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传说 统治中华的历代「王器」(下)

2015年05月28日 19:16     评论»

作者: 

天上有三垣:太微垣、紫微垣和天市垣,其中紫微垣在三垣中央。紫微星垣居於中天,位置永恒不变,代表天帝。紫微垣是天帝所居。作为天子的皇帝,当然应该住在和天宫对应的紫宫里,所以从唐代开始皇宫就被称为紫宫。

的都城长安是隋朝建的。当初隋文帝定都在汉长安城。可多年战乱,长安已经破败狭小,特别是到处是臭水沟,生活环境恶劣。於是看风水发现东南方向的龙首塬是中干龙龙脉的一个分支,决定在龙首原南坡另建一座新城。仅用9个月左右的时间就建成了宫城和皇城。因为隋高祖早年曾被封为大兴公,因此便以「大兴」命名此城。隋世祖继位後,动用10余万人在宫城和皇城以外建造了外郭城,城市的总体格局至此基本形成。隋炀帝这人的思路挺像秦始皇,开凿南北大运河,要改变大禹留下的天下风水格局,以水路连接大兴城和隋唐洛阳城,结果殃及了自身。618年,大兴城刚建成没有多久,隋炀帝被杀,隋朝就灭亡了,几乎崭新的一座都城留给了唐朝,被改名长安。

唐代在大兴城基础上扩建为长安城,由外郭城、宫城和皇城三部分组成,面积达83.1平方公里,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据史载,唐在规划建设大兴城时,完全依照《易经》八卦进行。龙首塬南侧有六个坡阜,视为乾卦的六爻。按「初九、九二、九三、九四、九五、九六」的爻序布局。如:九五之尊的风水宝地爻辞为「飞龙在天,利见大人」,故布置寺观佛道神位,这也反映了中国观,皇帝并不是至尊的独裁者,而是顺天承命的人,如果不遵从天命,神明不容,百姓也可替天行道。九二爻谓「见龙在田,利见大人」,意为真龙现於大地,为君德居中之位,故将皇城的皇宫置於其上,为帝王之居,所以隋朝修建的太极宫和唐太宗设计的大明宫都在九二之地上。九三爻是「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含反省自厉之意,故布置宫城,是政府机构百司。九四的爻辞为「或跃在渊,无咎」(相机而动,跃起上进,没有危害),因此把长安城的东西两市布置於此。市场设立於此可承地利之运,促进商业发展。长安城的西市是当时的世界贸易中心。九六的爻象「亢龙有悔」来看,有皇帝要反省自己的过错,给百姓补偿的意思。最好不要作太多建筑上的规划,所以重整曲江池,作为皇家园林,开放给全民参观游赏,此处为长安城的至高点,登台眺望,全城尽收眼底。初九为「潜龙勿用」,所以不作任何建筑上的使用,只归为皇帝的禁苑,供皇室游猎用,在皇宫北侧,也不会扰民。

全城规划排列南北十三坊,象徵一年有闰月。皇城南面设东西四坊,象徵一年有四季。全城一百零八坊对应一百零八个星宿。各坊周围环筑高墙,晨钟暮鼓,朝开夕闭,自成体系。体现着大宇宙由无数小宇宙组成的佛家的宇宙观。如此气势磅礴的都城,带来了极度繁荣的大唐盛世,让今天的海外华人还以唐人自居。

唐末各地战乱不已,长安城很多地方凋敝荒芜,唐昭宗迁都洛阳,把长安城给拆了,拆下来的木材被放到运河里,希望能顺水漂流到洛阳,用於兴建洛阳城,可这大批的建材在中途神秘消失不知所踪。不久,朱全忠就逼唐哀宗禅位,唐朝灭亡。

元顺帝为啥逃跑

王器不一定非要是皇宫。元朝崇尚喇嘛教,忽必烈的国策是「以儒治国,以佛治心」。所以寺院在元朝扮演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今天要到白塔寺,总觉得有点啥不太对劲,妙应寺配上元朝着名的工匠阿尼哥修建的大白塔,就像健美冠军披了一件小背心,显得过於窄小。其实在元朝的时候,这地方叫「大圣寿万安寺」,比现在的白塔寺大多了。

