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奇才诸葛亮】第5集 诸葛亮-隆中十年(一)–半耕半读

2017年04月29日 15:32     评论»

记者/主持人:静汝

各位听众朋友大家好!

欢迎收听「千古英雄」,我是东方。现在播出是中国历史上形象最好、被大家公认具有「智慧」与「忠义」特质的代表人物、「天下」诸葛亮。

上集提到诸葛玄去世后,诸葛亮两兄弟搬到襄阳城西边二十里的隆中。隆中这个是个非常优美的地方。宋朝的大诗人苏轼,也就是苏东坡,曾在<万山>这首诗中,如此形容隆中:

「回头望西北,隐隐龟背起;传云古隆中,万树桑拓美。」

就是说,隆中这个地方林木茂密,山峦起伏盘旋,远远看就像一条龙盘踞其中。就在这溪谷幽深、山明水秀的隆中,诸葛亮兄弟开始了长达、半耕半读、修身养性的农家生活。

其实,诸葛亮被叔叔诸葛玄送往荆州襄阳,以「事后诸葛」的角度来看,是一次非常正确的决定。事后诸葛亮就是指「事情发生后,再来推论发生于其间的因果关系以及决策的对错。」

当时的荆州安定富庶,曾记载说:「自中平以来,荆州独全;及刘表为牧,民又丰乐」。意思就是说,从汉灵帝中平元年以来,也就是西元184年开始,荆州是中原唯一没有经历战争的地区;而当刘表成为刺史之后,荆州变的更加繁荣,人民丰衣足食。随着北方战祸频仍,许多知名人士与学者纷纷避居于此。史书记载「关西、兖州、豫州学士归者盖有千人」、「士之避乱荆州者,皆海内之俊杰」。

正因为各方知识份子避难荆州,加上刺史刘表非常重视教育,「起立学校,博求儒术」,使荆州在教育与文化的发展上,远远超出中原其他地区。荆州地区的安宁富庶、兴盛的文化教育、以及汇集至荆州的博学鸿儒,刚好提供了「求知若渴」的诸葛亮一个学习、思考与获得各方资讯的优良环境;让诸葛亮有许多机会跟各方名流切磋讨教;当时可真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诸葛亮兄弟搬离襄阳到隆中后,自然也就离开襄阳的公办学堂,转而到司马徽先生的水镜讲堂去听课了。由于诸葛亮农忙期间都需下田耕种,他非常珍惜到水镜讲堂去听课的机会。有一段趣闻是这么被传颂著:司马徽讲课有个习惯,一听到啼叫,就表示晌午到了,就会下课放学生回家。诸葛亮听司马徽讲课都听的很专注,每次听的津津有味时,公鸡一啼叫,就让诸葛亮的学习有种被打断、意犹未尽的遗憾。于是,诸葛亮私下准备了几把米粒,感觉公鸡快叫时,就把米粒往窗外抛出去,让公鸡啄食,延后下课时间。水镜先生司马徽人也很好,他了解诸葛亮半耕半读的辛苦,以及求知若渴的心情,更想好好培育教导诸葛亮,也就不说穿点破;每次诸葛亮来水镜讲堂听课,他就会为诸葛亮多讲上一个时辰的课。

司马徽治学简约、强调学以致用的学风,对诸葛亮影响很大。历史记载诸葛亮是「独观其大略」。意思是,比起一般人读书,他会花更多的功夫去详细分析、综合比较、务求融会贯通;读书注重领会,喜欢化繁为简,直接探索知识的最本质,方便日后在生活与工作上做实际的运用。

当时对这位不到20岁在隆中的诸葛亮,正式的历史书<三国志>是这么描述的:

「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乐毅,时人莫之许也。」这段话的意思就是说,诸葛亮在农忙期间都亲自下田耕种,闲暇时喜欢哼唱一首叫「梁父吟」的民谣。诸葛亮长的高大壮硕,英俊挺拔,身高至少有185公分。年轻的诸葛亮常将自己比做春秋战国时期的管仲和乐毅一样,虽然当时许多同辈的青年知识份子并不认同他有这份能耐。毕竟管仲是春秋时期辅佐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就霸业的贤相;乐毅则是战国时期辅佐燕昭王,攻下齐国七十余座城,打败齐国的大将军。所以,同辈青年人听到诸葛亮文武双全的志向,纷纷摇头,觉得诸葛亮口气太大,并不认同他有这个能耐。

有趣的是,老一辈的学术鸿儒跟地方耆老却很看重诸葛亮,觉得他的确拥有这种能力与天分。庞德公与司马徽就是其中的代表性人物。其实,诸葛亮因早年的苦难生活,个性早熟、谨慎严肃、进退应对尊重礼节,对事情很有自己独特的想法、自我要求很高。正是因为这早熟的个性与对自己的要求,诸葛亮喜欢结交年岁较大的朋友,向他们请益学习。例如,在水镜讲堂中结识了来自博陵的崔州平、以及来自颖川的徐元直,这些好朋友都比诸葛亮大上十岁以上。

崔州平的家世背景非常好,父亲在朝廷当过太尉,哥哥崔均当过西河太守。崔州平曾参与讨伐董卓的军事活动,个性直爽豪迈,跟诸葛亮之间无话不谈。徐元直呢!就是徐庶,虽出身寒门,但为人正直有侠义精神,喜欢打抱不平;徐元直读起书来,可是不分昼夜,非常勤奋。这些年纪较长且「学问精熟」的俊杰名士,都相信诸葛亮的才能确实有如管仲和乐毅一样的文武双全。其实,庞德公就曾以「卧龙」来形容诸葛亮;况且,被称为水镜的司马徽也很看重诸葛亮,称他是「识时务之俊杰」。

诸葛亮也非常称许赞赏这群好朋友的才能,曾跟崔州平与徐元直说:「凭你们的才干,将来一定可以当上刺史或郡守的」。当时徐元直反问诸葛亮:「那你呢?」诸葛亮则「笑而不言」,似乎对自己目前隐居于隆中、「不求闻达于诸侯」的生活很满意,但又似乎对自己的未来胸有成竹。年纪轻轻的他已表现出一种与众不同的「英霸之气」了。

在水镜讲堂进修学习了大约两年之后,诸葛亮在儒学、法学与经史学的基础上,都打得相当扎实,对各家理论在实务的运用上也颇为熟练。加上,诸葛亮很能跟他那群才华洋溢的朋友学习讨教,非常能够「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诸葛亮自己就曾说过:「昔初交州平,屡闻得失。后交元直,勤见启晦」。他与这群好朋友之间,无话不谈,就像崔州平会直接指正缺失,就像益友中的「友直」;徐元直就像益友中的「友多闻」,常常见面讨论,就能透过彼此精辟的见解,洞悉世间学问的本质。

诸葛亮在治学、思考分析、与时局研判的能力日见精益;只不过,在诸葛亮的心中总觉得在某些方面仍有所不足;尤其在兵法、阵法、与道法的领悟上,一直无法突破。每逢夜深人静,想到这个问题时,诸葛亮的内心总有那么一点点的惆怅,不知如何找明师来提点。诸葛亮在隆中的学习遭遇到了瓶颈,他会如何突破呢?

下一集我们会跟听众朋友说说诸葛亮「灵山求道」的故事。

今天的千古英雄人物节目在此暂时告一段落,谢谢收听。

喜欢、支持,请转发分享↓

欢迎您发表评论: