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前人類建造月球的證據

2014年11月04日 12:50     評論»

關於月球的起源問題已經有許多資料,在這裏我補充一些資料,做了一些歸納,再一次與大家交流,也希望人們從中也可以得到啟示。

現代科學認為月球是地球的一個衛星,是在地球產生之後「自然」產生的,這是錯誤的認識。許多證據已經表明月球是史前人造的,對這一點老師已經做出了肯定。

現在的學家已經觀測到,月球直徑約為地球的1/4,質量約為地球的1/81,地球與月球一起組成地月系。月球繞地月系的共同質心公轉,自身也在自轉。因為其自轉周期等於公轉周期,所以月球總是以同一面面對地球。月球上沒有水、沒有大氣,處於真空狀態,沒有生命現象。月球表面有月海、月陸、月坑、山脈等現象。在大爆炸理論的影響下,現代科學根據推測,形成了月球的內部構造的模型。根據這個模型,認為月球由月殼、月幔和月核三部分組成。月殼成分與地殼有相似之處,月饅也類似於地球的地幔,而月核則類似於地球的軟流層。這個月球內部結構的模型是一個錯誤的認識,它無法解釋月球上所能觀測到的基本現象,如月球的運動、軌道、月球的隕石坑、月震等。

現在已經有一些學者已經提出客觀的月球模型,如航空航天局的科學家們根據月震資料提出了一個關於月球是空心的、具有鈦金屬外殼結構的模型。李洪志老師在《法輪佛法》(在法會上講法)中已經明示月球是史前人造的事實:

「月亮是相當久遠以前的史前人類造出來的。當時造出來沒有這麼大的體積,亮度也比現在亮。但是對現在人類來講,已經是相當龐大了。因為中間是空的,後來天長日久啊,宇宙的塵埃隨著爆炸物質的不斷地下落,星球更新時,產生的爆炸物質,它的塵埃不斷地覆蓋,就使月亮表面厚度增加了許多。表面厚度增加到幾十公里,這是它的塵埃,若是減去幾十公里,它就是原來那麼大了。」

根據現在所掌握的一些數據,表明月球基本上由三部分組成:塵埃(石塊)層、金屬層與空心核部。美國航空航天局的《「阿波羅」16號與月面》報告書談到,月震研究表明,月殼內部存在一個64公里厚的「硬層」。科學家指出,在40公里的深度振動傳播速度是每秒9.6公里,這是岩石無法達到的,只有在金屬或金屬質岩石如鐵隕石才能達到如此的傳導速度。振動在月球內部的傳導速度與振動在金屬中的傳導速度一致,科學家們推測月球內部存在金屬的殼體,而在殼體之上覆蓋著鬆散的16-32公里厚的石塊層。烏德博士等人說這個鬆散層是在若干億年的時間里,隕石和小行星、彗星多次猛烈撞擊月面破碎后逐漸形成的岩石層。美國航空航天局的科學家們根據得到的所有資料和數據製作了形形色色的月球模型,其中一個是用鈦(月球上有高純度的金屬)構成的中空的球體。根據對月球成因的理解與這些月震資料的研究結果,我們可以確定這個月球內部存在一個厚的金屬硬層,我們稱為月球的金屬層,該層的震動傳播速度約為每秒8.8-12.5km,與鐵隕石的傳播速度相近,而在殼體之上覆蓋著鬆散的約16-100公里厚的塵埃(石塊)層,殼體之內部為巨大的空心核部。

塵埃層是月球在漫長的歷史中由宇宙塵埃積累而成的。由於不斷受到隕石撞擊等各種宇宙事件的影響,逐漸形成現在這個月球的地貌。因而月球塵埃層的成分與太空中的塵埃物質的組成是基本一致的,所以這種物質組成具有不同深度的一致性,也就是說,並不存在因為越早形成的塵埃層就越老的現象,也就是地層層序律是不適合的。如美國太空人首次登陸「寧靜海」,發現其土壤的年代竟比岩石久遠,據分析,兩者相差10億年之久,而從月球帶回的岩石中,有99%比地球上90%的古老岩石還要老。根據阿波羅11號、12號宇航員帶回的月面岩石標本測出月球岩石的密度為3.2-3.4克/立方厘米,顯示月球的塵埃層的物質來源於宇宙中石隕石這些物質。

根據月震實驗得到的結果,可以確定月球金屬層是類似於地核成分的金屬體。我們都知道,地核的密度與高密度的鐵隕石相近,可達9.98-12.5g/cm3,因而可以確定這種金屬主要有鐵、鎳、鈦組成,但這個金屬體與地球的不同,地核的成分是來源於宇宙的物質,是神在組合地球這個粒子時,用宇宙中的巨大鐵隕石作為地球的核心。而月球是史前人建造的,這個金屬體是史前人類通過高超的冶鍊技術合成的類似於地核的合金。科學家分析太空人帶回來的380公斤月球土壤樣品后,發現含有純鐵和純鈦,純鈦的存在顯示這是一個人造的金屬殼。

