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周易八卦与神传文字(二):天人合一

2017年09月20日 18:24     评论»

文:道生

来源:正见网

二、

在了解与中华文字之前,我们必须先了解两个重要的概念:一个是“天人合一”,一个是“象”,不然无法体会周易与中华文字的奥秘。

在中华神传文化的氛围中,人与天地神灵是时时相感相通的,人间有什么大事要发生,必先垂示于天象,征兆于,所谓“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1]古人认为人体、自然、宇宙是一体贯通、全息对应的,这是“天人合一”思想的一种表述。

要更清晰的这一概念,得从中华历史传说中的宇宙诞生说起:

综合《三五历记》、《五运历年纪》与《述异记》等古籍的记载,可以还原出盘古开天辟地传说的较原始样貌:

在极其远古以前,我们所在的这个小宇宙还没有诞生,那时没有人类,也没有天地万物,只有一遍混沌。就像鸡蛋中孕育着生命一样,经过漫长岁月,混沌中孕育出一个巨大的生命,他就是盘古。

随着盘古孕育而生的同时,天地万物也诞生了。在这过程中,阳气上升,阴气下降,混沌中分出阴阳;阴阳相生,太极运转,生出层层天地并孕育万物。盘古的身体每天都在生长,天地万物与盘古一体同在,一同生长,是他巨大身体的一部分。盘古在天地间变化无穷,他在天为神,在地为圣,与天地万物一体,冥冥中主宰着一切。经过漫长岁月,盘古身体长得无限巨大,天地宇宙也都随着他身体的长成而开辟完成了。[2]

盘古将身体化为自然宇宙,我们所在的地球与无数星系都只是他身体的一部分,这听起来好像不可思议。早在两千五百年前,佛陀就告诉人类:一颗沙子里有三千大千世界。佛经中解释说:一日月所能照耀的世界称为一个小世界,三千大千世界相当于10亿个小世界,相当于一个庞大的星系!

在电影《少年派的奇幻之旅》中有这么一个小片段,虽然只寥寥数语,却成为整部影片的点睛伏笔,让观众们印象深刻:在主人公“派”小的时候,他妈妈给他讲了黑天的故事。说黑天小时候调皮,喜欢吃土,一次吃了泥土被他母亲发现,便掰开他的嘴巴检查,却在黑天的嘴里看到了整个宇宙……

关于黑天的故事,在印度上古史诗《摩诃婆罗多》(Mahabharata)与《薄伽梵往世书》(Bhagavata Purana)、《牧童歌》( Gita Govinda)等文献中都有记载,他是天神毗湿奴在人间的一个化身。毗湿奴是印度三大主神之一的守护之神,受大地女神的请求化身下凡帮人间除去暴君,恢复人间安宁。他拔下一根黑头发,在凡间化生为黑天。黑天小时候很调皮,一次与牧童们闹矛盾,牧童就跑到他养母耶输陀那里告状,说黑天又趴在地上吃泥土玩。耶输陀找到了黑天,斥责他不该吃土,黑天便辩解说他没有吃土。耶输陀让黑天张开嘴巴检查,黑天张开了他的嘴巴,耶输陀却呆住了。她在黑天的口中,看见了、月亮与灿烂闪烁的星空,茫茫星河的光芒透过层层宇宙星云散射出来,她在黑天的口中看到了整个宇宙!眼前之景令她震撼得瞬间失去了意识。

盘古开天地,将自己的身体化为我们人类所在的这个小宇宙,银河系等无数庞大的星系在他体内运转,这些情景是何曾的相似。

中国与古希腊的先哲们,也都在历史中再三告诉人类:人体是一个小宇宙。人类身体与宇宙是对应的,只是一个在微观,一个在宏观。但神佛的智慧不是渺小的人类所能理解的。

现代科学也发现:若将人体无限放大,会看到我们人体是由无数细胞构成的,细胞又是由无数分子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由原子核与电子构成的……细分下去,无穷无尽,现代永远也发现不了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是什么。物们还发现,电子围绕原子核转动遵循行星围绕恒星运转的三大定律,它们的运转和存在方式非常相似,只是一个存在于微观世界,一个存在于宏观世界。若将电子放大到星球这么大,人体是不是一个巨大无际的宇宙?里面是不是生存着无数更微观的生命?

反过来也是如此:将我们人类所在的这个宇宙无限缩小,会看到地球与其它八大行星围绕太阳运转构成了太阳系,无数个像太阳系这样的恒星系构成了银河系,银河系又与其它大星系构成星系群,星系群再构成本星系群、本超星系团……最后无限缩小下去,可能会发现这一切只是一个更大生命体的细胞,再无限缩小下去,会不会看到盘古神的真颜?发现这一切都是盘古神的身体,我们只不过存在于他身体的一个微小粒子之上?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生在此山中”,人类的智慧与认知实在太渺小、无知,所以神在两千多年前告诉苏格拉底,苏格拉底又告诉了世人:人是没有智慧的,人类知道自己的无知才是智慧。人类对自然宇宙永远只能抱着一颗敬畏的心,万万不可妄自尊大,否则就走在了自我毁灭的路上。

中国古代的科学是直接针对人体、生命、宇宙去研究的,与现代西方科学所走的路线完全不一样,所以用现代科学的概念、标准去衡量与理解中华神传文化,是根本行不通的。

中国有一本非常古老而神秘的上古之书,名为《山海经》。《山海经》由山经、海经与大荒经三部分所组成,其中《山经》部分称为《五藏山经》。五藏在古时候指五臟,即大地的五臟六腑所在。在《五藏山经》的结尾处,有一句总结的话是这样说的:“大禹说,(我治水)所经过的天下名山共五千三百七十座,计六万四千五十六里长,分布在大地各方,称其为大地的五臟,其余无数的小山都不足以记。”[3]