1271年,忽必烈敕令重新建造一座喇嘛塔。建成後并随即迎请佛舍利入藏塔中。忽必烈又下令以塔为中心兴建一座「大圣寿万安寺」。范围根据从塔顶处射出的弓箭的射程决定的。寺院在1288年落成,成为元朝的皇家寺院,被称为「西苑」,是百官习仪和译印蒙文、维吾尔文佛经之处。忽必烈去世後,也被供奉在这里。这里实际上成了元朝皇家的宗庙。

1368年6月,雷火点燃了大圣寿万安寺,虽然雨如瓢泼,人们救火也拚命的浇水,可火却越烧越旺,就像泼上去的不是水,而是油!一场大火下来,寺院化为灰烬,唯有白塔幸免於难。深信喇嘛教的元顺帝听到这个消息,心有所感,没两个月,朱元璋就攻下了大都,元顺帝早有准备,带着自己的嫔妃家眷从北门跑了。

元顺帝的谥号顺字取的很好,看到宗庙被天火所焚,元朝气数已尽,清楚的认识到自己德行不足以力挽狂澜,治理天下,但可顺应天意,仍可以保有性命和家属,也算得了善终。

在元大都建立前,北京虽然曾作为金朝的首都,可在元朝以前风水模型并不完整。北京的外局与大势适合建立都城,但具体到大内宫殿建设,还需要更缜密的风水理论做指导。元世祖忽必烈灭金後,决定在北京定都,便命太保刘秉忠堪舆北京风水。刘秉忠就带了他的弟子郭守敬、赵秉温遍访北京山水,最後决定舍弃在北京西侧的金朝中都旧址,重新堪定龙脉正穴。 师徒几人通过踏勘,最後认为燕山山脉是藏风聚气的风水宝地,西山的玉泉山才是未来大都的祖山,龙脉由此生发才对。那麽,龙脉的象徵是什麽呢?就是玉泉山的水。把水引向新建的京城和皇宫,使其王气凝结,乾坤自可安定。为了把玉泉山的水作为龙脉引导到京城和皇宫,刘秉忠采用了一明一暗两种方法。明,就是开凿河道引水。暗,则要做水文调查。刘秉忠以玉泉山地下水向东流经的方向为脉络,找到了下游的「龙泉」,并堪定太液池正穴,决定在此营建「大明殿」,并围建大内,营造宫殿。此後八百多年的时间里,北京在绝大多数时间里是全中国的政治中心。

明朝後来在元大都的基础上按照八臂哪吒的形象建立了新的北京城,风水格局继承了很多刘秉忠,郭守敬等人的成果,元朝後来逃到建立北元,蒙古政权亡而不灭,一直骚扰大明。

风雨紫禁城

明朝得了天下,可洪武皇帝性格多疑,残暴。当了皇帝的他最看不上的就是和他一起打天下,跟他称兄道弟的这班夥计,所以做皇帝二十几年,除了巩固江山,就是把这班文臣武将送进棺材。他认为这样自己的皇太孙就能稳当当的坐皇位了。可他一死,朱棣就夺了侄儿的皇位,成了永乐大帝。

在中国,历朝历代要政权稳固,一般都是从北方向南方打江山,南方向北方打江山能坐稳天下的只有明朝。有人说,其实残暴如秦始皇的朱洪武的明朝第二代就亡了,朱棣虽然也是朱元璋的儿子,建立的政权和明朝压根就是两回事。五行属性中南方属火,北方属水,北方压过南方建立的政权是水上火下,为济卦,有事情完满的意思,是很吉利的卦象,而朱元璋南方打败北方,是火上水下,是「未济」卦,虽然江山打下来了,可朱元璋就是觉得事情没完,非要把会打仗的全杀光不可。他为此忙活到七十多岁,可他一死,朱棣就从北方从新打了一遍江山,表面看,似乎是朱棣夺了皇位,实际上,是把明朝的江山从未卦反转成了济卦,因此後来大明江山稳固,就是皇帝几十年不上朝,国家照样运转。因为朱棣的成就,被称为「祖」。

永乐大帝雄才大略,一代雄主当然不会像王莽那麽没出息,仅仅住在别人的二手房里。国家运作的机制改了,当然也就不能再使用过去的,所以永乐大帝就要建立新的皇宫和都城,於是就有了今天的北京城和紫禁城。

