至少六種顏色。接下來在實驗室進行的研究表明,這些玻璃珠產地各異,有些來自現在的巴基斯坦,有些來自印度,還有伊朗。

他們還發現了三把帶有精美刀柄和重刃的鐵匕首,一個帶有精緻圓形把柄的竹制茶杯,一個銅手鐲,一面小青銅手鏡,一口銅鍋、配套長柄勺和三腳鍋架。還有少許織物,一對牛角,一口巨大的銅坩堝,足以煮一頭水牛。「我打賭這是用來釀造青稞酒的。」考古學家奧登德菲爾指的是當地那種熟麥釀造的飲品。

最後阿森斯發掘出的是一個墓葬面具。它以黃金和白銀混合澆鑄而成,以高凸浮雕法刻出面部特徵,眼眶描繪為紅色,嘴巴有些偏下,鼻樑則是一條線。面具上還帶有一些針孔,表明這是鬍鬚。這個面具很可能同衣物縫在一起,用於蓋在遺體臉上,之前發現的玻璃珠就是面具上掉下來的。

他嘖嘖稱奇道,「這種手工藝,這樣對財富地位的炫耀,這鮮艷的色彩,還有無比的精緻絕倫—這面具就是我們在木斯塘最棒的發現,沒有之一。」

墓穴中幾乎所有的陪葬品都來自外地,就連棺材板都是來自熱帶的木材。一個人究竟該如何在現今這個資源匱乏、連燒火木柴都很難找到的地方聚集如此炫目的財富?答案很可能就是食鹽。當時能夠控制一條食鹽貿易渠道,就好比今天擁有一條輸油管道。

木斯塘岩洞的用途按照時期可以分為三種,一是3000年前的墓葬冢,到了1000多年前,這裏的岩洞主要用途變為居所。而近幾個世紀內,連接高原地帶和平原地區的紐帶卡利甘達基峽谷內戰爭頻發,居民們因為戰亂而四處躲避,他們拖家帶口,不顧舒適度和便利性,逃進這些岩洞以避戰火。

然後,大約在公元前15世紀,大部分岩洞的平民們移居到傳統村莊中,同時這些岩洞仍被使用—作為冥想室、瞭望哨,或者儲藏間。一些岩洞依然是居室,甚至直到今天仍有人住。當地居民們說,這裏冬暖夏涼,只是水源很難從山下提上來。

從這個毫不起眼的岩洞中運出的財物足以令這支團隊費上好一陣工夫,以將物品和史料對上號。「此次的發現舉世唯一,」阿森斯說,「而且極其壯觀,它們的出土將徹底改寫整個地區的史前史。」

所有的出土發現基本都將歸還給岩洞現在的主人, Samdzong村莊的居民們。在完成木斯塘其他地區的考察後,阿森斯也將一些個人收藏捐獻出來,在當地成立了一個博物館。「木斯塘人民應該為祖先的歷史感到榮耀。」他這樣認為。

這些探險家最後帶走的只有幾小片樣本和一些碎骨,他們將在實驗室中繼續進行研究—這些探險成果將分別由美國俄克拉荷馬大學負責牙齒監定,倫敦大學負責鐵製品監定。繪畫顏料將被進行化學監定,找出製造它們的是哪種植物染料;其餘的木頭碎片、一小條織品和一撮牙釉質粉末都將被嚴密分析,整個流程可能耗費數十年時間。

也許只有到了那個時候,我們才能對這些岩洞的建造者有更深入的了解。

在喜馬拉雅山脈10座海拔超過8000米的雪山中,其中有兩座雪山名為安納布爾納和道拉吉里。無數人曾親歷或在照片中見過這兩座雪山,卻從不知道在它們的後面(北側),還隱藏著一個存在了近600年,直到2008年仍保留著王權的自治王國——木斯塘,古稱洛域。

從赤烈村向南回望,安納布爾納山脈最北端的尼日吉里峰和珠穆朗瑪峰的山形非常相似。金字塔形的峰尖上覆蓋著積雪,下方裸露的鐵灰色岩壁幾乎是直立的。向下望去,喀利根德格河谷中的曲桑村猶如伸入荒漠的一片綠洲。

在木斯塘,依然有村民居住在崖壁上的洞穴里。穴居似乎是村民從遠古人類那裡學習和繼承來的生活方式,僧人們更是願意在離群索居的洞穴里閉關冥修。

日落時分,僧人們在察讓土登夏魯達迦林寺的佛塔旁轉一天中的最後一次果拉(轉經)。這是木斯塘最早的薩迦派佛寺,和洛曼堂建於同一時期,現在也是木斯塘最大的佛學院。

嘎奔尼城堡的主人先前都是洛域國王派駐在這裏的地方首領, 是擁有權力的貴族,他們幫助國王收取稅賦、管理地方的公共事務。盎嘎和他妻子曲珠是城堡的最後一代主人,兒女們都在首都加德滿都定居了,只留下盎嘎和曲珠在這裏居住。

洛域地處海拔3500米以上的高原,史前人類活動雖留下一些痕迹,但細節已經無證可考了。圖為木斯塘的格喀寺,無數民間傳說都描繪了赤松德贊時期蓮花生大師去西藏傳法之前,先來到這裏,並在修建桑耶寺之前修建了格喀寺。

在嘎奔尼村,能建造房屋的土地很有限,十來戶人家只能密不透風地擠在一起,每戶人家都和另一戶共用外牆來節省空間。藏式房屋的屋頂都是用黏土夯打而成,相鄰房子的屋頂都連著,巷道就在房屋的第二層下面。

在瑪尼石牆上塗刷赭紅、明黃、深灰和白色的豎道是藏傳佛教薩迦派的傳統,這在木斯塘地區非常盛行。這些顏料也被用來繪製壁畫,都是取自當地的山岩上。

強巴寺有17米高,是王城洛曼堂最高的建築。強巴寺的主殿始建於1425年,大殿中央是一尊2層樓高的彌勒佛像,藏族人稱強巴佛,代表的是未來的佛陀,三層的大殿內都繪有佛教內容的壁畫。

在木斯塘,青稞是這裏的主要糧食作物,隨處可見青稞田。清晨,農婦們在田裡一邊拔雜草,一邊彼此應和地唱著歌,田地里的勞作也感覺令人喜悅。上木斯塘的氣候乾旱、嚴寒,一年只有一次收成,每一株青稞都無比珍貴。

在曲桑村頭的河灘上,一群男人正圍著一堆分割好的牛肉。這裏的藏族都信奉佛教,平日里不殺生,只有到村裡有年老的或是被野獸襲擊的家畜時,才請尼泊爾的屠夫來村子里屠宰分割,賣給本村和鄰近幾個村子里的人。屠夫的報酬是骨頭、皮子和一點工錢。

600年來,木斯塘的王城洛曼堂一直保留著剛建城時的輪廓。城牆依然合圍,只是城門不再在夜間關閉。清晨,太陽的金光塗抹在王城背後的大山上,城外碧綠的青稞田和寺院赭紅色的高牆都變得柔和起來。

下木斯塘匝科村東邊的穆克提納是印度教徒的沐浴聖地,每年有大量的信徒從印度飛抵迥松,然後徒步去穆克提納的聖泉朝聖沐浴。他們只隨身攜帶一條毯子、飲水的葫蘆等簡單的物品,走在喀利根德格河岸亂石嶙峋的步道上。

關鍵字: 史前洞穴

喜歡、支持,請轉發分享↓

歡迎您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