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確預言上海世博會的晚清奇人

2016年08月13日 13:32     評論»

2012-10-13 22:16

來源: 網路

預言小說《新中國》

對於我們許多人來說,陸士諤是一個陌生的名字。2010年,溫家寶總理在第七屆世博國際論壇開幕式上提到了他:「1910年,一位叫陸士諤的青年創作了幻想小說《》,虛構了100年後在上海浦東舉辦萬國博覽會的情景。」這情景是:浦東和浦西一樣繁華,道路寬闊,車馬往來不絕;把地中掘空,築成隧道,安放上鐵軌,日夜點著電燈,電車於此飛馳不絕;人們能夠通過隧道過黃浦江,江上還有很大的橋;跑馬廳(今人民廣場)附近建起「新上海舞台」;中國人在浦東闢地造屋,舉辦萬國博覽會……百年前的想像,今日幾成現實。陸士諤,這個一輩子行醫的小說家,成了準確「預言」上海將舉辦世博會的晚清

  幻想小說《新中國》

關於上海世博會,曾有過一個非常傳奇的百年前的夢想。100年前,即1910年,一位名叫陸士諤的晚清小說家寫下了幻想小說《新中國》,暢想百年後的上海風貌。陸士諤在這部小說中預言一百年後,中國將舉辦萬國博覽會,地點便在上海,更具體寫到會址選擇在浦東陸家嘴、洋涇浜一帶。這樣的暢想,在當時饑寒交迫的國人看來無疑是十分荒誕和離奇,幾近痴人說夢。可在百年後的今天,書中的描述竟完全應驗了!

溫家寶總理在第七屆上海世博會國際論壇的開幕式上也提到此書,「1910年,一位叫陸士諤的青年創作了幻想小說《新中國》,虛構了100年後在上海浦東舉辦萬國博覽會的情景。」

陸士諤的小說《新中國》,以第一人稱記敍,小說的故事梗概是這樣的:宣統二年(1910年)正月初一,人們均為過年忙碌,小說中的主人公陸雲翔卻悶悶不樂,便獨自喝悶酒,一會就昏昏欲睡,似睡又醒,夫人琴約他逛街,陸雲翔便鬼使神差隨其出門,舉目一望,驚詫萬分,世界已發生了巨變,一個全新的中國撲面而來:萬國博覽會在上海浦東舉行,因為「上海沒處可以建築會場,特在浦東闢地造屋」,陸雲翔與妻前往參觀,只見「一座很大的鐵橋,跨著黃浦,直築到對岸浦東」。妻子告訴他,大橋是為開博覽會才建造的。為了去會場和市民的出行方便,還在上海灘築就了越江隧道和電車隧道()。

有趣的是為造地鐵,還發生了爭執,有說造在地下,有說要造高架,辯論結果:機車在高架上行駛噪音太大,且支撐高架的鐵柱影響市容,又不方便,最終定下造地下電車隧道,「把地中掘空,築成了隧道,安放了鐵軌,日夜點著電燈,電車就在裡頭飛行不絕。」

匪夷所思的是,陸士諤在夢中規劃的浦東大鐵橋、越江隧道和地下電車隧道,竟然與現今上海三大工程的南浦大橋、延安東路越江隧道及地鐵一號線的地點方位完全吻合。

預言小說《新中國》內頁

那時的中國積貧積弱,可陸士諤卻給他的主人公在夢中展現出了一個獨立強盛的新中國面貌:「現在海外法權已經收回,馬路中站崗的英捕、印捕皆已不見;裁判所的裁判官、皆為中國人,所判均極公平;外國人僑寓在吾國的,一律遵守吾國的法律;洋人變得謙和,國人則個個揚眉吐氣……那租界的名目也早已消除長久了。」

他設想在陸家嘴建造金融中心,「現在浦東地方已興旺得與上海差不多了,中國國家銀行分行就開在浦東呢」;他設想在當時外國人的跑馬廳(現在的人民廣場)建造大劇院——新上海舞台;他設想新中國上海的公立大學「共設26個專科,學生數萬,歐美日都派有留學生」;他設想漢文漢語成了世界的公文公語;他設想新中國工廠中機器有鬼斧神工之妙,產品勝歐貨遠甚;他設想新中國擁有強大的海軍力量……

在這部奇書的結尾,陸雲翔被門檻絆了一跤後跌醒,方知是南柯一夢。夫人李友琴對他說:「這是你痴心夢想久了,所以才做這奇夢。」陸士諤答:「休說是夢,到那時真有這景象也未可知。」妻子又說:「我與你都在青年,瞧下去自會知道。」陸士諤答:「我便把這夢記載下來,以為異日之憑證。」看到這裏,無法不讓人為之叫絕。

有趣的是,這部小說中的女主人公李友琴,是陸士諤夫人李友琴的真姓名。李友琴系浙江鎮海茶葉商人李蘭孫之次女,酷愛讀書,共同的愛好與理想促就兩人結為伉儷。婚後,陸士諤以驚人速度寫作小說,而夫人李友琴則多次為其小說寫序、跋及總評,夫唱婦隨其樂融融。

陸士諤的奇書《新中國》,老版本在市場上已經很少見到了。在此書出版後的100年的今天,永正圖書公司將其再版。

  《新中國》預言和現實

   對比摘錄

原文:我問:「京滬也通了火車麽?」女士道:「通了早已多時了。自從洋債還清後,滬寧鐵路歸了官商合辦。於是就把此路接通了京漢,成為京滬鐵路。」

現狀:京滬鐵路是一條從北京通往上海的鐵路,於1968年建成。京滬鐵路連接了中國最大的兩座城市,沿途大都為沿海經濟發達地帶,因此成為中國目前最繁忙的鐵路幹線之一,目前正在建設高速鐵路和客運專線,以緩解運輸壓力。