明朝燕王朱棣选定北京为都城,他既要用此地理之气,又要废除元代的剩余王气。当时的风水师便采用将宫殿中轴东移,使元大都宫殿原中轴落西,处於风水上的「白虎」位置,加以克煞前朝残余王气;凿掉原中轴线上的御道盘龙石,废掉周桥,建设人工景山。这样,主山(景山)–宫穴(紫禁城)–朝案山(永定门外的大台山「燕墩」)的风水格局又重新形成了。

北京风水格局的内局,更为细致。她严格按照星宿布局,成为「星辰之都」。明朝皇帝将皇宫定名为「紫微宫」(紫禁城之名由此而来)。当时的建筑师把紫禁城中最大的奉天殿(後名太和殿)布置在中央,供皇帝所用。奉天殿、华盖殿(中和殿)、谨身殿(保和殿)象徵天阙三垣。三大殿下设三层台阶,象徵太微垣下的「三台」星。以上是「前廷」,属阳。以偶阴奇阳的数理,阳区有「前三殿」、「三朝五门」之制,阴区有「六宫六寝」格局。

「後寝」部分属阴,全按紫微垣布局。中央是干清、坤宁、交泰三宫,左右是东西六宫,总计是十五宫,合於紫微恒十五星之数。而干清门至丹阶之间,两侧盘龙六个列柱,象徵天上河神星至紫微宫之间的阁道六星。午门在前,上置五城楼又称「五凤楼」,为「阳中之阴」。内庭的乾清宫为皇帝寝宫,与皇后坤宁宫相对,在寝区中的乾阳,为「阴中之阳」。太和殿与乾清宫,虽同属阳,但地理有别。太和殿以三层汉白玉高台托起,前广场内明堂壮阔。而乾清宫的前庭院,台基别致,前半为白石勾栏须弥座,後半为青砖台基,形成独特的「阴阳合德」的和合。

北京城凸字形平面,外城为阳,设七个城门,为少阳之数。内城为阴,设九个城门,为老阳之数,内老外少,形成内主外从。按八卦易理,老阳、老阴可形成变卦,而少阳,少阴不变,内用九数为「阴中之阳」。内城南墙属乾阳,城门设三个,取象於天。北门则设二,属坤阴,取象於地。皇城中央序列中布置五个门,取象於人。天、地、人三才齐备。全城宛如宇宙缩影。城市形、数匹配,形同涵盖天地的八卦巨阵。

故宫风水中轴线上的建筑:永定门–箭楼–正阳门–端门–午门–内金水桥–太和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干清门──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坤宁门──天一门──银安殿──承光门──顺贞门──神武门──景山门──万春亭──寿皇门──寿皇殿──地安门桥──鼓楼、钟楼。建筑轴线十五里,是世界之最,也体现洛书的方位常数十五之数。

北京布局与天地相合而布局。也是最符合州周礼的都城。《周礼·考工记》中要求都城的建造是:「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後市。市朝一夫。」北京城墙方正、街道平直宽阔,紫禁城东面为祖庙,西面为社稷坛,景山前的紫禁城是朝廷,後面是大运河的终点後海,是北京的主要交易市场和民居,朝廷宫室市场各占地一百亩左右。

其祭祀多用各种祭坛,如」日,月,天,地,先农,先蚕,社稷」及太庙,文庙等,其中」垂教天下」、「君临天下」、「与天相合」含义,均具有民族文化特色和风水上的深意。

1644年李自成进北京,烧杀抢掠,在武英殿登基称帝后,一把火把紫禁城和九门城楼给烧了。(见於《明史》)大火後的紫禁城,仅仅剩下了武英殿、建极殿、英华殿、南熏殿、四周角楼和皇极门。

