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医学奖生物钟新发现与我国古代子午流注

2017年10月07日 8:28     评论»

文章取自网络,旨在为读者提供多元信息,文章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和观点。

来源:搜狐

钟又称生理钟,是指生物的生理规律会随着的变化而不断改变,它实际上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内在节律性,有一定的时间周期,通常是由生物体内的时间结构序所决定。当然也有生物钟现象,生理研究表明人体会随时间节律有时、日、周、月、年等不同的周期性节律。比如人体的体温,其在24小时内并不完全一样,通常为早上4时最低,下午6时最高,而医学研究发现,人体的正常的生理节律发生改变,往往是的先兆或危险信号,矫正节律则可以防治某些疾病。

就在昨天(10月2日),瑞典卡罗琳斯卡学院在斯德哥尔摩宣布将2017年诺生理学和医学奖授予在人体生物钟上有新发现的三位科学家,他们分别是杰弗里·C.哈尔、迈克尔·罗斯巴什和迈克尔·杨,这三位美国家使用果蝇分离出一种控制生物日常节律的基因,该基因能对一种蛋白质进行编码,使之在夜晚在细胞内聚集,而白天则进行降解,这一科研成果代表人类发现了人体生物钟中控制人体时间规律的分子机制,给人类发现的人体生物钟现象找到了科学的实物依据,因为这种分子机制有助于解释诸如为什么人们到了不同时区时的时差反应,并且发现其对人体健康有着更广泛的影响,比如熬夜、节食、不按规律吃饭和休息等对身体的负面影响等。

通过研究生物钟,目前已产生了时辰生物学、时辰药理学和时辰治疗学等新。但由于先前人体内并没有找到控制生物钟的根源,所以这些学科有时被斥为伪科学,而控制人体器官时间规律的分子机制的发现,无疑将会让人们对这些新学科重新认识。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其实我国古人在这方面早有建树,子午流注针灸法就是我国古代医学家在生物钟“时辰治疗学”方面的独创。

我国古人早就发现了人体生物钟现象,子午流注就是我国古代有医学家发明的在针灸学上按时辰规律进行不同穴位的针灸方法,他们认为人体中十二条经脉对应着每日的十二个时辰,不同的经脉中的气血会随着时辰的不断变化而的盛衰上面有涨落起伏,并且古代医学家也发现了人体和在时间规律上的协调性,于是有人把人的脏腑器官和经络在每天12个时辰中的变化进行了研究,从而发明了子午流注针灸法,所以在生物钟的研究和使用上,中国古代医学家早已经走在了前面,因为他们早就已经应用了,而科学的理论证据研究被发现才是近几年的事。

我国传统的理论是一种非常注重自然界和人体规律的哲学,中医主张阴阳平衡,天人合一,并且认为包括人在内的生物都是大自然的组成部分,所以人的生活习惯应该符合自然规律,子午流注在中医典籍中的《黄帝内经》之《灵枢·经脉》篇、《营气》篇,以及《难经·一难》、《二十三难》中都有记载。

《黄帝内经》被认为始作于战国,成书于西汉,所以最晚也有2000多年了,其中子午流注针灸法的主要理论观点是:血气应时而至为盛,血气过时而去为衰,逢时而开,过时为阖,泄则乘其盛,补则随其去。大致就是去其盛而济其弱,使之趋于阴阳平衡,用这样的方法,针灸往往能取得更好的疗效。

????战国医学家扁鹊

从上面的介绍也可以看出,子午流注注重时间条件,其以自然界周期现象与人体气血周流的情况相配合。体现了中国古人对人体生物钟的直观认识。也曾有一些现代学者的研究指出,按照人的心理、智力和体力活动的生物节律,来安排一天、一周、一月、一年的作息制度,能提高工作效率和学习成绩,减轻疲劳,预防疾病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这些研究成果,或者需要我们去重新认识。

诺贝尔医学奖评委会将今年的奖项颁发给三位生物钟分子机制的发现者,也表明国际医学界对于人体生物钟对人体各器官和功能的调节作用的重视,亦可见研究生物钟在医学上有着重要的意义,今后更将大大鼓励医学家们对这一方面的研究。同时这件事情也告诉我们,古人一些通过直观观察的发现现象也往往不是没有道理的,虽然子午流注针灸学中还有些东西无法为现代医学所认可,但其中的人体器官和经络循时变化的时间规律也许需要我们去重新认识一下。

喜欢、支持,请转发分享↓

欢迎您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