原文:鍊鋼廠煉出的鋼,比英、德名廠所出的,還要堅硬耐用。

現狀: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鋼鐵生產國和消費國,已佔據全球近40%的鋼鐵產量。從1996年首次躍居世界第一位以後,中國鋼產量連年增長,在世界上的排名一直靠前。

原文:從前是西人的跑馬廳,現在已變成戲館了。

現狀:上海大劇院位於市中心人民廣場,成為上海又一個標誌性建築,使人民廣場成為上海名副其實的文化中心。

原文:開辦萬國博覽會,為了上海沒處可以建築會場,特在浦東闢地造屋。

現狀:2010年世博會在上海舉行,也是歷來首次由中國舉辦的世界博覽會。

原文:此刻,全世界無論哪一國,所用各東西,幾乎沒一樣不是中國貨。絲茶、瓷器、綉貨、漆器各品,本是吾國土產,更不必說了。

現狀:中國成為世界工廠,在很多國家的市場上,能看見各種商品,打著Made in China的標籤。

原文:一瞬間,早到了黃浦灘。長虹般的鐵橋,橫卧波心。車子走到橋中,我便向浦里一瞧,昨日泊著的十多隻兵船,都不知開向哪裡去了。一時渡過了橋,只見洋房鱗次櫛比,馬路八達四通,往來車馬,像穿梭一般——哪裡是浦東!四十年前的南京路,也不過這樣繁盛。

現狀:浦東已成為20世紀90年代中國開放的標誌。如今,上海建設國際金融中心和國際航運中心的核心要素如陸家嘴金融城、外高橋港區、洋山深水港和浦東空港都聚集於此。

我的祖父陸士諤

   陸貞雄

我的祖父陸士諤於1879年生於今青浦區的朱家角鎮,師從清代名醫唐純齋學醫,在民國年間成為蜚聲滬上的「上海十大名醫」之一,有多部醫學著作傳世。他在行醫之餘不斷地創作小說,一生著有小說達100多部,其中《新上海》、《血滴子》等書堪稱佳作。

《新中國》是陸士諤32歲寫下的,是一部以夢為載體的幻想之作。據我所知,該書僅余孤本藏於上海圖書館,書頁有些破碎,已不便供讀者借閱和複印了。它在結構上有些散亂,內容卻讓人驚嘆萬分。在該書末尾,陸雲翔從夢中醒來說:「我便把這夢記載下來,以為異日之憑證」。祖父對中國的未來充滿信心。

舉辦萬國博覽會是國力的象徵,祖父可能是堅信中國在百年後能夠富強,堅信上海在百年後有能力舉辦萬國博覽會,所以才會有如此大胆的想像。至於祖父對地鐵、越江隧道、黃浦江大橋以及行人靠左行走、給婦女讓座等情景的想像,可能是受到他弟弟和妹妹的影響。祖父的大弟陸達權曾獲威斯康辛大學政治學博士學位,二弟陸守堅曾赴三藩市大學留學,妹妹陸靈素是著名文學團體「南社」成員,與蘇曼殊、陳獨秀、柳亞子等進步人士往來密切。祖父必然從弟弟妹妹處接觸到許多當時世界上先進科技和理念,這些便成了《新中國》的素材。

然而,更令現在的人們嘆服的不是他夢想的精準,而是他做夢的勇氣。《歐洲時報》的一個評論寫道:「1910年,代表中國的清王朝已病入膏肓,中國五千年的國運處於前所未有的低谷。然而,就在這個時候,中國的知識精英並沒有喪失信心——這也許是中華文明能夠獨步世界並最終成為人類歷史上唯一衰落後可以再復興的原因。」

無獨有偶,早期改良主義思想家鄭觀應等人也在他們的作品里提到了舉辦「萬國博覽會」。復旦大學中文系黃霖教授也感嘆說,當時的老百姓迫切盼望國家能夠強盛起來,這源自於一種強烈的民族情緒。

陸士諤其人

陸士諤,生於1879年,卒於1944年。江蘇青浦(今屬上海市)人,名守先,字雲翔,號士諤。一生創作了百余部小說,以《新上海》與《新中國》最著名(《新上海》將清末上海十里洋場種種光怪陸離的「嫖、賭、騙」等醜惡現象做了深刻記錄,寫得淋漓盡致,入木三分。為1997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推出的「十大古典社會譴責小說」之一)。其中,以清初社會現實為背景的武俠小說20餘部,其中《血滴子》尤為走紅,以致世人多以為雍正之傳位和喪命,都是出自血滴子成員之力。他創作的以抗擊英法聯軍為題材的小說《馮婉貞》的部分內容被編入《清稗類抄》,後人又將此作為史實編進了歷史課本。

陸士諤的主業並非寫作,而是懸壺濟世。他是一代名醫,曾獲得上海十大名醫的稱號。陸士諤在行醫、寫小說的同時,著力最多的還是編著醫書。1937年,他輯醫經、各科臨床、本草、方劑、醫案諸書共21種,合成為大型叢書《基本醫書集成》而封筆。

關鍵字: 陸士諤預言新中國上海世博

喜歡、支持,請轉發分享↓

歡迎您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