李自成这把火杀了明朝的王器,所以明朝那麽大的地盘,面对十几万八旗兵丁束手无策,让清朝统一了全中国。清朝入关後,顺治皇帝面对一堆废墟,不得不和李自成一样在武英殿登基,并着手重建紫禁城,今天我们看到的紫禁城是明朝的地基,清朝的建筑。清朝顺治二年,奉天殿改名为太和殿。顺治三年修成。康熙十七年,吴三桂抢得半壁江山,登基称帝。康熙十八年,京师大地震,满清政权岌岌可危,满清贵族们甚至在讨论从新退回东北,此时,太和殿再次被焚毁。面对如此困境,康熙爷从自身做起,下「罪己诏」,检查自己执政过失,并励精图治,开创康熙盛世。於康熙三十四年至康熙三十六年重建太和殿。由於屡遭雷电,大火,所以这次重修太和殿屋脊上的脊兽比其它的宫殿都多了一个被称为「行什」。据传它就是雷震子的化身。现存的太和殿即此次重建後的形制。

康熙是中国历史上千古一帝,他面对政治困局和自然灾害,从自身修养,政治清明着手,并且从新把太和殿这个国家重器修建起来,全备的机器和有道明君相辅相成,开创了中国的最後一个盛世。

清朝的皇帝没有住明朝的二手房,而是在明朝皇宫的地基上修建了新的皇宫。可这毕竟也是前朝遗物,所以清朝初年,全国都很不太平,到处闹反清复明,甚至暗杀活动能深入皇宫,直达皇帝身边。这样的事情一直折腾到清朝末年,就和明朝的皇宫只剩下地基一样,这些人形成了很多的组织和地下帮会,现在的洪门就是从当年反清复明的天地会来的。後来孙文闹革命,推翻清朝政府的时候,洪门提供了非常多的经济资源。

颐和园,皇家最後的园林

从顺治入关开始,清朝就开始修建皇家园林。形成了後来着名的三山五园的景观。三山是指万寿山、香山和玉泉山。三座山上分别建有静宜园、静明园、清漪园(後为颐和园),此外还有附近的畅春园和圆明园,统称五园(参见《中国古代建筑史》清代卷》)

从康熙二十三年开始,清朝的皇帝在故宫的时间就越来越少了,他们经常这些园林中办公。雍正乾隆时期,皇家园林的营造达到了高潮。皇帝如此,王爷们当然也纷纷效仿。在全盛时期,自海淀镇至香山,分布着90多处皇家离宫御苑与赐园,园林连绵二十余里,蔚为壮观。

满人是少数民族学习中华文化的典范,他们是渔猎民族,入关後,学习儒家文化,以仁孝治天下。在继承汉文化方面,祭天地,朝会等这些事情放在北京城内的国家机关办理,而祭祀祖先,狩猎等活动放在了园林中。所以这些园林对清朝来讲不仅仅是游玩的地方。在电影《火烧圆明园》中,听说圆明园被英法联军焚毁,咸丰皇帝哭的是宗庙和园子。可见这些园林的重要性。圆明园是中国历史上园林艺术的巅峰之作,被外国传教士称为「万园之园」,爱新觉罗家族与凤凰有很深的渊缘,凤凰是这个家族的守护神,在风水师看来,圆明园就是一只巨大的凤凰。

大清有三个女人最有名气,孝庄文皇后(康熙爷的祖母),孝圣宪皇后(乾隆的母亲),孝钦显皇后(慈禧太后)。乾隆的母亲最有福气,享了一辈子福,孝庄皇后和慈禧太后,都是为大清操了一辈子心,一个开创基业,一个收拾残局。乾隆年间盖了那麽多园林,可今天剩下最完整的就要数颐和园了。说起颐和园,现在的很多中国人虽然不得不佩服皇家园林的壮美,但也一定要声讨慈禧老佛爷为了修颐和园动用海军军费的腐败。作为执政48年的大家长,慈禧真的糊涂到为了自己的享乐,毁了大清的江山吗?

古代的帝王都是有帝王术要修习的,一个小皇子成长为皇上,都是一个很严格而艰苦的修行过程。掌握了那些帝王术,就和今天美国总统拿到了美国国家机密的钥匙一样,对掌控国家的命运是十分重要的。历朝历代帝王术的基础相同,但各有特色。清朝的皇家当然也有一套自己的帝王术,而清朝的掌权者就是这套学问的专家。孝庄皇太后和慈禧老佛爷要培养出皇上来,当然自己也要掌握这些知识。

在慈禧看来,那些园林不仅仅是游乐场所,也是大清的王器,蕴藏着大清统领天下的秘密。这些园林被毁坏,就和元朝的大圣寿万安寺被雷火焚毁一样,是大清将亡的徵兆,可慈禧不像元顺帝那样有蒙古大草原这条退路。她面对的是世界列强。为了延续大清的血脉,她想出了一个法子,就是从新把这些园林,也就是大清的「王器」给修建起来。

在现代人看来,国家富强多买军舰,多添火炮,增强军力可以不受欺侮,可从慈禧的帝王术的角度看,大清的「王器」比军舰更加有力。这些帝王术里的秘密都是不能让人知道的,所以慈禧不得不从自身意愿的角度出发,以养老,办寿为理由,要求重建颐和园。可是清朝末年国力比起乾隆爷那会儿,实在是差的太多,所以,慈禧重建圆明园,恢复宗庙的目标无法实现,不得已挑了颐和园作为恢复皇家园林的起点。可惜清末的时候,大地的风水格局早就已经十分混乱了,不仅清朝气数已尽,宣统後面也出不来天命的皇帝了,不要说颐和园因为财力不足没有能够恢复清旖园的所有建筑,即便能恢复乾隆当年所有的园林,也不可能起到相应的作用,毕竟那王器只是一部机器,没有能量是无法运作的。

历史上最後一次杀王器

太和殿宝座上方天花正中安置形似伞盖向上方隆起的藻井。藻井正中雕有蟠卧巨龙,龙头下探,口衔宝珠。这颗大铜珠,名为「轩辕镜」,旁边还有6颗小珠。民间传说如果不是受命於天的人坐上宝座,轩辕镜就会落下来,致那个人於死地。袁世凯要当红宪皇帝,怕轩辕镜掉下来砸死自己,於是下令将宝座向後(向北)移动2米。因此如今轩辕镜正下方是方台的台阶前沿,而非宝座。李自成当年不敢在太和殿登基坐殿也是怕轩辕镜。据说毛泽东进北京後,很想当皇帝,可他到太和殿看了一眼,尤其是那轩辕镜後叼着铜珠的大龙目光炯炯,吓的他一辈子没敢再踏进紫禁城。

毛泽东多少知道一点帝王术的皮毛,他一辈子都想当皇上,可自从去了太和殿,他自己也知道自己不是那块料,因此他看见故宫,看见北京城就恨恨不已,一心算计着要拆了北京城。50年代初,外城墙就全都被拆乾净了,53年开始要拆内城墙,受到梁思成等学者的强烈反对。直到65年,老毛终於找到了个机会,故意把北京地铁二期工程沿着北京内城建,并以此为理由把内城墙全都拆了个乾净,还把北京城里的各个要道口的牌楼等都拆了。八臂哪吒城,这座镇邪灭乱,维护国家稳定的王器就这麽没有了。没过多久,全中国都高呼「毛主席万岁」,开始了文革,一闹就是十年……。

拆北京城墙是历史上最後一次杀王器,原因是老毛想当皇帝。拆了北京城墙後,他终於在一场共产造神运动中过了一把「万岁」瘾。老毛最终没能拆了紫禁城,他没能得到皇帝的名分,一辈子在「不称霸」「不称王」的自我解嘲中恨恨作罢。

拆了老城墙,共党也建立了自己的机器,比如把毛的停屍房设在了能量贯通的中轴线上,中国的大地能量被污染,中共得到能量补充。以前每天动辄有几百上千人去「瞻仰毛的遗容」,好比宗教祭拜。把纪念碑立在中轴线上,如同脑血栓一样阻塞正能量通向中华大地,让人们没有能力反强权。围绕在毛坟周围的人大会堂,历史博物馆等和那些被称为「建国十大建筑」的东西。那些「建筑」由於机制邪恶,算不上王器。它沟通的不是天地,是魔鬼,那部机器运转,让中国社会灾难深重,山河破碎,环境污染,百姓贫困。

结语

王器是国家机器的一部分,随朝代兴而兴,随朝代亡而亡,它就是一部机器,需要懂得它的人去操作和维护,能拥有和驾驭王器的人一定是要有那份德行,才能造福天下百姓。

关键词: 风水组图

喜欢、支持,请转发分享↓

欢迎您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