在道家的内丹术中,也将人体内部视为一个宇宙,一个自然世界。古人绘制过一张《内经图》也称为《内景图》,是道家修炼过程中的一张人体内视图。图中人体的内部有高山流水,有日月星辰与自然万物,俨然一个世界,一个小宇宙,让人大开眼界。这是修炼人在修炼过程中用“天目”所看到的,是人体在另外时空的一种展现。

道家将人体大脑在另外时空的机制划分为九个区域,称为九宫,每一宫都有神所驻守。其中最中心的一宫称为“泥丸宫”,它统帅着整个人体,是人类元神(灵魂)所居住的地方,元神在这里主宰着整个人体。同时“泥丸宫”又是人体修炼中的“天目”位置所在。天目分为很多层次,又称为天眼、慧眼、佛眼、法眼等等,是人体最为神秘的第三只眼,通过它可以穿透我们人类所在的物质世界,看到另外高层时空的存在,看到凡人所看不到的景象。只有通过修炼,提升人的层次与境界,才能打通天目。凡人的天目自出生的时候起,就是封闭的,但也有少数特殊或具有使命的人,生来天目是开着的。这些人天生就能够看到一般人所看不到的景象,这种情况在历史上与现代社会中一直都存在着。

现代医学解剖中也发现在人类大脑“泥丸宫”的部位有一只眼睛,发现它具备着人眼所有的组织结构,因此被称为是“人类已退化的第三只眼”,震动了科学界。这只眼睛刚好与修炼界所说的“天目”相一致。

泥丸宫在道家中又称为“昆仑”,元神驻守于泥丸,统摄人体;而《山海经》中记载,昆仑山为“帝之下都”,是天帝在凡间的都城所在,另外西王母也居于昆仑,这里统领着大地与凡界。

道家认为,泥丸为人体百脉交汇处,天上的物质、能量通过泥丸之上的百会穴进入人体,那里是人体的天门所在。而风水学中认为,昆仑是万山之源、龙脉之祖。大地的龙脉都在昆仑交汇,发源于昆仑山,来自宇宙高层的能量通过昆仑山流入大地,然后通过大地龙脉,散布于整个大地,驱动着的循环运行,使山川生辉,万物生长、人杰地灵,充满生机。

最近天文学家与物理学家们发现,黑洞不光会吞噬一切物质,而且经其“吸收消化”后,会不断喷射出大量新物质,这与生命的消化系统何其相似。综合这些,是不是可以知道:来自宇宙高层的能量、物质,通过黑洞的“吸收转化”,一部分会流入银河系等各大星系中。进入星系的能量,会通过宇宙的脉络,流入太阳系等所有恒星系。进入太阳系的能量物质,会流入地球与各大行星,其中进入地球的能量会通过昆仑山流入大地,再通过遍布大地的龙脉散布于整个大自然中,然后流入人体与自然万物,驱动着生命的运转与大自然的循环……而这一切与人体的生命机制何曾相似!

现代生物学还发现:人体的每一个细胞与整个的人体都是全息对应的,人体的每个细胞中都包含着全部的人体信息,可以读出这个人的身高、体重、相貌、健康等一切特征,还能读出这个人的祖先与起源。

当代著名量子物理学家戴维·玻姆(David Joseph Bohm)在《整体性与隐缠序——卷展中的宇宙与意识》一书中提及了一个著名的概念,称为“宇宙全息论”。后由诺贝尔奖得主、荷兰乌得勒支大学的G·霍夫特于1993年正式提出,并得到了雷纳德·萨斯金的进一步阐述。

宇宙全息理论认为,宇宙是一个各部分之间全息关联的统一整体。在宇宙整体中,各子系与系统、系统与宇宙之间全息对应。在潜态信息上,子系包含着系统的全部信息,系统包含着宇宙的全部信息。在显态信息上,子系是系统的缩影,系统是宇宙的缩影。

通俗地说,一切事物都具有四维时空的全息性;同一个体的部分与整体之间、同一层次的事物之间、不同层次与系统中的事物之间、事物的开端与结果、事物发展的大小过程、时间与空间,都存在着相互全息对应的关系;每一部分中都包含着其它部分,同时它又被包含在其它部分之中。

这个现代科学的尖端理论,其实早在中国的几千年前就被提出来了,中华文化的“天人合一”理念中就包含了这种理论,而且远远比其更为博大与玄妙。

中华文化是神传授的文化,绝不是现代科学所能理解的。中国人自古都敬天信神,割断了与神的联系,中华文化就失去了灵魂,只剩一具空壳,没有任何的意义。

注:

[1] 《中庸》

[2] 《三五历纪》: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於天,圣於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後乃有三皇,数起於一,立於三,成於五,盛於七,处於九,故天去地九万里。

《五运历年纪》(《绎史》引)载:首生盘古,垂死化身;气成风云,声为雷霆,左眼为日,右眼为月,四肢五体为四极五岳,血液为江河,筋脉为地里,肌肉为田土,发髭为星辰,皮毛为草木,齿骨为金石,精髓为珠玉,汗流为雨泽,身之诸虫,因风所感,化为黎氓。

《述异记》载:“先儒说盘古氏泣为江河,气为风,声为雷,目瞳为电。古说盘古氏喜为晴,怒为阴。”

[3] 《五藏山经》:“禹曰:天下名山,经五千三百七十山,六万四千五十六里,居地也,言其《五臧》,盖其余小山甚众,不足记云。”

(作者原稿刊登)(待续)

喜欢、支持,请转发分享↓

欢迎您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