月球大部分是空心核部。對於這一點,美國宇航員的月震實驗就是很好的證據。美國中部標準時間1969年11月20日4點15分,「阿波羅」12號的宇航員用登月倉的上升段撞擊了月球表面,隨即發生了月震。月球「搖晃」了55分鐘以上。震動由小逐漸變大,至強度最大用了約8分鐘,然後振幅逐漸減弱直至消失。這個過程用了大約一個小時,而且「餘音裊裊」,經久不絕。研究所的負責人莫里斯?雲克在下午的電視新聞節目中傳達這個令人吃驚的事實時說,要直觀地描述一下這種震動的話,就象敲響了教堂的大鍾。震波只是從震中向月球表層四周傳播,而沒有向月球內部傳播,就象在一個完全中空的金屬球體上發生的。而月球磁場也充分證明了這一點。地球磁場強度介於0.35奧斯特與0.7奧斯特之間,由隕石的天然剩磁推測其他天體的磁場強度為0.59奧斯特。這就是說,所有天然天體都有磁場,象地球一樣,是實心的。而月球卻完全不同,根據「阿波羅」宇宙飛船採回的月岩樣品及月球表面磁場的直接測量,月球周圍的磁場強度不及地球磁場強度的1/1000, 月球幾乎不存在磁場。它內部沒有象地球那樣的內核,它內部是空的。

月球這樣的人造結構決定了月球不可能出現象人類在地球中發現的地質現象。現在人類對月球的研究結果已經證明了這點,月球幾乎不存在構造運動。原因就在於這個月球結構中,金屬殼是整個月球整體存在的支撐物,它是月球所有地質現象產生的原因。宇宙塵埃形成的塵埃層是附著于這個金屬層上面的,這個人造合金具有地球地核的耐高溫與高硬度金屬特性,而月球塵埃層的所有現象都可以在這個認識的基礎上獲得解釋。月海、月陸、月坑、山脈、峭壁、熔岩等的形成都是這個金屬層與外力作用的結果。我們舉兩個例子說明。

例1:月球隕石坑

科學家告訴我們,月球表面的坑洞是隕石和彗星撞擊形成的。地球上也有一些隕石坑,科學家計算出來,若是一顆直徑幾哩的隕石,以每秒三萬哩的速度(等於一百萬噸黃色炸藥的威力)撞到地球或月球,他所穿透的深度應該是直徑的四到五倍。地球上的隕坑就是如此,但是月球上的所有隕坑竟然都「很淺」。以月球表面最深的加格林坑(Gagrin Crater)來說,只有四哩,但它的直徑卻有一百八十六哩寬!如果月球的結構與地球類似,那麼這個隕石坑深度最少應該有七百哩,但事實上加格林坑的深度只是直徑的百分十二而已,這個原因就在於月球的結構與地球不同,緊接這個塵埃層的是一個堅硬如地核的金屬層所造成。

例2:斷裂與裂隙的格子狀分佈

科學家發現月球表面的斷裂與裂隙具有北東-南西和北西-南東兩個方向交叉發育,形成格子狀分佈的方向性現象,這種遍布整個月球的格子狀分佈在一個「自然」球體中是不可能發生的,那麼它出現在月球上的原因在於這個金屬殼是史前人製造的。這個金屬層是史前人用規格相同的金屬片焊接而成的,這些金屬片按照北東-南西和北西-南東兩個方向焊接,從而這個結合帶的物理特性就與金屬片不同。而在漫長的歲月中,宇宙塵埃在這個金屬殼上的積累就構成了現在我們看到的月球表面的這個塵埃層。很容易理解,因為東-南西和北西-南東兩個方向的結合帶與金屬片的不同,從而出現了這種斷裂與裂隙東-南西和北西-南東兩個方向的格子狀分佈,這就象塵埃積累在足球上的情形。

在這裏我需要補充一點,現代科學認識月球的年齡,採用的是通過測量月球局部物質成分的年代推算的,這種測量方法是建立在月球是「自然」形成的觀念上的,所以很明顯,通過這種方法測定月球的年齡肯定是錯誤的,因為月球是史前人造的。其實如果可以獲得宇宙塵埃平均每年下降量的話,我們便可以推算出月球被史前人製造的時間。

因為月球是人造的,是人利用人類空間中的無機物建造的,所以這個月球在人類這一層沒有生命現象的體現,這也是天文學家發現月球上沒有任何生命跡象、處於真空狀態的原因。李洪志老師已經告訴我們,任何粒子都是有生命的,那麼月球這個粒子它也是有生命的,它的生命體現不在人類這個空間。因為是人造的,那麼人造月球的目的就帶有私心,所以,如果我們可以在另外空間分析這個月球的結構,我相信我們可以看到月球的為私的表現。

前面關於月球的結構只是講了月球在人類這個物質空間的結構,而其他空間的結果以及月球的真正面目需要超出人類一定層次才能夠看到,在這裏所談的僅供參考。

喜歡、支持,請轉發分享↓

歡迎您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